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102)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三
教育随笔(102)高考文言文备考之三
文言常识六 断句读
我国的古书绝大多数都没有断句的标志。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就必须先读懂文句,这就需要对词义和句法乃至篇章大意进行一番认真的琢磨,所以断句读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文言文字词句各项知识的过程。
断句读的方法是先要通读全文,然后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的分析,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大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正确理解词义
由于词语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必须结合句义来决定词义。词义理解错了,句读就会断错。例如:
1、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打鬼》。文言文里,“顾”当看讲,“玩”,当玩味、寻思讲,应以“顾玩所见”为句。这里却用今义来解读,误以为“只顾玩耍”的意思,把句子断错了。)
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十则》。“焉”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当“如何”讲,应属下。这里却误为句末语气词而属上了。)
3、赤泉侯人马具惊辟,易数里。(《垓下之围》。“辟易”是联绵词,当退辟讲,不能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把“惊辟”作为受惊逃避的意思,并把“易”属下了。)
(二)分析句子结构,正确理解句义
可以从分析句子的结构看怎样断句。如果对句子的结构理解有误,句读就会断错。例如:
1、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十则》。“与朋友共”是和朋友共同使用的意思,句子是完整的,句义是通顺的,应单独为句。这里误以“共”是“敝”的状语,把两句误为一句,句义就不通了。)
2、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天下”应与“有变”连成一句,这里误断属上,则“有变”一句缺少主语,句义不完整。)
3、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干将莫邪》。“煮头”当与下午连成一句。“王如其言”承上所说“此乃勇士头也,当如汤镬煮之”,如果这里连上“煮头”就重复了。而下文“三日三夕不烂”实际是“煮头”的谓语,这样断句子才完整,句义才通顺。)
(三)辨明引文的起止
对文言文中的对话和引用的文句,要审慎地从内容上辨明说话人是谁,起点和止点在哪里,以免误断。例如:
1、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日喻》。这个人告诉眇者的话,只有“日子状如铜盘”一句,“扣盘而得其声”是对眇者行动的描述。现在这样的断法是把它作为这个人告诉眇者的话了。)
2、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欺骗)曰“左,左!”乃陷大泽中。(《垓下之围》。田父的话只有一个“左”字,第二个“左”字是说项王按田父的话往左去。现在这样的断法是误以两个“左”字都是田父说的了。)
3、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者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孙膑减灶》。这段文字后面三句话还是孙子说的话,是他对田忌提出的具体建议。现在这样的断法是错误的。)
(四)运用文化知识辨析句义
文言文的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情况,如果遇到关系当时的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的地方,应该先查考清楚,以免误解文义,把句读断错。例如:
1、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石钟山记》。古代行政区划是州之下有县,句中的饶是州名,德兴是属于饶州的一个县,所以“德兴尉”应属上。现在这样断,是由于不了解当时的行政区划。)
2、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魏书·食货志》。这句话说的是北魏时期的田赋制度,意思是众百姓到了该征课役的年龄就发给天地,而年老到了免征课役的年龄或是身死就把田还回国家,所以“老免”应连下为句。这里因没弄清这个制度而断错。)
(五)要通观上下文来理解句义
断句时,如果一时拿不准,可以暂时放过,经参照上下文,往往可以对句义得到正确的解释。例如:
1、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江水》。如果拿不准“东”字应该属上,还是属下,课参照上下文。上文说“江水又东”,下文说“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就可断定“东”在这里绝非指巫峡的东面,而是东流的意思,而且包括新崩滩在内,都叫巫峡,那么,“东”字必然与“迳新崩滩”相连无疑。)
2、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陶侃》。如果怀疑这样断句不正确,只要看到下文“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闻”这几句话,就可以断定陶侃这句话说的绝不是在广州无事可做的意思,而是有一点闲暇的意思,“无事”应属下才对。)
总而言之,要先通晓文义,弄清事理,才能正确地断句读。也只有通过多读,反复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常识七 辩辞采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懂得文言的词义和文法,还有懂得它在表情达意上的修辞方法。不了解这种修辞方法,往往有碍于文义的理解。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文言修辞方法。
- 措辞的婉曲
- 、慈父见背(《陈情表》)——是父亲去世的意思。因为子不忍言父死,所以这样措辞,不能理解为父亲抛弃了我。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实际上是不接受晋武帝让他作太子洗马的命令。因为下对上不敢直言抗命,所以委婉地说,即使死也报不了这个恩德。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实际是说在朝为官,“处江湖之远”是说不在朝为官,这样措辞,比直接说受重用和遭贬斥显得含蓄。
(二)称名的代用
文言文中,人或物的名称往往用与之相关的名称来替代,必须了解所代的是什么,才能正确理解文义。例如:
1、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以鱼身之鳞代鱼。
2、臣本布衣(《出师表》)——以衣着代平民的地位。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一季节之秋代时刻。
(三)典实的援引
文言文中经常引用名言或故事来表达思想感情,叫做“用典”。典故是有出处的,它的意义往往包含着与它出处相关的许多内容。所以只有了解它的出处,才能体会到它的含义。要做到这一点,一要靠多读书,二要靠查工具书。经过逐渐积累,就能熟悉一些常用的典故,阅读一般的文言文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例如:
1、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论积贮疏》)——管子是著名的政治家,他任齐国的国相,使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贾谊在文章开头引用他的这句话,就为“积贮”的主张提出了有力的根据,增强了说服力。
2、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这句话出于《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欲居九夷(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刘禹锡引用这句话就包含了以君子自况,虽处逆境而指的其乐的思想感情。
3、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结草”出于《左传·宣公十五年》老人死后显灵结草为绳,帮助魏颗捕获秦国杜回来报答魏颗的恩德的故事,李密引用这个故事,便表达了如果许他侍养祖母终老,死后也要报恩的心意。
(四)词语的减缩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由于行文的需要而缩减了,必须加以补足,才能通晓其义。例如:
1、主上宵旰(《岳飞》)——“宵旰”是宵衣旰食的省语,是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天晚了才进食的意思,形容政务的繁忙。
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蔺交欢》)——“刎颈”实际是同生死的意思,《史记索引》引崔浩曰:“言要(yāo)齐生死,而刎颈无悔也。”“刎颈”是这个意思的省语。
3、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郦元”是郦道元的省称。
(五)词语的变换
文言文在用词方面很注意避免一个词的重复使用,因为同词重出,容易使人产生语言单调贫乏呆滞的感觉。所以文言文中往往有上下文用词不同而意义无异的现象。了解这一点,不但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多彩,而且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例如:
1、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伯牙与鈡子期》)——“操”与“音”皆谓乐曲,有助于对“操”字的理解。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一”与“齐”都是等同的意思,有助于理解“齐”字。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以”与“而”同义,有助于理解“以”字。
以上是最常见的五种与理解词义有关的文言文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