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第四章:榆园忆旧: (三) 榆园的考证
《山居续忆》
第四章
榆园忆旧
(三)榆园的考证
徐家祯
母亲婚后摄于榆园新房客厅走廊中(约摄于 1936 年)
榆园建于何时,我不清楚,但一定在道光与光绪之间,因为创建榆园的 许增生于 1824 年,卒于 1903 年。许增建此园的目的是奉养母亲,所以取名为 “娱园”。许母故世后,园就改名为“榆园”了。所以,查《武林坊巷志》,这两 个园名都可以找到。
那么,许增建榆园之前,该地是民房呢?荒地呢?还是本来就有园林的 呢?据先父回忆,塾师张惠衣先生所著诗集中有一诗述及,说他当年在我家充 任家庭教席时所居我家许氏老屋,更早系名玉玲珑馆,乃当年杭州著名诗人龚 蘅圃(注 1)所有。园中有大石,名玉玲珑。可惜原诗内容已不能记忆,所以就 不知张先生所说有何根据。因张先生的这首诗,倒引起了我对榆园来历作一番 考证的兴趣。
查手头所存清代笔记,在清雍正厉鹗(樊榭)(注 2)所著《东城杂记》 及清道光钱泳(梅溪)(注 3)所著《履园丛话》中均找到有关玉玲珑馆的记载。
厉鹗画像
(来自《清代学者像传》叶恭绰编著, 民国十九年,商务印书馆)
前者有“庾园”一节,引沈秀岩(绍姬)(注 4)〈庾园纪胜诗序〉云:“余 家东城横河,当双桥之中。门临流水,左带岩城,右环官市,北及庾园也。园 为从祖庾庵公所创,经始于顺治丁酉,历七年而工始竣。其中垒石为山,疏泉 为沼。间以竹木,错以亭台。即一花一草,必使位置得宜,详略有法。室宇落 成,少不当意,即毁而更张之。鸠匠庀材,糜以万计。园亭之盛,甲于会城。”
沈氏〈庾园纪胜〉诸诗中,专门有“玉玲珑”一诗,是赞庾园中玉玲珑馆的, 注云:“石名玉玲珑,灵隐包园中物也。高数丈,大十围,数百人挽之,历两月 余,始达庾园。”而《东城杂记》则说:“玉玲珑,宋宣和花纲石也。上有字纪岁 月。苍润嵌空,叩之,声如杂佩。本包涵所灵隐山庄旧物。沈氏用百夫牵挽之 力,致之庾园。后归龚侍御翔麟,因以名其阁焉。”《履园丛话》作者则亲眼见 过此石,在〈玉玲珑馆(杭州)〉一则中云:“玉玲珑馆在城南横河桥。前大宗 伯姚公立德所居。...... 已屡易主矣。其石高丈许,颇有皱瘦之趣。道光癸已冬 日,余偶访顺德张云巢都转,曾一至焉。”
从这数则笔记,可见该地原确有先名“庾园”后改名为“玉玲珑馆”之园。 然“玉玲珑馆”是否就如张惠衣先生所说是“榆园”前身,则仍不清楚。其原因有 三:
一是地点:厉樊榭和钱梅溪均谓玉玲珑馆在横河桥,而榆园却在金洞桥, 沿东运河。然而,横河桥其实也在该河支流上,就在金洞桥附近。金洞桥很早 就只剩其名而并无实物了,但横河桥却一直存在,所以,厉、钱二人之“横河桥” 是否可能是这一带之总称,也包括金洞桥在内呢?
另外,厉樊榭《东城杂记· 半山园》中又记庾园之北才隔一巷处有一古寺, 名华藏寺,说:“每当黄昏人定之后,五更鸡唱之先,水韵松声,亦时与断鼓零 钟答响。门署唐句曰‘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盖实景也。”据先父 回忆说:“记得我小时,榆园斜对面不远处确有一古华藏寺,但其时规模已经很 小。后来该寺似变为派出所,榆园即属其管辖范围。我还记得家门右侧还有一 古寺,名朱天庙,极湫隘。马路改建前,庙貌颇具规模,香火甚盛。此庙据说 已有相当历史,曾记殿内墙壁上尚有碑记,当时年幼,未注意及之。”
二是玉玲珑石:厉樊榭和沈秀岩都提到这块假山石,然二人的描写出入很 大:沈秀岩云其石“高数丈,大十围”;而钱梅溪则说“石高丈许。”二人相隔近 百年,而且园也“屡易主矣”,是否见到同一块石头,已有疑问。
最近查《武林坊巷志》,在“东西横河桥”一章中有很多关于庾园的诗词 和记载,其中有一节说:“...... 乱后,园几废。同治间,周琳叔观察购自陈氏, 重新之,更名澹园。”至于那块“玉玲珑石”,志中说,也“高仅丈许,盖已为兵 火摧残矣”。
先父回忆说:“榆园中确有假山两座,有的石头也很高大,并可称‘颇有 皱瘦之趣’,但不见上记岁月的花石纲遗物。不知是该石早已迁移他处、归人所 有,或者化整为零、不复存在,还是玉玲珑馆和榆园根本并非同一庭院耶?”
三是,据先父说,在横河桥一带,除榆园之外,并无别的庭院规模可与 之相比,那么,张惠衣先生所说“榆园就是玉玲珑馆(庾园)”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07 年我将先父的回忆随笔《榆园话旧》放到博客“六树堂文集”之 后,先后有两位读者为榆园与庾园(玉玲珑馆)的关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
一位是我的朋友、旅加温州作家沈迦先生(注 5)。他说,夏承焘《天风 阁学词日记》中有游榆园的记载,随即寄来电子版供查考。据查,1932 年 3 月 20 日夏氏日记云:
“......早入城访同庄。午赴谭秋招宴,同席钟山、叔 岳、晓沧八、九人。晚晓沧导过里望河桥(“横河桥”之误 —— 笔者注)下师范学校看花石纲石,东街路(金洞桥) 一八三号许迈孙榆园故址,今易徐姓名吉生,房屋巨丽, 有泉石林木之胜,水榭一所,下俯运河,陆阮盫(沅) (注 6)有联云:
载酒船来鸥让路 乞花人去蝶移家
复由徐君导游东街路骆驼桥王氏园,楼阁此(疑 为“比”字之误 —— 笔者注)榆园尤胜,有曲园欵雨庐额。 园主名达甫。......”
青年时期的夏承焘先生(来自网络)
夏承焘(注 7) 是著名词学家; 而导游榆园的郑晓沧 (注 8) 则是著名教育学家 ,曾任浙江师范学院院长,为我家世交。
该则日记中所说的徐吉生,即我先曾祖。吉生先生幼子、我三叔祖礼耕 先生娶骆驼桥王氏之女为妻,故徐吉生先生与王达甫(悦昌)先生为亲家。王 家为当时杭城巨富,所以夏先生说其“楼阁比榆园尤胜”。(注 9)
不久,又有一位网名 “小小”的读者在我博客上留言说,网上见《武林坊 巷志重考》一网址,内有关于庾园的最新考证:
“民国时期,该园(指庾园 —— 笔者注)先后出租办 校:1912 年,农业教员讲习所改为浙江中等农业学堂,迁入 横河桥即今杭八中校址。直至 1913 年 4 月 21 日迁杭州笕桥 新校舍;后租给保安司令部当兵工讲习所;后租给一位女士 创办‘行素女中’,1936 年施蛰存到杭州来养病,在行素女中 兼过课,留下了几篇关于杭州的散文,行素女中的教室即在 玉玲珑阁。
“20 世纪 60 年代庾园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址,文革 开始,浙江省文史馆和参事室的‘老朽’们被赶跑。接着, 杭八中红卫兵于此建司令部,为了出入方便,又将(玉) 玲珑阁与花厅间的高墙推倒。不久,红卫兵撤走,居民干 部抢着搬进南端的一些办公室做住宅。为了保住花厅与后 花园的既得利益,杭八中校方赶快在花厅南边建墙,将仿 明歇山式建筑大花厅做了学习毛泽东思想进行大批判的主 会场,将(玉)玲珑阁做了小会场。不久,在校园扩建中, 又把雕阑玉砌应犹在的大花厅改为堆放破课桌椅的木工 间;把朱颜也未改的(玉)玲珑阁拆除,残存围墙推倒, 后花园填平,做了操场。再后来,又借旧城改造之机将抢 先搬入的居民迁走,房屋拆毁,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庾园 遭毁,玉玲珑奇石失踪。1987 年建造华藏寺巷小区,绝大 部分建筑拆除,仅在杭八中留有部分遗址。”
根据以上资料,先父塾师张惠衣先生所说“许氏老屋更早系名玉玲珑馆” 的说法看来并不可靠。因为夏承焘先生既由郑晓沧先生作陪,先去师范学校 (即行素女中?)看花石纲石,后又访榆园,可见那块花石纲石不在榆园之内。 但,这点却仍无法证实榆园原址是否玉玲珑馆。因为也有可能,榆园仅占原玉 玲珑馆的一部分,花石纲石正巧不在榆园内,而被划归附近的师范学校了。但, 有一点可以肯定,玉玲珑石(即日记中的“花石纲石”)并不在榆园之内。
在此,我将张惠衣的说法、我的考证与分析和后来得到的所有补充资料全部呈现在此, 供以后有兴趣进一步研究者作参考。
父亲的塾师海宁张惠衣先生(来自网络)
注 1: 龚蘅圃,“百度百科”上有其小传:“龚翔麟(1658—1733),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字天 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晚号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 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 《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注 2: 厉鹗(1692 - 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举鸿博。性耽闻静, 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见“百 度百科”)
注 3: 钱泳(1759-1844),原名钱鹤滩,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 锡)人。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词、篆、隶,精镌碑版,善于书画,作 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 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 之壁。惟诸碑中讹字甚多,泳未能一一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 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卒年八十六(虚岁)。著有 《履园丛话》、《履园谭 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见“百度百科”)
注 4: 沈秀岩,清代诗人。《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有介绍,摘引如下:
“字香岩。钱塘(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诸 生,家境贫寒,中年以后长期寓居淮北,垂老不归。12 岁学为诗,终日沉思苦吟,人 称为‘吟痴’。其诗中间有记叙时事之作,如:《杭州大火行》、《后大火行》,记顺治 十八年杭州大火蔓延的惨状。他的诗以抒写思乡怀亲之情的作品较多,也较有特色, 颇能反映谋食他乡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思家情怀。他的咏物怀古之作也有一些可读之篇, 如《淮阴侯》、《蚊》等。著有《寒石诗钞》。”
注 5: 沈迦,1969 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91 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曾荣获 第七届温州市“十大优秀青年”、2003 年温州市“十大数 字人物”等称号。2004 年入选温州 市“新世纪 551 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现任上海市里仁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里仁创 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碟中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出版有《表音码汉字输入 法应用手册》、《沈码一日通》、《文化人换笔》、《汉字简化说略》、《温州话》等 多本专著。
注 6: 关于陆阮盫(沅),请见本文最后一节“榆园的楼馆”。
注 7: 关于夏承焘,详见本文〈榆园的人物〉一节。
注 8: 关于郑晓沧,详见本文〈榆园的人物〉一节。
注 9: 关于骆驼桥王家,请见本书第 3 章〈三叔祖礼耕先生〉第 2 节注 2。
父亲徐定戡年轻时(约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