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笔记(八十二)历经千年辗转变迁,佛道儒家盛衰化演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八十二)
2017年左右,我告诉母亲,弘扬经幡、石经的事情可以彻底停止,母亲不解为什么停止。
佛道都有各自卓越的地方,但是佛道的思想,总是通过人来弘扬,而人的不同,注定对法的理解不同,人心最易受所处的时代、文化、情境、利欲等影响。伴随着人心的变化,自然会带动相应的很多变化。
在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佛道几经波折,既有辉煌鼎盛的过往,也经历过历史上有名的几次毁灭性的时期,它们深受时代影响,受统治者的抉择,流传的过程中,也深受本土文化所影响。历经辗转,若想学到真正纯正的佛道要义已是极难……
如果佛道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吸收不断同化,以寻求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那还是真正的佛道吗?如果不顺应时代发展,虽然保留了思想要义的纯粹,但是人们又会喜欢又会愿意接受吗?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我接触佛道者颇多,但是很少有坚持原始本来的法教进行弘扬的,都在寻找变通的方式?我问,为何要变通。所听到的答案都说这是社会和苍生的需要。我想,这又何尝不是他们自己的需要。
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在秦朝,在汉朝,在唐朝,在后来宋元和明清时期,都经过无数的改变。
包括对真正儒家典籍的注解,解析。都是一代有一代的变化。以此来顺应时代的演变。
当年,儒家思想诞生于百家争鸣的春秋,那是中原充满动荡充满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华文化的第一次辉煌鼎盛时期。当年孔老夫子一代圣贤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编修整理《六经》,让文化和文明得以传承,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超越时代全方位培养人才,既有“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也有“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成就了文化史上的明珠,也奠定了儒家璀璨的根基。
其后在汉朝,统治者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定了儒家的主导地位,但董仲舒也融合了不同学派的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让它更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宋元时期,理学家又结合了其他学派思想对儒家的治国之道进行改造,以适应当时的时代需要。而我们如今所读的四书及注释,都是出自朱熹的《四书集注》,有些是先贤真正的思想,有些是朱熹个人的理学思想。
这也是元明清统治者用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政府官员的标准。
经典的传承历经太多太多……以古老的文化造福于当代,的确是这一代人的幸事,但是是否可以多宣扬纯粹的文化,少一些色彩?
古老的儒家思想,浑厚、完整、内蕴无穷,如同天降其雨,雨无分歧,普润大地万物苍生。于思想而言,普弘纯粹原始的儒家思想,令大家各有所感,各有所悟,岂不更好?何必过度注解、曲解或者修撰,使其失去原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