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放弃北京名校,四个中产家庭抱团带娃,去昌平读“农村小学”,16年后怎样了?

放弃北京名校,四个中产家庭抱团带娃,去昌平读“农村小学”,16年后怎样了?

公众号新闻

作者:涉川 小羊;编辑:涉川

来源: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在北京五环外、中关村以北的昌平,有一所“村小”,出租车拐弯进了乡间小路之后,曲曲折折地才能达到这里。


学校的名字,叫做日日新学堂。


第一次来这里的人,觉得这里就是典型的乡村小学,沙土、树林、砖房……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的家长,很多都是来自中关村教育高地的海淀高知父母。


一个海淀妈妈说:“刚把孩子送来的时候,邻居说,你怎么能把孩子送到打工子弟的学校去?孩子以后怎么找工作啊?”


很多日日新家长都收到过身边人的质疑,手握全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的是宇宙中心天价学区房,有的是清华北大二代子女才能享受的学位,抛弃不要了,把孩子送来这所“村小”,为什么?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16年过去了,日日新用缓慢的、安静的、骄傲的理想主义,回答了这个现实世界,对他们最现实的拷问。


答案是怎样的呢?




放弃北大附小学位

让孩子在家上学?



日日新创始人夫妇,冬青和大车,是北大分校中文系的同学,大女儿在北大附小上学。


2006年,二女儿五岁了,就读于昌平的一家幼儿园,面临幼升小的选择。


同学家长们都很羡慕冬青,她的女儿可以毫不费劲地进入北大附小,拥有大好前程。


但是,冬青的选择,把所有同学家长都震惊到了:不去北大附小,让孩子在家上学。


怎么会?孩子情商智商都不差,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很多人质疑她:你是疯了吗?




受过精神生活的滋养

在现实中挣扎



冬青1966年出生在河北,小时候学习不重要,学的东西很少,学工学农孩子们很喜欢,春天春游,秋天秋游,在家做家务,过得充实而快乐。


“在高考之前,我们几乎不学什么,也没受到补习班的伤害。”


到了1982年,赶上恢复高考,冬青考上了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带来的文艺复兴,大学四年,一日长于百年,中国改革开放十年走过了西方100年的路,100年的成果和精华,都在十年内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吸收了。


在大学里,冬青学中文、学美学、学哲学,那些哲学的思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荣格,柏拉图,每一个大家都给她极大的冲击;


北岛,顾城,舒婷,大家被朦胧诗启蒙,每个人都写诗,成立诗社,办文学刊物;


很多人去圆明园露营,星光下读诗,谈卢浮宫画展,谈音乐、美术、戏剧,电影,哲学。


▲左佛洛伊德,右荣格


冬青说:

“我觉得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大学给的,


上大学之前,我胆小,内向,极其听话,没有自我,没有个性,上大学之后,我开始长出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爆发了很强的生命力,走路都带风。


我最喜欢找一个地方,和一群人,大声读诗,沉浸于自我陶醉的状态。


阳光耀眼的时候,我们躺在地上,读普希金的诗集,草地、阳光与诗里的文字完美融合,我们都被完全笼罩了。”


《草地上的午餐》,珍藏于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莫斯科


这样的大学生活,让冬青深深体验到了,当一个人有了精神生活,就有实实在在的幸福。


如果没有精神生活,只追求物质的快乐,就如同吸毒,让人总是觉得匮乏,让人总与他人比较,心里往往会失衡。


后来冬青成为了大学老师,发现教育的环境出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求知欲望,都在下降,状态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应试的压力。”


冬青的人生经历告诉她,幼年时与其过度学、超前学,不如什么都不学。


孩子处于等待被激发的状态,时机到了,自然会有生命力爆发的时刻。


而现在的大环境,动不动就是超前学习,幼儿园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孩子们过度学习,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伤害了孩子的生命力。


多少家庭把孩子学习放在好好生活之前,多少夫妻在孩子高考结束之时离婚,全家都在为了孩子高考做牺牲,甚至连亲人去世都不告诉孩子,这是本末倒置了。


在现实中挣扎了多年,到了二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冬青决定要做出改变。


她要亲手创造一个试验田,去对抗这个世界焦虑的洪流。


“那一年我们夫妻40多岁,四十不惑,胆子大了,把这事情想透了,


没有学籍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只要用追求真理的方式去学习,就够了。


我和先生高度一致,选择走这么艰难的一条路,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四个家庭抱团办学

我们一点险都不冒



听说冬青放着北大附小不上,要让女儿在家上学,同学家长都很好奇,想要加入。


有个北邮的老师,跟冬青所见略同,看到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心理不健康、想自杀的人挺多,不希望女儿长大了也这样。


有40多个家长都参与到了在家上学的讨论,畅想着一起在家上学,谈教育理想——孩子首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主动性,创造力地学习,有思想,有个性,这个大愿望让大家热血沸腾。


但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这个小组只剩下了四个家庭——大多数人都不敢行动,剩下的都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这四家人,每家打了1万元到一个账户里,租了一个三居室,开始办起学堂。


为了招老师,大车老师闯到海淀区老师的招聘会里,没有摊位,“骗”到了第一个老师——崔老师,大学刚毕业,想陪男朋友来北京读研究生。


没地儿住,崔老师就在冬青老师家住了半年,一谈理想都谈到一块去了。


多年之后,崔老师说:“当年大车老师跟我聊理想,把我心里某种东西点亮了。当时很单纯,要是现在估计不敢了。”


没有资金,没有名师,几个家庭就大胆干了,冬青老师说:“我一点险都不冒,一定能成功。因为我相信我的孩子,这份相信是无条件的。”


这一年10月8日,大家在昌平郊区新租了场地,在自然山水之间,学堂办起来了。


大车给学校取名叫做“日日新”:日日更新自己,每日都是新的,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日日新学堂,没有迂腐气息,既古老,又简单开朗。冬青说:“我们勉励自己,不断生长。”


这个学堂,能够长久吗?





我们的孩子语文学得太简单了

数学学得太难了……



日日新不用退休名师,聘用真正对教育有理解的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好学习。


“教育不是做工业,而是做农业,孩子是种子,不是白纸,出生之后有很多密码,等待着被激活,学习是一种回忆,学习是不断的激发。”


两位创始人都是北大分校中文系毕业的,冬青老师本人也是诗人,所以语文课是日日新最精彩的课程。


冬青老师说:公立教材把语文和数学学科弄反了。语文太简单,数学太难了。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师法自然,师法经典,你会体会到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当你可以和经典对话,就不会沉浮在红尘中,患得患失。

所以,中国人得学好文言文,了解传统文化,不用读翻译,直接读古书,直接读孔子,直接读原著,直接和古人对话,不受他人的偏见影响。”


▲校长办公室的书架,家长孩子都可以借阅,全是琴棋书画和文学、教育学书籍,这两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了孩子们。


在日日新,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每日都有一节诵读课,读诗读经典,不用纠结意义,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语感,到了四年级,就可以爆发,不仅直接读古文,还可以直接用古文来写作。


▲六年级孩子的文言文作品,用文言文来写人

在日日新,数学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花了很多时间,培养孩子的数感。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孩子在9岁之后,才发展逻辑抽象的能力,在这之前,学抽象的东西,会伤害孩子。


所以,幼儿园到三年级以前,不要去揪计算速度,一秒钟一道题,对思维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让孩子用身体形成数感,多花一些时间,用身体测量教室,数数10000粒种子、开小市场做买卖……


基石搭建牢固了,后面才能厚积薄发。


如果小学养成了靠记忆学数学的习惯,初中塌了,高中就很难上去了。


▲在日日新偶遇深受童书妈妈读者喜爱的、教体育的数学老师咏鹏,清华二代斜杠青年教师,在陪孩子下围棋


英语课,也是以阅读为主,主抓阅读,用绘本教材,听说读写结合,一直到阅读小说,孩子可以用英语,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叙事,训练思维的弹性。


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所有教学的底层观念都一样,要抓学科最本质的东西。





神奇的校长办公室

人人都感到放松



冬青校长说,对于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安全的环境,孩子发言不必看老师的脸色,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在这里被全然接纳,感觉很安全。


校长办公室也像一个大客厅,巨大的书桌上有茶、绿植 、自己种的植物、书、课本等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校长办公室里,孩子看到陌生人问,你好,你是哪儿来的?家长会说,我给你泡点茶,就好像自己是主人,外人来自己家里一样。



中午休息的时候,孩子有在沙坑玩的,打篮球的,跑跳的,下围棋的,闲逛的,看书的,还有在电脑上改稿子做项目的。


一个清华妈妈说,孩子现在上了五年级,跟周围的朋友同事的孩子看起来,有完全不一样的状态,特别放松,因为孩子感觉自己全然被接纳,很安全,还不时有孩子进来撸猫。


曾经有死活不去上去的孩子,转到了这里,天天来校长办公室撸猫,老师陪他聊天、看书、教他写字,呆了一个月,这个孩子的别扭拧巴全没了,欢天喜地地爱上了上学。


在这里,孩子们有充分的自主性,初中选修课,每周二三四下午各两个小时,有戏剧课围棋课摄影课,一到两个月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全部轮流选一遍,感兴趣的再进行深入。


孩子们最怕的是放假,最怕父母说,明天不让你上学了。



不过,这样与众不同的教育,能经得起考试的检验吗?




当道法自然的孩子

面对现实的考试



日日新的孩子,从日日新毕业之后,发生了很多神奇的故事。


有个孩子认为自己应该上十一学校,就自己跑到十一学校找校长,对校长说:你必须要收我,给校长列出了一系列理由,结果就被十一学校录取了。


还有个海淀的孩子,刚转来的时候,好心邻居对她爸说:你怎么能把孩子送到打工子弟的学校去?她爸没理她。


邻居又说:孩子以后怎么找工作啊?爸爸也没理他。


四年后,邻居对爸爸说:老王,你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我跟孩子之间只有两个字,快点快点,除了学习别的干啥都没时间。


这个孩子后来自己申请了英国剑桥郡的高中,现在去了两年了,适应得非常好。


日日新第一年入学的十个孩子,今年都上大学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数据科学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大学物理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伦敦建筑学院艺术系、浙江大学化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


日日新学堂,从来不想用升学和成绩去证明什么,大学,只不过是一个顺带的结果而已,在这里,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爱,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给予。


大车校长说:


“爱和物质的法则相反,越分享越多,越给越多,越舍不得给别人,爱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们后劲很足,眼中有光,生命力都被滋养出来了。


明年,日日新还准备开高中部,大车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说:


“数学,物理,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学,我们要找的老师,全是真正给你精神滋养的,社会上那些真正对人生有理解的人,来陪伴孩子成长。”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一所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创办的学校,慢慢生长,带给了这个世界什么?


我曾经采访过几个朋友,她们的孩子有很长的时间拒绝上学,妈妈非常痛苦,不停地自责,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很有可能是,问题本身并不在妈妈自己身上。


我想,她们如果看到这样的学校,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学校,或许内心会多一丝希望和宽慰。


这样的学校像是树,慢慢生长,它的枝叶覆盖到的地方,可以滋养很多脆弱的小生命,即使在它的庇护之外,远远地望着它,心中也会多一些温暖。


世界上有太多人去做着急的事,功利的事,容易的事,冬青和大车做的是缓慢的、不为功利的、艰难的事。


在焦虑的洪流中,他们在为你我守护,一片大地,一片精神净土,让大树在上面慢慢生长。


唯有树多了,净土多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才能自然而然地生活,得平静、得自在。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 End ——


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和《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儿童写作音频课《顺应孩子天性的写作课》(喜马拉雅)。



领取学习资源


※  回复【大猫】领取373册大猫英语分级阅读音频+PDF+课件


※  回复【地理】领取全套《美国国家地理儿童百科》72本绘本+MP3


※  回复【abdo】领取8100多册超清英文绘本,主题比RAZ还丰富,内容堪比杂志


※  回复【神奇树屋】领取美国童书No.1《神奇树屋》全套!包括PDF、音频、配套练习和阅读报告


※  回复【拼读动画】领取学完这172个自然拼读动画视频,孩子见词能读、听音会写!


爸妈亲子课堂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回复上方关键词领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台故宫文物想疏散给八国联军吗今晚直播丨1100个中产家庭总结英国低龄留学的得与失忙了一天发现这里在打群架。。。 大家都少说两句,在网上反复争执从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也经常跟人争,其实也很傻,知道毫无单车游世界 广西农村小伙骑到旧金山大英博物馆, 与港台青年的“晚会”,1986伦敦穷游记(2)“农村环境综治第一股”艾布鲁:深耕农村环境治理,做美丽乡村的守护者放弃北京名校,四个中产家庭抱团带娃,去昌平创办学堂,16年后怎样了?给咱“农村”做了4页PPT,超级大气,快来瞧瞧!那个照顾先天性残疾女儿的“女超人”,参加《梦想改造家》后怎么样了?小时候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他的预言太准了...5元做饭,阳台养鸡,大城市那些年轻的“农村人”返乡任教的“村小”女校长,“为农村娃点亮希望”欧美法案夹击新能源,基金抱团带崩A股直播预告丨1100个中产家庭总结英国低龄留学的得与失长沙县教育局构筑区县一朵云,27所偏远农村小学信息课全按部办标准开设“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豪捐20亿,2016年被媒体扒皮后“消失”,他现在怎样了?中产家庭的尴尬:父母名校学历,子女高攀不上……太爽!北京妈妈带娃到昌平郊区整租小院,把日子过得鲜活……放弃北京户口回乡,博士发现国内最深金矿体谁不如我,我跟谁比!中产家庭的娃,小小年纪就躺平了?卷走华尔街1500万!90后农村小伙爆火网络,这是中国年轻人的反击1100个中产家庭报告:超三成家庭提前“出走”,过半父母在国内被卷垮……“鸡娃,全世界中产家庭的必打之战”体制内尖子生,放弃985名校,去英国学兽医老电影《绿里奇迹》:感动与震撼落户广州的新加坡“华中系”唯一海外校!开学一年后怎么样了?那个被癌症母亲逼着学做饭的4岁女孩,14年后怎么样了?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的16岁女孩,被扔到农村后怎么样了?放弃北京名校,四个中产家庭抱团带娃,去昌平创办日日新学堂,16年后怎样了?细颈瓶从头到脚都辱华刷刷这十年 | 他很了不起!一个“农村娃”在省城的奋斗路当年反咬资助人孙俪的大学生 17年后怎么样了当年反咬一口资助人孙俪的大学生向海清,17年后怎么样了农村小女孩上《变形计》染上“公主病”被狠批,她到底做错了什么?放弃千万学区房,跑去北京六环读村小,居然读出泰国私校的感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