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误判、价格战,中国卖家逃离亚马逊财经2022-05-11 12:05 不久前,亚马逊发布了2022年Q1财报。财报显示其该季度销售额1164亿美元,同期增长7.2%,这也是亚马逊电商业务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低于10%,创下的20年来的最差纪录。可以看出的是,亚马逊作为目前最大的国际电商平台,其高增速已无法保持,发展显现颓势。同样日益降温的,还有当年号称“每月躺赚三万”中国亚马逊跨境生意。据职友集数据显示,2021年10月、11月、12月对比2020年同期,亚马逊运营招聘职位量分别下降了40%、31%、38%。普遍共识的原因之一,是疫情反复带来的经济冲击与行业动荡,让不少跨境企业利润下滑,无奈紧缩团队乃至裁员。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作为如今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与国内卖家屡次爆发的矛盾也已经让双方积怨颇深。倒闭裁员、价格内卷、误判封号……2020年开始的爆发期吸引了多少人贸然入局亚马逊电商,如今就有多少人自嘲式地称自己为“亚人”。锌财经采访了三位亚马逊电商运营的工作生活,虽然对这一行业的未来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但至少想入局赚到钱,已是越来越难了。“换过了四家公司,还是没逃过裁员” 冬渝 25岁 杭州 主营家居类目25岁的冬渝现在是杭州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亚马逊运营。毕业不到两年,这已经是冬渝在这个行业内换的第四家公司。现在回想起这一路的波折,她还是有些无奈。2020年7月,和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一样,刚刚从外语系毕业的冬渝也陷入了就业焦虑之中。而那时招聘岗位多, “接受无经验”的亚马逊电商运营,就成了她权衡后的首选。在入职前两家亚马逊电商公司时,冬渝发现了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这类公司似乎都有些过于“年轻化”,换句话说,同事大部分都是和自己一样没经验刚毕业的新人。不仅如此,第二家公司甚至在试用期还未结束时,就委派冬渝单独作为负责公司新开设的日本站点 “主管”。感觉受到重用的冬渝干劲十足,哪怕日本站点的活只有她一个人干,也没太放在心上;但当公司以主营美国站的业绩指标,来要求她刚起步的日本站时,冬渝傻眼了。现在看来,这无疑是对新人画的的一个大饼甚至pua:在亚马逊上开设新站点店铺,是一件需要长久运营的工作,从零开始选品、铺货、定价上架、投放广告,这些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拿运营多年的美国主站业绩做指标,也无疑是摆明了要让这个新人做“背锅侠”。“其实就是招新人成本低,好压榨呗。”这是冬渝随后离职时明白的道理。亚马逊与淘宝等国内电商模式不同,包括选品、铺货、定价上架、投放广告等一系列流程的运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冬渝告诉锌财经:“但现在的高资历运营往往薪资要求都很高,所以大部分公司都选择招便宜又听话的小白。但其实店铺整体运营能力上不去,是根本做不起来的。”两次前车之鉴后,冬渝已经开始自我怀疑,并一度有了转行的念头:换了几份工作下来,亚马逊店铺运营工作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与繁琐;同时压价招新的行业环境也让她觉得自己像极了“用完就扔的白菜”。她第一次怀着焦虑与质疑发了小红书,却意外地获得了几百条点赞与评论。“那个时候才发现,原来和我一样的小伙伴有这么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第三家公司主营家居类目,对比前两家,工作安排与绩效制定都正常了许多。再加上2021年初的疫情阶段,由于那时国内工厂、供应链等恢复速度都要大于国外,也让中国跨境卖家们获得了一段不大不小的“红利期”。 种种因素加起来,都让冬渝一度有了可以“长久发展”的念头。只是干了一段时间,尽管销量越来越多,冬渝却慢慢发现店铺利润越来越少。影响最大的就是海运费用,每公斤货物的运费从10元翻倍涨到20元以上。“那时最多一次运过126箱,每箱16公斤,光运费成本就超过四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而后,哪怕是这对卖家来说微乎其微的“红利期”,也转瞬即逝。根据日前亚马逊CEO Andy Jassy发布的股东信里提到:“疫情带来的快速销售增长仅持续到2021年一季度,随后因抗疫限制放宽和人们不再居家而增速放缓。”但上涨的各项费用丝毫没有回调的痕迹。每公斤货物二十几元的海运费照旧,再加上以月为单位的商品运转周期,以及亚马逊FBA“雁过拔毛”的物流费、仓储费,久而久之就把公司拖成了一个烂摊子。就这样过了几个月,2021年末冬渝的公司由于亏损过大,被广州总公司认定为“慢性死亡”并撤资,整个团队就地裁员解散。“解散前一天,老板开会说了很多,想要以加薪500元的条件把我们留下,自立门户。但事实上由于前段时间的不景气,经过几次团队优化、离职之后公司总共也只剩下了4个人,包括HR。”冬渝告诉锌财经。“而且我知道裁员是周围中小公司普遍的状况,出于对大环境以及团队的悲观,我还是选择了被裁。”价格战,卷不动了 Kaki 24岁 杭州 主营桌椅品类Kaki如今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公司前不久优化了新的绩效提成与硬性KPI。“可能公司和我们一样不想卷了吧”。她笑着告诉锌财经。要知道在此前一年多的跨境电商工作里,Kaki最多的想法就是:“你们别再打了,价格战便宜的全是外国买家。”是的,亚马逊上的中国卖家,也很卷,经常大打价格战。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同一品类的产品全都在大降价,Kaki也不得不跟着。有时哪怕自己已经降到吐血甩卖了,可别家价格还是在降无止境。这时候是继续跟着打价格战,还是退出观望就成了她最大的两难。此前业内曾出现过最经典的案例,就是一张桌子售价8.99美元直接冲到类目榜第一,而普遍售价均为其5到10倍。包括不知行业内哪位大佬所发明的“低价螺旋爆款打法”,也被广大卖家称之为“价格战内卷的罪魁祸首”。其具体做法是:上新品时先以低价亏本出售,等到销量冲上排名后,再慢慢提价;发现销量下滑后再次降价、提价如此反复。但在Kaki看来,在这种打法的流传开来后,也形成了各商品间价格的极端内卷。“当大家都这样玩,有竞争力的价格就会越定越低。其实大部分卖家的利润指标根本撑不起这样的拉锯战。”同时,平台方亚马逊,并不会对这种无底线的价格战做出监管或是叫停。相反,作为连续五年“全美最便宜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对于价格战是乐见其成,甚至还会强制性压价。图源: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Kaki就吃到过一次苦头,商品被亚马逊系统强制压到了一个根本无法盈利的价格,如果不按照这个金额来卖,就会丢失购物车。这并不是被针对的个例。据说亚马逊会监控平台上商品的价格,如果卖家不能提供比竞争对手沃尔玛等平台更低的价格,就会删除购物车,阻止卖家发货,甚至暂停卖家上新。平台的“强盗制度”下,Kaki并非没有其他的选择。“压价冲销量是为了提升排名,本质上就是想要尽可能曝光商品,获得最大自然流量下的转化。”Kaki表示,“想要同样达成这点,还有烧广告和刷单两个选择。”但亚马逊投广告同样需要竞价,价高者得权重。数据显示,亚马逊平台2021年的广告费用达到约270亿美元,其中170亿美元来自第三方卖家;同时,第三方卖家在2021年平均需要将销售额的4.6%用于购买亚马逊广告。刚出价格战,不想又入“广告战”,因此低成本的刷单一度成为Kaki这类小微卖家的首选。只是最方便的渠道——找服务商刷单,但如今这在的亚马逊已经成为了一道红线。“一开始刷单,亚马逊不会管你,都是攒一波大的和你秋后算账。”Kaki告诉锌财经。去年最严重的一波封号潮中,深圳大卖有棵树累计被封站点400个,被冻结资金1.28 亿元,而另一大卖通拓则被封店铺54个,冻结逾4143万资金。所以Kaki一般会选择在Facebook、twitter等群组找一些外国真人“托”,免费寄给他们产品。“这类真实消费者账号一来权重比较高,好评不容易沉;二来也不容易被封。”但由于对方远在海外,这就必然存在被坑的风险。Kaki之前就曾联系到一个美国托儿,产品寄过去后,对方想要白嫖更多的商品,并威胁不给就打差评。打了好几个长途电话协商,可最后不仅没收到商品的钱,还吃到了差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虽然最终还是联系亚马逊客服消掉了这个恶意差评,但在那之后,Kaki就发生了心态的转变。“我现在已经很佛系了,就是被动地顺应平台趋势。对于我们这种中小卖家来说,目前要么卷,要么就是四处碰壁。”逃不过亚马逊的频繁“误杀” Brat 24岁 杭州 主营按摩类目24岁的Brat刚从自己的上一家公司离职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亚马逊的误判机制让他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刚入行时,Brat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是同事里最倒霉的存在:进公司没几天,产品被下架次数已经位列全公司榜首。“干这行的都知道,亚马逊家的狗就是让我们最又爱又恨的东西。因为一旦页面变成了Oliver、Frank等冲你微笑的小狗,就代表着商品被下架了。”可爱的小狗让Brat很难发出什么火,同时亚马逊把商品下架的理由,也每次都让他哭笑不得。“刚入行时,我在卖的户外用品产品,被亚马逊系统判定为‘武器’下架,仅仅因为我在商品介绍(listing)中写了‘也可作为紧急情况时防身使用’”。在那之后Brat就明白了,亚马逊的审查制度存在着极大的漏洞,或者说是“挖坑”。在知名跨境电商社区搜索误判词条,可以发现成百上千例相关控诉,只要各项环节有一处出现些许歧义,就容易惨遭亚马逊“文字狱”,陷入漫长的申诉期。图源: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可以申诉倒还有一丝希望。最怕的就是不给你申诉的机会和条件。”Brat告诉锌财经。户外用品误判没多久之后,Brat的一款按摩类爆品,再次因被亚马逊判定为“专业专用医疗器械”而无法上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提出异议必须要出具医疗器械相关资质,也就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证明。“但他的产品根本不是医疗器械,怎么申请医疗器械证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医疗器械”,却需要提供“医疗器械证明”,陷入了一个永远无法自证的逻辑怪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Brat最后写了七八封申诉信加一封催促信,这才重新上架。但每封申诉的平均处理时间就在一周左右,这款商品的上架,足足消耗了他大半年的时间。刷评、卖假货、多个账户关联,都是亚马逊系统最容易加上的莫须有罪名,而这些一旦被误判,下场往往就是被封号。业内有一个千万级大卖,就是因为被怀疑其在同时运营着多家店铺,而惨遭封号,申诉无果。甚至会有新店开了没几天,就因莫名触发店铺二审的情况,辛苦提交的申请资料付之东流。对于这种铺天盖地的误判申诉,亚马逊官方也道过歉:“在我们保护社区的努力中,有时会犯一些小心谨慎的错误,对于由此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只可惜大部分卖家都并不领情,Brat也是其中之一。“毕竟,这种屡次发生的误判封号,既折磨人,同时也看不到改进的诚意。”问到接下来是否准备去知名电商平台另起炉灶时,Brat却告诉锌财经,如今大环境下主要的平台都境况不佳。经过数据调查发现,东南亚电商巨头Shopee,在今年迎来了业绩大额亏损,继3月份关闭Shopee法国站后,日前又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场。包括奉行低价的wish,号称“美版拼多多”,在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也同比增长了90%。“如今可能独立站,以及tiktok之类的新型平台还值得尝试。但它们与亚马逊老大哥的流量差距依旧摆在那,我还是处于观望状态。”结语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面对如今的颓势,依旧选择了自己最常用的“降本增效”作为应对策略——换句话说,就是让卖家来承担成本。5月12日,英国和欧盟亚马逊物流配送费又要上涨,这将是今年来的第三次费用上调了。但这样的方法真的行得通吗?有数据显示,如今在亚马逊上中国的新卖家数量占比已经降低,顶级大卖的份额也逐渐缩水。过去几年,活少钱多造就亚马逊跨境风口。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如今,站在下坡路口的亚马逊,下一步不论怎么走,想要留住中国卖家都会变得愈发艰难。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锌 财 经 入驻媒体平台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家\新浪新闻\凤凰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36氪\钛媒体\虎嗅\界面新闻\人民智作等50多家。转载|合作请加微信:XCJ-YY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