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财经观察 2425:中国将迎第4次婴儿潮

财经观察 2425:中国将迎第4次婴儿潮

博客

中国将迎第4次婴儿潮 新的牛市周期在酝酿(图)

文章来源: 2012-08-25

在下一轮牛市来临前,投资者往往都准备着五花八门的“占卜术”,但相比于一些玄妙甚至匪夷所思的预测,“婴儿潮”理论似乎更能打动人心。比如,有人根据华人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理论推算,新中国二次婴儿潮发生49年后,正好对应着两波牛市开始,最近一次牛市(自2011年)则将绵延至2022年。

  婴儿潮是否真与牛市有关,中国人口红利前景如何,哪些行业最具潜力?

  婴儿潮(Babyboom),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这个词的首次出现,主要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即从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婴儿潮人口高达7800万人。近代历史上几次知名的婴儿潮,通常是起因于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像是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或者赢得体育竞赛等。

  至于婴儿潮为何有49年规律,是因为耶鲁大学终生教授陈志武首次提出了 “人口红利”说法,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将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和婴儿潮联系起来研究,从而推算出当婴儿潮出生人口达到49岁前,股市会走牛的理论。历史数据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几次婴儿潮的出生率和该国股市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印证上述49岁“婴儿潮”理论。

  婴儿潮与经济之间的理论微妙关系,让人为之一叹,但这一逻辑是否适应中国的市场呢?

  即将迎来第四次婴儿潮

  事实上,中国近代婴儿潮现象的出现很复杂。据公开信息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曾有过三次婴儿潮。

  首次婴儿潮出现在1949~1959年。当时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长率将近300%。由于当时中国总人口只有4亿,基数小,此次婴儿潮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对不大。

  第二次婴儿潮则是自1962年开始,高峰出现在1965年,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主力婴儿潮。这段时期,国民经济情况逐渐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很猛,人口出生率在30‰~40‰之间,平均达到33‰,10年全国共出生近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

  1986~1990年,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第三次婴儿潮,称作回声婴儿潮。其中1990年是这5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此次婴儿潮出生人口总量虽不及主力婴儿潮,但也有1.24亿,接近当前全国人口的1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口众多的“80后”一代也已长大,陆续成家立业。在2015年前,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的生育高峰,这也将构成第四次婴儿潮。

  2008年熊市应验

  从上述已发生的3次婴儿潮年份对应来看,1949~1959年对应49年后即为1998~2008年,1962~1973年对应49年后即为2011~2022年,1986~1990年对应49年后即为2035~2039年。那么,49岁现象是否也在我国有所应验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经济指标GDP来看,在1998~2008年这段时期,我国GDP同比增长率1998年为7.8%,在2000年时达8.4%,2002年上升至9.1%,2003年突破两位数达10%,2005年11.3%,2006年为12.7%,2007年达到最高的14.2%;到了最后一年2008年,GDP同比增长率则陡降至9.6%,“破10”再现。整体来看,这段时间的经济一直呈现着高增长的态势,而2008年的收尾,则正好印证了婴儿潮49年末端经济沉沦的理论。

  对应到股市,从上证指数来看,在1998年大盘指数在1000点的上方游走;到了2010年年中,指数突破上了2000点;虽然后来逐步下探回到了1000点附近,甚至在2005年年中创出了历史低点的998点,但是随后的2006~2007年里,经济的增长将大盘指数一口气拉上了6124点的高峰;2008年,众所周知的熊市凶猛来袭,最终大盘指数快速退水至1664点,成就了股市史上最大起伏的一轮牛熊转换。

  其实婴儿潮与经济之间关联也并不玄乎,中国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葛扬教授就曾在去年提到过,此前房地产市场中,25~35岁的年轻人是第一大购房群体,约占购房者总数的50%;35~45岁之间的中年人是第二大购房群体,约占购房者总数的25%,而这部分人群大多属于二次置业。这两个阶段的人群正好属于中国的两次婴儿潮阶段,也即是上述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婴儿潮。

  据葛杨教授分析,第三个婴儿潮的成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80后这一代,生活在经济富足、生活安逸的环境中,具备较高的购买能力,他们正进入婚育高峰期,同时普遍比自己的父母辈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具备符合时代潮流的消费观和投资观,这部分人群大多属于首次置业。作为佐证,2006年内地居民登记结婚总对数上升到938万对,进入婚育高峰期,所对应的正是小婴儿潮初期出生的人25岁左右的年龄。第二个婴儿潮的成员则正处于人生高收入的黄金时期,目前生活各方面稳定,有一定的资产,期待改善住房条件来提高生活质量,并看好房地产发展前景,投资房地产增值、保值资产,从而成为房地产行业的第二大购房群体。

  也正是两个婴儿潮的首次置业高峰和改善投资相重叠后,最终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从而推动销售量的持续快速上涨,推高当前的房价。

  QFII抄底动作频频

  历史与理论如果能够契合的话,那么第二次婴儿潮对应的49岁年份就应该是2011~2022年,如今正好是起点,那是否说明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正在形成呢?这个暂时无法定论,不过有个现象值得关注。

  据同花顺iFinD信息显示,目前总体市盈率已经从2000年的60~70倍,下降到当前的10.9倍,上证综指的估值已经下降到历史低位。就在不少投资者还在斟酌是该抛售还是补仓时,总是“先人一步”的QFII,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抄底”之旅。

  证监会8月13日公布的QFII名单显示,7月12日至今,证监会新批准4家机构的QFII资格,年内已新增41家QFII获得A股“入场券”,超过以往任一年度。目前,共有176家QFII获批。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了1月份外,其余5个月QFII资金全部呈现净汇入局面,且持续增长,上半年累计汇入资金104.22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而6月以来的短短两个月中,QFII净汇入规模为87.7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已公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QFII已经出现在17家企业的流通股东的名单之列。其中,有15家上市公司受到QFII增持,有9只个股为QFII在今年第二季度才刚刚介入。

  比如刚介入苏宁电器(002024,收盘价5.99元)、贵州茅台(600519,收盘价231.88元)的摩根士丹利,其在A股市场中的行踪在公开信息中已经有些蛛丝马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2年6月时,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郭强盛,曾公开对媒体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并已经在二季度触底;A股和H股的估值都显著低于历史水平,目前摩根士丹利已经在全球新兴市场的配置中,将中国市场放到了第一位”。如此来看,QFII的“抄底”举动,确实值得留意。

  /行业机会/

  人口结构影响消费婴儿潮或有叠加效果

  其实从目前来看,是否有个新的长牛市姑且不提,但因人口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变化还是普遍的存在。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比如说婴儿潮退导致的人口红利消失,在人力成本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机械自动化就会得到发展,这样的逻辑是存在的。

  那么,如今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婴儿潮在这当中又起到了一个怎样的作用?

  回声潮的婚育消费

  首先想到的就是“80后”这部分人群正在步入结婚和生育的阶段。

  据中国民政部等公开信息显示,2000~2009年年均有91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而2009年为1145.8万对,连续第二年突破千万大关;再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更变成了1302万对,同比增长4.9%。新人的登记结婚预计在近年内都将处于一个高峰期。新婚消费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70年代是“三转一响”,80年代是“三大件”,90年代是“无钻不成婚”,那么如今呢?

  据华泰联合分析师的研究称,结婚被视为人生最重要的里程碑,利用男女双方甚至父母的多年储蓄(甚至负债)来铺设“洞房花烛夜”的辉煌是人之常情,与其他消费相比,结婚消费的非理性成分更多。该券商预计,在婚育消费爆发期间,每年新婚直接消费将超8000亿元,涉及地产、装潢装饰、家俱、家电、汽车、珠宝首饰、婚庆婚宴、旅游等行业。

  另外,据《中国婴童市场质量信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婴童产品消费国,鉴于中国独特的人口规模,以及培育孩子占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国婴童经济依然以超过3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华泰联合分析师预计0~4岁婴幼儿消费规模到2015年或将达到1.67万亿元。育婴涉及的板块则有医药、奶粉、玩具、纸尿裤等。

  老龄化支撑医、保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婴儿潮效应,人口结构方面中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这也是如今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正逐渐失去的人口红利,从另一个角度也催生了机械工业发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1970~1980年间,日本工资涨幅远远超过了机械价格上涨幅度,从而推动机械化和自动化。数据显示,1975~1980年,日本数控机床的销售额增长7倍多,数控机床销售额在机床销售额中的比率从16%上升到43%;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产值从1975年的2.764亿日元增长到1981年的10.673亿日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3%。

  就目前的中国来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日本1970年水平,而劳动年龄段的人口高峰也即将过去,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推动资本替代劳工,从而加速经济活动的机械化,各种自动化设备企业自然是受益的。

  同样是老龄化结构下,医疗业、保健业、保险业等也将得到市场的有力支撑。据海通证券分析师研究,美国20世纪老龄化和保费增长的对比显示,保费增速与老龄化速度正相关,老龄化加速阶段保费快速增长,老龄化速度稳定下来后保费增速快速下降。民生证券分析师则进一步指出,如今老年期特有的疾病主要有脑动脉硬化、慢性肺气肿、嵴柱及关节的退行性变化、骨质疏松症、肾萎缩、前列腺肥大等,这些疾病大多是由于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引起的;而老年期逐渐增多的疾病,则有动脉硬化、恶性肿瘤、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所以针对老年病的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等居循环系统疾病首位的情况,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老年人用量最大的主要是调脂、降压、保护心脏和改善冠脉微循环等心脑血管类药物,这些涉及企业值得关注。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不忘中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