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反向爬藤学
爬藤学就是套路学的一个分支。对小钟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是主流爬藤学。就是比较泛泛地综合性爬藤学。基本上总结和适用于各个档次相近的名校。比如坚挺的基本学习成绩,比如出类拔萃的课外活动成就,比如独特感人的人生故事,等等。
然而从本质上讲,爬藤和找工作是难兄难弟。其实就是推销自己,或者某种产品。其中的关键是顾客至上。就是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如果能就比较可能上榜。反之不对口,再好的成色也白搭。
体育爬藤算是另类爬藤的一种。明显是针对学校对某种体育项目的某种水平的需求去的。只不过这种特殊需求,不是一般的好学生靠努力能够达到的。需要特殊的天赋和机遇才可能。所以也就很难套路。一般爬藤学都不大涉及。
但是反向思维看一下,其实很多所谓通用型爬藤学的深层,也是不同程度的市场细分,另类爬藤。只不过一般的爬藤学浮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发现深层次的勾连。
其中最大的误区就在于一般爬藤学的山寨思维。即看到成功就想抄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具体案例的细节往往并不会公布于众,而魔鬼却在细节中。而且哪怕知道了一切,也没有人能踏入同一条河。每个人的条件都是很不同的,根本不具备复制成功的条件。
但是如果学到了其中的道理,就可以反过来应用去解决问题。也就是实践总结出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具体而言,就是不从成功倒推出来走向成功的步骤。而是从走过的步伐中推导出来可能走向的成功。
也就是说从个人的天赋和已有成绩,去寻找最接近最适合的专业和学校。简单地说就是以脚定鞋,而不是以鞋定脚。实际上,前者的成功率反而更高。因为有明确特长和明确目标,不仅故事更有讲头。而且相关背景更容易打动相关录取人员,因为更符合相关录取的要求。
学校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各有各的倾向。同一学校不同学院,不同部门也都有各自的重点。学校也不会乐于录取千百个都差不离的学生。而是各种多元化的运作。有穷的有富的,有黑的有白的,有智的有情的,等等。不同专业的需求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衡量和名额搭配的因素。
一般的学习和标准考试成绩,对于硬科目的筛选比较有更直接的相关性。工学院医学院比较更多地采信。而这恰恰是老钟比较追求和擅长的。但是问题是,老钟很多也是生活所迫走上了窄路。小钟没有必要完全继承。实际上不论是从小钟自己的兴趣擅长出发,还是为整个群族的丰富性完整性出发,都应该跳出盒子。顺应自然探索更多的方向。
尤其是有较强软科目背景的,反而更具吸引力。因为硬科目的考试成绩比较直接有效,所以课外相关项目的成果的参考比例就低。而且硬科目的外力帮助也容易。而软科目的考试成绩相对不那么能反应实际的水平,课外活动的成果的外力协助也较复杂,因而相关成绩对录取的影响因子会更大一些。就是说考试成绩相似或基本合格的情况下,有相应专业背景的比单纯考试更好一点,或者说有相关课外成就的,往往在软项目上更有优势。
强体育压低普通考试成绩要求是众所周知的。只不过一般人想达到强体育水准付出的代价往往比提高考试成绩要难得多。而且往往努力也不可得。
但是同样逻辑在许多其他尤其是非硬项目上也是适用的。只是落差没有体育那么大罢了。比如艺术相关专业,可能就是仅次于体育,能够较大幅度冲抵考试成绩的项目群。小钟很多从小也都是下了功夫,取得了成绩的艺术人士。但是却极少真正愿意去大学继续的。而只是把其用来作为一个常规申请的补充材料。固然给人以多才多艺,素质极高的印象。但是多了以后也难免有机器人,功利分子的印象。不仅没有发挥充分的潜力作用,甚至有时难以自圆其说。
而这个自相矛盾的恶果,恰恰就是来自于以鞋定脚的方式。学艺术并不是从兴趣天赋出发。从一开始就是为爬藤堆成就来的。然而却得到了一个非常低效如果不是无效的成就。如果以脚定鞋,那么前面的历史可以充分地应用和延续。而不是拼拼凑凑还用过就扔。在选择学校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选择困难症。而是由全面进攻变重点进攻。少而精,成功率反而大于大网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