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发起初禅一段时间,渐渐具足初禅的境界以后,接著我们努力修定,如果有正确
的知见,我们就知道定境中离开五尘境界才是正确的修证,就可以渐次练心,经由无觉
有观三昧进入无觉无观三昧,最后安住在无觉无观三昧中了。当我们娴熟了这个无觉无
观三昧的境界以后,从初禅等持位中想要进入二禅等持位时,就可以迅速地直接进入二
禅等持位中,在等持位中才可以修学神通等等;也就是说,修学神通是在等持位中,并
不是在等至位中。虽然从初禅等持位中要进入二禅的等持位时,可以迅速地直接进入二
禅等持位中;但是想要从初禅等持位重新再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仍然还要费一番功夫
的等引,才能够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不像进入二禅的等持位中,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轻
易进入的。
可是刚证得无觉无观三昧的人,当他住在无觉无观三眛中,心中只要起了一个念;
那个妄念虽然并没有语言文字,只是起了一个念而觉知:“我终于进入无觉无观境界了
,进入了二禅了。”他只要起这么一个念,他立刻就会退回初禅等至位去了。所以,刚
开始是无法安住很久的,心中只要起了一个念,二禅等至境界马上又不见了,又退到初
禅地去了;得要经过很长时间,不断地熏习、不断地锻炼:不断地练习长时间安住的方
法,使自己的心能够在这种比较细的境界当中安住不动。这样长时间的练习,使安住的
时间渐渐地延长;最后很纯熟了以后,才可以藉二禅的定力转入等持位中,以等持位中
的觉知心来修习神通等法。如果还不很熟习等至,就为了住在等持位中办事,而常常提
前在等持位中安住,那么二禅等至的境界将会渐渐地退失,接著就会影响二禅等持位定
力也跟著退失;所以在等至境界还不娴熟时,不可提早运用等持位的功德,以免退失二
禅定力。
可是当我们娴熟二禅等至境界的时候,我们以后想要进入二禅时,都一定是先从初
禅转入二禅的等持位,再藉等引而进入等至位中,这和二禅的修证过程是颠倒过来的。
所以当我们的二禅等至境界练成以后,将来是要先从二禅等持位中修等引,然后才能进
入二禅等至位的;如果我们不是要进入二禅等至位,我们就不必像一般人想的,那么要
打坐很久,就可以很快地从初禅转入二禅的等持位中;如果以前有修习神通成功,就可
以在二禅的等持位中随意现起,并且比以前更胜妙。所以对于二禅等至已经修成的人来
讲,等持位是比等至位更容易进入的;而且证得二禅以后,想要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一
定都要先从二禅等持位切入,然后才切进二禅等至,它的过程正是这样的。以上这些内
容,是唯证乃知的事;这些解说对已经证得初禅的人,想要修证二禅时将会有很大的帮
助。
接下来,让我们作个结论而回到论文。所以,凡是从欲界定、未到地定,进修初禅
、二禅、三禅、四禅,所修得的都是依于形色而修。欲界定是依欲界的肉身而修的,当
欲界定发起的时候,突然间身体被持住而不动摇了;很自然的不会动,让身体很轻松地
坐著,根本不必用力,它自然的就可以安住;身体就像被一层薄薄的膜裹住一样,这一
层薄薄的膜,就像荔枝、龙眼外面粗壳剥掉以后,里面的那一层薄皮一样,它让我们的
身体都不会动摇,把我们的身体很轻安地维持不动;但不是想动而动不了,而是我们想
要安坐不动时,可以非常安定地、轻松地坐著,可以靠著欲界定而使身体不会摇晃;这
就是欲界定的持身法——将我们的色身持住不动。
从欲界定到四禅为止,都是依于形色而修止观;为什么是依于形色呢?因为都是有
色身的法。欲界定依欲界色身而修证,所以欲界肉身坏了,欲界定就无法现起;初禅到
四禅也一样都有色界的天身,也都一样是依于色界天身而修的法;如果色界天身因为我
们不再保持定力而消失了,初禅到四禅的境界也就随著消失了,所以都是依于形色而修
止观。一般人都很宝爱这个身体,但是我们如果要修解脱道,就得要了解:色法越轻越
好,最好是都消失了,才能与无余涅槃相应;境界也是越少越好,境界全部消失了,才
容易与无余涅槃相应。境界越多是越不好的,身体与境界也是越粗重就越差的,越细是
越好的;到最后连形色都不执著,我们才能够进入四空定。
人体的肉身有五脏六腑、三十六物,像个活动的尿桶、屎桶;到了色界天,就全部
都没有五脏六腑,里面是如云如雾的,所以也不吃五谷杂粮,他们都是以禅悦来维持他
的色界天身,所以才叫作禅悦为食。色界天人都不以五谷杂粮为食,都离开团食;他们
的色身越往上进修,里面的如云如雾就越淡薄;越往上到四禅天就越淡薄,但身量却是
越往上一天,就越比下一天要高、要广;这就是说,越往上面对色身的执取性就越淡泊
。如果完全不执著色界身了,就可以转入四空定,那也是不依形色而修的。可是四空定
的修证者,虽然是不依形色,却是依觉知心而修的;因为四空定中,我们的觉知心还在
,了知性还在时,就表示依然是有依觉知心而修的,所以依然不是佛法出世间的真正止
观行门。
初学佛法时,对于六识心的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自性,是很执著的,希
望这六识的功能可以一直地存在。这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修初禅,就得舍弃对鼻舌识
能嗅、能尝的自性的执著,也得舍弃对于男女二根自性的贪著;再往上修,还得要舍弃
对于眼识、耳识、身识的见性、闻性、觉性的执著,才能证得第二禅;再往上修,还得
要舍弃对于欲界身、色界身的执著,才能舍弃身受;必须要经过这些过程,才能进到四
空定的境界,最后才能进入到非想非非想定中。但是这样子,还没办法证得灭尽定,无
法进入无余涅槃;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极细觉知心、极细意识,还得要再舍弃,才能够取
证灭尽定的,所以对意识觉知心自身的执著也得灭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没有语言文字的妄想,就可以叫作无想定。无想定是四
禅后的觉知心的境界,无想定的想字,说的是了知的知,得要把意识心灭了,才是无想
的境界;有些人以为处在欲界定中的觉知心离语言妄想的境界,就是无想,其实是不对
的。第四禅境界也被很多人误会了,总是把觉知心处于无念状态中,就误以为是证得舍
念清净的第四禅,误会真的很大!无想定是从初禅修到四禅之后,再作涅槃想而把第四
禅等至中的觉知心舍掉,却仍然留著色界身与意根,就误以为这是不落入灭尽境界的无
余涅槃,其实这只是无想定。因为觉知心不在了,“知”灭了,所以才叫作无想。这个
“想”是讲“想阴”的“想”,不是讲“打妄想”的想,想阴的想就是意识心的了知性。
无想定,如果要认真说起来,它的境界是比非想非非想定高的,因为它可以把众生
最难舍的觉知心舍弃。可是它的执著性却比非想非非想定的实证者重,因为他执著著四
禅天的天身不肯弃舍,所以无想定的实证者,其实也是依于形色而修止观;因为他不能
舍弃对色界身的执著,所以说他的执著重。非想非非想定的实证者,可以把色界的天身
丢弃,不依形色修止观,所以他的执著显得比较轻;但是他也有知见上的盲点,也就是
执著觉知心的自己,不肯让觉知心的自己灭掉,这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当他把了知心
能返观的了知性消除,住在非想非非想定当中,这时候了知心其实仍然还在,只是不返
观自己而已,不知道自己住在非想非非想定当中了;这时候看来似乎是没有“知”存在
了,所以说是“非想”。
可是非想非非想定,为什么又叫作“非非想”呢?非想非非想定,既然没有想阴的
了知性存在,所以说是“非想”;为什么却又说它是“非非想”呢?因为在这个定境中
,他把“知”灭了,所以没有返观自己觉知性仍然存在,他自己以为觉知性确实灭了;
其实还没有灭尽,因为他的我见还在,对意识觉知心自我的执著还存在,还没有灭除,
所以他只是把粗意识灭了,使意识觉知心对自己不起返观觉照;因为想要灭掉觉知性,
所以不起返观自己的了知性,但是由于我见未断的缘故,所以觉知心毕竟还存在,还没
有灭除;所以其实还是有知,也就是还是有想阴,并不是真正的无想,只是不返观自己
而已,所以不是真的无知、无想,这个非想的定境必须加以“非非想”的名称,就合称
为“非想非非想定”。也就是说,他虽然不依形色而修了,但是却依然执著觉知心自己
,我见还没有断,是依觉知心而修。修成非想非非想定时,他只要遇到真善知识,教他
正确的知见与观行法门,把我见确实断了,当场就可以取证灭尽定,使他从外道身、凡
夫身而直接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
所以一般人,都是依形色而修止观的,修成的止观境界当然就成为外道或凡夫境界
。所以不真正了解佛法而修止观的人,往往是依觉知心、想阴而修止观的;而真正修止
观的人,是不依形色、也不依觉知心而修止观的,是依法界实相本源的第八识如来藏而
修止观的。所以,必须依于法界实相如来藏来修止观,才是真正修止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