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火到全球,他第一个替中国不服
香港电影人在韩国开起了party。
陈可辛,釜山电影节宣布泛亚洲影视制作公司Changin’ Pictures成立,透露了即将和章子怡合作的犯罪悬疑剧《酱园弄杀夫案》。
老婆吴君如晒出与梁咏琪、是枝裕和、宋康昊等多位电影人的合影。
梁朝伟,获釜山电影节“年度亚洲电影人奖”,快要把电影节搞成了个人粉丝见面会。
一边见了新朋友,《鱿鱼游戏》的导演黄东赫。
一边和老朋友陈可辛异国叙旧畅聊往事。
这样热闹的场景,熟悉而又遥远。
亲切的老面孔,却是异国搭台。
香港电影人又再一次率先感知到了潮水的流向,勇敢踏向一片未知的水域。
有人说他们跑了。
Sir并不是很喜欢“跑了”这样的说法。
对于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人来说。
面前或许从来没有特定的疆域。
01
先说说大家好奇的陈可辛的新公司Changin’ Pictures吧。
“旨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制作中心,为流媒体提供优质的剧集内容。”
目前,已经确定了制作韩国、泰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五个地区的剧集项目。
华语项目这边。
除了陈可辛导演,章子怡主演的《酱园弄杀夫案》。
还有甄子丹主演、制片的奇幻动作剧《败北之人,隐藏大师》,香港恐怖片《见鬼》的后续新作。
用陈可辛的话说。
“韩剧现在全世界都在看,那为什么不看中文剧呢?”
“如果韩剧拿走了港产片的市场,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拿回韩剧的市场?”
和陈可辛一样,我们都能看见这些年韩国影视的崛起。
依托流媒体发展,政府扶持和全行业的努力,韩国影视已然站在亚洲文化的桥头堡。
要知道,曾经站在这个位置的,是香港。
曾经的香港流行文化,深深影响着韩国。
《请回答1988》里,开场就是大家一起看《英雄本色2》。
德善的两个闺蜜,被称作“张曼玉”和“王祖贤”。
九八年张国荣到韩国宣传,采访他的就是17岁的小迷妹全智贤。
韩星权相佑说:“我从小是看中国电影长大,小学的时候每年中秋节都有中国电影在韩国上映,我一个不落地都看了。”
韩国电影,也是在模仿香港电影中起步的。
1999年,在韩国本土打败《泰坦尼克号》,被视作韩国电影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式作品《生死谍变》,就有着浓重的港式警匪片色彩。
进入新世纪。
韩国又拍出了《朋友》《卑劣的街头》这样带着浓重港式黑帮片特征的电影。
兄弟情义与背叛,黑帮规则与精神,浓墨重彩的暴力美学。
千禧年后,某些香港电影类型的衣钵在韩国得到了传承。
自上世纪末韩国政府废除电影审查,推行分级以来,韩国电影的发展环境其实和香港很像。
都是高度自由和飞速发展的丛林社会中,光怪陆离的社会事件与黑白难辨的复杂人性。
分级制度,又确保了百无禁忌,大胆敢拍。
韩国后来大行其道的犯罪、黑帮、警匪片,就是最好的诠释。
同时,千禧年后韩国类型片导演的中坚力量,也都是成长期受港片影响的一代人。
即使到近些年,韩国类型电影仍旧乐于在港片中汲取灵感。
2013年的《新世界》,导演表示灵感100%来自《无间道》。
同年,翻拍《跟踪》。
2018年,又翻拍了《毒战》。
2020年,黄政民、李政宰两大影帝加持的《从邪恶中拯救我》,本质上依旧是古早的港式黑白喋血双雄的模式。
不管是韩式犯罪片还是港式犯罪片里都热爱的“枭雄”“黑警”,其实都是一种敢于呈现黑白之间灰色地带的创作。
千禧年后,香港电影业转移北上,内地环境下,也让港片不再那么“港味”了。
在新的环境下,过去港产片里的很多故事和类型,不再能班上银幕。
而韩国相似的社会环境和自由开放的行业条件,让后来的韩影恰巧延续了港片辉煌时代的某种特质。
今时今日。
韩国“后来居上”的成功模式,让陈可辛看到了昔日港片成功的影子,同时看到了未来合作的希望与可能。
陈可辛从2016年开始就想拍的《酱园弄杀夫案》,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02
那到底什么是“港片”,什么又是“港味”。
从产地上划分当然是“香港制造”。
然而类型和标签上却是难以概括的。
前面说的犯罪片,是港片的一张闪耀标签。
但你的童年记忆里,喜剧、功夫、武侠、奇幻、恐怖、爱情、文艺、三级同样争奇斗艳。
在Sir看来,港片身上最显著的港味恰恰就是一种“不设限”。
不仅题材上纵横捭阖、上天入地。
不受限制的,还有它面向的观众。
事实上,港产片绝不会偏居港岛一隅,而是从未停歇的无脚鸟。
它的居所不是哪一片土地,而是它自己的羽翼。
事实上,港产片从诞生之初,就浇入了迁徙的血脉。
49年之后,上海原本建立的电影产业部分转移至香港。
在香港影史上开天辟地的邵氏影业,前身就是民国时期上海的天一影业。
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香港电影宗师级人物,他们的电影往往带着浓重的传统色彩与故土情怀。
去看早期的邵氏电影,会发现与我们后来理解的“港味”实在相去甚远。
名著典故、神怪武侠、梨园乐府。
甚至,讲的也是国语,而非粤语。
那时的香港电影,分明只是49年之前传统上海电影的翻版与移植。
而邵氏电影也不局限于香港本土。
早在1930年代,“邵氏兄弟公司”就已经在东南亚拥有100多家电影院,用大篷车载着电影拷贝下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地),放映销售,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电影王国。
7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先是历经“本土化”。
都市生活的兴起与香港国际地位的提升,带着浓重本土色彩的粤语片复兴,最终逐渐取代国语片。
△ 1973年标志粤语片复兴的《72家房客》
八十年代,影响港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化”。
典型标志是,接受过西方电影教育的许鞍华、徐克等年轻电影人回到香港,开启了“香港电影新浪潮”。
传统的香港电影产业中,又注入了新鲜的技术与视野。
比如1983年徐克的《蜀山:新蜀山剑侠》,就是香港第一部用特效拍的武侠片。
在一直以来真打实干的动作武侠片领域,徐克引领开发出了“好莱坞模式”——
《蜀山》找来的是《星球大战》特效团队(未来的工业光魔),专门负责视觉特效。
“人家有飞船、死光枪,空间拓展得这么大,我们又怎样看自己的特技呢?这是我拍《蜀山》最大的动机。”
八九十年代,经历野蛮生长,香港电影迎来黄金时期。
那时候的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不只是因为影片产量,更重要的其实是工业体系的完善。
显著特征就是类型多样,兼容并包,也够支持艺术的发展。
王家卫当年拍《阿飞正传》时,预算超支,而且还是文艺片,明显是亏钱买卖。
但也正是在发达的香港电影工业体系下,才有这样大明星,大投资的文艺大制作能被拍出来,即使票房上是亏钱的。
正因为香港市场狭小,极易饱和,才让香港电影人习惯了朝远处望,向外面走。
在内地市场开放之前,台湾、东南亚、韩国都是香港文化产品的重要辐射地。
那时,香港歌星发片除了发粤语版,还要发一份国语版。
这些“国语歌”,就针对的是台湾、新加坡等地。
陈可辛说,其实自己早在九十年代就意识到内地将是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只是当时还没要找到开阔它的路。
当时我知道中国市场越来越大,我第一次去内地是93年,已经知道这个市场很重要,但是还不能融入,自己还有很多隔膜,很多东西不习惯,我后来才去了美国。
你骂香港导演来内地赚钱,但香港导演不觉得这有什么错啊,拍电影本来就是赚钱的事,香港导演从来没把它看作艺术,这在观念上大家完全是相反的,问题是得在赚钱的框架里,有能把电影文艺一点,有个人的追求,但我们从小的教育是,电影不赚钱,你下一部就不用拍了,我觉得骂香港导演来内地圈钱什么的,其实香港导演在哪里拍戏都这样。
而且他本拥有这样的自由。
就像他今年早在访谈里透露过,自己现在很有灵感,很想拍电影拍剧。
有困难怎么办?那就不拍了吗?
他怎么正走在路上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