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相信的力量
不同的企业或单位,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经历和视角,看到的风景也有所不同。
遇到挑战,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却在暴风雨中漫步高歌,困难又如何?不公又如何?连年被击又如何?我心旷达足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不朽诗篇,说的是很多事情。
为何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会有不同看法?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写道,人的直觉只有在物体刺激人的时候才能产生,这种通过刺激获得图像然后产生直觉的能力叫做感性。所以在感性的帮助下,物体被给予我们,只有感性才能给我们直觉。但这些直觉是通过理智来思考的,它们从理智中产生概念。
通俗一点理解,一般思考问题时,人们都是先凭借直觉得出一个大致的方向或结论,然后依据已有的条件,利用逻辑一步步推演,直到达成验证目标。如此形成直觉先于逻辑、理性服务感性的基础认知架构。
所以,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相信潜规则,就会发现无数潜规则。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当相信努力,就会认同努力真有回报。相信美好,就会发现处处有美好。同样,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风景不在吗?不是,而是心不在了,习以为常反而失去了感知美好的热忱与能力。
因而,同一事物的对错美丑,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评判者自身的价值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身在三界内,心超三界外,结果看似相同,但境界俨然迥异。这种境界决定着人们选择哪种观点理解事物、从何种角度观察世间,决定着人们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但仅仅“相信”就足够了吗?《面对巨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片干旱的土地久未下雨,这片土地上有两位农民,他们都是非常虔诚的信徒,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拯救他们,未来几天必然要下雨,但他们的做法却截然不同。第一个农民日日夜夜去教堂祈祷,而第二个农民则开始每日翻土劳作,为久旱逢甘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两种行为路径,哪种才是真信?答案不言而喻。相信什么就一定会有相匹配的行动,所谓“心诚则灵”,指的就是这种相信的力量。
看见什么,才能实现什么?或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有时候看似怎么做都有道理,只是不同的价值观驱使,带来不同的选择,最终是不同的结果。许多意义,不在于获得什么,而在于渴望什么。著名广告人李奥·贝纳说过一句话:“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满手污泥。”只有梦想要去看星星的人,才有可能登陆月球。
什么是根本追求?或“总的感觉,是解放了。”
(德本咨询系列文/米栏)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10-65283855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