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九百余次,防灾普及七百余场,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谈救援
▲ 於若飞作为党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受访者供图 / 图)
“救援队的志愿者坚持尊重生命的原则,和赞助、金钱之类挂钩的话,也许本来能救回来的命就救不回来了”。
干了十年救援,於若飞已经养成职业病。每当电影或者电视剧出现了救援现场,“可能别人都被那个现场感动得痛哭流涕,我会一直盯着救援画面挑错误”。
干了十年救援,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出门的原则就是能少带就少带,“出去多了才知道轻便有多重要”。
可这次赴京参加党的二十大,於若飞几乎掏空了整个衣柜,“衣柜里能拿的,感觉能用上的都给拿上”。行李箱里塞了两套西装,三套队服,两件T恤,六套衬衣。
救援服是於若飞平时穿得最多的衣服,几乎没怎么穿过正装。这次他想尽量准备得充分一些,确保万无一失。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党员来讲,这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儿,对不对?”
他还把党史重新学了一遍,搞明白了不少道理。十年来,他从3名队员起步建立了甘肃蓝天救援队,“我们队伍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上千名志愿者,和10年来国家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
於若飞回忆说,10年前,像蓝天救援队这样要队员们自掏腰包去救援还是一件少见的事情,“我们这个队伍的发展也没有人关注,不仅没人关注,很多人对你抱有怀疑的态度”。
当初创办甘肃蓝天救援队时,於若飞就延续了蓝天救援队纯公益的原则: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商业捐助,只接受无条件的捐助。在他看来,“救援队的志愿者坚持尊重生命的原则,和赞助、金钱之类挂钩的话,也许本来能救回来的命就救不回来了”。
质疑的声音如今很难搅动起於若飞的情绪,“现在连反驳的想法都没有了”。这十年来,甘肃蓝天救援队参与各类灾害及生命救援行动九百余次,参与营救幸存者81人,救治六百余人;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防灾普及课七百余场,受益近30万人。
干了十年救援,於若飞已经养成职业病。每当电影或者电视剧出现了救援现场,“可能别人都被那个现场感动得痛哭流涕,我会一直盯着救援画面挑错误”。
长久以来,直面灾难也给了於若飞更多从容,特别是面对生命。他说,“我觉得生命本身就很脆弱,生生死死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刚刚参与救援那会儿,他常常会让自责的情绪困扰,“努力了之后觉得没有救回来,就会想我要是再努力一点,或者我再快一点是不是会不一样?”可是,现在已经不会了,从一次次的救援中,他追求更加职业化,“现在就觉得这是你的工作,你要好好完成它,如果总是陷入那些情绪,会非常影响你在现场工作的状态”。
“有些事不是你能左右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什么蓝天救援队的理念当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就是‘竭尽所能’,你竭尽了自己的所能,只要最后不后悔就行。你不能因为这个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出现任何情绪上的波动,这样非常不利于你后续的工作”。
这次大会,於若飞作为一名党代表出现在“代表通道”,接受了中外记者采访。
过去,他做过数百场救灾培训,有丰富的讲课经验。但为了准备第二天的采访,他前一天晚上仍对着镜子练了一个多小时的表情。
他解释,自己讲课养成了两个习惯,“一个是经常有手上动作。二是为了照顾听众的感受,眼睛要一直看不同的地方。但是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的时候,眼睛一直瞟一直到处看,或者不由自主手上的手势就出来了,那肯定不行,所以就得练习定到那”。
尽管於若飞从事救援工作已经十年了,但创办甘肃蓝天救援队时,他还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
当时,有的队员已经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多岁,大多数人都比他年长。一开始队员眼中,他就是个小孩,工作开展起来很不容易,“向他们输出一些你的价值观时,他们会很排斥的。”於若飞说。
那时,他还在西安外事学院读书,每周五坐火车回到兰州给队员们培训,到了周日晚上再连夜坐火车回西安。坚持到了2015年於若飞毕业,队员们的态度才逐渐有了变化。队伍从2013年创建时的3个人,到了2015年已经有了150多人,如今已经成长到上千人。
这个过程中,於若飞也在不断经历挫折。作为民间公益组织,蓝天救援队是一个松散的志愿者团队。过去九年,於若飞至少经历了5次队伍的分裂,“2次小分化,3次大分化”。
2013年建队,2014年有50多个会员,结果第一次分化就带走了一半。到了2015年,重新发展了150人,又被带走了80多人。为此,於若飞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
“它们影响到我的心情之后,就随之影响到了我的工作状态,那段时间我的心思就不在这个工作上。”於若飞说帮助自己重新找回初心的是一段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的《忍耐歌》。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於若飞重新回顾了自己当初为何要组建这支队伍,从个人的得失中走了出来。此后,救援队在2018年还经历了一次更严重的分化,可他已经不会再患得患失。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之后,很多人都祝福他,包括曾经离开的人。“对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他们说很抱歉。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转变?”於若飞觉得,“他们是看到了这十年我们一直在坚定不移地付出”。
蓝天救援队以救援为本职,可於若飞的梦想却是愿天下没有救援。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的时候,他记得在庐山电影院的门口,一位电视台编导问他救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说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挣钱买装备学技术。
那个编导告诉他,救援的最高境界叫没有救援,把你会的知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灾害来临的时候,他们能从容不迫地自救和互救,这就到了救援的最高境界。
这句话点醒了於若飞,让他认清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他说,“14亿人都是救援队员的时候,我们还害怕灾害吗?”
甘肃蓝天救援队的前身是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专门为兰州大学生们做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於若飞说,“甘肃蓝天救援队就是做救援培训起家的,这是老本行。”
已经有近30万人接受过来自甘肃蓝天救援队的培训,这些工作也得到了政府支持。於若飞介绍,“政府逐步在肯定我们,认可了我们的成绩。省级应急部门每年都会给我们配备一些更新的救援装备,兰州市级财政和市级应急部门每年会有一些资金的扶持,相信以后支持会越来越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