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6天||大时代中的个人,要生生不息育儿2022-05-12 12:05 5月1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举行授帽仪式l||北大新闻网 今天是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国际护士节。昨天,北大护理学院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举行了庄严的授帽仪式。前辈们为学生戴上象征圣洁天使的洁白护士帽,同学们接过前辈手中象征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宣读誓言。“我宣誓:当我踏上护理临床实习之际,谨庄严地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誓,我决心用爱心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 护士节很自然让人想起2003年的非典和现在这场影响范围和深度远超非典的新冠疫情。疫情爆发后,北大迅速组织600多位医生护士组建国家医疗队奔赴湖北。大年初二,北大基金会和校友企业家们紧急行动起来,三天就募集捐赠承诺1亿元设立“白衣天使守护基金”,“白衣天使守护我们,我们守护白衣天使”,全力支持北大医护战疫,并将在未来持续支持医生护士救死扶伤、见义勇为。非典那年,湖北有位姑娘正在高三,那年高考从7月提前到6月。非典疫情明显给这个孩子打下了时代印记,影响了她的一生。高考她报考了护理,后来当了一名护士,又后来读研读博研究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毕业后留在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成长为一位优秀青年学者。新冠疫情爆发后,她成为国家专家组唯一的“80后”成员,大年初一就开始奋战在分析决策咨询的最前线,今年以来又转战香港和上海。新的长城||胡萝卜画 2020.1.23今天还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大地震那天下午两点多,同事拿着手机疑惑地站起来往屋外走,边走边犹疑地说“地震了吗?”当时有人发来信息说北京周边地震。随即看到温总理紧急飞往四川的新闻,顿时感到出大事了。随后的日子,举国同悲,能做的只是不断刷消息,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全力参加一些支援。2010年5月11日,汶川地震两周年前夕,参加北大代表团在“北大牵手北小”援建四川广元利州区北街小学主教学楼落成仪式。 今天早上,央视新闻公众号推送了一群汶川孩子的故事。14年来,地震幸存的孩子们长大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少年们没有就此低头,他们在伤与勇中重新出发,用乐观与坚强书写人生。他们有的追随当年的救命恩人,光荣地参了军;有人花很多年与缺憾的身体和解,开启新的人生,还有人还夺得了残奥会冠军。平安顺利是期盼,但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罹疾患病,我们的社会似乎也像个人,隔三差五地生病遭灾。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社会的进步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时代的一粒灰尘,掉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即使是大山,个人也别无选择,只能翻越,生生不息。今年高考的孩子们总体上是03-05之间出生的,生于非典之后,大地震时三四岁,直接记忆不会太多,但从高一寒假开始就赶上了新冠疫情,疫情笼罩的花季雨季,刻苦学习之外,承担了更多的不确定。 不同的年代各有特点,不同年代的青年却是同样的朝气蓬勃。犹记得我高考那年,那是一个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的新世纪,满墙都是“2000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2000年实现翻两番”,“2000年实现人人基本医疗…… ”的口号,似乎到了2000年,进入新千年,突然很多梦想就能实现。那时有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的自豪,也有96年台海危机的紧张、98年抗洪救灾的悲壮、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大使馆的屈辱愤慨,还有每天对微薄生活费的精打细算。期盼、自豪、落后、灾难、奋起、开放,裹挟在期盼新世纪新千年的浪潮中,向十几岁的少年们奔涌而来。 无论是大山,还是巨浪,青年别无选择,只能埋头生长,生生不息。在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角落,每一片树叶都向着太阳努力生长,每一朵花儿都不会浪费一点春光。少年壮志当拿云,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年将在生生不息中创造精彩。 今天的小诗和小画:“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胡萝卜画 2022.3.22每天18:18推送爸爸随笔+孩子漫画欢迎留言,欢迎跟踪关注一起成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