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71)高考满分作文始于何时
教育随笔(71)高考满分作文始于何时
昨天,《我在海南省当高考阅卷作文组长》一文中,我提到了高考作文“特高分段”,但语焉不详。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每年高考语文阅卷结束后,各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立即刷屏。那么,高考满分作文始于何时呢?似乎还找不到有关的文字记载。
著名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主持国家高考语文命题工作近二十年,确立了高考语文试卷的基本模式,即四大部分:
- 基础知识及运用;
- 现代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作文。
还特别制定了高作文的命题原则,一改建国以来一篇作文定人生,命题作文沿袭八股文的命题方式。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头几年,作文命题依然如故。从1983年到现在,近四十年来,作文命题基本上是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而且,章熊先生及其团队在大规模深入调研的数据(当下时髦说法“大数据”)的基础上,为减少评分人为误差,制订了高考作文比较科学的评分等级标准。
为了减少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各省高考作文阅卷组还根据具体情况,又制订了“评分等级标准”的补充规定和操作程序。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是湖北省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华中师大一附中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治平老师。
按照湖北省高考阅卷点的规定,全体作文阅卷老师集中两天时间,学习教育部颁布的《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和湖北省关于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的补充说明。
每年作文阅卷老师集中之前,陈老师领导的“专家组”,已经提前两天,按照评分等级标准及补充规定的要求,从学生的考卷中,随机抽样作文试卷约二三十份,包括了各个等级的作文个案,给每一位老师发一套复印件。陈老师及专家集中阅卷老师开会,讲完有关政策之后,分小组讨论,然后每人根据自己的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分别给复印的每一篇作文评分。称之为“试评”。
阅卷老师上交“试评”结果后,休息半天。专家组对试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评定各等级的作文范例,再集中全体老师讨论各等级作文评分范例,统一认识,明确这一次作文阅卷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尽最大可能克服评分误差。再把各人的“试评”卷还给大家,作为作文评卷时的参考。
高考作文阅卷前的这些准备工作,犹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更是为了学生的公平,尽可能缩小评分误差。
作文评估只能是一种模糊测量,这种评估主观随意性极大。因而,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对一篇作文作出评价,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还要尽可能地为这一标准拟订出便于把握的、可操作的指标。即使这样,每年高考作文评分误差问题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同一篇作文,让十位高考阅卷老师按统一的标准评价,误差在10~20分之间。这也就告诉我们,作文评分的基本因素至少包括高考阅卷老师的评判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两大因素。
无庸讳言,高考阅卷老师都是经过有关部门严格挑选的,一般来说具有相当的水平和能力,但是阅卷老师之间存在着经验、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境况等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即使按统一的标准评价同一篇作文,也会产生误差。再说应考的学生之间同样存在着经验、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境况等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题目、不同的体裁,其适应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按统一的标准评价同一次考试的作文,也会产生误差。评分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阅卷老师和应考的学生如何缩小误差。阅卷老师如何缩小误差是“作文阅卷组”的事,学生如何缩小误差确实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说开窍了。
为此,我们高中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把高考作文的评分等级标准明明白白告诉学生,“令其昭昭”。
近四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有话可说,无本可依”八个字。因此,高考作文备考的关键就是教学生怎样把话说好。
高考作文把话说好的标准是高考作文评分等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
基础等级有六项要求: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4、结构完整;
5、语言通顺;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2007年以后的“考试大纲”改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发展等级有四项要求:
1、深刻透彻;
2、生动形象;
3、有文采;
4、有创新。
各省阅卷组都会根据当年高考的具体情况,制定“补充说明”及操作程序。记得,当年湖北省高考阅卷组负责人还讲了几句顺口溜:“可给,可不给的分,给!可扣,可不扣的分,不扣!”特别强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仍然存在模糊性,请老师们在评分时一定要灵活掌握标准。一篇作文如果处于两个等级之间的话,建议靠上一等级给分。高考作文这种评分操作方式,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性关怀,相信各省都是如此。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如果我们老师认真学习、研究这些评分等级标准,指导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去备考,高考作文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
笔者执教六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的学生,参加1988年高考,7月7日上午,学生走出考场,个个笑容满面,纷纷议论,“都抓到了!都抓到了!”据湖北省教研室后来统计的结果,我们实验班学生语文人均分78.17分,比湖北省同届考生人均分高10分。
我们实验班初中毕业时,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参加1985年高考语文单科测试,试卷经华中师大阅卷组评改后统计,人均分比那一届湖北省高中毕业生高1.54分。后来在实验班青岛会议期间,我把学生的试卷及分析报告交给章熊先生。
当年高考语文命题组副组长章熊先生,看了我们的对比分析报告后,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文章说:
李培永同志提供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数字,但仅有数字而缺乏具体分析,还不能说明问题,只能引出一些想法。
所谓“缺乏具体分析”,主要是指缺乏这批学生入学时的情况介绍(初中实验班学生50人,只有33人按武汉市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182分以上,17人是教职工子女及其他必须录取的),没有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就很难估计他们进步的幅度以及取得进步的原因。
但是这些数字表明,这些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达到了今年高考学生的平均水平。如果扣除三、四、六这三题的相比数字,可以说他们巳超过了平均水平。再从总分情况看,70分以上者三人,最高分71分,60分以上者12人,50分以上者13人,其中59分5人,50分以下的1人,分布比较平均,可见这批学生中并没有出类拔萃的“尖子”。那么,可不可以说,我国的青少年,如果能得到较好的学习条件,而且引导得法,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提前达到今年高考生的平均水平?
其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高考属于选拔考试,它不同于结业考试,为了扩大区分度,每届试题中都要有一些难题,对一个初中生来说,答不出这些难题是正常的。然而就第五题的第五小题来看,这道题要求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判断概念的特殊意义,是比较难的。这些学生的成绩却大大超过一般高中毕业生,可见他们受过较好的阅读训练。此外,从前面谈过的总分分布情况来看,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功情况。
最后还想说一点,我和一些同志都有这样的看法:语文高考不需要特别复习,尤其不要搞题海战术;考生上埸,凭的应该是平时培养起来的基本能力。李培永同志的学生临场表现,证实了我们的想法。这批孩子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应该说,它是李培永同志训练的成果。
回头再说“满分作文”。
那些年,陈老师几乎年年暑假都去华中师大中文系参加高考阅卷,担任作文阅卷组的负责人。陈老师做任何事情都是严谨认真的,哪怕是只负责十天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也是非常认真的。
他在审阅考生“特高分段”作文的过程中,发现评卷老师都不敢给考生的优秀作文打满分,于是,他找阅卷组领导和作文阅卷专家组的老师们商量,是不是要再认真研究一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考生的作文如果完全达到了评分标准规定的条件,能不能给满分。经过大家认真讨论、研究,一致同意陈老师的提议,只要考生的作文完全符合评分标准,可以打满分。于是,高考满分作文于1983年率先在湖北出现!
【附录】
1986年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语文实验班,参加了湖北省教研室组织的高考语文单科测试。作文题是:树木?森林?气候
一棵树不能改变起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写在横线上。
实验班学生王江的作文:
《树木 · 森林 · 气候》
——谈“他们都是钱学森”:
最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回答香港记者关于中国人才严重外流问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们都是钱学森,钱学森是会回来的。”这短短一席话,在全国激起轩然大波。许多报刊、杂志争相评论,一时间人才外流问题成为全国的热门话题。
对钱学森说的这句话人们褒贬不一,更有甚者,一些人对那些“外流人才”破口大骂,总之是贬多于褒。
的确,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人才,正象要使气侯变得更好,需要大片的森林一样,我们的祖国需要大批的留学生回国参加四化建设。是的,修瑞娟回来了,刘晨晖回来了,还有一些留学生也回来了。但这只是一棵棵的树木,还未形成森林。“一棵树木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侯。”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大声疾呼:“回来吧,人才!”然而似乎是呼声强烈而应声渺茫。不但一些人才没有回来,反而又有一些人才向外流走。著名指挥家郑小英痛心地说:“我亲手培养的五个‘卡门’.已经走了四个。”于是,一些人愤怒了,纷纷斥责那些“外流人才”是“崇洋媚外”,是“败类”,更多的人对此是忧心仲忡。然而,此时我想问的是,这些同志在斥责,在忧虑时是否曾这样想过:“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再看看现实又为那些人才回国准备了怎样的“温度”和“湿度”呢?难怪一些人才委屈地说:“我们不是不想回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亲人?
但是,我们回国后也许会放弃自己的专业,因为国内暂时缺乏这样先进的设备和条件”。再说有些回国了的留学生又受到什么待遇呢,前不久《文摘周报》上登载了一个留学生回国后,由于领导不学无术,竟搞得他专业不对口,“英雄无用武之地”。试想这样对待留学生,人才还愿意回来吗?
我相信钱学森的话,“他们都是钱学森,钱学森是会回来的!”
大家一定还记得,钱学森回来时,是因为党和国家关心他,支持他,千方百计为他创造条件,才使他—“中国导弹之父”有了大展宏图的可能。
现在,只要我们全党、全社会都来为当代的“钱学森”创造和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钱学森是会回来的”。因为有了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而“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后变得更好。”那么,中国实现现代化便为期不远了。
(这篇高考作文写于1986 年7 月7日上午十时至十二时半语文高考单科测试考场,湖北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给予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