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向何处去?
人类又将往何处去?
尝试在《文明的两端》回溯与展望,试图寻找答案的学者何怀宏这样写道:“若干年前,我曾感叹当代精神文化的衰落,后来则是担心整个文明的衰落,现在,这两个问题似乎还和人类本身是否也要衰落甚至被替代联系在一起了。有什么解救的办法?或许应该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包括在文明的发端中寻找?“不过,我也许还不是真的要寻求最后的解答,因为很可能就没有这样的解答,或者说,这答案相当无望 ——不管是无望得到回答,还是这答案的内容让人无望。”“文明”这个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它指个人内心光明、明澈、智慧的德性,如“其德刚健而文明”,也有将此德性引申、教化及推广到天下之意,如“文明以说,大亨以正”,“‘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后一种说法已经与当下对“文明”的定义相近,但大多数时候,中国古代对“文明”的定义仍然集中于个人。直到近代东亚世界大量翻译西方著述之后,“文明”这个汉语词才被比较完整地用于接近英语“civilization”的词义。而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的概念像今天一样地使用,也是直到近代才开始流行。何怀宏认为,“文明”与“野蛮”相对。文明“首先意味着一个普遍的历史过程,其范畴一般不会包括单纯采集狩猎的人类历史阶段”。同时,“文明”更强调共性、普遍性、普世性,还需要有大致的共识。“文明,就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可以持久固定群居的物质生活基础,形成了或者正在走向一定的政治秩序,具有一定的精神生活形态的人类开化状态。也即,文明一般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物质文明,包括劳动的分工、稳定的物质生活来源和剩余收益,以及相当规模的聚居,如城镇;“二是政治文明,包括出现了国家或国家的雏形,或者正在走向国家,且可能也要容纳其中局部和暂时的政治秩序的崩溃;“三是精神文明,不仅有精神的内心生活,还有精神的外在形态和成果,包括文字,或至少丰富精致的口头语言,有各种可以流传和留存的精神产品,有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等。”那么,所谓“文明的两端”,就是“明显的开端和发展到今天的成就或形态”。很多中国人习惯强调“经验”,喜欢讲“经历”,认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就意味着懂得更多,认为“经历才真的懂”。但从哲学角度而言,这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前人总比后人知道的多,历史学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简单点说,你觉得一个汉朝平民对汉朝更了解,还是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对汉朝更了解?你觉得一个从小在深宫长大,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都城的皇帝懂得多,还是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懂得多?正如何怀宏所说,行动轴和思考轴是两回事,“作为行动的主体和作为反省的主体的‘前’‘后’是不一样的。作为行动者,‘前景’‘前途’‘前瞻’中的‘前’,却正好是时间轴上的‘后’。前一种是行动者的主体或主观视角,后一种是反省者的客观或旁观视角。”也就是说,“我们的父辈、祖辈都是比我们老的人,那些唐宋的人、先秦的人就更古老了。但是,他们其实是处在人类的童年。培根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他认为,和古人相比,我们才是富有经验的‘老人’,而他们却是‘幼者’。”一是文明诞生的时段,“也就是从奠定物质的基础,到出现政治文明,再到出现引领各自文明走向不同道路的精神价值的创造”。另一个时段则是文明的现代,“也就是人类文明诞生后一万余年、我们正身处其中的这一端。文明在这一端似乎陡然加速,一面是集中于社会的价值平等乃至全面平等,一面是集中于人类对外物的认识和控制。”在文明的价值观中,平等和自由都是不可忽视的概念,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核心。何怀宏在书中探讨了“平等”,反思了“不平等”的存在。他认为,多元化价值观并不是平等的终点,因为它会自然而然以相对多数者追求的价值为归依。而这种以多数人为决定依据的所谓多元化,最终会走向一元化。也正因此,人类社会出现了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精神追求却陷入停滞的境地。工业社会的本质是一个技术统治一切的社会,个体毫无招架之功。“随着技术同商业和实业结合,不断从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走向创造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有些物品是对过去自然需求的提升,出于对温暖、光明乃至美观的欲望,比如,从火把、蜡烛、油灯到电灯,从兽皮、粗布到各种各样的衣服和装饰品。还有些物品,如电视、电脑和手机,则是此前的人们完全不知为何物的,几乎是全新的需求。“但只要这些新物品用惯了,也就会变得离不开了。少数人即便想抵制,也抵制不了——不仅不可能动员社会抵制,自己也很难在抵制中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何怀宏
“人类脱离动物界难道只是为了把对动物和外物的控制能力提高到极致?人类是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促进整个文明的繁荣?技术会不会给文明带来危机,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是,我们是不是要优先考虑:人类的文明要怎样才能延续?处在文明历史后端的人类的前景和出路何在?我们如何走出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由物欲和控物能力共同打制的铁笼?”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不会有答案,但人类对于世界的追索,即使只是少数人的坚持,也不会停止。人类文明过程并不仅仅只有单一维度,而是一个从“求同”到“趋异”再到“求同”的过程。但现实却是很多人只看文明的过程,不看两端,结果反而无法真正理解文明,当下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逆潮——国情论、文明特殊论、甚至反文明的思潮,其实莫不来源于此。
何怀宏老师最新出版的《文明的两端》,堪称一本当今少见的,从文明的两端入手,把握住历史的脉搏,从而看清当下,理解通往未来亟需思考的种种问题的全新力作,阅读收藏本书至少有以下三个理由——
◎一部独特的“文明史”——集历史学家×哲学家×社会批评家三种视角于一身一般的文明史更多地强调叙事,反省和危机意识不足,也很难对中西文明都有深刻的认识,甚至有很多作者打着文明史的旗号,写出来的却是文化史——讲的是“国情论”“文化特殊论”。而这本《文明的两端》不仅在开头就厘清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更通过历史、哲学与社会三方面视角,兼容中西,包含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与问题的思考,堪称是专为中国读者所写的一部“独特”的文明史。◎凝结近十年思考,以巨大的时空尺度,厘清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本书凝聚了何怀宏老师近十年的思考,一上来就从数万年的文明演进中,抓住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以物质为基础、价值为主导、政治为关键”。也正是通过这一逻辑,很多重要却难以回答的问题,被追问到了更深的维度——比如,人何以为人,何以区别于文明状态之前的原始人,乃至区别于动物?文明何以为文明?难道人类文明就是要“始于物质,终于物欲”?人类的文明要怎样才能延续?人类文明的解救之道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隐藏于文明的发端?何怀宏老师不仅是当代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还是翻译大家,《正义论》《沉思录》等书最经典的译本,正是出自何老师之手。因此,读何老师文字,不仅没有丝毫说教之感,反而有“润物无声”之收获。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称他为“严谨治学、长于思考的优秀学者”。此次,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还特别请何怀宏老师为本书亲笔签名。签名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何怀宏作品集”)。限量签名版《经济学入门50讲》
欢迎扫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米塞斯《人的行动》精·读·训·练·营,现价:365,每多100人涨价一次。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