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子》:从爱恩斯坦相对论到绝对论
首先,略谈一下“玄之又玄”的玄这个字。玄者,至大无穷,同时又至深无底、至远无际。无怪乎《庄子:逍遥游》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道家也许看得太透了。
科学家却老是觉得自己看不透,老在穷究万物,穷问万象,锲而不舍。有涯随无涯,岂曰殆已?做了过河卒子,唯有拚命向前。不惜以今日之我来否定昨日之我,不惜以明日之我来否定今日之我。
天马行空,没关系。只要有证有据,天马行空又有什么相干?
不论怎样惊天动地的新知,都是从猜想开始的。
数学吧,不能没猜想。猜想,不能不求证。求证,不能不假设。
物理学亦然。牛顿观察、研究星体运行,假设了万有引力。引力与体积、距离,有数学关系,因此可以计算出来。然而,牛顿未有解释到万有引力的本质与根源。直至后人在空间上做研究,推理出这种现象来:空间好像一块平坦的床褥,受到来自体重的压力,就会凹陷下去,形成一个涡。星体越重,凹陷而造成的涡也越深,引力也越強;周遭附近较轻的星体就会被吸纳到运转的轨道上去。离涡越近,运转越快,轨道也相应缩短。最极端者,是黑洞。
比牛顿更进一步,更胜一筹的是爱恩斯坦相对论里的”物质即能量”说。该说早已证实,所以有原子弹的发明,在此从略。要说的、是爱氏的光速论。即在绝对真空里,光速绝对保持一定,速度也是绝对最高,无他物可比。若有真正的物理实验推翻此说,烦请提供链接,非真勿扰。
在光速上、爱氏相对论里有绝对论。没有光速的绝对,就没有物质与能量的相对。
回说《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楚辞的辞,即言辞,与言词通),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乍看是哲学相对论: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然而,仔细咀嚼,却发觉:道是绝对的。圣人(道家的圣人)明乎道,守乎道,就不用妄图分是非,勉強辨善恶,虚用智,虚逞能了。否則,想平天下,相反得来个乱世;想利用厚生,相反得来个祸国殃民。要统一矛盾与对立,要和谐种种异流极端,就要从道。道是绝对的,不识道,才搞相对论。从道不绝对,就是绝对不从道。道的绝对性,就在于要绝对地无为而治,无言而化。无为而无不为,无言而无不言。至此化境,又何必问功?何须居功呢?
现实一地鸡毛,怎么办?
问问道家圣人,恐怕就像问问一只蟋蟀那样,听到的是蟋蟋蟀蟀的回应:
”谁叫您当初不从道?而今只好继续跑偏下去。要不然,就试试全人类同一时间开始从道,绝对从道。”
不知怎样开始从道,绝对从道呢?
”问问道家圣人去吧。”
哪儿可以找到道家圣人呢?
”您问我,我问谁呢?”
看见诸君正在掩着嘴巴窃笑了。
作者:静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