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独居才是真“折寿”!柳叶刀子刊:「独居」显著增加死亡风险15%,但年轻人和男性更甚...

独居才是真“折寿”!柳叶刀子刊:「独居」显著增加死亡风险15%,但年轻人和男性更甚...

公众号新闻


问大家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此刻,你是一个怎样的居住状态?是和家人住在一起,还是和朋友合租,亦或是独居?


现阶段,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了。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20年我国的“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占总家庭户总数的1/4还多,规模相当之庞大!而当前的“一人户”家庭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除了人们熟知的空巢老人之外,还有一个群体被称为“空巢青年”。


不同于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空巢青年”的独居多少有些被动,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常见现象。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追剧,一个人睡觉......他们可能嘴上说着喜欢这种“自由”的生活,但背后的emo却只有自己默默承受(真实情况:点外卖要凑够配送费;看爱情片只能心疼地抱住“胖胖的”自己;再晚睡也没人管......)


更令人扎心的是,独居竟会显著升高全因死亡的风险,尤其是年轻人!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联合加拿大学者开展的最新队列研究,调查了超6万人的数据,发现了“独自居住”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


DOI:https://doi.org/10.1016/j.eclinm.2022.101677


研究者表示,这是第一次针对“独自生活的社区成年人”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独自居住使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15%。其中,该关联在6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群中更为强烈,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41%;却在75岁及以上的“空巢老人”中并不显著。


唉,看来“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是有科学依据的。这独居的“自由”啊,还真的是要以“生命”为代价!(注:研究中的“独居”是字面上的独居,并没有引申到“单身”)


事实上,不仅是在中国,从全球的数据来看,独居人数都在持续增加。在美国,从1950-2019年的近70年间,独居的成年人数增加了12%;而加拿大的独居成年人口增长更为显著,从1950-2016年期间升高了21%;英国也在1997-2017年的20年间多了16%的独居者。目前,这一增长并未有停下来的趋势。


这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此前就有研究发现,独居与一系列的不良健康后果之间存在联系,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痴呆症等。但高强度的证据不多,也不明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年龄、性别间的差异。


为了探明“独居生活”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收集了来自全球的18项符合条件的队列研究,并对全部的62,174名成年参与者进行了深入的分组分析(包括年龄和性别)


综合分析18项研究发现,与非独居的成年人相比,独居导致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15%(RRs=1.15, 95%CI 1.08-1.23)


独居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15%?看起来也还好?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空巢老人”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死亡风险更高呢?


但结果恰恰相反!独居与非独居的老年人(75岁及以上)之间的全因死亡风险没有显著差异;而问题出在了年轻群体上(65岁及以下)与非独居的年轻群体相比,独居导致全因死亡率显著提高41%(RRs=1.41, 95%CI 1.17-1.71)


不仅如此,甚至与独居的老年人相比,独居的年轻群体死亡风险也更高,后者比前者高出59%(RRs=1.59, 95%CI 1.17-2.15)。好家伙,原来“空巢青年”才算是“高危人群”啊!


不同年龄之间,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差异


对比不同性别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意思的结果:独居只增加了男性的死亡风险,而对女性的影响几乎不大。


与非独居的相比,独居男性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升高41%(相当于每1000人中多死亡88人)。而女性中未观察到该差异。此外,独居男性的全因死亡率甚至比独居女性高出39%(95%CI 1.14-1.70)


不同性别之间,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差异


最终,研究者还进一步使用了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方法评估了证据的确定性及因果关系。在年轻人(65岁及以下)和男性中,独居和高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低确定性),即在这两类人中,独居或引起死亡风险增加41%。


综上,高度确定性的证据表明,独自生活与65岁以下成年人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升高41%有关,而这种联系在男性中比女性更为强烈。不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研究者表示,对于男性及年轻群体,独自生活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孤独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相比于独居,与他人一起生活能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生活方式也会更为健康。此外,炎症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最近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独居与中年男性体内IL-6和C反应蛋白升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在女性中没有。而这些炎症标志物与多种疾病相关,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给“空巢青年”提了个醒儿:即使一个人住,也要对自己好一点,毕竟咱可是“高危人群”呢(


参考文献:

doi: 10.1016/j.eclinm.2022.101677. 

撰文 | Swagpp
编辑 | Swagpp
来源|梅斯医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柳叶刀:中国儿童与青少年癌症发病率揭露!别不当回事!这6种小病不要拖,患癌、死亡风险都会增加…韩雅玲院士团队《柳叶刀》发文,BRIGHT-4试验证实在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比伐芦定或优于肝素|AHA 2022《柳叶刀》:研究发现,学历越高的女性,越瘦,男性则相反少壮不节食,老大真折寿!Science:每顿只吃八分饱,强身又益寿、抑制多种慢性炎症!多吃反而折寿……《柳叶刀》刊发中国研究,将迅速影响全球卒中治疗若是当真的话.....为文革叫好的, 实际是在调戏老大《柳叶刀》子刊:每天走够这个步数,更长寿!全国35个一二线城市,谁最“长寿”?女性预期寿命显著高于男性…《柳叶刀-微生物》:首例人感染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溯源及演化研究,感染为「溢出性感染」事件讲个房客上学的故事。。闻闻肉味就能瘦?Nature子刊:「气味疗法」可促进脂质代谢轻松减重,或是减肥困难户福音!柳叶刀研究:这变体能逃避几乎所有抗体!加国140万人有长新冠症状柳叶刀摘要征稿 | The Lancet Summit:儿童肥胖影响整个生命历程结束精神疾病污名化!《柳叶刀》发布重大报告@不爱运动的人:每天4次1分钟的日常活动,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0%|Nature子刊清华、上交等联合发表Nature子刊:「分片线性神经网络」最新综述!越吃越甜是真的!Cell子刊:仅1个月摄入高糖食物,味觉对甜味的感知能力便会降低50%柳叶刀子刊发表中科院严景华、姚永刚团队文章,研发高效蛋白疫苗同时预防新冠、流感!重复感染新冠?重病+死亡风险猛增加柳叶刀重磅: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揭秘!骗子的猖獗首席卫生官刚宣布!几百万人因这问题健康堪忧!饱受折磨!女性更甚!柳叶刀子刊:中国成年人中,吸烟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相关疫情后超一半澳年轻人感觉被孤立,节假日孤独感更甚《柳叶刀》(IF=203):研究发现,在中国,学历越高的女性,越瘦,男性则相反柳叶刀重磅:首次揭秘新冠药物研发新思路,又一种病毒有望被攻克!经常出去吃增加死亡风险!想长寿?多在家吃!熬夜不仅使人变傻,心梗面积还更大!JACC:熬夜导致心脏不良事件显著增加92%!视频号预约 | 11.30直播:2022第八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冰箱的管理《柳叶刀》上线香港真实世界研究:新冠口服药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感染死亡率《柳叶刀》最新研究公布:澳洲一半的癌症本可以避免!只需做好这些事!Science子刊:MIT的新型经鼻黏膜疫苗研发平台,既可诱导强烈的“黏膜免疫”,还能诱导出如肌注免疫一样显著的“系统免疫”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