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科院神经生物学博士:脑科学研究显示,过度“鸡娃”培养不出聪明孩子!

中科院神经生物学博士:脑科学研究显示,过度“鸡娃”培养不出聪明孩子!

教育

上周,“爸爸真棒”一篇痴迷打游戏、数学14分的“学渣”儿子突然全A的文章,引发家长们的热烈讨论。

“开窍”成了青春期孩子爸妈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而孩子们“不开窍”的原因,其实完全可以从脑科学来解释。人类想要变得靠谱,首先要具备一个成熟的“前额叶”,因为前额叶皮层负责制定计划,理性判断和控制冲动。但前额叶发展相对其他脑区发育较晚,直到25岁后,才算成熟。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他们不想“开窍”,可能是大脑还没准备好。

科学家发现,大脑的发育和潜能发展(可塑性)在0-6岁阶段是最为活跃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儿童各项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有先后,因此,若想要后期“开窍”开得顺利,学龄前的大脑开发至关重要。

10月18日(周二)晚8点,我们邀请到南大、中科院神经学博士李叶菲女士在“爸爸真棒”直播间分享:从脑科学出发,事半功倍地养出聪明的孩子!

👇扫码加入“爸爸真棒”讲座群👇

李叶菲博士的履历相当亮眼:

  •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目前担Frontiers 脑科学组出版总监,负责旗下 17 本脑科学方向期刊在中国的发展;

  • Springer Nature做过长达5年的高级期刊出版编辑;

  •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刊Neuroscience Bulletin任5年科学编辑。

Springer Nature和Frontiers在学术出版界的地位不言而喻,李博士专攻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对前沿脑科学理论有深入了解。

她还曾多次受邀在上海中学、位育中学等学校举办科普讲座,真正把“脑科学”理论运用到课内外活动、课程挑选,为孩子制定“既不超期、又不落后”成长方案。

如何合理开发大脑,培养聪明的孩子?欢迎点击预约👇

活动开始前,李博士为大家推荐一本很有借鉴意义的书籍:《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英文名The Yes Brain),希望能够帮大家缓解些养娃压力。

△作者丹尼尔·西格尔和《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书籍封面

这本书不是鸡汤、没有玄学,而是来自哈佛毕业、现任UCLA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丹尼尔·西格尔的科学研究,从脑科学维度给你细细讲,“过度鸡血不但没用,还伤大脑”但家长可以学会让孩子既快乐又有自驱力的方法——培养“开放式大脑”。

01 。

孩子“难以”面对挑战

其实是因为大脑还没发育好

举个例子。

我家娃刚7岁,我总觉他已经过了婴儿期和幼儿期那种“原始”状态,但他面对难题和挑战,依然控制不好情绪——一点点看似平常的事情,就能让ta的情绪掀起万丈波澜,还不容易一下子消下去,有时候我试图教他管理情绪,但总免不了鸡飞狗跳。

我以为,他就是那种学不会控制情绪的娃,直到我读了《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并心存愧疚):控制好情绪,是人脑最高级的功能之一,25岁才成熟。7岁娃做不到,太正常了,人家大脑本来就还没成熟,控制不好身体和情绪啊!

书里从脑科学的角度,详细讲了孩子们大脑成熟的过程,我觉得家长有必要好好读读,才能深刻理解弱小无助、还经常被误解为“脾气差”的孩子。读完以后,就别再总错怪孩子了。

我们大脑中的前额皮质,是最成熟、负责高级思维的区域,位于大脑的“上层”。

有了这一块大脑,我们才能够提前做计划,能控制好情绪、考虑后果、解决难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完成和大脑执行功能有关的复杂认知活动。而好奇心、复原力、同情心、洞察力、开放度和解决问题能力、道德感,也都依赖这个区域。

但问题来了——上层脑因为太复杂了,是人脑中最后才“建设”完成的区域,“工期”可能一直延迟到我们25岁左右。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情绪失控、无理取闹,或者你自己年轻气盛、说话做事欠考虑,就是上层脑还没法发育完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那么,在25岁被“上层脑”接管之前,控制我们的是大脑哪个部分呢?

当然是“下层脑”——大脑中比较原始的部分,脑干和边缘系统,位于大脑中较低的位置。它负责一些最基本的神经和心理运作,包括强烈的情绪、本能,以及基本的生理功能,比如消化和呼吸。

如果“上层脑”是个成熟的“哥哥”,那“下层脑”绝对是个莽撞的“弟弟”,它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假思索、本能的冲动反应,比如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大哭大闹,遇到危险时赶紧跑,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焦虑、竞争和威胁,也无法清楚认识自己和他人。

如果你有时候觉得孩子不可理喻,不妨对号入座:ta非常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无法自拔,喜欢抱怨现实,顽固,害怕新事物,极其担心犯错,害怕好奇心会制造麻烦,抗拒新知识,抗拒他人的建议和观点,而不是本着开放和好奇精神做决定。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咱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这个“需要等待孩子大脑成熟”的事实,给孩子时间、耐心和爱,等待他们的上层脑慢慢发育好,接管他们的情绪、身体和行为。

大家经常用来自我安慰的“静待花开”,这个时候再看,是不是反倒充满着理性的智慧?

02 。

如果我们不改变对“成功”的认知

会影响孩子大脑成熟的进程

但这个时候,问题也来了:

如果外界环境制造的内卷压力依然存在,如果父母再像田雨岚一样步步紧逼孩子,把他们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天拿成绩和名次碎碎念,这种刺激和压力之下,孩子的大脑是不会自动成熟的,反而会被鸡血“伤”到,变成一种“防御式大脑”——

总是觉得自己不好,认为“我取得的成绩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再怎么努力迎合世俗评价标准,也无法感受到圆满丰盈的幸福,好奇心、创造力、对学习的热情,也会一同被浇灭。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那么,要怎么办呢?这本书作者说,好成绩、奖项、成就,追求这些没问题,唯一要转变的思维,是扩展对“成功”的定义——

在外在成就之余,始终别忘了关注长期目标,那就是在25岁之前,帮孩子发展出成熟稳定的“上层脑”,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内在“指南针”,拥有一种“开放式大脑”,而这种大脑状态,会让孩子感到平静、和谐,并会有安全感地主动接受挑战,更轻松地吸收、接纳新信息,peace&love地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在开放式大脑支配下长大的孩子,可以达到真正的成功:孩子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有发展稳固人际关系的意愿和能力,关心周围的人;有应对痛苦和挫败的复原力;还有做正确的事情的意愿,想过有意义的生活,甘愿为此冒险。同时,他们会发现什么能给予自己快乐和成就感,如何充分利用天赋和才能。

而科学研究也证明,这样的孩子不但容易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还有额外福利:可以避免防御式大脑造成的抑郁、焦虑。

03 。

如何防止鸡娃伤大脑?

关键在于培养这4种能力

开放式大脑,听起来很玄,但如果分解来看,其实就是建立4种能力,形成一棵稳定的“技能树”:

平衡力:情绪、行为稳定;

复原力:热爱挑战,百折不挠;

洞察力:了解自己,应对压力;

共情力:善于沟通,人际良好。

这本书特别清晰的一点在于,每一个能力,作者用了一整章来给出方法论,而且因为有真实案例、亲子互动实操模板,甚至专给家长自己的能力培养方案,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在这里分享一个例子:如何让孩子在上层脑还没发育好的时候,学会调节自己的大脑和情绪?(平衡力)

👉内在平衡力:教给孩子“红黄蓝区域”的知识

红色区:孩子情绪强烈、失控、无法忍耐的状态,此时是防御式大脑;

绿色区:孩子平和,可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情绪,此时是开放式大脑。

蓝色区:依然是防御式大脑,但孩子的反应不是激烈对抗,而是沉默封闭自己。

我们的教育任务是:第一,当孩子心烦意乱时,帮他们回到绿色区(千万别和孩子一起“爆炸”了);第二,帮孩子扩展他们的绿色区,以后遇到挑战、逆境,他们会越来越情绪稳定。

具体怎么做,书上有基于案例手把手的教学,非常清晰: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的红黄蓝区域分别有多大,书里还有小测试,大家可以对照孩子的真实情况做个评估,评估越准确,越能高效使用书里的工具。

👉朴素而重要的道理:别把孩子时间排太满,给他们足够睡眠、自由玩耍

如果“红黄蓝区域”的知识,能帮孩子获得内在的平衡,那么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因素,是我们给孩子创造健康成长、发展的空间。换言之,允许小孩做小孩,别把每一秒都排满,别让作业和规划性活动占据每时每刻。

这是有科学研究证据的:平衡的大脑和平衡的日程之间,有明确的联系。儿童主要通过友谊、随意玩耍和自由时间来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尤其自由玩耍,它能发展认知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促进其他执行能力,比如计划、预测和适应能力,这些都是开放式大脑的特点。

如果你不太相信“会玩儿”有这么重要,不妨听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的故事。

曾有人问费曼是如何变得这么聪明的,他说这很简单,他父母从4岁就常常把他扔在后院,而后院是个废物堆积场,年幼的费曼经常在那摆弄机器和马达,后来甚至开始修理钟表。无聊和没事找事让他接触到各种心智挑战,增长了智慧,最终成长成近几十年来最杰出的大脑之一。

当然,也不是鼓励大家把娃扔到垃圾场去玩,只是希望大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自由的时间,去探索世界。

如果觉得这个故事还是过于鸡汤,来个现代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喷气推进实验室,过去喜欢招募的人都是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但后来渐渐发现,这些天之骄子即便获得了很多学术荣誉,能在流程既定的工作中表现很好,但不一定找到独创的方法解开困局。

后来他们招人时,开始重视童年期和青春期时,动手能力很强的毕业生。这些人小时候建造过东西,很会玩儿,最擅长解决问题。

现在,每当我因为外界内卷而心生焦虑,《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这本书,以及里面科学理论背后的朴素智慧,都不断提醒我:

培养出孩子的开放式大脑

未来一定会赢得更长远


10月18日(周二)晚8点,我们邀请到南大、中科院神经学博士李叶菲女士在“爸爸真棒”直播间分享:从脑科学出发,事半功倍地养出聪明的孩子!

👇扫码加入“爸爸真棒”讲座群👇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怎样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美国神经科学家提到的这几条脑科学原理,不可不看糕妈:年糕三年级了!坚持不“鸡娃”的我,最近有些变化中科院化学所、上科大、中科院大学等被列为美国商务部新清单名录教育部严防“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悉尼大学发布加拿大高中黑名单,国内8所学校在列…一周资讯澳洲卫生系统的失败?研究显示,长新冠或对儿童影响极大,专家这样呼吁...佩妮和沫沫都令人佩服一口气追完!开学前家长就适合看这种剧,找回“鸡娃”的感觉意大利和丹麦的零散片教育部: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仅剩34家,封禁输出“鸡娃”理念营销账号40余个研究显示,枪支暴力给南湾每年增加十亿成本在没有“鸡娃”传统的国家,中国移民家庭还怎么“卷”?23万人研究显示,夜班工作和遗传风险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要么卷,要么逃” | 澳洲华人区“鸡娃”成常态,“真正能躺平的有几个?”太难了!新来美国更“鸡娃”,华人父母内心忧虑了...《星期三》妹子火了!竟然是美版“鸡娃”,能成名不容易【直播预告】第二届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科学分会年会即将开幕乌俄战争似将有大突破被困在小县城的妈妈,在“鸡娃”里迷失一项研究显示,谷歌在开源贡献方面超过了微软 | Linux 中国糕妈:坚持不“鸡娃”的我,被年糕的作文搞崩溃了!但想到这一点我释怀了见过无数优等生滑坡、差生逆袭,班主任妈妈发现了中产“鸡娃”的雷区国家为什么急着要“双减”?看了北京第一代“鸡娃”血泪史,你就懂了海难中携子逃生,我从此熄了那颗“鸡娃”的心......研究显示,沿洛杉矶、橙县海岸的断层可能引发7.8级地震!龙卷风健康快递 203《星期三》00后南加小美女火了!LA版“鸡娃”,每周进城4次路程6h父母全程陪跑【好书推荐】全球发行超170万!全球最经典科普童书,聪明孩子人手一本!团购低至3折!85后藤校毕业,在北京给明星小孩当家庭教师,却成了“鸡娃”工具人“要么卷,要么逃” | 悉尼华人区“鸡娃”成常态,“真正能躺平的有几个?”丹麦现代场地走了走。澳最新血清研究显示,超三分之二澳人已经感染过新冠,儿童感染率竟超90%!专家:已经和病毒共存...【一对一介绍】深圳19号女同学,85年生,身高161,中科院大学博士,月入2.5万,未婚,无宗教信仰,深圳光明澳洲将面临高温压力!最新研究显示,几十年后将出现极端高温,采取行动刻不容缓!最新研究显示,挖鼻孔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风险为什么华人来了美国更“鸡娃”?华人父母内心的忧虑对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