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的创业

我的创业

博客

记得十一年前的十月下旬,上海的天气阴冷潮湿。为了一个不太简单的创业计划,我在上海的西区李健的公司上班。他在天山路购置了一层办公楼,两千平方米才花了五十万人民币。

是年春天回国,见到曾经的同事李键。 他开了一个职业学校,做的不错。老友相见甚欢,我和他谈起了回国创业的想法,他很赞同。鼓励我回国一起创业,并保证为未来的公司提供办公空间。

于是九月中旬再次回国,不久和李键去了北京科技部,通过关系见到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并就新的创业计划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关于全国绿色建筑材料认证的项目,主要通过网上进行,有点像现在美国的LEED绿色认证。

国家科技部材料局很重视,在政策上予以扶植。不久,张局长率副手来沪考察,我们高规格地接待了他们,他们对下榻的衡山宾馆总统套房很满意。

就这样,我们在李键空置的办公楼内开设了新公司,以上海为基地开始了筹建全国绿色建筑材料认证的建站工作。

李键和我原来是某重点大学教设计的同事。每年初夏带学生去外地写生,我俩总是住在一个寝室,白天混搭着给同学指导,晚上天南海北地神聊。他大大咧咧,我嘻嘻哈哈,大家处的随性随意但互相尊重。

我93年去国外工作留学后,他因故没有出国,后来就开了与设计和绘画有关的职校。也许多年的不同经历,我们在筹建过程中开始出现了分歧。

他的那层办公楼面装修的不错,充满了当时国内时髦的铝合金与玻璃组合的隔断。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了据说是战国时代的古董马车,在上面放块大玻璃当桌面,周边摆一圈黑色尼龙会议扶手椅,侧墙靠着一块高大的明清老木门,将历史和现代和谐在那间硕大会议厅中。

完后,又约我去青浦的家具城,踅摸到一组巨大的老板桌,一万五千元一桌一椅。回来乐呵呵对我说,这是物总的办公桌。

我就这样被绑架的每天上班。他白天大部时间在学校忙,下午才过来弯弯。我按照美国SWEETS 的编辑模式,进行大框架的建构。和李键讨论已久的在办公室购置因特网的计划迟迟没有实现,因为他从来没有上网的习惯,反而觉得电话联络办事更方便。

在美国习惯了的方便的网上作业,却在国内的创业公司里缺席了。我越来越感到极度的不便,对外联系和查找资料几乎无法进行,有时不得不到他的学校去上网。

北京那里每两个星期都会有电话过来,询问进展情况。李键还是大大咧咧,什么事都不着急,每晚车我出去吃晚饭或上哪去玩。工作进展缓慢,但他对我不薄,面对他的中国式工作文化,我将我的不满压了下去。

上海的十一月,天黑的越来越早。三天两头的下冷雨,我每天从我母亲家出发去公司,为了同时锻炼身体,自行车往往骑得很快,导致后背汗湿了,冷风进去,扛了几天,还是感冒了,浑身发冷,有热度。

在美国十几年没有感冒过,回国日子稍长就感冒了。上海人的家中是不开暖气的,每夜回到母亲家,偌大的客厅,冷白色的日光灯有些暗,母亲躺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问我饭吃了吗诸如此类的话,和母亲聊会天我就去睡觉了。

卧室里的单人木床很窄,两叠泛黄的棉花絮上铺着旧绿色的床单,盖着带花的的棉被,有些湿漉漉的潮气,感冒后的身体冻冻地发抖。睡惯了美国的国王大床和席梦思,木板床的坚硬,让我的各个突出的关节隐隐作痛。

每天都在吃感冒药,却也不见好转,相反感冒症状更重了。我听了亲友的劝告,去了地段医院吊盐水,两天下来好了一半,但身子依旧软软地不得劲。我继续在母亲家休息,和美国的家中通通电话。上海的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已对我失去吸引力。满城都在搞建设,到处尘土飞扬,雾霾环绕。

十一月下旬,妻子来电话。儿子高中毕业已被全美排名靠前的乔治亚理工录取,催我早日返回美国,并说已买好了十二月上旬去巴哈马群岛旅游的邮轮船票。

在国内呆了两个月,刚开始的新鲜劲早已荡然无存。环境、交通和吃住等等问题与我在美国的生活条件产生着巨大的反差,我归心似箭。李键知道我要回美度假,不便阻拦,期待我度假完了回沪继续创业。

十二月初,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我回到了亚特兰大。出了机场,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感觉好极了。下午躺在起居室的地毯上,斜阳由西射入,暖暖地将我的身体包裹着,窗外的红雀在树梢上跳跃,叽叽喳喳让人身心愉悦。

一扫阴湿沉闷的上海冬季印象,亚城常年高挂的太阳将整个城市普照的生气盎然。夜晚室内的暖气和软床垫让我的梦乡持续到第二天中午。

接下来的巴哈马的七日游,一夜之间我们从冬季跨入了夏季。短裤短袖,草帽墨镜,白云暖日,海天一色。

没有比坐邮轮更轻松的旅游形式了。不像赶飞机赶火车,不用你自己开车,你的包房每天按日程开往下一站。每天的晚餐,你像贵宾一样接受着服务生的殷勤,任意挑选各种美味佳肴,哪怕双份。到了每个港口,你可以下船,也可在上层甲板靠在躺椅上环顾美景。

日日艳阳,夜夜美酒,七天的海阔天空,白船绿岛。我的胃被洗净了,肺被滤清了,人也晒黑了,沪城气候遗留在体内的湿冷感被一扫而空。

回到亚特兰大,冬季的暖日似乎延续着巴哈马群岛的温热气候,一套两册的“哈佛MBA教材案例”成了我在冬季最后两个月的读物。

边读边想,我在几个方案里选择了最终的创业方案,这里面有很多考量,而且是反复考量,理性再理性,数据再数据。。。其实,创业还是不创业并不重要,当时美国每年平均有五十多万个公司创立,但一般会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在两年之内倒闭。所以创业只是一个壳,而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和公司发展前景才是内容。当然,产品入门门槛不能低,且专业性较强,少了模仿者,公司的存在和壮大就有可能。

按照创业计划的既定线路,我在三个月内,找到了客户。做了杜鲁斯某高中的建筑游历动画,萨凡那某豪宅的效果图。无论是质量还是周期,客户满意。我的老朋友克瑞斯早就知道我的想法,当他看到了实际成果时,他有信心了,作为合伙人选择了加入。

下半年我们公司在州政府注册了。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公司迅速壮大起来,客户越来越多,项目越做越大。从佛罗里达的综合旅游度假大型地产项目,到迪拜奢华的CBD中心区和法拉利世界等,项目遍及北美和中东。与HOK、SOM、PERKINS WILL、GENSLER、HEERY、TVS等著名设计公司合作,为顶端的美国和世界级建筑设计和房地产公司服务,公司的业务和信誉蒸蒸日上。。。

十年过去了,创业,发展,壮大。公司项目的里程碑留在历史之路上,令人瞩目。但是不够。成长的空间是属于我们的,未来十年,我期待着更多的里程碑。。。

(此文写于2014年4月,2023年8月整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亚特兰大笔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