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是女性常见病,尤其是在有了性生活后,一些病原菌更易进入女性体内。
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自身抵抗力也在不断下降,就更容易导致妇科炎症的发生。
如果我们及早发现身体异常,对炎症进行早期治疗,其伤害性并不会很大。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压力很大,当身体出现“小毛病”时,我们的重视度不够,或是因为没有时间等原因,拖延了诊治。
那么起初只是“小种子”的妇科炎症,就有可能慢慢向上入侵,进而诱发子宫内的感染,甚至导致女性腹部疼痛❗
其实,暗示身体有炎症的表现也不少,像私处瘙痒,白带异常都是很明显的特征。
但除了这些,还有几个脸部特征很容易被忽略。
有不少人认为,脸部的问题只和皮肤有关,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我们的身体就像水果,一旦内部出现问题,表面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今天晨妈就具体说说脸部出现哪些问题,可能就是在暗示你的身体有炎症了!
下巴周围总长痘痘从护肤角度来说,脸上长痘基本上是因为面部清洁不到位,脏东西堆积造成。
但从身体运作规律来看,内分泌失调也是引起痘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下巴周围总是长出红色脓包型痘痘,更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个位置长痘的人,大多是由心脾虚弱引发的内分泌失调。
那么心脾虚弱是怎么跟妇科炎症和子宫健康关联起来的呢?一方面,经常吃寒凉的食物,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体内毒素堆积,从而容易长痘痘或使痘痘加重。另一方面,过量吃冰饮,致使肠胃温度下降,刺激到子宫,进而子宫的收缩功能也会相应变差,从而引发内分泌失调,下巴长痘。天气燥热时,想来点冰饮解暑固然可以,但为了身体着想,也要注意适量,不可过量哦💓面色晦暗苍白注意,这里的面色晦暗可不是指肤色黑~而是指皮肤黯淡无光,与肤色并无关系。换句话说,即使皮肤看上去很白,但若仅仅是苍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实际上,比“白”更重要的是“亮”,也就是面色透亮有光。而之所以说面色晦暗苍白的女性可能有妇科病,是因为: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变,都会造成月经出血量增加,从而因为失血过多导致贫血。贫血的人,其中一个外在表现就是脸色苍白,皮肤暗淡无光泽。因此面部长期有这种现象的女性,也需提高警惕,引起注意,可不要觉得这种苍白就是“美”哦~突然长斑青年期(20~30岁左右):可能长黄褐斑,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紫外线照射有关中年期(40岁之后):由于皮肤老化而产生老年斑,且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增多
雀斑和老年斑都是天生或者衰老的自然现象,但黄褐斑就不一样了,因为它与激素平衡息息相关。当女性年龄以及社会压力不断增加,若此时再加之子宫出现一些病变(尤其是盆腔炎、宫颈炎)时,就会导致体内的雌激素不稳定,从而引起激素紊乱,诱发黄褐斑【1】。另一方面,从中医角度来说,长黄褐斑是由于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新陈代谢变慢【2】。当血液受阻,体内的毒素没有办法被正常排出体外时,毒素淤积在体内就会引起斑点。因此,20~40岁的女性,如果脸上突然出现色斑,则可能是因为体内激素不平衡,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黑眼圈一般的黑眼圈是由于熬夜或者太疲劳造成的,但有一种“月弯形”黑眼圈并不是。这种黑眼圈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角,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时期开始,这种形状的黑眼圈会走向外上方,一直达到外眼角,最终呈完整半圆形。不同于熬夜产生的黑眼圈,月弯形黑眼圈一般是随着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形成,多因患者贫血或某些妇科病【3】。我们知道,在妇科病中,痛经、月经不调(经血过多、不规则出血等)、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疾病等很容易导致女性贫血或者体内血液流通不顺。长期如此,眼部的神经、血管、营养得不到供给,身体就会在脸上用黑眼圈“发出信号”,而且情况越严重,黑眼圈的色泽会越深。因此,如果平时作息规律,却还出现了这种黑眼圈,就要引起足够重视。😷尽管靠化妆品能遮掩住这种“瑕疵”,但若是找不到黑眼圈形成的原因,那终归是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改善,最好去医院检查,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调理。人体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任何内部零件的老化或损坏,都会通过外在表现出来有的小问题,短期来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若不及时改善,长期下来,可能会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进而影响到睡眠、工作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我们脸部的细小变化不能仅仅以皮肤问题来解释,尤其是出现了上面这四种表现,更要引起重视。最后,希望所有的妈妈都能健健康康,带着愉悦的心情度过每一天🌻🌻🌻*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参考资料:
[1] 唐建兵. 雌激素在黄褐斑发病中的作用及黄褐斑的治疗研究[J]. 2011.
[2] 芦奇, 杨松青, 朱新春. 冷针治疗黄褐斑的研究[J]. 制冷, 1988, 000(004):48.
[3] 佚名. 女性出现月弯形黑眼圈为妇科疾病征兆[J]. 婚育与健康, 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