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年跳槽三次,终于找到自己的热爱
作者:月半公主,昆士兰大学本科,Pointer一枚。目前在四大Australia做Senior Consultant。爱好折腾,讨厌一尘不变的生活,喜欢挑战,但偶尔也会犯怂退缩。一言蔽之,是个努力在这个世界挣扎的凡人。
本人不才,工作三年零三个月的时候拿到了毕业后第四份工作的offer,平均下来不到一年就跳一次槽,被身边的人吐槽为跳槽狂魔。我觉得在跳槽这件事上,我也算是小有经验,想通过我自身的跳槽的经历来聊一聊什么是“有效跳槽”。
个人经历:
进入正题之前,先介绍下我的三次跳槽经历。
我第一次跳槽,是在进入第一家公司工作半年后从通讯行业跨入了咨询行业,转投了澳洲当地一家小而美的咨询公司做数据分析师。
一年半以后,我又从这家小而美的咨询公司转入了一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这次跳槽中,我的title从数据分析师,升级成了Senior Consultant。
近期我又转投了另一家四大,title虽然没变,但是薪资触及了四大Senior Consultant的顶薪,从原来所在的Risk Consulting业务线转到了我个人更加喜欢的Deal Advisory。
至此,距离我进入第一家公司,过去了三年又三个月。
什么是有效跳槽
我们的马云爸爸曾说过,员工离职无非两点,钱给少了,心委屈了。反向推导一下,我觉得一次有效的跳槽就得至少解决以上两个痛点之一。要么在跳槽中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为公正的薪资,要么通过跳槽解决当下或未来三五年事业停滞不前的痛点。
以我自己为例,我第一次跳槽是因为通讯行业和我本身所学专业不符,我在这个行业里看不到个人发展前景,于是我果断在半年后转入咨询行业,做数据分析。
第二次跳槽的时候,我本身已经在一个对我个人而言相对比较有前景的行业里了,也发自内心感谢老板在这一年半里的栽培,但是当时的我意识到,如果日后还想更上一层楼,我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正好那个时候有猎头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就顺理成章进入了四大。不过在这第二次跳槽中我犯了一个错,我当时急于换一个更好的平台,却忽视了一个大的平台,往往会细分很多条业务线,并不是每一条线都适合自己。
第三份工作做了一年多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自己当初跳槽时犯的错,我只好及时纠正,重新投简历,换了一家四大的同时换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业务线。
如何才能有效跳槽
虽然我个人在参加工作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曾多次跳槽,但是我并不赞成毫无目的为了跳槽而跳槽的举动。每一次跳槽之前,都应该先想清楚自己在当前岗位上最大的痛点是什么,然后以此为据点拟定计划。
事实上,我最近一次跳槽并不是非常的顺利,我曾费时良久且经历过多次失败。现在回过头反思一下,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通过这次跳槽实现什么,仅仅是觉得在当前的岗位上做得不是很开心,认定自己需要换一个新环境,所以着手投递简历。但是那个所谓的“新环境”到底是个怎样的环境,我内心并没有很明确的答案。
在跳槽初期,我面试过以下几个岗位:Uber高级运营分析师,Amazon 品牌分析师,某家四大的快消品市场经理, 以及一家零售巨头的资深数据分析师岗位。这四个岗位,基本可以说是四个不同方向上的岗位了,显然我当时根本就是病急乱投医,仅仅只是为了跳槽而跳槽,根本没有想好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四家一家都没有给我offer,全是拒信。
好在我并没有放弃,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我到底为什么要跳槽,现在的岗位为何让我觉得做得不开心,我未来到底想去哪个行业,想做什么。
一通分析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仍然想留在咨询行业,我是喜欢咨询的,我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我对当前所做的项目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当下的重点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业务线,争取日后能多接触一些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的项目。
于是我依次浏览了四大的官网,了解四大的业务范围,研究他们都是怎么划分各个业务线的,也会跟身边四大的朋友交流,互通有无。在此基础上,我为自己锚定了一个领域:Deal Advisory。
目标明确了以后,我不再似当初无头苍蝇一般胡乱面试。最初的时候,只要有猎头在领英上联系我,或者我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了“看起来不错”的工作,我都会投递。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一切都变得更有效率,我会礼貌推掉那些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机会,专注自身。
后期我只面了三个岗位,其中两个分别是两间四大的senior consultant, 都是在Deal Advisory这一块,剩下一个,是一间保险公司的资深数据分析师岗位。之所以面这家保险公司的资深数据分析师的岗位,主要是想争取能在四大之外拿一个薪资更有竞争力的offer,方便日后跟四大谈薪。
众所周知,四大的薪资通常略低于市场薪资,当时我想如果我能从那间保险公司手上拿到一份相对高薪的offer,谈薪的时候就能更有底气。结局是三个offer全都收割了,并进行了几轮谈薪,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好的条件,从两间四大中选了一个更对脾气的领导,顺利加入了对方的团队。
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回顾我这几年的职业生涯,说实话挺曲折的,但我并不遗憾。作为一个平凡的打工人,我没有一毕业就幸运地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我在一次次试错中逐渐认清自身需求和竞争优势,据此不断完善职业规划。这样不断探索和打开人生可能性的过程也挺美妙的。
曾经迷茫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有些事在做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日后会发挥多大的作用。我过去曾在业余时间考了Power BI的证书,远程参加了小数点的商业分析课程,我当时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没能想到这两件事在我日后求职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能量。
在这里我想展开说一说小数点的商业分析课程,这个课程真真切切地帮助我在澳洲这边的咨询/分析师面试中脱颖而出!
在我最近一次跳槽的当口,我已经有了将近三年的数据分析从业经历,我的硬技能(SQL, Python, Tableau, Power BI之流)不能说非常强悍,倒也十分够用,属于行业平均水准。
咨询行业也不似科技公司一般,对硬技能有着高要求,所以我想脱颖而出,只能从软技能下手。小数点的商业分析课程,对我这样有几年从业经历,硬技能过关,但是软技能欠缺的人助力非常大。
因为小数点的商业分析课程是在实打实地帮你搭建分析思路。我前前东家的老板,在招新人的时候跟我说过,他不怎么在意对方Python玩得有多厉害,他更在意这个人在Case Study这一轮面试中呈现的分析思路是否能打动他。
有些候选人也许硬技能很强,但是扔给他一组数据,对方却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手。小数点的商业分析课程就是在帮你补足这方面的软技能,从如何给数据分类,如何寻找合适的维度展开分析,到常见的分析模型,以及如何更好地呈现你的分析结果一点一点手把手带你过一遍。
我在面试的时候,把小数点教的分析框架灵活运用了起来,那当真是屡试不爽。每次都能在面试官面前,条理清晰,层层叠进地展现我的Case Study。前面我提到我被拒绝过四次,但是没有一次是败在case study这一轮,凭着小数点教的东西,case study这一轮拦不住我。如果你想转型商业分析,只是苦于不知道如何一点点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那我在这里强烈安利小数点的商业分析课程。
并且非常让人感动的是,小数点的工作人员知道我在澳洲,没有办法回国参与线下,于是他们专门为我架起线下两天直播,专人守着手机让我学习。自从那一次之后,慢慢地小数点开始为海外的小伙伴架起直播的模式,然后等我们回国,再真正参与一次线下,我觉得这种方式很赞又暖心。
最后,如果Pointer想要来澳洲工作的话,可以找数苗要我的联系方式来找我交流,之前就有好几位pointer来澳洲工作、留学提前跟我交流,希望我们的澳洲Pointer群体壮大起来,这样就可以经常聚一聚了^_^
(点击图片加入)
深圳 ,11月5-6,不见不散^_^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