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中国自行车人——王教练
昨天看到奥运中国自行车场地团体赛女子双人宫金杰/钟天使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自行车运动的突破。我在论坛里感慨了一句“这个突破经历了四代人的奋斗”。有网友跟帖说道,有啥故事给说说?
我80年代末在体委当铁人三项队教练组长。我的两位搭档一位是曾经的八一游泳主教练候教练,另一位是北京自行车主教练王教练。候教练年长我12岁,王教练年长我24岁。与两位前辈共事,受益匪浅,也听到过一些早年中国体育圈的趣事。
1954年,18岁的王教练是北京海淀区的年轻邮递员。一名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负责很大一片社区的投递工作。当其他人勉强应付繁重的工作强度,王教练浑身却有使不完的力气,常常骑行中臀部离开车座站骑(有劲无处使)。
为了迎接两年后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北京体委决定组建自行车队。选拔的办法很特别,广告所有的北京青年都可以报名参加,自备自行车器材。那时只有家境比较好的青年才拥有自行车,最好的是飞利浦和蓝翎牌进口自行车。王教练竟然用自己邮递工作用的加重自行车,在30公里比赛中第一个到达终点,被北京队录取。从此开始了几十年的自行车运动生涯。
文革前全国的自行车队无论公路还是场地用的都是“永久”牌赛车。很少的一些苏联和东欧进口的比赛用车珍贵的像宝贝一样。在仅有的几次与友好国家之间的比赛中,人们看到了巨大差距。当时的圈里人不敢想像,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自行车运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王教练在自行车界是有了名的“拼命三郎”。训练风格极其认真严谨,他的弟子都记得他那大手一挥“不成,不成,重来!”的动作。
就是在文革动乱年间,也有包括王教练在内一些运动员在远郊区的公路上自己偷偷地训练,他们怀里仍揣着那个朦胧的梦想。197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重返国际体坛,第一次参加的主要国际赛事就是伊朗德黑兰亚运会,王教练担任中国自行车男队主教练。在那次亚运会上,中国人看到日本等国己经可以和欧美国家相抗衡,从而改变了认识,深受鼓舞。
王教练也走过“麦城”。74年亚运会回国途径香港,人们第一次看到了高度繁荣的花花世界。自行车队的一些人购买了超过规定数量的手表和照相机放入器材箱子中(当时规定每人只能带2块手表和1台照相机)。作为主教练,他受到了北京体委的纪律处分。在北京队失去了教职的王教练被山东省体委请去组建自行车队,他为山东培养了大批自行车人才。山东队后来成为全国自行车运动的最强队之一。也算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
进入老年的王教练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体育竞赛,聊起体育比赛就滔滔不绝,两眼放光。对国内国际的运动员如数家珍。我以前和他偶尔通个电话,跟不上他对当前主要赛事评论分析的话题。
去年底听一个老朋友说,80岁的王教练突遇中风,失去了大部分记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真心希望王教练能清楚地知道中国自行车队这次真的获得了奥运冠军,他们那第一代中国自行车人的梦想今天成真了!
1990年中国铁人三项队教练组,左二为王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