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钱理群:当你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便是读鲁迅的最佳时间

钱理群:当你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便是读鲁迅的最佳时间

时事新闻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鲁迅最大的特点是,他有一种异类思维,对大家公认的价值与认识提出质疑,当一个人生活很舒服,满足现状的时候,不会读鲁迅;当你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觉得有点不大对劲,想找另一条路的时候,就是接触鲁迅的最佳时间。”



记者 | 艾江涛

“现在是我一生中最好的阶段。没有任何外在干扰,而且我的写作也不准备发表,进入一种自由状态,有一种爆发式的状态。”在距离北京市中心几十公里外的养老院,82岁的钱理群端着一个搪瓷缸子在沙发上坐定,和我们说道。时间虽是冬天,讲得兴起,他仍会拿起旁边的蒲扇,边扇边说。
2015年搬进养老院后,卸下北大著名教授等帽子,钱理群谢绝所有媒体访谈,潜心写作,关注重点也由原来的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史研究,转移到更符合自己本性的思想史与精神史研究,背后心向往之的,是追求为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创造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在他看来,知识分子真正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一种价值理想。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晚年形成一个习惯:每天早上有意识早起半小时。我平常7点起床,6点半就有意识,这半小时干什么?胡思乱想,就会产生非常奇特的一些学术研究思路。我的很多重大研究全部是胡思乱想出来的。”2021年12月8日,接受我们采访后两天,在给北大学生的最后一课上,钱理群话刚说完,台下笑声四起。

2021年12月8日,钱理群给北大学子讲了最后一课:“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文化研究”。课后,他给排队的学子依次签名留念 (于楚众 摄)

思维依然高度活跃的钱理群,喜欢思考前沿问题。他将我们所处的疫情时代概括为“无真相,无共识,没有确定性”,身处一个大变局的时代,全世界都病了,所有的发展模式,所有的文明形态都出了问题,危机带来的博弈与对人类文明的重新检讨,能否带来一种超越制度的新的综合的价值观念?此外,人与自然关系的剧变、人类长寿时代的到来、新科技与体制结合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为钱理群所关注。在养老院生活多年,钱理群对老人有了更多贴近的观察与思考,他告诉我们:“我的新学问是养老学,准备写一本书,现在已经写了八九篇文章。”
“老人都希望安稳,为什么自己老了,还遇到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极度的困惑,也让我提出一个问题:动荡的年代到哪里寻找永恒的东西?”钱理群将目光投向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现代文学史,“实际上在抗战时期,很多人也面临这个问题。动乱时期怎么追求生命永恒。
我特别注意到两个现代文学作家。一个是沈从文,沈从文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从变动社会里求不变的东西。另一个是冯至,他当时选择在昆明郊区树林里的一个屋子里住,在林间小路,他发现两个永恒:一个是大自然的永恒,不管社会多动荡,天还是要下雨,云还是要浮动;再一个就是日常生活的永恒,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人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结婚就结婚,该恋爱就恋爱。我就从这里得到极大启发,找到三个永恒。一个是大自然,第二个就是日常生活,第三个是历史,我研究历史。”

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在家中翻阅画册(摄于1986年)
这种精神上的安稳与进击,贯穿于他的整个晚年生活,如同他在养老院卧室挂的两张自己的照片,一幅陷入严肃的沉思,一幅露出弥勒佛一样的笑容。2018年,钱理群与老伴崔可忻几乎同时被诊断出癌症,两人并未寻求更多治疗,而是全身心投入生活。2019年8月4日,那个帮他料理一切日常的老伴去世后,他走出过去完全精神性的存在,开始关注吃的东西,也会在下午抽一小时到院子里与自然相遇:“这棵树你早上看,有阳光去看,下雪去看,完全不一样,不断有新的发现。回到家里,就会有新生的感觉。”
钱理群的历史研究,包括重读鲁迅。这位坚持以生命体验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每当困惑与彷徨之际,总能从鲁迅那里找到心灵的回声。2021年,钱理群编写了《钱理群读鲁迅》和《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并在B站向年轻人再讲鲁迅。回到一个人最本真的状态,讲鲁迅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读书,怎么做人。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
选择在这样的时刻讲鲁迅,钱理群别有深意:“鲁迅最大的特点是,他有一种异类思维,对大家公认的价值与认识提出质疑。当一个人生活很舒服,满足现状的时候,不会读鲁迅;当你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觉得有点不大对劲,想找另一条路的时候,就是接触鲁迅的最佳时间。”
在钱理群看来,鲁迅最适合这个时代。他的杂文就是典型的网络文学,不管是那种对现实的快速反应,还是鲜明犀利的语言,都极为吻合网络传播的需求。“现在的知识分子要产生影响,要靠网络。比如说我影响最大的是那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人知道钱理群,可能因为那句话。这就是鲁迅式的表达,高度概括而又形象,那种让人一听就难忘的表达。现在‘无真相,无共识,不确定’这句话也开始传了。以后我的影响可能就这两句话。”钱理群笑着说。

为何我们仍然需要鲁迅?


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你编写了两本关于鲁迅的书,还在B站为年轻人讲鲁迅。多年之后,为何重读、重讲鲁迅?

钱理群:就像你们注意到,恐怕也是亲身感受到的那样,庚子大疫所带来的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危机,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陷入极度困惑、焦虑之中。我自己也在这个“无真相,无共识,不确定”的社会大变动面前,感到说不出的孤独与无所适从、手足无措的惊恐。
处于这样的思想与生命困境下,就产生了两个强烈愿望。首先是渴望有一个可以放心说出心里话、坦诚交换意见、自由讨论的“真朋友”——我想到了鲁迅。我更迫切地希望追问与探讨,许多过去习以为常、很少深思,却在疫情、后疫情时代被突显出来的根本性的问题——我也想到了鲁迅。我因此醒悟:在这个历史大变动、精神大困惑的时代,鲁迅是最佳交谈者。

 1928 年3 月16 日,鲁迅在上海景云里寓所
带着当下时代提出的也是我自己生命困境所提出的问题,再读鲁迅,就进入了一个“不断有新发现、新思考”的惊喜不已的思想与研究境界,我自己的生命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动乱中的沉思状态”。更重要的,是我对鲁迅与鲁迅研究有了新的感悟:鲁迅思想的一个重大的,或许是更为基本的方面,就是他对“人应该如何看、想、说、写、读,做人与做事”这类人生和人性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我们阅读与研究鲁迅,也应该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不仅关注鲁迅作品的具体观点、论述,更要思考、吸取鲁迅如何“看、想、说、写、读、做人与做事”背后的思维、视野、眼光、情感、心理与方法:这或许是更带根本性的。
我也因此对自己的鲁迅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即“守住鲁迅,就是守住自己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这本《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不仅是一部读、讲鲁迅的普及读物,也具有对鲁迅的新研究、新发现、新认识的学术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重读鲁迅,你总能有新的发现,比如鲁迅小说的“从容美学”。鲁迅这种“从容美学”从何而来?在国难日益深重的上世纪30年代,这种从容事实上很难寻找,这是否也造成鲁迅晚年创作的内在危机?
钱理群:这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说,鲁迅始终有纯真的一面。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时,我推荐他们可以看看鲁迅怎样写动物,他笔下的猫、狗、老鼠、兔子,都可以看出他非常纯真的那一面。但他生活的时代,没办法让他保持这种纯真。
鲁迅其实对民俗、儿童文学都非常有兴趣,但他没有时间来写这些。而这部分在周作人那里得到充分展开。为什么我觉得某种程度上鲁迅和周作人是互补的?周作人讲“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练愈好”,鲁迅不大提,但他自己实际上也喜欢这种生活。所以这就是鲁迅的复杂性,甚至是他的多面性。有人问,鲁迅是否可爱?鲁迅有可爱的一面,但不能称他为可爱,因为他的复杂压倒了纯真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鲁迅晚年写杂文是因为他写不了小说。而是因为,杂文是最适合他内在要求的表现形式,是他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
1932年11月27日,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说杂文成为鲁迅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
钱理群:《鲁迅全集》里的小说、散文、散文诗,只是全集第一、二卷的一部分,三卷以后全是杂文。显然,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连许多人特别喜欢的鲁迅小说《故事新编》里,都注入了杂文的眼光和笔调。
可以说,杂文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适合他自己与时代关系的文体。杂文很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它发表在纸质上,却和网络一样,自由地出入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最迅速地吸纳瞬间万变的时代信息;然后从政治、社会历史、伦理道德,以至审美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判断,并用最简洁、极富弹性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回应,然后借助媒体的传播,立即为广大读者所知晓与接受,并最迅速得到社会的反馈。更重要的是,杂文写作成为鲁迅的一种生活方式、生命存在方式。
鲁迅杂文也因此获得了一种当代性。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网络文学的邵燕君老师告诉我,她所熟悉的网络文学名人都喜欢鲁迅的杂文。所以我这本书主要选编鲁迅杂文,引导年轻人“不懂鲁迅杂文,不懂鲁迅”。
三联生活周刊:你刚才谈到周氏兄弟的比较,我们知道你对两人都做过深入研究。张中行曾在《负暄续话·再谈苦雨斋》中说道:“关于世道,兄是用热眼看,因而很快转为义愤;弟是用冷眼看,因而不免有不过尔尔甚至易地皆然的泄气感,想热而热不起来。这提到观照人生的高度说,兄是偏于信的一端,弟是偏于疑的一端。各有所向,哪一种近真?也不好说。”如何看待周氏兄弟之间的关系?
钱理群:我写过一篇文章,觉得鲁迅和周作人有点类似西方文学里的唐·吉诃德和哈姆雷特,表现了人性的两面。鲁迅表现人性更加激烈的那一面,周作人表现人性更加从容、消闲的那一面。其实你看鲁迅他同时也欣赏从容哲学,所以他们是互补、互相理解的真正的兄弟。他们的分歧是表面的,实际上骨子里是相通的,但是各有侧重,各有不同的发挥。所以我觉得自己一生研究最大的成功,在于同时选择研究他们两人,这使得我的视野、眼光更加全面。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觉得鲁迅一生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少一个真正的对手。虽然不断有人批判他,但这些批评都没有讲到他的要害,所以鲁迅根本瞧不上。这些人的思想对他没有任何触动。
我们可以想一下鲁迅这种性格,如果有人接触他的要害,激发他的思考,鲁迅思想会有更大的发展。而能够作为他对手的周作人,他们的关系又决定他不可能是对手,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在一个动荡的年代,鲁迅最合适;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年代,周作人最合适。

鲁迅先生(左一)与青年木刻家谈话(摄于1936年)(王琼/FOTOE 供图)

三联生活周刊:你刚才说,那些针对鲁迅的批评并没有讲到他的要害,那么鲁迅的要害是什么呢?
钱理群:这是很多人提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鲁迅的基本弱点,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文化的弱点。很多人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反叛者,实际上在我看来,鲁迅最懂中国文化,他既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问题的批判者。
中国文化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就是我们没有信仰。中国的文化,始终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而儒家文化最大特点是讲此岸,人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活得更好,缺少一种彼岸的关怀,缺少一种终极性的信仰。
所以鲁迅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没办法向他学,什么原因?因为鲁迅没有更高的东西引领。他强调自我,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自我。他非常欣赏尼采不是偶然,尼采哲学就是鲁迅的核心,强调个人强大的意志力。但是我们学不到,普通人不可能有那么强大的自我。鲁迅只能是我们倾慕的对象,没办法直接对你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是他的弱点。

“有缺憾的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鲁迅研究,不但主张回到历史情景中的鲁迅,而且“将鲁迅融入自己的生命”,有论者也将你和王富仁等代表的这种研究方式称为“生命学派”。我的疑虑是,对研究对象深层次的生命体认,作为一种个人的价值选择无可厚非,但作为学术研究来说,会不会带来对研究对象一种不自觉的美化,乃至时刻为之辩护的冲动,进而造成某种新的遮蔽,不知你对此如何看待?
钱理群:当代鲁迅研究中的“生命学派”,这是我的一个说法。在我的理解与视野里,它是否构成“学派”,或许可以讨论,但是代表了我和王得后、王富仁三个从事鲁迅研究的老朋友的共同追求。说起来也巧,2021年正是鲁迅诞辰140周年,我们三个人都出版了自己的研究著作:《钱理群新编鲁迅作品选读》《钱理群讲鲁迅》之外,还有《王富仁学术文集》里的《论鲁迅》(上、下编),以及王得后著、钱理群点评的《鲁迅研究笔记》。我在点评前言里,就把我们三人称为“‘古板而顽梗’的鲁迅守望者”。

1936年10月19日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逝世 
这背后的体认与理念是:“当下中国思想、学术界的问题,不在于对鲁迅的‘神化’,而是对鲁迅思想的原创性、前瞻性,其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与未来的作用与影响,远远估计不足。而一个‘养育了鲁迅的中国’,迟早会‘愈来愈承认鲁迅,信服鲁迅,接受鲁迅’”,由此决定了我们的自觉选择:“以鲁迅思想作为基本信念,以研究和传播鲁迅思想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且如果再有‘来世’,也还要研究和传播鲁迅思想。”——这大概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学术追求与自我定位。
在我的第一部鲁迅研究著作《心灵的探寻》的《引言》里,我就提出了自己的“鲁迅研究观”,其中有几个要点:其一,承认“鲁迅”(其人、其作品)的客体性与本体性,并且是可以“接近”、揭示的,自有一种客观标准。这就避免了将鲁迅“为我所用”的主观随意性与陷入不可解的虚无主义。其二,承认鲁迅本体的矛盾、复杂,多层次、多侧面性,因而决定了鲁迅研究是一个不断接近,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其三,承认研究者的主体投入,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所处“时代”和“自我”生命存在所提出的问题的能动作用。其四,承认这样的时代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介入,是有两面性的:在有所“发现与创造”的同时,也会有所“遮蔽”,这就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修补与发展”。
从这一角度看,任何阶段性的认识与研究成果,都是一种“有缺憾的价值”。我在80年代思想启蒙时代强调“个体的鲁迅”,到新世纪突出“左翼鲁迅”的价值,就是一个“有所发现,又有所遮蔽,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在新近出版的《钱理群讲鲁迅》中,你再次谈到“我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学术界时,就已经赋予自己一个‘做沟通鲁迅与当代青年的桥梁’的历史定位,一直坚守到现在,而且恐怕要守到生命的结束”。我好奇的是,你在当时为何会有那样的历史定位?这种历史使命感来源于哪里?
钱理群:研究中的主体介入,还有一个思想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我们认定,鲁迅是一位“以其独特思想认识人生,并从事改良这人生的实践型的思想家”;作为鲁迅的追随者,我们的鲁迅研究也要具有“某种实践性的品格,以改造中国人和社会为指归”,于是就给自己定了这样的研究目标:“讲鲁迅,接着鲁迅往下讲,往下做。”
鲁迅书信手稿
如何“往下做”、寻找适于自己的实践方式,涉及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问题。我在1980启蒙年代研究鲁迅,首先遇到和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鲁迅对我的最大启示和影响,就是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历史中间物”的历史位置与使命:无论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上,还是在鲁迅研究的历史上,我都是一个“历史中间物”的角色。
于是,在《心灵的探寻》里有了这样的献词:“谨献给正在致力于中国人及中国社会的改造的青年朋友们。”还有下面的题词:“向青年学生讲述我的鲁迅观,这是做了几十年的梦。现在,使命已经完成,我应当自动隐去,但仍期待于后来者——鲁迅的真正知音必将在当代青年中产生。”
我多次说过,我生命的最大亮点,就是和中国的五代青年(从“40后”到“80后”)都保持血肉般的精神联系,联系的主要纽带就是鲁迅。而“历史中间物”的定位,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鲁迅研究先天性的不足与缺憾的清醒认识。
我们这一代是在“与中国传统与人类文明彻底决裂”的思想、文化、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知识结构上的根本局限,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自己不懂外文,古代文化修养不足,不过是一个“无文化的学者,无情趣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自己并不真正、全面懂鲁迅,进入不了他更深层面的内心世界,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体认而已。而且我也绝没有把自己的选择绝对化的想法,就像王富仁所说的那样,“我喜欢鲁迅,我不能要求别人都喜欢鲁迅”。我知道自己对鲁迅的看法不可能为许多人所接受,但我也要维护自己独立自主地研究、言说鲁迅的权利。如此而已。

鲁迅、许广平夫妇与儿子周海婴合影 ( 摄于 1930 年 1 月 4 日)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鲁迅研究,背后隐含着行动与实践着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这一选择在上世纪80年代很有意味,因为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去世的李泽厚先生,1992年他在说明八九十年代之交学术风向变化时有一个著名提法“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事实上,在学术研究的理路上,你与当年和你一起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陈平原、黄子平两位学者也各不相同,是否能把你们之间的差异理解为,你更偏重以鲁迅为思想资源的价值启蒙,而另外两位则偏重学术史、文学史视野中的鲁迅?对于当年的不同选择,你们之间有过哪些讨论与交流?
钱理群:应该这样说,80年代我们能合作,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当时启蒙主义思潮对我们共同的影响,我们那一代想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后来就会看出有些变化。但我和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我的真正兴趣不在文学,而在思想史、精神史、政治史。而且我比他们年纪大,我们那一代怎么说呢,具有更强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更强的介入现实的冲动。而他们和现实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但是我们私人关系一直非常好,而且我觉得这种关系有最可贵的地方,每个人对对方的弱点和强处都看得很清楚,以善相待,相互砥砺,保留各自的独立性。我觉得真正的友谊就是这样。
三联生活周刊:以鲁迅作为思想资源,限度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我们今天依然真正能从鲁迅这里获得的最大滋养与启示是什么?
钱理群:鲁迅本身不是指路的人。他最大的价值在于思维方式,而非具体观点。具体观点有的已经过时,有的不一定对,是吧?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人生哲学,凡事都要问为什么,“从来如此便对吗?”极其深刻。

文源自三联数字刊 2022年第9期。)







排版:阿田 /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相关阅读
原创公众号
澳洲税收创新高,个人所得税增幅登榜全球第一!纳税人苦不堪言...(组图)“气氛尬得像公司开会”,没想到这国民歌手演唱会也被骂翻车富士康大撤退!中原第一省,传出三个隐秘信号ZARA贵替,在抖音疯狂掘金美签通过率创史低,多人入境被关小黑屋,仍有大量中国人移民美国斯里兰卡美食 | 不得了!超级网红餐厅直接搬到科伦坡港口城,总统主持开业典礼!扛不住了,又一明星公司要凉观点 | 为保住饭碗,哥大校长竟然出卖同校教授欧盟首次对中国风电发起反补贴调查,短期影响有限全国碳市场价格首次突破100元/吨,配额趋向收紧为“汽油时代”落幕做准备的石油巨头从“718工程”看中国船舶工业技术能力的形成59岁创业,管彤贤如何带领振华重工成为全球“港机之王”?徒步时失踪,华女确认死亡!全美范围抗议蔓延至德州大学,50余人被捕美国旅行者的悲剧:11人客死异乡,有的死因至今成谜德州今年夏天气候反常,比往年更热八旬老妇误把油门当刹车,反复撞向休斯顿按摩院拜登签TikTok禁令 TikTok CEO:能打赢法律战,不会离开1.58亿美元退税款“从天而降” 纽约人应该怎么薅羊毛?注意!“旅游大盗”组团来美偷东西 纽约新泽西加州都是目标地!新泽西女子“遭调侃”后获赔$2000万 有些玩笑不能开早鸟价将结束 | 我们为什么需要DAP?重大调整通知:美国航班延误或取消,全额退款政策出台!新州妇人成功移植心脏泵与猪肾,术后状况佳,开创医界新里程碑特朗普阵营遭打击,梅杜斯、朱利安尼因企图推翻大选案在亚利桑纳州面临重罪起诉今日实习|花旗暑期分析师项目开启,25-26年间毕业生可申请!多支量化基金开始看多中概股,春天这是要来了吗?图书馆面临预算危机,每周运营时间缩减至五天,华人家长表达担忧深度好文|刚刚,AI彻底可以和人类共情了!好恐怖,但我好需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