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私藏的一些宝藏精神食粮
最近几年一个很大的感悟是,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人到中年,我都越来越觉得自己认知浅薄、懂得太少,特别是和叮当聊天时,当自己知识储备有限,不能愉快地“传输”知识时,真得觉得需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
而且后疫情时代,自己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力感,越来越强。
如何克服焦虑?对我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书和学习了。
目前阶段,工作和带娃太忙,没办法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只能兼顾着多利用碎片时间学吧……
相信很多朋友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平时在做童书分享时,我也经常会收到一些希望我推荐成人书单、成人课程的留言。
今天就来分享了,一些我看过的关于父母成长的长知识内容,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哪怕是一点点。
说实话,因为平时忙,还是有休息间隙也不是说完全都是看书涨知识,也会想逛逛淘宝刷刷微博,所以自我成长这方面的我看得并不算太多,但保证推荐的都看过,至少在涨知识方面,不会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
我的关注点也比较杂,有和工作相关的,也有完全无关的,只是我的个人兴趣。大家看完后,请各取所需~
这篇分享的内容很丰富,有纪录片、公众号,b站up主,也有书和音频,共21个。并非都是近期看完的,而是长期学下来的存货,真心觉得好的内容。我平常也会在编辑部征集大家看完后有收获的书影音,这次也一并加上了。
人的认知始终是有限的,只有保持学习的习惯,非功利性地读书,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的浮华,获得内心的平静。我觉得这也是刷短视频所无法替代的精神食粮。
附上我最近读到的诗人黑塞的话:
如果阅读能力仍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那你就像带着护身符的幸运儿。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接受成人继续教育。
和孩子一起进步,咱们大人也不能输啊!
关于教育
纪录片:《生命·成长》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
喜马拉雅:《东成西长》
书:《终结作业战争》
《生命·成长》
播放来源:腾讯、爱奇艺
豆瓣评分:9.0分
《生命·成长》是我很喜欢的一档教育访谈纪录片,现在已经出到第三季了,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绝对的小众佳片。
一集就十多分钟,足够短,但足够精彩,而且专治“育儿焦虑”。
它让我反思对于叮当兄妹俩的成长,我所做的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哪些又是我需要“静待花开”,急不得的部分。
这个纪录片很像是智者访谈,嘉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心理学家、美育家、幼儿园长、企业CEO等颇有成就的教育实践者,他们与主持人共同探讨了,各自心中“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听到不少具有实操性的育儿建议。
如何尊重孩子的天性?
未来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如何帮助孩子发现爱好?
二胎家庭,如何给孩子更平衡的爱?
心理学家贺岭峰的那几集,讲得太通透了!推荐给大家看看。
另一个想推荐的,是我在喜马拉雅追的播客《东成西长》。
这是一个讲童书和教育的节目,主持人是红泥巴网站创始人阿甲,和奇想国童书创始人黄晓燕。
这档节目对于我看书选书、了解童书的创作,怎么给孩子讲故事都有启发,也大大开阔我的童书视界。
每期节目他们都会邀请童书创作者、出版人或相关工作者,一起聊童书,聊绘本大师,还会列出他们心中的好书单,也谈儿童教育理念。
比如他们请来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的中国主席张明舟,苏斯博士的译者常力老师,《桃花源的故事》的作者蔡皋,与中影公司的制片人聊儿童电影,还请来过西藏的阅读推广人扎次……
节目很轻松,像闲聊,但都是专业童书推广人的心里话,聊得挺深的,很多期我听完了,都是意犹未尽的感觉。
《终结作业战争》这本书,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家,我是冲着它的名字买的,哪个家长不想和辅导作业的拉锯战说拜拜啊😂!
最近翻完了,书里不少内容都和传统育儿书很不一样。总的来说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完成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不是父母的责任。
书中的内容,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主要是第一章节),但一部分“非主流”的观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想让孩子在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拥有美好的婚姻。(父母不是教知识的老师,更多地应该是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
2. 成长需要规矩,父母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信。(不是说压制孩子,而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立场坚定地对待孩子的要求)
3. 在辅导作业时,只谈作业,不要和孩子讲道理(比如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就不会呢?)
作者也提出了辅导作业ABC计划:
A:让孩子独立写作业。
最好提供一个私密的、专属于孩子的空间做作业,并且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
B:退后。
等孩子自己开口向你请求帮助,保持克制,别插手太多。
C:设定界限。
20%是你能提供帮助的上限;对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也要作出限制。
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家可以辩证地看看。书里的这些建议,你觉得有道理吗?
关于时事新闻、人文历史
公众号:智先生、宁南山、观雨大神经、牛弹琴、占豪、缓缓说
b站:张维为
书: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蒙曼说唐:武则天》
最近两年,我很喜欢通过各种方式读国际新闻,读历史,这对于构建我的世界观和文化观都很有帮助。
推荐几个我一直看关注的公众号:
智sir的“很认真系列 ”是做得相当用心的长文,加深了我对宏观事件的理解,有种“一篇环游世界村”的感觉,读起来很过瘾👇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以下几个也是持续输出干货的良心公号,我几乎篇篇都会细读。
我很喜欢“宁南山”,也是深圳的公号,佛系地连留言区都不开放,更新频率也不高……但很有观点,值得细读。
如果更喜欢视频的形式,推荐复旦张维为教授的《维为道来》。
讲的国际局势和中国发展,紧跟热点。视频制作也比较精良,短小精悍,B站可看。
张教授曾是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后来成为了中国在国际话语交锋的直接参与者,为中国强悍发声。
作为亲历者,他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往事做成了“回忆与思考”专栏,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国家外交的一些细节。
再介绍一些历史书:
杨照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是刀妈给我推荐、我正在读的书,
中国历史很多人都在讲,但大部分人都在各自的方向、领域研究和表达。而杨照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研究别人的“研究”,然后融合、整理,给我们看到历史更完整的模样。
就像盲人摸象,大家各摸各的,然后他一个一个打听,听完后自己尝试拼个大象出来。
他讲历史,却像是在讲述一部虚构类小说,一部名叫“中国”的大型连续剧一样,充满故事感。
而这个历史里面,包括了文化、经济、政治等等,是一张四通八达的知识网络,说实话读起来还挺颠覆认知的。
如果是看不进比较正规严肃历史的朋友呢,可以看看蒙曼的书。这是编辑部小伙伴给我推荐的。
蒙曼教授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讲师,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我对她的印象就是,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特别会讲故事的幽默学者。
蒙曼版的《武则天》属于武则天入门级读物,讲了一代女皇波澜壮阔的一生,书内有大量作者基于史实给出的主观评价与推断,所以读起来会比较有趣。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她的百家讲坛《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等系列。
关于文学
推荐两本书和一个读书APP。
书:《蝲蛄吟唱的地方》《文学体验三十讲》
APP:读库App
《蝲蛄吟唱的地方》不是一本新书,但近期我读到还挺惊喜的。
读完我才知道,这是一本70岁生物学家老太太的小说处女作,太了不起了!
读作:là gǔ,
是一种淡水龙虾
这本书很奇妙,既是舒缓诗意的湿地科普散文,也是处处是伏笔的犯罪小说,又是一个不落俗的大女主故事。
听起来是不是很离谱😂?但这本书做到了!
故事讲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孩基娅,独自在湿地长大,却被卷入一桩花花公子的谋杀案中。情节充满反转,非常过瘾,野蛮生长的基娅让我不时地想起《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我就先不剧透剧情了,这个故事带给我很特别的思考是,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交织关系。
在被人类社会抛弃时,湿地接纳了基娅,养育她、保护她,所以基娅像一头小兽一样,在湿地摸爬滚打,她渐渐理解了,世界真正的运行方式其实是残酷的丛林法则。
这让她一定程度上“释怀”了亲人的抛弃,爱慕者的假惺惺,更让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拥有了强大的内心。
雌萤火虫用假信号吸引陌生雄性,然后吃掉;雌螳螂吞食自己的伴侣。
基娅想,她知道怎么对付自己的爱慕者了。
而另一方面生活却告诉她,人类和动物大不相同。
法庭上的陪审团选择相信她的无辜,初恋的无私奉献让基娅卸下所有防备,“人类的爱情不止是湿地动物间奇怪的交配竞争”。
基娅找到了人、自然、动物,三者间的平衡,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喜欢自然风光的读者朋友,文本描述真的很出彩。
第二本书是《文学体验三十讲》,作者是三联的前副主编苗炜,他分享了多年来对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的阅读体验,以及一些人生话题的思考。
看见“文学体验”几个字先别觉得头大!
本来我以为这可能会是一本我很难读下去的文学评论,告诉读者什么作品好,用了什么精妙的写作手法,结果这本书完全没架子,通俗、好读,我把它当睡前读物。
举个例子,契科夫有篇小说写了一个男人在贤者时间,吃了一块西瓜。
文学体验会讲什么呢?关注点可能就会放在西瓜上,为什么这个时候就不能吃橘子呢?吃西瓜多费事啊……
这么愣头愣脑的疑问,是不是你我很容易想到的?
这本书就是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告诉我们,读文学作品这件事,不需要那么高的“修养”,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与人的情感连接。
只要文字能给到我们一些感受,能照见我们的生活,有一点抚慰人心的作用,也就够了。
这本书好玩的地方在于,每一章都会在多部文学经典、电影和现实事件之间穿梭,点到为止,很有趣味。
所以它更像是一本阅读的引导书,一个开始,因为它会勾起你的好奇心,让你想看更多他提到的的书和电影!
这本书的音频在三联中读App上有150万的播放量,也是苗师傅讲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去听听看。
另外想分享的是读库App。
读库是老朋友了,创始人张立宪(江湖人称“六哥”)的故事,曾打动无数有阅读情怀的爱书人,也包括我。
读库出品,必为精品,它有杂志的广博,也有书籍的深度。
作为纸质版的延伸,读库App的“读”就是纸质书的所有电子内容 + 创作故事,以及往期读库的精选文章,它的文章质量我无需多说了。
想特别提下它的“视”和“听”板块,特点就是长长长长……基本是都是以“小时”为单位。
可以听到一些读库书籍的原声版,还邀请了一些嘉宾做访谈,比如梁思成、李诞、陈晓卿,不少选题都很有意思。
在短视频刷屏的年代,动辄一个小时以上时长的视频和音频,它显得有那么些不合时宜,格格不入。
但只要你能耐住性子听下去,最后收获价值是极大。我觉得这个app,相比三联app,人文情怀更深厚一点,也相对小众一点。
关于自然地理科普
书:星球研究所《这里是中国1+2》
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b站:三维地图看世界
其实凡是地球上发生的事,都多多少少和自然地理沾点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全球变暖、石油储备……
所以我一直认为,自然地理学得好的人,肯定博学又有趣。
先推荐一本书,星球研究所出品的《这里是中国》,图片绝美!
这本书算是星球公众号的精华文章集锦了,有朋友和我一样,是看了珠峰那篇文章后,开始关注他们的吗😁?
书里用到了大量优质的摄影作品和遥感图像,为我们展现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像国家地理一样震撼。
看完书,既能云游中国,你也一定会为国家的一切感到深深地骄傲。
除了图片美的让人震撼,文字也很能让人涨见识。人文地理历史都有涉猎,还有中国特色的冷知识、千奇百怪的动植物、人生百态、建筑科技等百科知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大人和孩子都值得一看,唯一的遗憾是,可能是为了追求排版设计美,所以字有点小。
地球知识局是我常看的公号,视频号和b站同名。
他们的科普喜欢玩梗,又很有内容,排版文艺,日常选题都是关于最近的国际热点和城市热点,比如基建、气候变化、文史,也谈国际关系。
他们的不少配图都做得像教科书一样用心, 文字又透露着些许逗比,挺有意思的。
记得熟练运用它的菜单栏啊,你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区域的专栏,get一些冷知识。
举个例子,广东、浙江、福建的地名为什么这么怪?
如果你喜欢看视频科普,我很推荐去“知识从未如此性感”的b站逛逛。
三维地图看世界是我偶尔和孩子会一起看的频道,我看世界边缘系列,他看关于建筑、中国历史的科普。
当初入坑是因为刷到了“李白人生路线图”,up直接把步数排行榜常年霸榜的李白,一生去过哪些地方,他的生平、古诗名作、事迹在三维地图上展现出来了,这不就是最好的多学科融合学习吗?
好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了。
我相信我们读者群里,也有很多卧虎藏龙之士,所以邀请你也来分享用过学过的好东西,我会抽取2位走心分享的读者,送出这本书: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