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想起四野酷暑天南下
今日大暑。顾名思义,一年中大热的天气。“热在三伏,”大暑正值中伏。
今年的“大热”热过往年。各种热段子在网络里大热,各种消热的方子也在微信里横行。
本人悲天悯人想到了俄乌战场,那些鏖战在最前线的普通一兵全副武装,如何在炮火硝烟里度过大暑啊!
于是赶紧去查乌克兰天气预报。以基辅为基准,今天尚好,摄氏22度。可是接下来,29度,31度。。。。如果加上烈日当空,加上人种差异,苦啊!
想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四野下江南。
四野4月进河南,天气开始热了,7月进湖北,热得就不一般了。
人高马大的北方人耐得住严寒,却抵不住酷暑。尤其是又热又湿的“桑拿天”。
开始,有的战士行军时昏倒了,大家也没在意。过去在东北时,也经常有累吐血的、昏倒的,但谁也不明白中暑是怎么回事,甚至连“中暑”两个字都没听说过。
中暑的,热死的,几乎都是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最多,当时四野各部队一个连里少说也有一半人是东北人,他们几乎都“中招”了。
有的战士走路一直晃晃悠悠的,战友要赶紧上前扶住。慢了半步或是没及时扶住,那人就倒了。中暑的人头昏,恶心,胸闷,喘不上气儿,重的会高烧40多度,手脚抽筋,嘴冒白沫子。如果抢救不及时,就再也起不来了。
闹肚子也要命。
战士们饥渴难耐就去挑生水喝。这里到处水塘,水井,舀一壶生水喝,本乡本土的南方人也许无所谓,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的北方人来说就受不了了,肚子很快就稀里哗啦了。
一天去方便多少次根本没个数。行军休息时,很多人赶紧跑到路边草棵子里,裤子一褪,侧歪一倒,休息、拉肚两不误。行军不能总跑路边蹲,急行军就更不行了,很多战士就找块破布绑夹身上兜着。
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战士们又打摆子,又拉肚子,还呕吐。那种痛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据说40军一个东北籍的小战士实在受不了,在行军时突然冲出队伍20多米远,拉响手榴弹自尽。
不仅是人受不了,就连军马都受不了,病马也越来越多。
酷暑湿热给战斗力造成的严重损害,是当初部队南下前没有充分预料到的。
1949年7月23日,第四野战军发给军委的电文中称,南下大军30个师的各种病号总数已经达十万之众,38军七天内发病3400人,39军一天内晕倒500人,43军主力127师非战斗减员1839人,很多连队几乎是成片成片的病倒。
7月24日,中央军委批准了第四野战军提出的暑期休整建议。四野各部队从8月1日起,全面转入休整。这一时期,不安排大规模行军,不进行作战,以治病、防病为主。
四野首长紧急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从各地采购奎宁、阿的平、漂白粉。四野后勤部门还紧急加工蚊帐,加紧调拨部队。野司后勤部将各部队病号分别集中、突击治疗,在营以上单位建立休养所、治疗所,想尽办法让战士们尽快康复。
这个以恢复体力为中心的“兵强马壮”运动。总算让东北虎恢复元气,变身华南虎直取广州捣海南。
不服水土是兵家大忌。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军营中流行瘟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而且曹操还说了一句最重要的话:“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自己烧了战船未必是真,可是瘟疫横行,吏士多死,一定是真,这瘟疫古人搞不清,应该就是疟疾之类。
横扫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虽说年富力强,不畏强敌却敌不过疾病。近年科学家研究,亚历山大可能死于经蚊子传播的西尼罗河病毒。
还有霍去病。。。
给大暑画一张真实的图,那是要命的图啊!
我不要看!
怎么搞的,一个大暑说了这么多不好的事?
不说了不说了,凉快凉快吧——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