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美国的山楂酪被贴上“癌症警告” 还能吃吗?
weisj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一条热传的内容中,某品牌的山楂酪产品外包装上被贴上了大大的“WARNING”(警告),而下方中英双语的几个字更加让人毛骨悚然——“警告:癌症及生殖系统损害”! 图源:某短视频平台截图 这款零食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才会被加上“癌症警告”的警示标签?这款零食还能吃吗? 01 这警告到底是谁贴的?
是谁能够要求在产品上贴上这种警示标签呢?当然是官方了,但仅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发出警告的网站名叫“65 号法案(proposition 65)”,这个法案的正式名称为《安全饮用水和有毒物质执法法案》,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项州级法律,在三十多年前发现污染加州供水的危险污染物后创建,于 1986 年投票通过。
根据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的描述,65号法案“要求企业向加州人发出警告,告知其大量接触会导致癌症、出生缺陷或其他生殖危害的化学品。” 而这些“化学品”都经过包括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隶属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NTP)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内的权威机构认定。
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告知产品中存在的致癌或具有生殖危害的成分,而如今这个法律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饮用水的范围,也涉及到了包括食品在内的其他领域,而商品中只要有该提案提到的超过 900 种毒素或致癌物的其中 1 种就会被要求贴上标签进行警告。 65 号法案网站的通用警告消息 “65 号法案”旨在通过要求商家提供此信息,使加州人能够就其接触这些化学品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定”。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类标签非常普及,被贴上这种“警示标签”的既有食品,几乎包括了整个店面,比如: 司空见惯的沙丁鱼罐头
沙丁鱼罐头,图源:海外自媒体 糖果
某品牌糖果,图源:海外自媒体 以及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一些大家都熟悉的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图源:网络 甚至……整个商店。 大意为这家商店的商品可能存在致癌或生殖损害的商品,图源:网络 正是如此,在加利福尼亚州,你甚至可能会觉得你生活在了一个充满“癌症元素”的世界里。这项法案大概在消费者知情权方面表现不错,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恐怕更多的是让人们增加了一些无谓的焦虑。 02 这个警示标签是怎么来的?
仔细看看这款零食的配料表,上面这些成分没有一个是致癌物或具有生殖毒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被“贴签”呢? 图源:商品介绍截图 答案是:铅(可能与癌症与生殖损伤有关)。 通过查询加州有关部门今年的检测数据,该零食的铅含量检测结果在 ND(Not Detected的简称,意思是未检出)至 0.10ppm之间。(*ppm 为含铅量单位,代表“百万分之”,1ppm=1mg/kg) 其中一年的检测结果,图源:加州公共卫生部 那这个结果是代表零食中铅超标了吗?吃下去就会产生身体损害吗? 完全不是! 在该检测的说明中发现,这种检测的“弹性空间”非常小,如果铅含量 <0.05ppm 就超过检测下限了(显示“ND”),而 >0.10 就会被认为是“被污染”,因此虽然有部分批次检测值高于最低阈值或接近最高阈值,仍然在标准范围内。 那既然产品没问题,为何仍需要贴上“警示标签”?这就得说说不贴标签的要求有多严格(甚至可以说“变态”)了。
因此如果想不贴“警示标签”就必须做到两点: 1.商品中没有或存在的相关物质低于检测标准; 2.能够通过举证证实商品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相较而言,前者相对比较简单,但后者就需要非常繁琐的证据了,因此很多企业干脆直接躺平,选择贴张警告标签了事。
是谁能够要求在产品上贴上这种警示标签呢?当然是官方了,但仅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发出警告的网站名叫“65 号法案(proposition 65)”,这个法案的正式名称为《安全饮用水和有毒物质执法法案》,是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项州级法律,在三十多年前发现污染加州供水的危险污染物后创建,于 1986 年投票通过。
根据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的描述,65号法案“要求企业向加州人发出警告,告知其大量接触会导致癌症、出生缺陷或其他生殖危害的化学品。” 而这些“化学品”都经过包括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隶属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NTP)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内的权威机构认定。
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告知产品中存在的致癌或具有生殖危害的成分,而如今这个法律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饮用水的范围,也涉及到了包括食品在内的其他领域,而商品中只要有该提案提到的超过 900 种毒素或致癌物的其中 1 种就会被要求贴上标签进行警告。 65 号法案网站的通用警告消息 “65 号法案”旨在通过要求商家提供此信息,使加州人能够就其接触这些化学品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定”。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类标签非常普及,被贴上这种“警示标签”的既有食品,几乎包括了整个店面,比如: 司空见惯的沙丁鱼罐头
沙丁鱼罐头,图源:海外自媒体 糖果
某品牌糖果,图源:海外自媒体 以及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一些大家都熟悉的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图源:网络 甚至……整个商店。 大意为这家商店的商品可能存在致癌或生殖损害的商品,图源:网络 正是如此,在加利福尼亚州,你甚至可能会觉得你生活在了一个充满“癌症元素”的世界里。这项法案大概在消费者知情权方面表现不错,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恐怕更多的是让人们增加了一些无谓的焦虑。 02 这个警示标签是怎么来的?
仔细看看这款零食的配料表,上面这些成分没有一个是致癌物或具有生殖毒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被“贴签”呢? 图源:商品介绍截图 答案是:铅(可能与癌症与生殖损伤有关)。 通过查询加州有关部门今年的检测数据,该零食的铅含量检测结果在 ND(Not Detected的简称,意思是未检出)至 0.10ppm之间。(*ppm 为含铅量单位,代表“百万分之”,1ppm=1mg/kg) 其中一年的检测结果,图源:加州公共卫生部 那这个结果是代表零食中铅超标了吗?吃下去就会产生身体损害吗? 完全不是! 在该检测的说明中发现,这种检测的“弹性空间”非常小,如果铅含量 <0.05ppm 就超过检测下限了(显示“ND”),而 >0.10 就会被认为是“被污染”,因此虽然有部分批次检测值高于最低阈值或接近最高阈值,仍然在标准范围内。 那既然产品没问题,为何仍需要贴上“警示标签”?这就得说说不贴标签的要求有多严格(甚至可以说“变态”)了。
因此如果想不贴“警示标签”就必须做到两点: 1.商品中没有或存在的相关物质低于检测标准; 2.能够通过举证证实商品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相较而言,前者相对比较简单,但后者就需要非常繁琐的证据了,因此很多企业干脆直接躺平,选择贴张警告标签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