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真实记录下,我家三代年轻人,30年间就业选择的潮汐变迁……

真实记录下,我家三代年轻人,30年间就业选择的潮汐变迁……

其他

点击卡片,关注毯叔看更多好文


和大家分享个喜事:


上周末,是我姥爷的90大寿,我们全家人从天南海北都赶回了东北老家,给姥爷一起祝寿。


上一次一家人这么齐齐整整地聚在一起,可能还是10年前姥爷的80大寿。


寿宴上姥爷挺高兴,挨个家人都聊了半天,但最让他自豪,挂在嘴边连连提起的,还是我的小表弟,也就是我小姨家孩子今年毕业找的工作。


对,他毕业后考上了我们省的检察院,进入公检法系统,成了一名公务员。


这可是我们大家族几辈下来,第一个公务员。亲戚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纷纷表示了祝贺,就像我大舅说的:


“表弟从此就是衙门口的人了,这要放在古代,咱家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图源:网络


表弟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劲地说:“哪有啊,我表哥,表姐,还有我小舅工作都很厉害啊,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生选择而已。


他这么一说我才发现,可不是么,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如今的20年代,我们家族几代学子,在就业的选择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这30年间年轻人就业选择的潮汐变迁。




先来说说我小表弟的就业选择。


我的小表弟子豪,生于1997年,是我们家我这一代最小的孩子,也算是一个典型的95后了。


从小到大子豪都是一个爱捣蛋的孩子,因为调皮,小姨总被老师找家长,按他的性格,我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民公仆。


好在子豪够聪明,高考前一顿冲刺,考上了我们省的985大学,学热门专业法律,大学期间他玩乐队,谈恋爱,打篮球,做社团工作,也没怎么正经学过习,但大三又冲刺了一年,考上了本校的法律研究生。


他读大学的时候,受律政剧影响很深,总想当个律师,研究生时还特意跑来北京,去了一所著名律所实习。


图源:网络


但实习没几个月,他就受不了律所的卷和压力离职了,和我一通抱怨底层律师地位有多低,工作时长有多长,赚的有多少,还和我说,通过实习,他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常和他叮嘱的两件事:


第一, 工作一定要稳定

第二, 一定要有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


所以他毕业考公,进入检察院,也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考试能力很强,形象好,也会说话,他的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现在刚刚入职,还在新人培训阶段。


但身边亲戚朋友的夸奖,和周围人高看一眼的眼神,都让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我问他,和你同一届的同学,毕业后都干嘛了?


他和我说,因为学的是法律,大多数同学走的都是体制内的路线,有和他一起考公,进入公安、法院、检察院这类政法系统的,还有进入工商税务系统,或成为各地选调生的


再就是部分同学进入了国企的法务部门,也有继续深造读博和当中小学老师的。真正去律所当律师的,转行去了新兴行业的,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图源:网络


我表弟子豪一直都在我们东北老家学习和生活,他的同学毕业后,除了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大多数都回了各自的老家,或老家所在的省会城市,真正来到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人,少之又少。


用他的话说,为啥非得到大城市赚那么多钱,又卷又不开心,人活一辈子,图的是啥?




表弟这个问题,深深扎了我的心,因为我就是他口中,不知道图啥的“卷王”。


我10年在北京研究生毕业,比表弟早了整整12年,关于毕业后干什么?我当时远没有表弟想的这么明白,只是有两个模糊的想法:


第一,一定要留在北京;

第二,一定要多赚点钱。


基于这两个诉求,我的就业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要找能解决北京户口的金融机构。


那时候在北京找份工作,不难,但找份好工作,也同样不容易。


我也是经历了各种笔试面试,在各种offer中比较来比较去,最后进了一家头部券商正式入职。


图源:网络


我的同学们,最后也大都去了银行、券商、保险这些金融机构,还有一些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都是市场化机构。只有两个继续读博的同学,多年后在高校当了老师,现在已经快混成教授了。


现在回头看,进入市场化机构工作的好处是,薪酬有优势,工作环境相对公平和简单,个人成长也看得见。


当然劣势也有,别指望什么work&life balance,你随时都要工作,随时都要待命。我们就常开玩笑说,自己的24小时都卖给了公司。


这种工作节奏和氛围,身处其中的人,挺着挺着也就习惯了,在“卷”这个词发明之前,我甚至从没意识到自己,是否失去了生活,因为生活对我的回报早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想想看,我一个从东北小城来北京漂的穷学生,这些年升了职、加了薪、还赶上了买房的红利期,买到了自己的第一套和第二套房,娶妻生子,在这个残酷的一线城市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凭的是什么?


不就是比别人更拼命,比别人更坚持,比别人更卷么?


和我一样选择的还有小我四岁的表妹梦冉,是大舅家的孩子,这次也是带着娃回到老家看姥爷。


她和我一样,学生时代在北京读书,11年本科毕业就开始工作,从小公司的运营干起,误打误撞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后来就在互联网行业一直深耕。


唯一不同的是,她跳槽很频繁,基本上两年就要换一家公司,14年又从北京去了成都工作,彻底安了家。


图源:网络


这些年她的生活大起大伏,经历过公司上市的高光时刻,手中变现了不少期权,但去年因为所在行业动荡,她也被公司变相优化了,现在赋闲在家已经快半年。


表妹心态倒是挺好,一方面,她踩中了这些年互联网行业的成长红利,薪酬一直不错,加上手中持有的股票,也快财富自由了,所以没什么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她忙于事业,很晚结婚生子,现在孩子才不到2岁,也正想有一段完整的亲子时光。只是她父母始终耿耿于怀,觉得公司辜负了表妹。


在互联网行业干久了,看多了这种中年波折的故事,梦冉和我说,她越来越意识到:


一个人的运气和money都是守恒的,前十年用的太快,后面肯定得还,早还晚还都得还。




表妹的感慨,我79年生的表姐如君第一个表达了异议:


“还是得找个有持续成长潜力的行业,然后伴随行业一步步成长,哪怕行业成长的慢一点,你也能摘到行业的果实!”


表姐说的就是她自己,作为一个00年代学化工的大学生,她02年从杭州一所普通大学毕业,不是985211,也不是什么热门专业,但还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拿到了上海一家快消巨头的offer,在外企一干就是20年。


这20年间,她跳槽过几次,每次跳槽都伴随着升职加薪,这次聚会我才知道,她已经是他们公司中国分公司的VP了。


图源:网络


聊起来当年为什么去外企,表姐也记不清了。只记得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白领”一族开始兴起,无论影视剧还是各种宣传,都把外企工作描述的光鲜亮丽、高贵体面。


的确,当年外企不仅工资给到高,福利待遇也绝对一流,我表姐毕业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超过了4000块,还有一年15天年假和各种完善的职业培训。


不仅是表姐,她们学校当时大部分同学,都把外企作为就业的首选。为了参加宝洁,联合利华这种top外企的宣讲会,他们都一起坐火车到上海的高校去蹭会,然后一遍遍地刷外企的笔试机经,找同学结对练习口语。


几经准备后,最后真正去了一线城市外企的,也占了同学中的一半以上,那时候说起考公考教,这些所谓的编制工作,基本上是一条别说名校生,就连他们这种非名校生也看不上的出路,大家都说:有能力的,谁会去那种地方浪费青春啊!


外企20年,表姐被训练的工作高效,表达得体,又fashion又年轻,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精英范。


就连她的一对儿女,也英语说的倍溜,一心准备以后出国留学。


图源:网络


当然,表姐也知道,这些年外企的光环早已不在,论薪资,比不上民企,论稳定,比不上国企,作为中国人,还有职业天花板,反正她是没法再往高升了。


但作为被外企深刻影响的一代人,她还是和我们说,她在舒适区里呆的足够久也足够自洽,不会想不开,再到大江大河里去扑腾了……




说到扑腾,绝对不能忘记我们家族里出现频率最低,但存在感最强的小舅了。


为什么出现频率低,因为小舅90年代大学毕业就去了洛杉矶求学,后来在美国结婚生子,早就成了正经米国人,好几年都不回国一次。


说到存在感最强,是因为在我表弟之前,小舅一直是姥姥姥爷口中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小舅佳明是69年生的,是姥姥姥爷最小的孩子,他没经历过哥哥姐姐们经历过的贫困波折和上不了学的磨难,一路从小学顺利读到了高中,当了12年的学霸,高考更是成了我们当地的数学单科榜眼,去了清华大学读书。


图源:网络


到现在,姥姥姥爷家里还裱着小舅当年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二老逢人便炫耀一番,炫耀了整整30年。


小舅进入清华学数学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周边老师同学西化风气的影响,他从大二起就开始准备托福GRE要出国,最终研究生申请上了洛杉矶一所名校,一路读到了博士。


毕业后,他在美国高校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和导师出来一起开了一家数字化公司,再后来,公司被收购了,他大赚了一笔,就此过上了半退休的生活,开始热衷于户外运动和修缮房屋。


几年前,我去美国旅游特意去看望他,他还给我展示了他自己修葺栽种的几百平米大花园,这于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更做不到的。



图源:网络

都说好山好水好寂寞,但小舅在美国生活的并不寂寞,因为当年他清华的同学们,基本上70%都出了国,50%以上都来了美国。


虽然不在同一州同一个城市,但这些年他们往来一直很密切,他娶的妻子也是当年的清华同学,现在俩人身上一点看不出学霸的样子,简单的穿着和黝黑的皮肤,就像美国小镇普通的中年夫妻一样。


当然小舅离开中国太久了,也早就不知道,也不认可这30年间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变化了。


在他心中,出国读书,定居国外,始终是有选择有能力年轻人的首选。


外国的月亮虽然不一定比中国圆,但他在那里找到了他的伊甸园。




这就是我们一家三代5个人,30年间就业选择的潮汐变迁。


从30年前,90年代的大学生我小舅,到00年代的大学生我表姐,再到10年代的大学生我和表妹,又到了如今20年代的大学生我表弟,每个人都做出了最符合自己当下需求的职业选择。


虽然如今坐在一起,我们回过头来看,好像很多选择都稳稳踩在了时代的红利上。


但其实所谓红利,都是要花时间验证成功后再回溯,才能被称作红利的。


反而身在其中的人,当时大多无法分辨这个“选择”是机会还是风险,只是盲目地跟着大流往前走,是典型的“用脚投票”。


如果说真有一些什么在驱动他们的选择,我想,大概是以下几点:


第一,时代的趋势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痛苦,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机会。


从90年代起到现在,我们有幸赶上了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沾上了国运的红利。


图源:网络


但90年代国家冉冉上升,一切亟待振兴,00年代,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10年代,中国的各类产业在内外动因下蓬勃发展,20年代,中国进入了增长的稳态……


这种国家形势的微妙变化,也引发了社会主流思潮的变化,让身处其中的人,出于自保,做出了最符合自己当下利益的选择。


我不由得想起近期在网上看的一个段子,说观测行业见顶的方式,就是看清华北大的就业。


2005年,清北毕业生纷纷去宝洁、联合利华,外企发展就见顶了;2008年,清华北大毕业生打破头去银行、移动等垄断国企,然后就限薪了;


2015年,清华北大毕业生纷纷去互联网,然后互联网泡沫就破裂了;2019年,清北毕业生去教培行业,然后行业没了。


仔细想想,这些描述,虽然戏谑,却不无道理。


毫无疑问,清北毕业生,是中国就业市场中最游刃有余的强者,他们有最强的议价能力去选择最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岗位。可当大幕落下时,他们也无能为力。


这就是时代赋予每代人的危与机。


第二,家庭的潜移默化


国运影响思潮,家风影响格局,有时候,你会看到哪怕同一个年代的人,在求职中也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这就是原生家庭的潜在影响。


比如,家里是官员的孩子,更倾向于当公务员,家里做生意的孩子,从小就热衷创业。


图源:网络


当然事实证明,原生家庭的影响一般呈现两极化倾向,要么极为认同,要么极为反感。当一个官员的孩子,极端讨厌父母的体制作风,宁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个体户,我们也要接受。


总之,一切都是家庭惹的祸! 


第三,对安全感和自由度的取舍和平衡


每一代人的就业求职,本质上都是在安全感和自由度之间做出的排列组合,你追求A,就必须舍弃B,你想得到C,就必须让渡D。


90年代我小舅那一代大学生,正处在学历增值的天之骄子时代,对自我的认同感和价值感都很膨胀,也更愿意去追求所谓的自由,所以出国、做生意,这些天高任鸟飞的扑腾式选择,是他们所向往的,反正年轻,就算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作为高学历的学子,最后还有国家兜底。


反观现在20年代的毕业生,所面对的是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飞速跌落,和“学历通胀”的社会化常态,过去大量应届生分布的产业,受经济周期及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已经无法大面积提供就业岗位,在这种供需极不平衡的市场下,年轻人的求职路一再碰壁,只能先舍弃对自由的向往,奔个编制图安稳。


图源:网络


当然,未来编制是否还是安稳的铁饭碗,是否要一辈子守着编制,这件事没人能说清楚。


毕竟,一个东西,只有抓紧之后,你才有资格谈“放下”。

 

好吧,和家里人聊了这么久,把30年间年轻人的就业选择聊了个遍,最后大家还是感慨着岁月不饶人,对过去种种一笑了之。


就像我大表姐说的:


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也总有一代人的使命,职业的起点和当前的位置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方向和速度,以及加速度。只要每一代年轻人还保持着中国青年优秀的革命传统“奋斗不息”,就不怕被时代的浪花打翻。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被浪花打翻了,你也要相信,这个时代我们国家的多元性和容错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高,也更好。


图源:网络


所以,听我表姐慷慨总结完,她15岁的女儿一边鼓掌一边抓紧补上一句:


“我可不要上班,我要灵活就业!”


好么,这看来是30年代年轻人新的就业风向了……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你也许还想看:


我23岁的表弟想提前退休,他70岁的爷爷却还在继续工作……


说个真实观察:大多数贫困家庭,都死在内耗上!


中国的底层经济到底什么样?在西南小镇度过国庆假期后,说说我的真实观察


点击关注毯叔

回复“盘钱”领30本财商好书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天谈钱
请添加微信:guanzhang3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哈佛大学专业选择的“灰度测试”!上海老弄堂里,挤着我们一家三代人 | 人间 · 故事大爆炸2022九尾狐筑格精选|“苹果精神之父”拉姆斯:277个作品,回溯工业设计前的潮流变迁黄大妈:跟上年轻人,也让年轻人跟上我人生人世的磨难像潮汐 | 人间日签约会软件不靠谱?聊天产生的好感错觉?当代年轻人恋爱怎么这么难!小行星撞击火星的声音,被“洞察”号记录下来了|环球科学要闻《部队大院的八零后》第五章 手榴弹要结婚了当代年轻人:表面人畜无害,背地里玩很大年薪百万金融男的择偶观,真实记录,来感受下……担心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这个搪瓷杯送你了!爆款之下,年轻人在追回真实年度最“出圈”联名,五菱X薇诺娜如何击中当代年轻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介绍那些百万年薪金融男的择偶观,真实记录越BE越好嗑?当代年轻人在恋爱里栽的跟头,全在这个素人综艺里了上海需要年轻人,年轻人需要地摊【本周讲座】《结合就业趋势 如何规划研究生申请及专业选择》当代年轻人不想谈恋爱的真相Top1。“门开着不就是让人进来玩的吗?”男子赤身闯入女住客房间,监控记录下惊魂一幕…厌学逃学、失业躺平,选择成为遗容化妆师的95后女孩,治好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内耗”当代年轻人的体面,都在折扣店里恐怖!列治文女子到公园遛狗,猥琐男竟然在自行车上对着她做这事!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一切...你对免治肉放心吗?你选择怎么花时间,时间就选择怎么塑造你别无选择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种种子[仙气]2022年,镜头记录下温哥华最短暂,却依然美丽的秋天……我……阳了!那就记录下放开后第一波阳性病人的真实感受吧我身边那些年薪百万金融男的择偶观,真实记录,你们来感受下……这一代年轻人变了,钻戒市场是否会变天?当代年轻人为什么爱躲在洗手间里?十年间,“90后”年轻人都流向了哪些城市?青山处处埋忠骨 还是忠骨埋一处?1986年伦敦穷游记(4)香港公布多条人才引进政策,留学生又多了一个就业选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