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首富换人,为什么是她?公众号新闻2022-10-30 07:10作者 | 顾景言来源 | 最华人(微信ID:wcweekly)中国女首富,换人了!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吴亚军,悄然退下了“女首富”的宝座。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身家644亿元人民币的江苏女富豪。这位新首富白手起家,“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和自己的丈夫打拼出年营业额7323亿的商业帝国。她就是范红卫。这是一个令我们感到有些陌生的名字。范红卫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范红卫背后的那个男人,也同样令人倍感好奇。他比范红卫身家更高,长期以来是这位女首富的“主心骨”。范红卫并不符合人们心中“女强人”的形象。 在中国人的普遍认知里,一个女人能够拥有几百亿的巨额财富,还能摘取“女首富”这顶桂冠,必然是一个风风火火、叱咤风云的铁娘子形象。这种外在形象,往往是霸道的、男性化的,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不服输的精神,看上去“劲劲的”。但是范红卫看上去一点都不强势。她说话平和有力,有时候梳着一个朴实的马尾,和企业里的普通中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太大区别。范红卫这种温和与从容,和她的成长环境有着重要关系。范红卫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姑娘。和许多出身贫寒的创业者不同,她出生在小康之家,从小没有过太苦的日子。这从她的学历就可以窥得一二: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她竟然拥有大专文凭,这已经超过了许多同龄人。1985年,范红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营纺织厂担任会计。这原本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令不少姑娘羡慕。范红卫却在几年之后,毫不留恋地扔掉了这个“铁饭碗”。她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苏州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崭新的拐点。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强势崛起,这有赖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乡镇政府直接介入,组织乡镇的民众进入各种镇办企业,不仅解决了就业,还创造了大量可观的利润。80年代的无锡郊区乡镇企业“苏南模式”,成为举国上下学习的样板之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激动地评价道:“苏南模式的今天,就是其他地区的明天。” 然而,进入90年代之后,情况却急转直下。由于税制改革,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不断从乡镇企业里拿钱用于公共事业,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为了“甩包袱”,很多地方放弃了集体企业,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苏州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也没有逃过这次的劫数。1994年,这个厂子入不敷出,马上就要关门大吉。范红卫却敏锐觉察到,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重大机遇。她和丈夫拿出了所有积蓄,又大量借贷,以369万的价格买下了这个厂子,并把它改名为吴江化纤制造厂。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厂子能起死回生。稍有不慎,夫妻俩就会血本无归,跌入万丈深渊。这是一场豪赌!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范红卫和她的丈夫陈建华,堪称是商界的一对“神雕侠侣”,强强联手、珠联璧合,书写了商业神话。在他俩刚恋爱的时候,其实并不被人看好。 因为在那个年代,按照老百姓的择偶观念,陈建华属于妥妥的“高攀”。说得直白点,就是大家都认为他配不上范红卫。 论学历,范红卫是大专毕业,陈建华却连初中文凭都没有;论家庭条件,范红卫家里至少是小康,生活无忧,陈建华家里却是穷得叮当响。 更别说,范红卫有一份稳定的会计工作,而陈建华只是在工地上讨生活的小工。那年月的“小工”,和国有工厂的正式工人是大不一样的,没有任何的福利保障,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还受人歧视。 范红卫却偏偏“非君不嫁”,铁了心要和陈建华在一起。她没有被“身份标签”遮住眼睛,而是看到了陈建华身上的最难得的品质:聪明上进、敢于拼搏。范红卫看似柔弱的身躯里,隐藏着万丈雄心。她不甘心一辈子当个碌碌无为的小会计,而是也想干出一番事业。 她选择陈建华,其实也是选择了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 这种人生充满风险和不稳定,却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和收获。 陈建华很能吃苦,头脑也很灵活。苏州的纺织业非常繁荣,很多工厂都迫切需要蚕丝等原料,他就跑到乡下一家家去收购。他收购的原料,赢得了市场认可,很快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万元户”已经是成功标志的90年代初,陈建华已经赚到了200万! 范红卫极为信任丈夫的能力。她果断辞去了会计的工作,亲自奔走帮助丈夫打点生意。 夫妻俩的感情很好,彼此之间心意相通,共同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1994年,夫妻俩经过商议之后买下了南麻镇办集体织造厂,把这里当成自己事业的崭新起点。为此,他们背上了100多万的巨额债务! 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局势并不是特别明朗。虽然市场经济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是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很多商人都不敢确定。 “现在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句流传于八九十年代的顺口溜,反映的正是时代浪潮下“弄潮儿”心中的忐忑不安。范红卫和陈建华却敢想敢干。小小的化纤厂,成为了他们7000亿财富帝国的出发点。他们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如何做到“人无我有”。苏州纺织业“内卷”严重。如果千篇一律,怎么能迅速抢占市场?厂子必须尽快回本。要知道,100多万的债务摆在那里,债主们可没有耐心等太久。范红卫做出了一个艰难而重要的决定,在资金流已经很困难的情况下,她劝说丈夫,拿出钱来更换现有的设备,引进新机器。最初还是陈建华发现旧机器太过落后,但他一直下不定决心重金更换,范红卫帮他吃了颗定心丸:换!换过新设备之后,生产效率果然大大增加,厂子里的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但是谁都知道,想要把企业长久办好,不仅要靠设备。最关键的是人。怎么调动工人们的积极性?“不欠账、不对外担保、按时发工资”。这是范红卫定下的三条铁律。 在任何时候,她都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储备,绝不拖欠工人们一分钱的薪水。 这让工人们有了一种踏实笃定的感觉:虽然是在私企,但还是像在国企一样稳定。除此之外,她还制定了一套颇为先进的管理制度,有效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凡是原来靠关系上位、作风不正的管理人员,都被撤职。凭借着良好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厂子蒸蒸日上。范红卫夫妇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渐渐成为了江苏排的上号的富豪。最值得称道的是,范红卫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起了大作用:他们的企业现金流充足,没有被波及太多。 2003年,著名的恒力集团成立。恒力集团他们没有满足,而是开始转战石油行业。猛地一看,这个弯似乎拐得有点猛:怎么一下子从纺织业跳转到了石油行业?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卡脖子”的问题。 化纤行业需要用到PTA原料。想要生产出化纤产品,几乎都需要花钱从国外进口,中国企业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议价权。人家有,你没有,怎么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范红卫和丈夫痛定思痛,决定打破这一局面。好在夫妻俩经过多年的经营,政商关系维护得很不错,能够和政府部门说得上话。经过一番沟通之后,恒力集团拥有了石化行业的经营权。他们迅速建立了PTA生产基地,开始进入这一在国内还是空白的生产领域。曾经靠着两条腿跑业务的范红卫,如今已经乘坐私人飞机洽谈各种业务。经过多年发展,恒力集团已然成为国内的巨头企业之一。2021年,恒力集团的年收入高达7323亿!2022年10月,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榜实时数据,范红卫成为中国女首富。 登顶之后,范红卫力求低调。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自然是好,但是很多人和事已经变了模样。曾经资金充裕的恒力,如今大量借贷,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十分惊人。有人说,恒力集团可能已经危机暗伏。 在范红卫登顶女首富后,恒力曾经回应:“恒力是一家‘老黄牛’型的公司,相比较个人,我们更关注公司在产业中的定位,以及给产业链、合作方带来的价值。”无论如何,我们都还是希望这家企业越来越好。相比“女首富”的荣耀光环,我们更期待的是恒力这样的民企,能在实体经济的海洋中行稳致远。谁也不希望,它重蹈前人覆辙。● 参考资料1. 澎湃新闻丨中国女首富换人!恒力石化范红卫超越龙湖集团吴亚军2. 温铁军丨告别百年激进,东方出版社,20163. 环球网丨盘点恒力集团陈建华的三次华丽转身*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最华人(wcweekly),最华人,记录华人之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你也“在看”吗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