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88)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和切入点
教育随笔(88)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和切入点
2022年5月20日
教育学理论指出,“各种才能的构成,都不是一种因素,教师要想很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某方面的才能,应该研究某方面才能构成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引自《教育学》第74页)。事实正是如此,课堂上即席提问、答辩的能力,不仅需要独立思考能力,还要有能说会道的口才。所以,我们在训练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问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敢说,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通过即席提问、讨论、乃至于激烈的辩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会说的能力。
怎样让学生敢说、多说、会说呢?关键在教师善于设置最佳“语境”,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刺激学生非说不可、不说不行的兴奋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兴起过西服热,当我穿一套崭新的西装走进教室时,学生眼睛为之一亮,闪烁着新奇的光彩。我微笑着说:“同学们,是不是看到我今天跟平时穿得不一样啊?这套西装是前不久“服装班”的学生帮我做的。你们看看怎么样啊?请大家就我穿西服这件事评头品足,题目就是《从李老师穿西装谈起》。话音未落,教室炸开了锅,可见我选准了说话的切入点,刺激到了学生的兴奋点。
一个男同学说:“中国人穿西装,崇洋媚外,还是穿民族服装好。”他特意把“西”字说得重重的。王江和魏贤芳等同学立即反驳:“民族服装是什么?长袍马褂,再拖一条小辫?”(众笑)“不,是中山装。穿西装当然可以,可是体现不了民族精神。”“不对。民族精神不应只体现在服装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精神风貌上。”如此七嘴八舌,在课堂上不同看法的激烈争论,出现欲罢不能的局面。
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孔乙己的命运和他生活中的那个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场所,为展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活动舞台”。
作者详尽地描写了鲁镇咸享酒店的“格局”,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了“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的特征,为下文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铺垫,同时也为读者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提供了线索。孔乙己站着喝酒又不是做工的短衣帮;穿长衫,又不是有钱有势的阔客。这一矛盾表明了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思想意识和他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正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一个人的命运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呢?根据小说第一段的描写,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作者是怎样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第二、作者是如何描写各类顾客的衣着服饰特征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非说不可的欲望,我在教学中没有运用直接提问法。上课伊始,先请一个学生正确无误地朗读这一段,然后要求学生听我读,并用铅笔在书上标出我读错或读掉了的地方。我是这样读的:
“鲁镇的酒店是和别处不同:多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要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要一碟盐煮笋,或者五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要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都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才走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买酒买菜,慢慢地坐喝。”
我刚读完,学生就叽叽喳议论起来。都争着要讲。这时,我由浅入深地提出了问题。我读掉了、读错了几处?你认为这些地方能不能读掉或读错?为什么?
学生兴奋起来了,也就顾不得教室前后左右坐着的二百多听课老师了,一个接一个地高声阐述自己的看法。我只是适时点拨一下,或反问,或提示,引导学生把这一段与全篇联系起来回答问题。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思(考)能力。
回顾这一个教学片断的全过程,只花了十分钟时间,而学生自己讲就占了八分钟。由此可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案,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条件,学生不仅非说不可、有话可说,而且完全可以说好。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比较顺利解决了理解这篇小说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敢说话,就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教案,选准切入点,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诱发学生说话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采用这种方法,是受“课后练习”中“下边各句中加点的动词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第一句“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就在课文的第一段中。解决这个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运用换词比较法。既然解决一个动词的用法可以运用比较法,那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不也可以运用比较法吗?
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学生在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之后,不仅能运用换词比较法理解这篇课文的难点,而且能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推敲。如有的学生把“李忠摸出二两银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它的意思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能力迁移,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也说明,选准切入点,刺激兴奋点,诱发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实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实践证明,学生在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的训练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且口头语言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班学生说话能力普遍提高,充分说明抓好了科学的系统的提问训练,能发挥它一功多能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国正同志和该社《课程·教材·教法》编辑室主任张定远同志,1985年6月3日到我班听了学生的语文实验汇报后,鼓励学生说:“你们很会说话,说得很得体,有的同学还有点风度。希望你们继续练好说话,要练到出口成章。”
总而言之,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抓住了培养学生勤想问题,学会提问这一环,就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教学环节。提问训练,不仅能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的创造精神以及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必然促进教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