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鸡蛋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家四辈人,分别出生于上世纪的10后,30后,50后,和80后,买鸡蛋的历史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吧。
10后买“烂”鸡蛋 上世纪六十年代,尽管我家在当地还算经济条件上层,但一家人的生活还是紧巴巴的。那时候只有土鸡蛋,没有不同品种之说,买鸡蛋无非就是选大小。其实就是今天最高大上的Organic free range 鸡蛋。记得奶奶买鸡蛋是提着竹篮子去集市上直接从赶集的农民那里买,农民都靠自家养的几只鸡下蛋,然后拿到集市上卖,再用卖鸡蛋的钱去买盐或者买布什么的。还依稀记得跟着奶奶去买鸡蛋的场景,农民们自家的鸡蛋要么摆在铺着围裙的地上,要么在筐子或篮子里,卖家一般最多只有十到二十个。看上了哪家的鸡蛋,一番讨价还价成交。奶奶喜欢到集市快散的时候去买鸡蛋,因为可能便宜买那些有些破损的“烂”鸡蛋。后来斩断资本主义的尾巴,集市没有了,也不让农民自家卖了,“国家”把鸡蛋收购起来,统一由指定商店出售。那么多鸡蛋一集中,又没有如今的防撞包装,自然破损不少。奶奶于是有更多的机会凭票买那些“烂”鸡蛋了,不知能省多少钱,至少可以省配额,多买几个鸡蛋。
30后买便宜鸡蛋 30后的老妈老爸一贯保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时过境迁,二十一世纪,全家人都衣食无忧地生活在澳洲,鸡蛋绝对是价廉物美了。他们并不认为不同价格的鸡蛋质量有什么大区别,买鸡蛋时一定以价格便宜为标准决定买什么品种的鸡蛋。老妈细心,是否便宜的比较一定是同等级的鸡蛋比较价格高低。如果一盒大鸡蛋的价格高于一盒小鸡蛋的价格,她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确定哪一种更合算就买哪一种。
50后随意买方便鸡蛋 我和先生50后,购物主要以性价比高低决定,买鸡蛋也一样。穷学生那时,不舍得买free range的鸡蛋,也不特别相信这鸡蛋质量真有什么太大区别。现在是想吃什么品种就买什么品种,caged,free range,organic,想吃啥买啥,方便随意买了就成。
80后买organic free range 鸡蛋 儿子媳妇80后,支持动物保护,坚决不买不吃caged 鸡蛋,free range是必须的,更多的时候还是买organic free range。返璞归真地又回到了Great-grandma 买的鸡蛋了。
一家四代,买鸡蛋也映射着人和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有的变化,变过去变过来,万变不离其宗,还得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