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唯有读书高:大一统的皇权和科举
avatar

唯有读书高:大一统的皇权和科举

蒋闻铭
楼主 (文学城)

唯有读书高:大一统的皇权和科举

蒋闻铭

 

这一篇我们聊中国传统的皇权科举制度。近代的中国人,一边讲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一边对在中国延续了过千年的科举制度,批判诟病不遗余力。中学课本里,一篇是《范进中举》,另一篇是《孔乙己》,说科举制度害死人,八股文从整体上毁坏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创造力。事实呢?恰恰相反!科举制度,是集权大统一的中国最根本的社会制度, 是维护社会总体安定的保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华文明的精髓。

中国到了春秋战国,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秦国用法家治国,从商鞅到李斯,代代相传,到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将财权人事权集中到了社会组织金字塔的最上层,用中央集权的体制,消弥区域之间的战争。

不过依靠大一统的集权制度维护社会的总体安定,开始的时候,不怎么行得通。统治天下的权力,如果集中在精明强干的皇帝手上,用人用权得当,压得住,就是太平盛世。老皇帝死了,接下来的新皇帝,如果也是一样的文韬武略,会用人会用权,没问题。但是如果他或者年幼或者不怎么聪明能干,大权就会旁落,不是落到太监,就是落到外戚,或者是权臣手上。这个大权旁落的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管理,皇帝可以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 秦汉两朝实践下来,得到的答案,是谁也信不得靠不住!不能靠兄弟姐妹,不能靠娘家人,不能靠帮你打天下的朋友,不能靠一天到晚伺候你的奴才太监。谁也信不得靠不住,一信一靠就悲剧了。

谁都不能信不能靠,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另起炉灶,硬生生的造一群能相信能依靠的人。怎么造?从小孩子开始,儒家的伦理道德,社会理念天天讲,用四书五经给读书人洗脑。中国人对社会全体的分工,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的群体,是劳心者统治阶级,农工商是劳力者被统治阶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从识字开始,天天讲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样的一群人造出来了,实实在在的可信可靠。不过一大群读书人,具体用谁不用谁呢?这个大家公平考试,比谁的文章写得好。考上了做官,没考上的继续学习。这就是中国延续了过千年的科举制度。

中国人现在还在说的一句话,叫打天下坐天下。这句话说全了,是皇帝打天下,皇帝和他的子孙坐天下。 皇帝不能跟帮他打天下的人,一起坐天下,他必须找另一帮人来跟他一起坐。跟帮他打天下的人一起坐天下,皇帝坐不稳,他的子孙,就更不行。所以他要开科取士另找人。

皇帝通过独立公正严格的考试,选拔帮他治理天下的人才。这样皇帝和跟着他打天下的兄弟们,才不会你争我抢,你死我活。开国功臣,皇帝可以跟你做亲家,把女儿嫁给你儿子,但是如果你儿子不读书,通不过考试,也做不了官。这就是中华文明,马上得天下,读书人治理天下的智慧。

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决策权在皇帝,执行权在读书人手里。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之下,皇帝不可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中国社会的劳心者,读书人的群体,有独立的集体人格。社会治理,具体的事,皇帝决定,但做事的总体原则,士大夫阶层有一整套全体认可的道德理念标准。皇帝做事,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标准,手握执行权的士大夫阶层就反抗,他想做的事,就做不成。皇帝想无法无天,士大夫们不能造反,但是他们能以死相抗,文死谏,把脖子伸直了让你砍。这叫做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脾气。

你可能要问,这能有什么用?有用。皇帝也是读书人,从小读了一堆历史书。历史书从头到尾,都是帝王将相的行录。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惧怕的,不单是乱臣贼子,皇帝也怕。犯颜直谏,皇帝杀了你,你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臣烈士,皇帝就成了昏君,要担千古骂名,了不得。皇帝活着的时候,什么都有, 但是死后的名声,由不得他。要说谁怕谁,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中国的读书人有为名不要命的臭脾气,所以一般讲来,倒是皇帝怕读书人多些。举个例子吧,康熙皇帝,英明神武,天下的事没有他摆不平的,儿子们也一个比一个能干。但是这些能干的儿子们,弄得他一天到晚心惊肉跳,担心他们谋反。 谁谋反,都成不了,但谋反是死罪,哪个儿子谋反,他都不得不担杀子的不慈之名。不杀行不行?真不行。事情如果到了那一步,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来逼你。所以一个太子,立了废,废了立,立了又废。

最后一点必须讲清楚。共产党过去现在,在中国搞的专制独裁,是现代西方的独裁制度的变种。这样的政治体制,既没有现代民主的智慧,也没有中华文明传统的科举治国的智慧。共产党建国的时候,中华民国的一大帮子读书人,留在大陆,想入朝做官帮毛泽东治天下。不幸列宁主义里面,没有信任依靠读书人治国这一条。所以毛家王朝,这帮子留下来的读书人,就惨了。毛泽东列宁主义的中国,社会治理,共产党内部大家一起坐天下,结果就是独裁者没有真能信真能靠的人。大家不讲仁义礼智信讲权术搞阴谋诡计,不停地内斗,没有一刻安宁。对比中国古代的皇权科举制度,中共建国后实行的政治制度,倒退两千年,回到了秦朝汉朝焚书坑儒的水平。现在也一样。

avatar
蒋闻铭
2 楼
前面贴的中国古代(4)(5),是一篇文章的两个部分。我觉得有网友盯上了(5),有曲解的意思。所以把这两篇放在一起重贴。
avatar
蒋闻铭
3 楼
以正视听。
avatar
rmny
4 楼
本质上现在的高考就是科举
avatar
rmny
5 楼
其实考托福GRE也是科举洋科举而已
avatar
蒋闻铭
6 楼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独立于皇权之外。用孙中山的话说:中国的皇帝,没有考试权。:)
avatar
rmny
7 楼
二月河的小说里好像康熙换了名字参加了考试
avatar
rmny
8 楼
董必武是前清秀才何叔衡好像也是
avatar
rmny
9 楼
有多少前清翰林活到了49年?我只知道周致祥
avatar
哪一枝杏花
10 楼
你在开玩笑?
avatar
三里半
11 楼
他说"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独立于皇权之外",整个国家是皇帝所有,能独立于皇权吗?
avatar
蒋闻铭
12 楼
去读孙中山的民权主义。知道他的四政五权里的考试权是从哪里来的吗?
avatar
蒋闻铭
13 楼
您前面说的,和现在这个话,说明您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知识严重缺失。我劝您还是省省吧。
avatar
蒋闻铭
14 楼
不是开玩笑。杏花网友可以去读一下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了解一下他的五权里的考试权是怎么来的。
avatar
''''''
15 楼
宋代进士又称“天子门生”,是独立于皇权?
avatar
蒋闻铭
16 楼
这个称呼,能说明什么?科举制度里面,每一个进士及第的,对决定录取他的考官,都自称门生,送门生贴子。有没有人给皇帝送?
avatar
''''''
17 楼
殿试由皇帝主持并钦定名次。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科举也不例外。
avatar
蒋闻铭
18 楼
那就是个形式。包括您说的天主门生这个称号,也是荣誉称号。重点是这个名单,是怎么出来的。:)
avatar
蒋闻铭
19 楼
主考官是谁,是皇帝决定的。后面的流程,是定制。因为科举制度,是人事制度的起点,所以是国本。
avatar
蒋闻铭
20 楼
录取谁不录取谁,权力在主考手里。因为这个权力太大,所以主考如果舞弊,不管是谁,杀无赦。清朝科场的三大弊案,可以做参考。
avatar
''''''
21 楼
既然主考官是受皇帝节制,那科举怎么会独立于皇权外呢?三权分立是各自独立,互相不节制的吧?
avatar
蒋闻铭
22 楼
所以说现代的分权制衡,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衡,要有效得多。不过共产党把古人的这个制衡,也搞没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