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成长合作社
最后更新于
成长合作社
[2023/06/21 - Now]
热搜关键词:
  • 何伟的变与不变

    等了很久的一本书。而且因为比出版日期早一周拿到,也没有有声书,就只能乖乖抱着纸书老老实实一页一页的看完。明天这本书正式出版,给自己点压力趁新鲜,今天做记录分享出来。也期待和将要看完书的伙伴讨论。此前知道的信息和书的实际内容有蛮大差异。封面上的副标题是A Chinese Education。想当然以为

  • 对于学习,真正重要的也许是你看不见的

    前情提要这是成长合作社成立至今小乐和我第一次同时出镜,聊一聊孩子的数学学习。两个多小时聊下来,我们覆盖了小学初级阶段孩子数学学习的不少话题,上次剪出来第一部分,这次自然是第二部分。后面还(应该)有第三部分。每次剪辑整理实在比想象中花了更多时间,所以只好这样慢吞吞的一部分一部分整理出来。 如果你没有看

  • 如何才能养育不焦虑的一代

    前不久看完了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新书,《焦虑的一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虽然他书中的分析,数据甚至结论并不陌生,但是看完他有理有据层层推进的讲述,心中被唤起强烈的愿望,很想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让人高兴的是,身边很多看过这本书的人亦

  • 童书是孩子和成人相遇的地方

    在在最近经历了一个阅读飞跃—他突然从一个只愿意听我们读书,对书的感受不温不火的小孩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经常会主动拿起书,坐下来开始独立阅读的孩子。在我眼中,这个转变的背后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 1.他的生理条件发展到位了。2. 他身处有阅读文化的环境。学校和图书馆在后者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有班

  • “我很天真,但我曾想象我会是宣布丈夫保罗·奥斯特去世的人。”

    我没有读过保罗. 奥斯特的书,虽然一直很想读,但没读过。但前几年我读过一本叫“Mothers, Fathers, and others” 的书。作者的名字很陌生,甚至我都不会发音,只是被标题吸引。没办法,自从当了妈,就对类似这样的关键词格外敏感。 这本书写的绵密,深邃又迷人。Hustvedt的文字在

  • 在大学,比上课更重要的事情。

    被朋友和长辈问这边校园闹成什么样了,千万离远点,话语间流露“在大学不好好学习,瞎闹啥” 的关切。 当然,很多人觉得学生在学校就该好好学习。但亲身参与一次这样的现实事件能学到的太多了。‍‍‍‍‍‍‍‍‍‍你总得大致弄清楚巴以的历史,这次事件的起源,后继战事的发展才能有态度。你逃避不了面对和理解各国的表

  • 关于阅读,那些都不重要--一个新手读者教会我的事

    “ 事实上, 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 ——弗吉尼亚.伍尔夫“阅读的浪漫,就像所有体验式的浪漫一样,依赖于陶醉。” ——哈罗德.布鲁姆“他可以读书,但没我期待的那么喜欢”,A的妈妈告诉我,她是伯克利的科学家,在本领域算是做到了顶尖,更难得的是论文写的有如诗歌般优

  • 中文学校是不是华二代的必选项?

    小乐写在前面:‍‍‍‍‍‍上中文学校学中文,几乎是所有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都曾有过的经历。这也不是什么新事物,而是很多代都沿袭的传统。中文学校提供的不仅是语言学习,也有文化, 身份认同和社交圈。尤其在华人并不密集的一些地区,中文学校更是华裔重要的社群。我有不少华人朋友,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家族移民故事

  • 顶风看展

    去年秋天开展的波提切利和村上隆,拖拖拉拉到了最后一周,再不看就看不了了。只能赶在这个周日,一天都给看了。 上路了在bay bridge上连车带人被吹的轻飘飘晃悠悠才知道今天有大风警报。顿感肉到用时方恨少。但停车走到美术馆的路上,在被风吹的颠三倒四中抬头看到了彩虹!​两个展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从透视

  • 小乐的2023--阅读、思考和生活

    2023年倒数第二天,终于甘心开写年度总结。这个月别人的年度书单已经看麻了,我想换个写法——将阅读和自己今年重要的生活和想法改变结合写几个主题。毕竟和在自己的原有体系中吹起波澜或雕出新线条相比,对作者和作品的评判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以下的几乎每个主题都是今年萦绕在我脑中许久的想法,有几点是一直想写却未

  • 逃离

    小乐写在前面:这是一篇由几句狠话引发的故事,我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萌发了为此“写一篇小说”的疯狂念头。当想到可以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创作”时,顿时感到因为疏离而带来的轻松有趣。当晚写完了一稿。修改了几遍之后,咬牙发出来。整个过程有很多体会和感受,是很有意思的“初尝试”。 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还请多多关照

  • 遗忘世界遗忘标准,离群更有惊喜

    看绘本的成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喜欢古怪,另一类不喜欢,甚至是厌恶或惧怕。Shel Silverstein, Tomi Ungerer, Edward Gorey, Margret Wise Brown, Jon Klassen, 陈志勇,当然还有永远的Sendak,都有一种在人群中画出分界线,彼此开

  • 这本书,值得一场精读读书会

    两个月前我曾经发过一篇名为《一个粉碎了一所加州高中的Insta账户》的文章,对NYT的一篇关于2017年发生在albany high的一次涉及种族歧视的事件做了总结和即兴讨论。而那篇长文,节选自伯克利本地作者Dashka Slater写作的Accountable,一本450页左右的青少年纪实文学书书

  • 从发展的角度看,小学低年级该学啥?

    这个八月,在在离开了幼儿园,踏入了一年级。 尽管在美国幼儿园(K) 就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但因为他的K是在原来的preschool上的,所以心理上我们还是延续了当年在国内幼升小的转换轨迹。入学第一天,全校学生在大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列队站好,有班主任领着走进教学楼。他笑着和我们挥手告别的瞬间,我湿了

  • 湾区幼升小的择校思考

    过去的几个月,我们的小家经历几个重要的变化和选择。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搬家,其二是在在的幼升小择校。这两件事本身也高度相关。 生活在又贵又卷的湾区,我们体会到了很多当代都市小家庭的生活困境,比如资源有限,生活昂贵,环境恶化,教育内卷等等。也自然讨论和思考和很多,不断做出取舍。现在事情都尘埃落定了,还

  • 理智与情感,非虚构与虚构。

    读者在阅读时,实际上是在阅读自己。 ——马塞尔-普鲁斯特同理心,又称为共情,是一种感受他人情感,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但共情并不只是一种体验。研究者将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情感共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传染。当看到他人因为安全事故失去了孩子而哀恸,我们无需思考也会落泪或愤怒;身边的人高度焦虑

  • “所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都在幼儿园学会了”

    今天是在在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天,毕业典礼还没开,我已经哭了三场。 2018年7月—2023年7月,在他6岁半的人生中,有五年在这个叫做Nia House的幼儿园度过。这五年里,他从一个分离焦虑严重,放下就大哭,第一年在toddler班基本没讲话的害羞内向慢热小孩,长成一个开朗,自信,热爱社交的大孩子。

  • “妈妈,在在是the baddest swimmer么?”

    你们有没有一个超怕水的小孩?我有!在在超怕水。尤其是水碰到脸上。现在快七岁了,洗头时水流到五官中的任何一官边上,是边上哦, 还不是里面,还会叫到好像世界崩塌。给他洗头,是一个比修理精密仪器还要小心的高技术工种。 那么当然,学游泳对我们就是折磨。 对,是我们,不光是他。 上一次学游泳时去年城市公共游泳

  • 从迷惘到勇敢,70岁老妈经历了什么?

    小乐写在前面:去年十二月,我们从旧金山国际机场接到了我娘。一月时她曾经赏了我一篇文章,记录她对这里老年人生活的观察。 说好是一系列,但她在这过的一点不比我闲,直到上个月回去之后,才把第二篇发给我。 这次在伯克利五个月的时间,老妈过的和以往来时都不同。最大的差别是,她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去成人学校上英

  • 所有人养育所有人的孩子

    “人类的真正问题是如下几点:我们拥有旧石器时代的大脑,中世纪的制度,和神一般的科技。这是非常危险的。”                                            — E.O.Wilson“人在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好的方面表现很糟糕,我们总将自己的内在与他人的外在相比较。”

原创公众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