Redian新闻
>
宦官: 帝国千年戒不掉的毒瘾

宦官: 帝国千年戒不掉的毒瘾

动漫

一时强弱在于力

千秋胜负在于理

宦官政治: 

帝国千年戒不掉的毒瘾


©文/  苏则

来源:读嘉 编:瑞秋的春天

☄ 比肉体上的阉割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阉割。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阉宦如同毒药猛兽那样可怕,几千年来人尽皆知,但这些人明明知道,最终还是死在阉宦的问题上,这是为什么呢?”(奄宦之如毒药猛兽,数千年以来,人尽知之矣;乃卒遭其裂肝碎首者,曷故哉?)


在中央帝国史的政治舞台上,长期盘踞着一个无论是身份还是历史影响都颇为特殊的势力,即宦官势力。对于“宦官”这个身份,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叫法,比方说太监、公公、内臣、内官、内侍、内竖、阉竖、阉宦、阉人、寺人、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贵人等等。这些名目众多的称呼存在几个比较常见的共通之处:第一当然是“阉”,即这些人一般是主动阉割或者被阉割后服侍专制帝王的角色;第二则是“中”、“内”,强调的是这些人相对于“外臣”——也就是朝堂的大臣们而言,处于更加接近专制帝王的位置。


陪葬乾陵的张怀墓壁画中的唐代宦官形象


这两点是宦官在身份地位上的主要特点。但说到宦官,我们首先还是会想到他们在中央帝国历史上的破坏性作用。这是中国宦官集团最特殊的地方。在习惯于为位高权重者涂脂抹粉的古代正史中,帝国史官们以一种对他们来说非常罕见的诚实和犀利,记录和批判了宦官干政的众多罪恶。


《后汉书》评价汉末的宦官:“他们一举一动移山倒海,呼吸之间翻云覆雨。对他们的索求,想方设法满足的人,就能光耀三族;直言不隐、违背了他们心意的人,则远近亲族都要遭到夷灭。汉朝的朝纲法纪乱到了极点。……这些宦官同病相济,臭味相投,所以党羽的人数越来越多,败坏国家,祸害朝政的罪行,不可尽书。因而全国处处叹息怨恨,志士无处容身,寇盗巨贼乘机而起,扰乱了华夏。”《新唐书》称他们“小人之情,猥险无顾藉”,猥琐阴险,毫无顾忌,终致唐朝灭亡;《明史》认为,虽然明代宦官中也有几个贤能之人,但总体上还是“利一而害百”,划不来的。①


宦官依恃皇权,在民间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因此中国古代基层社会也很清楚宦官的邪恶,对他们印象极差。我们很容易列出一个古代历史故事中大宦官、坏太监的黑名单:从指鹿为马的赵高、引发汉末黄巾之乱的十常侍,再到三国的黄皓岑昏、唐代的高力士、北宋的童贯、明代的刘瑾和魏忠贤,直至清末太监总管李莲英。这些民间叙事在历史事实上有时是经不起检验的,但它们缺陷体现了宦官在民众心目中的负面形象。比方说,三国历史上的东吴岑昏是奸臣不假,但他属于寻常的官僚系统,没有任何史料证据表明他属于宦官之列,但民间的《三国演义》把他塑造成了阉人,和蜀国的黄皓相对应,承担了东吴亡国的罪责,最终被人“碎割”,“生啖其肉”而死。②


与其民间形象不同,由于清代总体上阻遏宦官干政,历史上的李莲英(见左图)以谨小慎微和为人谦恭著称,但在《九品芝麻官》一类的流行文艺中,李莲英的形象(如右图)往往显得骄横阴险,这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对宦官的传统憎恶。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从朝堂到民间,绝大多数人(无论是官僚还是平民)都排斥憎恶宦官,都了解和谴责他们的罪行,但为什么在中央帝国史上,宦官的权势和罪恶整体上又反而是逐渐加强的,特别到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为什么中央帝国两千年来没有摆脱太监形象的参与,没有摆脱太监造成的政治灾难?再进一步说,宦官政治为何总以邪恶形象出现;中央帝国专制传统,宦官们要承担其中几分责任?我们今天就来梳理一下帝国宦官传统的前因后果。


我们先来介绍宦官形象在帝国的出现和崛起。宦官的出现,当然是由于帝王管理后宫的需求。


古希腊文中的“阉宦”(eunoukhos)一词,其词源之一就是“守护眠床”(to tēn eunēn ekhein)。古中国的《礼记·月令》和《周礼》,也以守护宫门房室作为宦官的职责。但仅仅是守护宫殿龙床,并不一定需要遭受过阉割的男人来做这件事。许多文明是不使用阉人的——即使是深受古代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不使用阉人供奉后宫,用周作人的话说,即所谓“唐时不取太监,宋时不取缠足,明时不取八股,清时不取雅片”③,它是有选择地接受你的影响。那么难道使用阉宦就是东亚大陆文明的传统吗?也不是的。


一个较少有人会注意到的冷知识是:中央帝国的宦官最初并不全是阉人。著名的常侍(中常侍),是自秦代就有的宦官的职位,然而在西汉时期,皇帝也会任用普通士人担任这一职务。但到了东汉开始,宦官就都用阉人充任了。这个原因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帝王更信任失去性能力的阉人来为他们的后宫服务。希罗多德《历史》提到:“原来,在异族人的心目中,太监比普通人更值钱,因为他们认为太监是更加值得信任的。”④这里说的“异族”,指的是相对古希腊而言,建立了专制帝国的近东民族。而这些帝国中首要的例子,自然是古代波斯帝国(波斯第一帝国,即阿契美尼德王朝)。根据希罗多德的记叙,豢养太监在波斯帝国的王宫和贵族家中是常见的做法;而在巴比伦人献给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的贡物清单中,就包括500名阉童。


一般是那些专制深化的晚期帝国会倾向于使用阉人充当宦官。近东古代帝国也往往使用阉奴。又例如罗马帝国晚期,戴克里先正式引入东方宫廷礼仪,阉人作为后宫服务人员也正式得到制度确认。东罗马帝国沿用了这个传统。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古典时代的近东帝国虽然专制,虽然残酷,但它们的阉人,基本是通过战争和贸易获取的奴隶或者俘虏,或者遭到酷刑的臣民,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民。我们知道,做奴隶、被俘虏、受宫刑,无论如何是耻辱的、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有选择,没有人会主动去走这条路。所以在希罗多德的时代里,贩卖阉人的商人的形象“是一个以做最肮脏交易为生的人。每当他取得容貌俊朗的男孩的时候,就都把他们阉割了,然后把他们带到萨尔狄斯(Sardis,曾是重要的波斯城市)或者以弗所(Ephesus,古典时代小亚细亚重要都市,当时也被波斯所统治),在那里出售,赚取大把的金钱”;而那些成为阉人的男孩,“很多都是奴隶”——遭到贩卖的阉人是被迫的,是不幸的,阉割是对他们严重的侮辱。


但在中央帝国的漫长历史里,情况非常不同。我们可以发现,自东汉以后,就有不少平民主动通过阉割出道,为帝王服务。《后汉书》就提及,当时有人为了趋炎附势,不惜自我阉割求取显达之路(“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炫达”);而到唐代的时候,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能留下名字的大太监,往往首先成为“阉人”,然后才找到机会入宫奉职,这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和罪犯、奴隶、战俘被迫成为阉人和宦官的道路是不同的。所以阉宦政治在中国,还是有自己的逻辑在里面,不完全和其他古老文明相同。我们要理解中央帝国的阉宦传统,必须把它放到帝国政治传统的变化去理解,那么其中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在汉代。


普通民众自愿为阉,是中央帝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清代《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首都地区的家庭生产男子后,往往将他阉割,期望他成为太监,求取“非分之福”(都人生子,往往阉割,觊为中官,有非分之福)。

 



在东亚历史上,干预朝政并造成破坏性影响的阉宦,当然不始于汉朝。在春秋时代,已经有佞臣竖刁通过自宫迎合齐桓公管理后宫的需求,之后兴兵乱政的例子了;秦朝还有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赵高;但我们要明白,这两个人其实都是孤立的特例,没有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他们集结了一批同类的宦官,形成了一个阉宦政治势力;他们本人的权势,也在他们自己死后烟消火灭。而赵高本身做宦官,又以不得已的因素居多,他是因为整个家族因为触罪遭到刑罚,“世世卑贱”,才做了宦官,这也就是更早的罪犯被迫为宦的道路④,和东汉之后平民抢着做太监、太监形成独立派系的传统并不相同。


那么东汉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宦官真正作为一个派系崛起了呢?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汉和帝诛杀窦宪的事件。窦宪(?—92年)是东汉外戚重臣和名将;他的妹妹窦氏是东汉第三代皇帝汉章帝刘炟(75—88年在位)的皇后,汉章帝去世后是汉和帝刘肇(88年—105年在位),但他继位时不满十岁,因此窦太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代理国政;窦宪本人对北匈奴作战成果很大,所谓“燕然勒功”,说的就是他的事迹,他几次亲自带兵北伐,基本起到了歼灭北匈奴的效果,“斩(匈奴)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骆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曰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⑤。虽然窦宪的战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匈奴自身内乱以及作为外戚重臣,得到了充分军事资源的支持,但他对于汉朝有功是没有疑问的。


窦宪大败北匈奴,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在今蒙古国杭爱山尚存。窦宪的曾祖是两汉之间重要军阀窦融,是东汉世家代表之一。


然而窦氏功高震主,威胁到了汉帝的统治。如果形势继续发展下去,权势就将从汉室转移向窦家,形成类似镰仓时代日本天皇—征夷大将军这样的幕府虚君结构。这是汉章帝不能接受的,他要寻找机会铲除窦宪。问题在于:汉章帝年幼德薄,得不到地方世家和中央官僚的支持。在汉章帝从小成长起来的宫廷中,他最熟悉亲近、最能信任的是谁呢?不可能是外戚——窦宪就是外戚的代表:那就只有宦官了。于是他放手提拔中常侍郑众等一干阉宦,让他专权宫禁事务,策划和实施宫廷政变,并且最终打倒了窦宪,逼令窦氏兄弟自杀,并革除所有窦氏宗族、宾客的官职。经此一事,郑众等人得到爵位和厚赏,《后汉书》说,“于是中官始盛”,“中官用权自此始矣”,宦官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了⑥。


齐桓公信用竖刁、秦二世信用赵高,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他们在宦官崛起中起到的作用,不能和汉章帝相比。汉章帝实际上开启了一个传统,就是引入宦官力量,压制外戚、世家和朝臣,以加强中央皇权。在他之后,阉宦中黄门孙程等人帮助汉顺帝诛灭外戚阎显,将阎太后打入冷宫;中常侍单超、徐璜等五名阉宦,帮助汉桓帝诛杀外戚梁冀,五人一日同时封侯,食邑万户,号称“五侯”。这些宦官和前辈郑众类似,供职于宫廷之间,于民于国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功劳可言,只是帮助皇帝铲除了异己而已。宦官们抨击外戚的种种缺点,例如飞扬跋扈、搜刮民财,他们自己也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东汉后期的皇帝对此基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窦宪等人的军功,这些生长深宫的宦官和皇帝是完全做不到的。


汉桓帝和五侯诛杀外戚梁冀的理由是梁冀为人骄横,专权跋扈、堵塞言路;但这种政局在汉桓帝亲政后也没有改变,崛起的阉宦势力剥削地方民众,甚至强取良家妇女为姬妾,随意杀戮平民,“与盗贼无异”。


自东汉中后期开始,皇权开始逐渐利用宦官集团作为自己的家奴私兵,普遍给予他们德不配位的利益和待遇。这是底层流氓们开始自发选择投身阉宦行业的核心理由。对于这些无才无德、缺少资源的人来说,通过正常的途径成家致富或者建功立业,是他们很难做到的事情,但要说到服侍君主、拍马奉承、监视告密、煽风点火,那就是个人都能做到,非常简单了。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政治模式,终于酿成汉末桓灵之乱。在灵帝时期,中常侍吕强作为宦官中的一员,都对当时不看德行实绩,只重奸佞小人的阉宦政治难以容忍,他不愿意接受无功之赏(当时汉灵帝想要封他为都乡侯,他再三推辞),上疏灵帝,称:


汉高祖立有约誓:非功臣不予侯位,这是为了重视爵位,明确赏功罚罪的机制。但听说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人,还有侍中许相,(没有功绩)却都成了列侯。曹节之类的宦官,品德卑下,人格下贱,谄媚君主,奸佞邀宠,怨恨打击忠良之士……但陛下竟然不明白其中道理,错误地给他们分封土地,让他们开国承家,重用小人……现在阴阳错乱,百业凋敝,都由此而来。⑦


吕强虽为宦官,但以“丈夫欲尽忠国家”自许,上疏直谏,被其他宦官构陷而死。他在后世留有清誉,为正直士子传颂。


但真正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也许正是吕强本人。东汉晚期的皇帝们其实正是有意识地重用小人、打击君子的。如前所说,阉宦势力从一开始就是皇权出于集权需求,通过拉拢底层流氓打击有功之臣培植起来的。在这个环境下,不破除皇权专制,即便吕强本人再怎么高风亮节,再怎么努力为功臣名士说话,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小人驱逐君子的基本趋势。


不但如此,这个基本趋势,其实早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就已经开启,阉宦政治只是其中的最后一步。汉高祖刘邦诛杀异姓功臣,以同姓诸侯王替代之;汉武帝刘彻进一步以推恩令拆碎同姓诸侯国,以郡县替代之——这是以官僚驱逐贵族的路径;而在官僚体系中,刘彻又在原有的三公体制之外,设置由外戚和底层士人组成的内朝,这些人比原有的重臣班子更弱、更无德行功绩可言,但也因此更容易控制。到汉和帝之后,汉朝皇帝连自己的亲家——外戚都没办法信任了,只好使用那些出身更为卑贱,才德更加糟糕的阉宦作为自己的靠山。为什么东汉开始宦官就要完全用阉人充当?因为外戚背后有家族资源,阉人就不会再有,更容易让皇权放心。但资源和责任往往是捆绑在一起的,诸侯王要对地方负责,三公要对官僚体系负责,外戚要对家族负责,阉宦小人只需要对皇权负责,所以他们整体上在众多政治势力中最无底线,最为邪恶。从诸侯到阉宦,整个汉代的政制路径,就是一个用小人驱逐君子,用弱小替换强大,再用更弱小替换弱小的退化路线。


方成先生漫画《武大郎开店》,取意自歇后语“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用。”讽刺嫉贤妒能者不敢用水平比自己高的人的现象。汉代政制变迁就体现了这个趋势。


前面已经指出,宦官是皇帝的私兵,宦官政治是帝国专制深化的产物。所以宦官势力和帝国其他政治势力的斗争,其实就是专制皇权和中间势力的斗争。在东汉时期,就表现为外戚与阉宦之争以及党锢之祸(地方世家和士人对抗阉党);到明代,中间力量扫地俱尽,就只剩下士人和官僚对抗阉党了。明代作为中央帝国历史上专制程度最深的一个朝代,同时也是宦官集团最强、破坏性最大的一个朝代,这不是偶然的。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指出:

       

代有干预朝政的阉宦,朝政却不由阉宦主持。今天的宰相和六部是朝政的主管,可是本章的批答却先由宦官口传圣旨,然后オ由内阁票拟。天下的财赋收入,(阉宦控制的)内库要比太仓优先。天下的案件,(阉宦控制)东厂要比三法司优先。其他的无不如此。这样的话,宰相和六部的长官不过是阉宦的听差而已了。……汉、唐、宋各代的阉宦,趁着皇帝昏庸的时候才能够掌权,明代的阉宦专权却是制度性的……阉宦的祸患到此算是登峰造极了⑧。


黄宗羲还指出,明代盛行的宦官政治总体上摧毁了帝国士人的气节。阉人一贯按照奴婢的方式伺候君主,君主习惯这种君臣之道后,就会转而要求普通的臣民们也效仿太监的所作所为。


明代士人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最大对立面,主要是在财政问题上。士人和部分地方官僚全力反对皇帝通过宦官绕开政府财政机器,直接到地方征收高额税款。万历年间,官员叶永盛在奏疏中猛烈抨击:“中使(宦官)狼戾,棍党横行,西北江浙之间,不胜其扰……夫江南诸府县……虽穷乡僻壤……何处无交易?今不论内外,尽欲责令官兵搜刮隐税……举各府县之河埠,细及米盐鸡豕,粗及柴炭蔬果之类,一买一卖,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⑨


明代宦官作为特派税使,四处征缴税款,连食税的官僚们都看不下去,而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宦官征缴的税款,除了被过手的太监们盘剥一大部分之外,基本就直接输入皇宫内库,供皇帝用于吃喝玩乐、大兴土木了。据学者统计,“从万历二十五年(1597)至三十三年(1605),共进矿税银将近三百万两,其用处则是‘半以助浮费,半以市珠宝’(一半用于不必要的开支,一半用于购买珠宝)。而八九倍于此数的银子则流入宦官的腰包了。为了这三百万两银子明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中使及随行人员众多,致‘岁靡八百万’,弄得国内‘贫富尽倾,农商交困’。”⑩


明代太监盘剥百姓,是奉皇帝的指令,为皇帝敛财,地方官僚和士子群起反对,实际上是对皇权专制的反抗。有人曾弹劾宦官侵吞中元节的烟火,万历皇帝回应:“这是我家的家奴犯事,跟你秀才有什么关系?”这体现了三种政治势力的真正关系。


重税的结果是百业凋敝,经济全面下行。万历三十年(1602),户部尚书赵世卿奏:“河西务称税使征敛,以致商少。如先年布店一百六十余家,今只剩三十余家;临清关往年伙商三十八人,皆为沿途税使抽罚折本,现只存两人;临清缎店向来三十二座,今闭门二十一家;布店七十三座,今闭门四十五家;杂货店六十五座,今闭门四十一家;辽左布商绝无矣。”⑪应朝卿在《请罢采榷矿税疏》中则指出:自从派出这些阉党税使后,富商不出门做生意的十居二三,随着税额增加,富商不出门做生意的就十居六七了(自税使给出,而富商之裹足者十二三矣,及税额日增,而富商之裏足者六七矣)。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在近十几年间,中文圈里居然有一些人为阉党翻案。他们认为阉党才是大明的忠臣,是实干党,而那些士人官僚则是站在封建地主的角度上抗税避税,明朝就是因为税收的不够多才亡的国,所以明不亡于太监,而亡于读书人。这些阉党支持者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第一,无论是封建地主还是贫民,都是民众的一份子。阉党四出征税,并不顾忌你是商人、是地主,还是平民。无论那些精神阉党们再怎么狡辩,也不能不承认阉宦的征税必然会增加普通民众的苦难。


某些人号称宦官征税只会影响商人富农,其实这是阴险的挑拨伎俩,普通民众并不站在公公那边。《五人墓碑记》一类的故事,就体现平民自发组织对抗阉党的历史事实。叶永盛《玉城奏疏》:在皇上之意,以为征商税乃所以苏小民,不知奏内土著、土商,正所谓小民,民与商其实无两。


第二,阉党们征收到的税款,真的用于军事战争和国计民生了吗?大部分是落入他们自己的腰包,或者在他们四处出差征税的过程中被浪费掉了。阉党不但侵吞他们从民间压榨来的新税入,甚至还侵吞江南各地政府库存中以备军事等急用的款项。他们拿这些钱派什么用场呢?答曰:给他们的头子魏忠贤建生祠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阉党支持者的所有论证,都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建立在大明王朝必须存在的基础上。在这个前提下,他们认为应该不计一切代价,维护朱明统治,因此自然也要支持宦官剥削民财。但国家是为人民设立,人民不是为国家设立,如果一个王朝必须在摧残人民社会的情况下才能存在,那它的毁灭就是幸事,是不值得人民维护它的。


比肉体上的阉割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阉割。

 


虽然黄宗羲等人非常敏锐地看出了明代政治整体被宦官绑架的现象,但更重要的历史路径他没有点出:明朝皇帝以宦官取代文臣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恰恰是中央帝国集权传统的自然展开。


中央帝国政治斗争史上有三条基本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是皇权提拔利用官僚系统,打击世家贵族,第二条线索是皇权提拔利用文职官僚,打击军阀武将,第三条线索是皇权提拔利用宦官阉人,打击文臣士人。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用地位更低下的势力攻击压制处于中间地位的势力。而这每一个步骤的效果,都是加强皇权的专制,而弱化臣民的整体力量、才智和精神。从以兼通六艺为个人修身标准,拥有一定经济和政治自由的先秦贵族,到文武之道割裂、仰赖皇权鼻息的科举官僚,最后到肉体和精神上都被阉割异化,一心一身都只能为皇帝服务的宦官,这是帝国政治甚至帝国民众整体形象的制度性向下滑坡。


宦官本身的出道方式,就决定了它作为一个集团在整体上的道德低下和毫无底线。当然有人会说:太监里也有了不起的人物,比如前面提到的吕强,比如造纸的蔡伦,比如下西洋的郑和。这确实是事实,但这一两个偶然出现的特殊人物,如我们前面所说,比起整个历史路径和制度变化,实在微不足道的。而且吕强、蔡伦和郑和他们,也没有办法跳出这个路径的约束。吕强作为宦官里比较有节操的人,就被曹节这批阴险的宦官清理掉了。蔡伦是怎么死的?死于宫廷斗争。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绕开认为朝贡体系造成民众负担的儒家士大夫,帮助永乐皇帝炫示国力并搜寻永乐篡位对象建文帝,以便斩草除根⑬。他们都不得不一心一意地为皇帝的集权私欲服务。



我们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央帝国自上到下完全明白阉宦的罪恶和破坏,却难以摆脱宦官政治的阴魂。答案很简单,因为宦官就是皇帝和帝国的手足和分身。汉末十常侍搜刮贪腐,是为汉帝敛财,因此灵帝称他们为衣食父母;田令孜等晚唐宦官排挤重臣,是为唐皇去除威胁,因此唐僖宗尊称他们为“阿父”。只要皇帝还在,帝国模式不变,宦官就永远在人们身边。专制政治的支持者们有一个理论:在上位者是精英;皇帝和大臣们无比智慧,高瞻远瞩,你们平民想到的所有问题,难道这些上位者没有想到吗?还是要相信皇帝陛下,虽然现在有一些太监们飞扬跋扈、鱼肉百姓,但这都是太监的错,不是皇上的错——也许他们还在下一盘大棋呢。大棋确实是有的,那就是集权的大棋,但把罪责统统推卸到太监身上是可笑的,因为太监本身就是皇帝亲手培养和信赖的代言人,太监的罪就是皇帝的罪。


自东汉到明末,官僚和儒生们拼命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忠心,谴责太监的险恶,结果都告失败。这是必然的,因为从某个角度上说,确实不会再有人比太监更对皇帝忠诚——皇权是太监唯一的依靠,没了皇帝,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在崇祯皇帝的最后时刻,陪伴他的是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东汉末年,世家官僚袁绍诛杀祸国乱政的宦官,张让等人挟持汉少帝仓皇出走,但即使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对汉帝动手。他们哀哭流泪,向永远敬爱的皇帝陛下永别:“微臣死灭之后,天下就要动乱了,希望陛下能照顾好自己。”就此跳河自杀。他们是忠诚的,但他们效忠着最自私自利的对象;如果我们记得从东汉到晚明宦官对东亚大陆人民社会的伤害,就不会对他们的眼泪再抱一丝同情。皇帝—宦官的组合,代表了专制社会最后的阶级形象:其上是愚蠢残懦的民贼,其下是万劫不复的奴才。


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试图驱逐紫禁城的所有太监,太监们表示抗议。


满清入关,虽然多行杀戮,但阉宦政治反倒得到一定控制,影响不大。其中原因,可以从顺治罪己诏中看出:“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国,亦因委用宦寺。”其中前一句体现的,正是我们之前曾经多次介绍的蛮族政治纯朴的反专制性。还处于军事贵族共治时期的他们没有这种懦弱阴险的政治传统。后一句,则显示满人对明人阉宦政治造成的巨大破坏有所反思,因此刻意压制宦官的势力⑮。然而东亚大陆在制度上彻底摆脱宦官,还要等到民国时代。191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停止新招太监入宫。但根据溥仪《我的前半生》记叙,直到1922年,紫禁城还有1137名太监。1923年7月,溥仪下令驱逐太监出宫,只留下服侍太妃的极少数人。溥仪对太监的反感,部分是因为帝制大厦已倾,维持这一支惯于偷鸡摸狗的底层流氓大军已经没有意义,部分也是由于英国帝师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的影响⑯,在那个时代的世界各国,大概也就只有中国的紫禁城里还保留着太监,太监制度已被公认为是落后野蛮和不人道的——阉宦净身技术本就源于阉割畜类的实践,堪称反人类的暴行。溥仪一举驱逐太监,由此大获舆论好评。但即便如此,宦官的谢幕距离如今也不过百年不到的时间:这提示我们,人类距离低贱的禽兽,也许并不遥远,我们脱离残酷暴虐的前现代社会,也并没有很长的时间。 



 注    释
 
①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闲,摇乱区夏。《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宦者上:小人之情,猥险无顾藉,又日夕侍天子,狎则无威,习则不疑,故昏君蔽于所昵,英主祸生所忽。玄宗以迁崩,宪、敬以弑殒,文以忧偾,至昭而天下亡矣。《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宦官一: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考其祸败,其去汉、唐何远哉。虽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然利一而害百也。
②    见《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三嗣主传:岑昏险谀贵幸,致位九列,好兴功役,众所患苦。《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张纮传:尚书岑昏率公卿已下百馀人,诣宫叩头请,尚罪得减死。但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中,岑昏成了太监头子“中常侍”:诸臣告曰:“北兵日近,江南军民不战而降,将如之何?”皓曰:“何故不战?”众对曰:“今日之祸,皆岑昏之罪,请陛下诛之。臣等出城决一死战。”皓曰:“量一中贵,何能误国?”众大叫曰:“陛下岂不见蜀之黄皓乎!”遂不待吴主之命,一齐拥入宫中,碎割岑昏,生啖其肉。
③    周作人《苦竹杂记·日本的衣食住》
④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⑤    《后汉书》窦融列传第十三:(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曰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
⑥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庵宦而已。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于是中官始盛焉。
⑦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灵帝时,例封宦者,以强为都乡侯。强辞让恳恻,固不敢当,帝乃听之。因上疏陈事曰:……高祖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伏闻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节等宦官祐薄,品卑人贱,谗谄媚主,佞邪徼宠,放毒人物,疾妒忠良……而陛下不悟,妄授茅土,开国承家,小人是用……阴阳乖刺,稼穑荒蔬,人用不康,罔不由兹。
⑧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上: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与朝政之奄宦,无奉行奄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汉、唐、宋之奄宦,乘人主之昏而后可以得志;有明则格局已定,牵挽相维……其祸未有若是之烈也!
⑨    叶永盛《玉城奏疏》
⑩    王春瑜等编《明朝宦官史料》,p. 374.
⑪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一。
⑫    文秉《烈皇小识》卷二:按祖制,省直各有预贮银两以备急用,多者几十万,少者十余万:如蓟镇则有银八万五千有奇,贮遵化县库,名曰「备边」。江南有银十万两有奇,贮镇江府库。浙江有银十七万两有零,贮温州府库,名曰「备倭」。他省仿是。地方猝有变乱,不烦催科,不支官帑,事可立办。自魏忠贤生祠开端,咸取给于是,造祠者十之二三,余皆入抚按司道私囊中矣。
⑬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⑭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六年,帝崩。中军校尉袁绍说大将军何进,令诛中官以悦天下。谋泄,(张)让、忠等因进入省,遂共杀进。而绍勒兵斩忠,捕宦官无少长悉斩之。让等数十人劫质天子走河上。追急,让等悲哭辞曰:“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皆投河而死。
⑮    《顺治罪己诏》:祖宗创业,未曾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国,亦因委用宦寺,朕明知其弊,不以为戒,设立内十三街门,委用任使,与明无异,以致营私作弊,更逾往时,是朕之罪一也。
⑯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二章第五篇;第三章第五到八篇。

—End—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合作公众号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点击 阅读原文 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千万粉跨性网红luo泳袭警被捕,直接关男监?委屈向法官求情却引发大混战!背后发毛,美国千万豪宅埋着一辆藏尸车!前任华裔屋主曾是杀人犯....中国代表:这种做法是人类社会的毒瘤《老友记》钱德勒出自传,爆料自己因毒瘾差点死掉,分手甩女神只因自卑普洛西案嫌犯有毒瘾常发阴谋论澳洲男子毒瘾酒瘾齐发作,室内纵火烧女友,被判9年监禁...这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毒舌小朋友,给所有家长上了一课!动真格!中国千亿MLED产业正式投产布林肯的毒计:佩洛西股神老公遭锤!注射辉瑞疫苗第二剂加强针后的超敏反应麻省理工AI代写论文拿A的背后,是孩子们逃不掉的智能新时代美元:世界的毒瘤请给社会成员提供规范的毒打,不能让他们随性互殴忘了氰化物,它才是侦探小说的毒药C位美国千亿豪门名媛:不爱炫富爱穿田园风,每个家都超有品位…莎翁笔下血债累累的毒药,也可以是爱情的灵药吗熬夜,我戒不掉的“精神鸦片”男子上门掌掴5岁男童;美国民众舔蟾蜍过毒瘾;雇主价值 23 万猫坠楼扣光保姆工资......|酷玩日爆世界的毒瘤:美元产业数字化,一场所有企业都逃不掉的无限战争四分之一美国千禧一代退休时钱不够花美国千禧夫妇15万5买下北卡6000尺百年名门豪宅,历经9个月翻修,最后值90万!文学城还能生存多久?最多只能支撑90天!美国彻底傻眼,美媒祈求:中国千万别出手会致癌的网红瘾品,为何就是戒不掉今年有数百万美国千禧一代搬到父母家居住美国千万豪宅下挖出藏尸车,华人前屋主曾3次入狱从菜园到餐桌(5)酱烧青椒肉丝,豆角炖排骨,豆角炒饭,萝卜缨子炒毛豆绿党,欧洲的毒瘤。Cell子刊:新冠病毒BA.2.75变种会成为新的毒王吗?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已达206万户,他们最关心什么?看电视连续剧《庭外·番外》《老友记》的他多年酗酒毒瘾抑郁,差点死掉!(直降100)当千里江山遇上千年绝技!非遗大师操刀,惊艳千年背包露营-雷尼尔 2022-(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