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芒种,麦收的时节

芒种,麦收的时节

博客

儿子从中文学校带回一份中华24节气的介绍,图文并茂,做得非常漂亮。随着孩子提的问题,的确发现小满之后没有大满,只有“芒种”,于是上网上查看,很受启发。中国老祖宗的思维和设计如此细腻周密,用一个细节传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做人的道理。

立夏后的第一个节气是小满,那天刻意跑到田间,拍下了这些青葱的麦穗和一望无际的麦田。夏熟的麦子开始灌浆饱满,预示着距离小麦变黄成熟的夏收不远了。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与“芒种”不只字面上对应不起来,就是字义也是所有节气中表达最不直接的。节气里的其他「小字辈」节气,后面都总跟着个「老大」,如「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小满」之后却是「芒种」,这是为什么呢?这恰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理念。「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说文解字》说:「满,盈溢也。」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所以,人生凡事不能「大满」,满则招损.....“

原来古人崇尚“小满” 回避“大满”用意如此之深。

这也让我想起上中学时的教导主任,他的两个儿子是在文革期间相继出生的,大的取名叫“庆国”,小的叫“建国”,他解释说:这是为了不要光想着庆国,还得考虑到建国...... 他还深思熟虑地给小儿子取了个小名叫“小满”,当时只觉得这小名听上去非常可爱,却没能理解其中更深一层的含意,现在想起来不由地心生敬意。

(网图)
 
 
 
转眼就到了七月,小麦变黄成熟的芒种就在眼前。金黄一片的田间,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耷拉下了头,等待收割。瑞士人种田虽无中华节气可循,但其法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夏收农忙,两不误,同是在芒种时。

“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中国有民谚说 “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意思是说,有芒的麦子可以收割登场,有芒的稻子必须抓紧时间插秧。

 
 

阳光下,田头上来往着收割机和拖拉机,转眼,收割后的麦田就只剩下了齐嗖嗖金灿灿的麦茬;麦杆被扎卷成麦坨, 一圈圈整齐地排列在田上,等待着被拖回农庄。

幼时随父母去到了川北,参加国家当时的三线建设,工厂坐落在山区农村,附近处处看得到农田。川北气候温润,川北农民四季耕作,上学的路上总能看到他们劳动的场景:头戴斗笠,脚踩在水田里,牵水牛耕地,弯腰插秧种稻,然后镰刀收割,打稻谷....... 印象中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最后收获的白米真的是粒粒皆辛苦。那时父母在饭桌上总是提醒爱惜粮食,不允许碗里剩下一粒饭...... 如今生活在瑞士的乡间,四周也是农庄农田,眼前的场景常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光,似曾相识,但已时过境迁。

 这里大机械化生产的农田,田间几乎看不到人影。每年冬去春来,田上的油菜,麦子,玉米,向日葵,甜菜等作物一茬接一茬地轮番种植,一不留意,一种作物就已飞快地收割完毕,土地被翻耕后马上种上了另一种作物。。。看着眼前这片农田,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不仅是机械化,精耕细作也是瑞士新型生态农业的追求。为了调整土壤结构和保养土的质地,每块田每年播种的作物须交替更换,不能重复,每四年休耕一次。这样的安排受益于政府的农业补贴,也可以说是纳税人的奉献,而反过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享用到精耕细作的食物。

2015年的数据显示,为保存和支持瑞士农业,国家每年要花掉瑞士纳税人40亿瑞士法郎!而凡自愿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必须严格遵循:给牲畜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对农作物进行平衡施肥、科学施用农药,定期轮作休耕、土壤保护...... 这也解释了为何瑞士的农副产品价格都比国外贵,质量虽高但品种却比较单一。

“突突“,一阵马达声传到了身后,打断了我的思索,只见一辆拖拉机托举着两个大麦坨从面前经过,转身想抓拍全景已经来不及了,只拍到了一点的麦坨,大特写里驾车的现代农夫却出镜了,啊哈,原来还是一位斯文帅气的农家小哥呢!现代化的瑞士农庄上,子承父业是非常普遍,而自动化的设备由年青一代操作更是得心应手。

 
 
一个面积仅4.1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三分之二为山脉,并不适合农业发展。尽管瑞士还有其它重要行业的支撑,可瑞士人为何仍旧不放弃,并不惜代价地保存自己的农业呢?这就得说是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中立国的经历了;尤其是二战期间,德军一度占领了瑞士周边的所有国家,并有计划要拿下瑞士。当时边境线全被封锁,小小的中立国瑞士被完全孤立了,根本没有可能再从国外进口粮食蔬菜。为了应对当时的困局,顽强的瑞士人把每一寸土地,在市区里种地,甚至连足球场都利用起来,全民投入种植生产农作物以保障国家供给,最终得以度过难关。减少对外的依赖,独立自主,是瑞士人认为赖以生存的根本。
 
如果你问起一个瑞士人,他/她可能都会告诉你:世界的和平一天没有保障,就应该时刻做着准备。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小国为什么非得费大力气大成本,努力保留自给自足的农业的原因吧。
(网图)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北欧风轻雨绵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