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是她?

为什么是她?

文化

作者 | 邢初


执着于“个人回忆”的作家,极易被认为是相对狭隘、不够宽阔的,尤其是谈及女性作家,“个人写作”几乎成为一种狭隘的刻板印象。


而202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却将桂冠颁给了以个人回忆录写作见长的女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颁奖词是:“她的勇气和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


“clinical in its exactness”这个说法很有特点,“准确”当然是所有优秀作家在文本追求上的第一要义,而“clinical”似乎更指代某种法国新小说流派的简洁、利落和精确。用诺奖评委会的话,是“毫不妥协”而又“干干净净”的。


当诺奖的光束照进埃尔诺,她透过自传体、回忆录式写作真正关心的东西,才得以被更多人看见:阶级矛盾、战争、五月风暴、妇女解放等等诸多历史和社会的重大议题。这位年已88岁的女作家,用大半辈子笔触刻写法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情况,为两性平等持续而深远地作出自己的努力。


安妮·埃尔诺


安妮·埃尔诺也绝不是那种深闺里对爱情愁眉不展的女性写作者,她的文笔并不华丽,描写并不深情,对待回忆毫不拖泥带水,对于现实亦不手下留情。用她在中文世界里最出名的、曾获法国杜拉斯文学大奖的《悠悠岁月》一书中对自己的描述,“战后在依沃托的废墟边上,大白天蹲在一间当作咖啡馆的木棚后面撒尿,然后站着撩起裙子、系上短裤,再回到咖啡馆里去的女人”,埃尔诺是这样一位女作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诺奖颁给女性作家的概率在增加,比如2020年获奖的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里克。要知道,除了今年的埃尔诺,在过去的116年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才只有16名。


虽然法国是诺奖作家最多的国家,安妮·埃尔诺,却是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


女性的视角在文学创作领域逐渐被看见,热爱文学的人会相信,这绝不是什么“政治正确”,而是在统治文学界数世纪的英雄主义叙事、男性中心主义之外,一次现代文明的、全人类的精神与美学开拓。


安妮·埃尔诺


更令中文世界读者比较欣慰的是,不同于去年的非洲得主古尔纳,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好歹有中文译本,虽然不多,但她的名字并不是完全隐性、冷门的存在。


“安妮·埃尔诺相信写作的解放力量……当她以极大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体验的痛苦,描述羞耻、屈辱、嫉妒或坦承无法看清你是谁时,她已经取得了令人钦佩和持久的成就。”得到鼓舞和震撼的,不仅是作家,也是全世界读者。



“社会的叛徒”

安妮·埃尔诺出生于1940年法国滨海塞纳省的贫民阶层家庭,父母是农民和手工艺从业者,一起经营一家小咖啡食杂店。底层生活的经验与感悟,直接铺就了埃尔诺往后创作的大部分题材肌底。


埃尔诺父母认为自己所处的阶层是丑陋、恶劣的象征,夫妻俩对女儿要求严格,并努力工作将埃尔诺送去念书,希望她能摆脱底层生活环境。


安妮·埃尔诺儿时与父亲的合影


如父母所愿,埃尔诺的确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她长大后先后进入初中任教、到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并在鲁昂大学以及波尔多大学求学,接受了高等教育,逐渐摆脱原生阶层,进入到中产阶层,并拥有了相对自由的写作时间和机会。


然而,当埃尔诺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都大大超过父母,与底层社会和原生家庭的分离,让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开始产生巨大裂隙,一点点崩塌、摧毁,并形成了一股“背叛”和“耻辱”感。


父母认为,埃尔诺背弃了自己的原生阶层,成为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中产。这种阶层性的反差让埃尔诺感到不适,“耻辱”二字,成为贯穿她人生大半的主题。在1962年的一篇日记里,埃尔诺立志“我要为自己的出身雪耻!”


但她很快发现,自己不可能真正摆脱“被统治阶层”的浑噩痛苦,她自称“社会叛徒”,永远生活在与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拉扯当中,并不能完全融入上层阶级。这种对于底层世界和亲人的背叛与负疚感,逐渐让埃尔诺陷入心理困境和文化身份的双重迷惘之中。


年轻时的安妮·埃尔诺


或出于一种赎罪、报复或发泄,埃尔诺通过写作来触探那些纠葛与隔膜,用文学去尝试理解与拯救。比如政治运动、集体记忆,都是帮助她“沉入”和“雪耻”的重要载体,不过,由于她身处的环境,和她描写的环境是迥然不同的,这也意味着,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介于阶级、语言的巨大差距之中。从这些方面看,埃尔诺似乎更像一个“社会学家”而不是小说作家,或如她自称的“自己的民族学家”。


直到1974年,34岁的埃尔诺才第一次正式发表了小说处女作《空壁橱》(Les Armoires vides),这是一部自传叙事的作品,记录了埃尔诺的青年岁月、婚姻与外遇、患癌经历及母亲的死亡。埃尔诺在这本书里回探自己的家乡,却可以巧妙地从自我境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境况,宛如一幅层次丰富的油画。


1996年,埃尔诺直接出版了一部以《耻辱》(Shame)为名的小说,直面重建过去带来的痛苦。痛苦的直接来源依然是家庭,全书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父亲试图在六月的一个星期天,在下午早些时候杀死我的母亲。”


到代表作《悠悠岁月》,埃尔诺从体裁上开创了另一种个人特色:“无人称自传”。全书采用“去人称化”,即以“人们”“我们”等代替第一人称进行书写,大胆揉入女性视角,把个人经历与集体经历融合在一起。用其中一位中文译者吴岳添的评价来说,“她(埃尔诺)把自己的照片按照童年、少年分了很多时期,把每个时期和当时国内外大事结合在了一起”。


《悠悠岁月》


这部书当年被称为“法国社会第一部集体自传”,德国诗人杜尔斯·格林拜因更称赞它是当代西方世界开创性的“社会学史诗”。“精准”,成为埃尔诺个人写作与集体记忆缀连的关键纽带。一种烧水壶样式、一首歌的词、一件套头衫的确切颜色,一切都必须精准真实,充满令那个年代法国女性共情的无数社会习俗与集体印象,俨然一部社会志。


也有评论者认为,埃尔诺的作品与五十年代由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概念有着深刻关联,这种写作方式多指不掺杂任何个人想法,完全机械地陈述,更像田野调查而不是诗意的艺术,如埃尔诺自己评价的,“我书中的事件属于每个人,属于历史,属于社会学”。


以个体记忆与时间志为主题写作的作家,极容易让人想起普鲁斯特与他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两人都是用漫无边际的回忆书写自我,都绝对信任记忆的力量。


在《一个女人的故事》里,埃尔诺通过回忆母亲患阿兹海默病的过程,阐述了记忆对自己的重要性:“坦率地说,我宁愿现在死也不愿失去我所见所闻的一切。记忆,对我来说,是取之不尽的。”


《一个女人的故事》


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往后,采取自我独白、个人记述形式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多,当时代的整体变革步伐趋缓,而生活的变化又如此猝不及防,“记忆”,成为抵抗遗忘,留住岁月的一种历史学方法。



“不寻常记忆者”

上世纪60年代,23岁的年轻女孩安娜发现自己意外怀孕。然而,不仅男友推卸撇责,且彼时的法国禁止堕胎,一起堕胎手术会让孕妇和医生都面临牢狱之灾。作为一个成绩优异,渴望走出无产家庭困境的女孩,安娜决定冒险堕胎。在经历了医生的欺骗、羞辱后,她最终在一个地下诊所找到了可以为自己堕胎的医生,总算得以为自己的身体做了一次主。


这是2021年获得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法国电影《正发生》(L'événement)的情节,而这部在中文世界斩获豆瓣7.9的电影,正是改编自埃尔诺的同名小说。


电影《正发生》海报


随着昏暗诊室里传出的惨叫,安娜的痛苦传递给所有观众,据说,当年在法国首映时,有观众甚至因为太过压抑难受晕倒在电影院。


写书的埃尔诺,片中的安娜,合力用直白、赤裸的语言艺术,探讨了女性生育权的问题。“生育”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被选择”,一个女人没有权利选择可以不做一名母亲。


“正发生”真是一个力鼎万钧的名字。今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刚刚推翻近半个世纪前有关女性堕胎合宪权的“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裁定女性堕胎并非宪法赋予的权利,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女性将失去堕胎权。


埃尔诺从不让发生过的事情静悄悄沉入湖面,她坚信记忆的力量,坚信讲述和共识的价值。


《正发生》剧照


1974年出版的第一本书,其实是埃尔诺在工作之余偷偷完成的。当时的前夫看到后,竟然对埃尔诺说:“既然你能背着我偷偷写出一本书来,那么你也能偷偷背着我做其他任何事。”


这样的经历就像意大利作家埃莱娜笔下《那不勒斯四部曲》里的女主角,女人的价值被局限于家庭里、丈夫枕边,她们的写作不被看见、不被鼓励,甚至被打压、羞辱。女性写作简直是犹如偷情般离经叛道的存在。


对于“女性写作”,文学研究与批评总是围绕着“身体”“欲望”等概念,但在埃尔诺自己眼里,“我只是一个写作的女人——仅此而已”。


将她贴上主义和流派的标签似乎很无趣,埃尔诺从不单纯地关注自我,她作品里的“我”,永远站在社会机制、时代语境的镜像对面。



1984年,埃尔诺终于与丈夫离婚。那个时候,她已经十分确信写作就是自己的毕生事业,帮她摆脱牢笼寻找自由,“这是我一生的故事,也是成千上万寻求自由和解放的女性的故事”,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在2016年的《一个女孩的记忆》(Mémoire de fille)里,埃尔诺回顾了1950年代末自己少女时代的首次性经历,她用近乎残忍的笔触,挖掘了事情发生当时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纽约时报》评论埃尔诺在这部小说里扮演了一个“不寻常的记忆者”(unusual memoirist)角色,她“撕毁”了记忆,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穿梭,在“小女孩”和“老女人”之间穿梭。就像一名侦探,正在破解无法解决的、关于自己过去的谜团,“当你想澄清一个普遍的真相时……这总是缺失的:在你呈现的那一刻,外界对你的体验缺乏理解。” 


然而,当初出版后没多久,法国巴黎喜剧剧院朗读这本书时,在场的男性听众竟对书中描述的性经过发出了肆无忌惮的笑声。他们并不在乎一个女孩如何回顾这段伤痛,只看得见那些被摘取出来的有色段落。


《一个女孩的记忆》


同样坐在观众席的埃尔诺感到,如今这个时代和半个世纪以前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同,女性的命运、她们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支配权,也许并没有得到多大进步。


从《正发生》到《一个女孩的记忆》,埃尔诺的作品被称为“社会性自传”,她的记忆从不单薄,而是与整个社会、阶层困境、少数群体困境连丝结网在一起的,虽然进入了中产阶层,进入了英语写作世界,但她的目光也始终是和法国底层人民困境联结在一起的,盯紧法国社会“尖锐而令人心碎的日常生活”(2019,卫报)。


即便写作成名,埃尔诺也拒绝加入乌烟瘴气的各种所谓“文坛”,她甚至曾经公开抨击法国文坛、学界是被一群老男人所控制,面对龚古尔文学奖对自己发出的评委邀请,她也断然拒绝。


那些都不是她该在的地方,也不是她写作的目的。



女性的灯塔

用伍尔夫的话来说,“多少个世纪以来,女性都被当成一面镜子,一面带着绝妙魔力的镜子”,同一个主题,交给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必然能进入两种不同的世界,而今天我们乐见的是,在文学上“具有杰出贡献的人”,正在打破过去百年的单一视角。


回顾诺贝尔文学奖一百多年历史,在至今共117位获奖者中,只有16位女作家。而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期间,女性获奖的几率增加,写进世界文本里的女性话语也在对应增加,就像戴锦华所说的,渐渐“浮出历史地表”。


诺贝尔奖官网专题——改变科学的女性


近半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奖的“意外性”和“不可测性”总体也是在增加的。文学形式上打破常规,比如曾靠作词获奖的伍迪·艾伦;或是不同民族的文明流通,比如1986年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沃莱·索因卡曾对媒体表示的:“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赏,而是对非洲大陆集体的嘉奖,是对非洲文化和传统的承认。”


而有一点不变的是,获奖的作者与作品,在文学价值上都具有惊人的“开阔性”,是既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又具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一些精神美学价值,类似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即全人类的文学根本上有着一脉相承性。


从这个观点去看所谓女性写作,便不该局限于人们认为的那种私密、碎碎念的个人关照,优秀的女性写作,应该提供一种跨越时代与国度的生命话语,能让更多没有条件写作,甚至没有条件阅读的女性在看到后都会发现,“原来这些事不仅仅是我在经历着”。


女性的写作也并不需要通过模仿宏大叙事来壮大声势,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就常常将视角递给家庭主妇,于细微处观察生活与世界,带动对于整个社会现实与精神文化的思考。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20岁结婚,在怀孕期间依然笔耕不辍,成为4个孩子的母亲后,仍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写作


当然,通过任何奖项对文学做出判断、选择,不能算是一件绝对靠谱的事。被埋没在聚光灯下的文学作品和作者如恒河沙数,由于文化、语言和地理的隔阂,大部分都不能被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读者看到,那些流光溢彩的思想和文明,未能通过一个奖项得到流通、碰撞。


相比物理、化学等科技领域,文学看似更“懒散”,但它关照的始终是时代的基本面,是既世俗又高度提纯的现世生活。小说衔接个人与世界,构成人们思考的方式之一,历代诺贝尔文学奖,也大都扮演着一架桥梁的作用,通过全球瞩目的曝光与随后的翻译热潮,把不同时代、语言、主题的故事旨意连通起来,抵达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终极关怀。


不仅对于文学如此,诺贝尔各奖项存在的重要意义都离不开“世界性”。许多出色的、对时代有益的作品,若非通过全球性奖项,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被我们看见。每年十月的诺奖开奖,至少让我们感受到自己与世界仍然有紧密相连的桥梁。




    编辑 | 苏米

排版 | 茜雯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恐怖」家庭实录:被奶奶打了之后,他亲手「勒死」了她?孩子跟我闹矛盾,是她不尊重我,还是我没尊重她?中国女首富换人,为什么是她环游五大湖--游轮看pictured rocks national shoreline对青少年要“管大放小”,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如何拿捏?“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海天再回应双标门"内鬼"是她?我们为什么喜欢废物的故事,以及什么是“废物”下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竟然是她?翻拍无数次,为什么总是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她?在王鹤棣虞书欣身上猛砸4个亿,竟只为捧火她?豆瓣8.7,它为什么是近两年最好的纪录片?英国新任女首相“抄袭”撒切尔夫人被吐槽!穿权力套装戴珍珠的她,为什么是女强人模板?浪姐4请不动江疏影就找她?!是忘了这姐足以震碎内娱的大尺度发言吗…再发声明否认“双标”!海天称,此次攻击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孩子不傻,分得清什么是不求回报的爱,什么是以爱之名的高利贷近半数保守党议员希望Truss辞职!还希望Boris重新上台取代她??选她?还是选她?决赛前选出你最喜欢的旧金山佳丽!【解局】英国新首相,为什么是她?梅根登封面模仿戴安娜惹争议!去世25年的她,为什么是永远的王室“白月光”?一诺:为什么是她?天选古装脸,还得看她?无油炸肉圆 / 狮子头和四喜丸子是两码事首位登上美国硬币的华裔女性为什么是她?赌王家族大变天,下一任“赌后”是她?触摸美国 21 转战多伦多分手后,前男友疯狂向妹子账户打钱41次,竟是为了羞辱她?!中国女首富换人,为什么是她?普通人不配看她?年度笑话在美国193.大耍威风、战争爆发逃出内娱爆火!谁还能「封杀」她?被《独行月球》pick、令导演沉迷其中,为什么是《无尽的拉格朗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会颁给她?Semiotic Scaffolding的一个绝妙例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