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堪的小资
最近在业余时间里接了一个中译英的项目,内容是中国大陆的社会研究。其中几次碰上“小资”这个形容词,例如“一个小资家庭”、“很有小资情调”,等等。我挠头抓脑想了几天,都没想出一个相应的英文词或词组。去翻译网站问了几个老中和老美网友,他们提了一堆建议,但都不能准确而简明地表达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小资”是“小资产阶级”的简缩词,为19世纪法国知识分子所造,法语是Petite bourgeoisie(英语是petty bourgeoisie, 但经常直接沿用法语)。它当时的意思是“保守的下中层阶级,有强烈的物质主义思想,极力模仿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这个阶层多为小业主、小农场主、手工业者、工厂的低层管理人员等等。
当时这个词基本上是贬义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保守、陈旧、狭隘,精神空虚,而且有势利和装腔作势之嫌。他们既被真正的上层人士(贵族、大资产阶级)看不起,也被知识分子、艺术家们所耻笑,更为底层劳动人民所不屑,它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所以在那个时候,说一个人是“小资”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民国时“小资”被译为“小布尔乔治”,钱钟书的《围城》中就用到过,那时也带有讥讽的意思。到了新中国,“小资”就有了更强烈的贬义,它麻痹人的精神,和无产阶级、工农兵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是要坚决抵制、铲除的。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小资”在国内又悄悄兴起。起先是在大城市里,一些解放前的资本家或高级职员遗老及其子女,对文革前的“小资”生活还有一些记忆,开始喝咖啡、吃西餐、打台球、跳交谊舞、听靡靡之音。不久年轻人也一齐跟上,模仿小资情调,进行小资式的消费。张爱玲在90年代热火起来,她描写的民国时期上海的小资生活受到推崇。加上城市人的收入都提高了,口袋里有了生活必需之外的余钱,商家也学会了“情调推销”,要达到“小资”就一点不难了。
我90年代中期第一次回国,老听人们说“某某人很懂得小资”、“上海女人很小资”,等等。日子过得稍微精细一点,比如用个漂亮的盘子装个家常菜,晚上喝喝洋酒,给女朋友送上一束玫瑰花,去西餐馆消费一顿,模仿欧美人过圣诞节、情人节…… 都算小资。上海西区有不少老洋房被改造成咖啡馆,有着洋里洋气的店名,里面坐着打扮时髦的白领丽人,那些都是小资场所。
小资不是大款,做不到一掷千金,但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可以小规模地模仿一下大款,把自己的小日子提升一下。我觉得这个“小”字还是用得很恰当的。
时代不同了,今天在国内说某人小资,应该是一种赞美或推崇,小资情调值得推广, 至少是中性。中国人穷了好几代,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小资”一词,只不过是国内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为了给自身价值下一个定义而借用的历史词汇而已。但“小资”似乎又和“中产阶级”不同,不是所有的中产阶级都会追求小资情调。
问题是,Petite bourgeoisie 这个词语在西方国家早就没人用了。不但没人用,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知识分子、学过一些西方文学或哲学的,可能会知道它,但他们一定也懂得这是个贬义词。因此,“小资”一定不能译作Petite bourgeoisie,否则欧美读者要么会莫名其妙,要么会笑掉大牙。
想想也有趣:原来的外文词,到了中国后就完全变了味,居然再也无法译回到原文了。
我的翻译项目快要到交货截止期了,“小资”的对应英文词到底应该是什么,我冥思苦想,到现在还没想出一个结果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以后我都会慎用“小资”一词。
* * *
周末带个相机去逛植物园,是不是小资?
周末带个相机去逛植物园,是不是小资?
* * * * *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荔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