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旅程(一)上海掠影
春天的旅程(一)
2008年春假的这次回国支教之旅,突然决定,匆匆成行,肩负任务,压力重大,全无心情休闲观光,也没心思写文章发感想。不过,有先进的数码相机纪录行程,也可以与大家分享。
上海,只不过是此行进出中国的转机站,一掠而过而已。但她是我家族的故乡,除了生长地北京外,我以往就数与上海联系最多。一晃二十多年没来上海了,尤其到美国后,回国探亲只去母亲居住的北京,旅游也捡往日没去过的地方。时空距离使这个曾经熟悉的都市变得疏远,因而此次哪怕逗留时间短暂,我也依然带着怀旧的心情,通过镜头来观看上海。
早就听说中国的酒店旅馆提供一些国外没有的服务,这不能说是上海的专利,只能标榜为“中国特色”吧。我给这些东西拍照还不算少见多怪,带的调皮学生好奇地收藏了几个玩意儿,退房时被宰了一把钱。以后记得去中国前一定要事先对不了解国情的小的们进行形势教育,免得出洋相。
清晨漫步街头,附近就有上海大剧院,应该是上海的现代招牌建筑之一吧。怎么看着好像脚手架没拆完?这里即将上演百老汇歌舞剧“Hair Spray",中文译成“发胶星梦”,后俩字简直滥用到极致了。因为同事的女儿在这个周游世界的演出团里,我拍了剧院门口的广告牌带回去给他们看。
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如今矗立了一座“上海博物馆”,我对其久闻大名,据说建筑风格带有中国古意的雄浑壮丽,内中藏品也不少。旅游时我是最喜欢看各种博物馆的,可惜这次在上海时间太短,只能清早抽空来看看外貌。身临其境,觉得这座博物馆建筑灰突突地看起来并不起眼么。如今上海的博物馆全免费开放,但参观者也就更多,需要排队,若想进去看得豁上一天时间。
街边炊烟缭绕处,是小吃店。传统早点还是很诱人的,令我回忆起多年前的时光。
哇哈,生煎馒头,这个煎锅斜放可以转,因此一半有油,连煎带烘。学生们吃上瘾了。
上海的早晨(以前好像有个电影叫这名字)。街头的清洁工人和巡逻的武警。
城隍庙。已经完全重新修建过了,不再是当年旧模样。依然人山人海,想照像都突出不了主要人物。南翔小笼包当早餐,汤包很不错,虽然没在那家老字号店吃,那里排队人太多了。
传统的老玩意儿还有保留。“看穿西洋镜”,就是从这东西来的。
这个上海新地标早就闻名全球,说“新”也有十多年了。走到这东方明珠脚下,才发觉这家伙其实很难看,像水泥桩子顶起的巨大糖葫芦。怪不得凡是来过的人都说boring无聊,再不肯上去。
从浦东的东方明珠上看浦西上海市区。黄浦江与苏州河交界处的外白渡桥正好搬走修理了,据说修好还会搬回来。赶上一个难得晴朗的好天气,但能见度仍然不算高。整个上海还像个大工地,建筑工程到处可见。北京现在忙乎奥运,而上海在为2010年的世博会备战。
东方明珠底层有个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由于时间紧迫,无暇细观,但从门口的装修和蜡人已看出其还原历史的用意。不过感觉这复古风格的陈列馆安在这个典型现代式建筑中,与周围的环境不大相符。
途经上海来去匆匆,令我最兴奋的是能够与多年未见的亲戚们聚会。表弟陪我徜徉浦东,说记得三十二年前我们在浦西外滩玩儿么,那时浦东这边啥都没有。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不用感觉也知道变化有多大。回程在上海的那一个晚上,无需考虑任务职责操心学生娃子,是此行最轻松的时刻。与长辈同辈小辈团圆聚餐,一口气走访了四家的公寓,与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弟妹们叙旧,还有从未见过面的他们的配偶和子女们。二三十年光阴流逝而去,世界和每个人都会发生不小变化。不过,我家亲友们都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这是我们所欣慰的。
上海掠影
楼兰
2008年春假的这次回国支教之旅,突然决定,匆匆成行,肩负任务,压力重大,全无心情休闲观光,也没心思写文章发感想。不过,有先进的数码相机纪录行程,也可以与大家分享。
上海,只不过是此行进出中国的转机站,一掠而过而已。但她是我家族的故乡,除了生长地北京外,我以往就数与上海联系最多。一晃二十多年没来上海了,尤其到美国后,回国探亲只去母亲居住的北京,旅游也捡往日没去过的地方。时空距离使这个曾经熟悉的都市变得疏远,因而此次哪怕逗留时间短暂,我也依然带着怀旧的心情,通过镜头来观看上海。
早就听说中国的酒店旅馆提供一些国外没有的服务,这不能说是上海的专利,只能标榜为“中国特色”吧。我给这些东西拍照还不算少见多怪,带的调皮学生好奇地收藏了几个玩意儿,退房时被宰了一把钱。以后记得去中国前一定要事先对不了解国情的小的们进行形势教育,免得出洋相。
清晨漫步街头,附近就有上海大剧院,应该是上海的现代招牌建筑之一吧。怎么看着好像脚手架没拆完?这里即将上演百老汇歌舞剧“Hair Spray",中文译成“发胶星梦”,后俩字简直滥用到极致了。因为同事的女儿在这个周游世界的演出团里,我拍了剧院门口的广告牌带回去给他们看。
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如今矗立了一座“上海博物馆”,我对其久闻大名,据说建筑风格带有中国古意的雄浑壮丽,内中藏品也不少。旅游时我是最喜欢看各种博物馆的,可惜这次在上海时间太短,只能清早抽空来看看外貌。身临其境,觉得这座博物馆建筑灰突突地看起来并不起眼么。如今上海的博物馆全免费开放,但参观者也就更多,需要排队,若想进去看得豁上一天时间。
街边炊烟缭绕处,是小吃店。传统早点还是很诱人的,令我回忆起多年前的时光。
哇哈,生煎馒头,这个煎锅斜放可以转,因此一半有油,连煎带烘。学生们吃上瘾了。
上海的早晨(以前好像有个电影叫这名字)。街头的清洁工人和巡逻的武警。
城隍庙。已经完全重新修建过了,不再是当年旧模样。依然人山人海,想照像都突出不了主要人物。南翔小笼包当早餐,汤包很不错,虽然没在那家老字号店吃,那里排队人太多了。
传统的老玩意儿还有保留。“看穿西洋镜”,就是从这东西来的。
这个上海新地标早就闻名全球,说“新”也有十多年了。走到这东方明珠脚下,才发觉这家伙其实很难看,像水泥桩子顶起的巨大糖葫芦。怪不得凡是来过的人都说boring无聊,再不肯上去。
从浦东的东方明珠上看浦西上海市区。黄浦江与苏州河交界处的外白渡桥正好搬走修理了,据说修好还会搬回来。赶上一个难得晴朗的好天气,但能见度仍然不算高。整个上海还像个大工地,建筑工程到处可见。北京现在忙乎奥运,而上海在为2010年的世博会备战。
东方明珠底层有个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由于时间紧迫,无暇细观,但从门口的装修和蜡人已看出其还原历史的用意。不过感觉这复古风格的陈列馆安在这个典型现代式建筑中,与周围的环境不大相符。
途经上海来去匆匆,令我最兴奋的是能够与多年未见的亲戚们聚会。表弟陪我徜徉浦东,说记得三十二年前我们在浦西外滩玩儿么,那时浦东这边啥都没有。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不用感觉也知道变化有多大。回程在上海的那一个晚上,无需考虑任务职责操心学生娃子,是此行最轻松的时刻。与长辈同辈小辈团圆聚餐,一口气走访了四家的公寓,与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弟妹们叙旧,还有从未见过面的他们的配偶和子女们。二三十年光阴流逝而去,世界和每个人都会发生不小变化。不过,我家亲友们都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这是我们所欣慰的。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北美女人创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