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这3件事永远不要对孩子做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
如果一个孩子总被暗示有某种问题、不被允许表达正常的需求,他就会逐渐丧失自我,向不好的方向滑去。
最近一直在追B站的自制剧《三悦的新工作》。
虽然讲述的是三悦在殡仪馆做化妆师所经历的事情,但不得不说,里边有三个故事,让身为父母的我,冒了一身冷汗。
“妈妈的嘴,能杀我一万次!”
在去殡仪馆工作之前,三悦整整在家啃了一年的老。
啃老也就算了,整天躺在床上刷手机,什么都不干。
妈妈给她洗衣做饭,她刷手机;
妈妈给她收拾屋子,她刷手机;
妈妈让她找工作,她刷手机。
……
更过分的是,三悦把吃剩的泡面桶堆在地上,妈妈进屋想帮她把窗帘拉开,差点就被绊倒了。
你知道三悦当时什么反应吗?
她毫无反应,别说扶妈妈一把,眼神都没离开手机。面对妈妈“你为什么不把它倒了呢”的质问,她面不改色看着手机中的搞笑情节爆笑出来。
而且面对妈妈的责备,三悦非但不认错,还拿妈妈再婚的事儿,戳妈妈心窝:
“养我不乐意,养个老白脸你就开心了?”
“早上给你倒杯水,晚上给你买烧烤,冲这些你就嫁给他?这些找个保姆也能干!”
说实话,看到这我牙根都痒了,这混不吝的孩子谁摊上谁不糟心啊!
看到三悦冲出家门,想用离家出走“威胁”妈妈的剧情时,我都跟三悦妈妈共情了。
但下一刻,当三悦跨坐在天桥的护栏上,喃喃地跟大姨说着这些年来跟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又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惜。
她在妈妈那里得到的,几乎都是苛责和打击:
自打三悦懂事,妈妈给她花的每一笔钱都算得清清楚楚;
妈妈常跟她说,“我当初就不该生你”;
她遇到了困难,妈妈永远让她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大四刚毕业,三悦努力找工作,想要跟妈妈证明自己。
可因为她不是男孩,即便她是实习期唯一考核拿满分的人,仍然被单位拒绝了。
她抱着想被安慰的期待,跟妈妈说了这件事。
结果,妈妈第一句话仍然是——
“谁让你蠢,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个脸,也不知道冲人笑一个,活该选不上你!”
以及——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光长个不长心眼,吃屎你也赶不上热乎的!”
连亲妈都看不上自己,那自己还努力个什么劲儿啊,还不如直接混吃等死。
带着这样的心情,这个曾经不服输的孩子彻底放弃了自己。
身为一个妈妈,我能理解三悦妈妈内心真正的想法。她是希望孩子能够奋发图强,才时不时地“鞭策”孩子。
只是她不知道,对孩子来说,刻薄的训斥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崛起”,只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暗示——
我不是个好孩子,我不配被爱,我一事无成,我活着没有意义。
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你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就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好,因为只有当他们感觉更好的时候,他们才会做得更好。
“我可以哭吗?”
予笑,一个别人眼中开朗活泼的小女孩,其实早已对疼痛失去了感知。
她一个人坐在钢琴凳上削苹果,不小心割破了手掌,却不哭不闹,愣愣地坐在那儿。
要不是教钢琴的梁老师看见,帮她包扎了起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当梁老师问予笑“痛不痛”,她摇了摇头:
“我已经好久没听过别人问我这个问题了,以前妈妈在的时候,我跌倒了碰到哪儿了,连我不小心咬到舌头了,她都会问我疼不疼。
每次她这样问我都很开心,不像现在……”
当梁老师抱着她,跟她说:“想哭就哭,不用忍着。”
予笑却再次问道:“可以吗?”
看得人心酸不已。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变成这样?
予笑的妈妈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了,爸爸伤心欲绝,不愿相信妻子已经离开了,所以从未告诉女儿,妈妈去世的消息。
可是,孩子是最敏感的。
妈妈骤然消失、爸爸消沉颓废、周围人窃窃私语,让予笑察觉到了真相。
她甚至知道,妈妈的遗体就在殡仪馆冷冻着。
但她不能说啊,因为爸爸“不允许”她知道妈妈去世了。
也就是说,爸爸“暗示”她:不能表达失去妈妈的伤痛。
不被允许向外表达,孩子就会选择向内攻击自己。
予笑一面在爸爸面前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快快乐乐生活;一面在日记里把妈妈的死归咎在自己身上。
而当予笑再也无法承受这种煎熬,她就会用身体上的痛苦去转移心理上的痛苦。
于是,予笑自残了,一次比一次严重。
你看,虽然“症状”在孩子身上,但只“疗愈”孩子是没有用的。
因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的,是父母的影像。
他们只是代替父母“生病”,真正需要面对问题的,不是孩子,是父母自己。
幸运的是,予笑爸爸认识到了这一点,终于接受了妻子去世的事实,去殡仪馆火化了妻子。
而这对予笑意味着——
爸爸允许她表达失去妈妈的哀伤,愿意涵容她的情绪,并依旧爱她。
也就是说,她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动力。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出现这种极端案例。
但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经常会遇到:
怎么孩子干什么都没长性?
为什么孩子这么脆弱,一点儿事儿都经不起?
怎么孩子写作业如此拖拉?
那么,是不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前,先问问我们自己:
是让孩子涵容了我的情绪?
或是我忽视了孩子的某个需求?
还是我让孩子替我“受过”,帮我承担我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这并非是让父母进行自我攻击,而是只有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孩子这面镜子才会映射出温暖、坦然、松弛的影像。
是的,没有完美的父母,当自己童年过得不太好或是正在经历苦痛的时候,涵容孩子的情绪、给予无条件的爱是很不容易的,甚至不自觉伤害了孩子。
但,我们可以诚实面对自己,不去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不去禁止孩子表达情绪。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写过:“诚实的父母,是不扭曲孩子感受的父母。一切本无常,不扭曲分裂,就是会自然疗愈。”
“如果我想为自己而活,你还会爱我吗?”
魏宁凯,一个24岁的小伙子。
他是他们那个小村庄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里的一家私企工作。
一直以来,他都是父母的骄傲,是亲戚朋友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的孩子,出车祸去世了。
一开始,他的父母以为是意外,对肇事司机恨之入骨。
可警方调查的结果是,年仅24岁的魏宁凯得了严重的肺病,他吃了很多药,很可能是因长期服药导致出现幻觉,才发生了事故。
可这事故,本来有很大概率可以避免的。
魏宁凯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
听话到什么程度呢?几乎到了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的程度,做任何事都要先看父母的眼色。
在他六岁生日那天,父母带他去商场买生日礼物,说让他挑喜欢的买。
可当他拿起游戏机,回头一看父母的眼神,就又放了回去。
他跟父母说,自己想要一本《唐诗三百首》。
他的父母高兴坏了,得意地告诉亲戚朋友这件事,觉得孩子以后肯定特别有出息。
可是,我们想想就知道,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想要的生日礼物,怎么可能是《唐诗三百首》呢?
看似懂事的背后,其实藏着孩子不被理解和接受的绝望。
懂事、勇敢、出人头地……
带着这些期待长大的魏宁凯,长成了父母眼中优秀的样子。可是,那并不是魏宁凯真正的样子。
那是他制造出来的一个“假自我”,一个用来换取父母爱和关怀的面具。
为了让父母骄傲,他只能变得越来越“优秀”;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只能越来越“努力”。
但看着父母欣慰的神情、别人满意的笑脸,他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他们对“假自我”越满意,就越意味着背后真实的他不被看见和认可。
没人知道他曾辗转反侧,没人知道他曾忧郁迷茫,更没人知道他其实想当个园林师。
更加不幸的是,魏宁凯被查出患了肺病,他谁也没说,只敢在微信小号吐露心声,然后默默地吃药治疗。
为了抑制病情,他服用了大量的药物,但同时也产生了头脑昏沉、精神恍惚的副作用。
意料之中地,他工作出了差错,被迫选择了离职。
“真自我”不被接受,“假自我”不再优秀。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在说“是的,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
而在回去的路上,他神情恍惚地穿过马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一声叹息。
如果小时候他被允许选游戏机当做生日礼物,如果父母愿意尊重他的爱好当个园林师,如果他没有自己扛,而是选择告诉亲人,那么很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
很多时候,虽然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却也用自己的期待束缚住了孩子的自由。
父母忘记了,孩子并非是为了满足父母而生,而是为了成为他自己而来。
被无条件爱着、被允许做自己的孩子,才会真正找到并相信自己的价值,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最后
我相信,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用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但许多父母却用错了方式。
在或强压或渗透的控制中,在不经意间给孩子投射自己的痛苦中,孩子是很难有空间发展自我、自尊、自信的。
试问,没有这些,孩子如何快乐幸福呢?
那么如何去做?
其实,爱和期待本身没有错,错在模糊了亲子之间的边界。
在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爱和满足的同时,不去霸占他的身体和灵魂,允许他主动地、有安全感地、源于热爱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我相信尹建莉老师的一句话——
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父母更重要的老师。
父母的言行,或许就左右了孩子未来选择哪条路。
尹建莉老师新书《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2023年教育日历》现已开售!
日历撷取尹建莉老师本人及古今中外名家大咖的教育箴言,全年365天每日一篇。
每天清晨花5分钟读上一小段,既能起到自我提示、启迪思考的作用,也可以芬芳心情,让你在一天的开始,正心诚意,带着对自己和孩子的宽容、理解、爱意进入关系、处理事务,不慌不乱。
愿每一个家长,都能坚持学习、稳步前行,在成长的道路上,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
↑长按扫码购买
《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
2023年教育日历 尹建莉编著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尹建莉老师编著2023年教育日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