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处”时代真的来了,怎样不被淘汰?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AI会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吗?和人类的区别是什么?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人机如何共处?这对我们育儿又有何启发?在未来,作为“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景芳与曾毅的对话,您将发现,从AI到育儿,从事业到生活,很多问题,虽然从不同角度出发去摸索道路、寻求答案,但最终,都会是殊途同归。
周二
视野 🌏
全文共5624字,阅读时间15分钟
🌿🎨🌏
“人类和人工智能(AI)之间的关键性差异,是人类在‘人机共处’时代非常核心的能力。只有理解这种差异,才能在这个时代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也知道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现在各领域的人工智能都特别厉害,很多公司都做着‘用机器换人’的工作。如果我们不理解人工智能,自己的工作可能被机器人替代,小朋友长大了找工作时也会面临机器人的竞争。这不是科幻,这是现实,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这也是我认为我们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原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景芳的一段话,道出了10月14日这场人工智能主题直播的初衷。而更奇妙的是,随着交谈的深入,直播自然地由对人工智能和人类差别的思考,以及对人工智能自我意识的探讨,引申出了对人工智能对我们思考教育的启示。
本次直播同时也是景芳第一次关于“人工智能”主题的直播,邀请到的是优秀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曾毅。他的研究方向是类脑算法研究,所在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研究中心,做生物的大脑模拟,由此生成模拟大脑驱动机器人。
AI会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吗?和人类的区别是什么?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对于人机如何共处,我们可以有哪些思路?对我们育儿有何启发?景芳与曾毅的对话,一一为我们剖析。
AI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
郝景芳:
“AI作画”近期登上热搜。AI绘画水平最近这几个月快速上涨,不仅会根据风格画画,如果给它精确描述,它还会进行创意绘画,也就是说AI已经会从事艺术,这给很多人带来恐慌,“我们是不是要失业了。”那么AI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
曾毅:
人工智能已经展现了它在作曲上的能力,三四十年前,人们就已很难区分是音乐家还是人工智能作的曲。AI应用到特定领域,有足够的数据或规则,AI就能做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微软小冰之前在央美、清华美院都进行过深度的交互,拿过美术硕士学位,她学习的方式是大量学习画作,但她听不懂如何鉴赏。
人工智能学习最大的问题是,它是用数学拟合的方法,找到了跟输出之间的关系,然后拟合这个关系。但是千万不要告诉它,这个数据没有描述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有很大差异,它搞不懂。
郝景芳:
目前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像我们理解的,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
人工智能还没有自我意识。
艺术家会用情感的表达来创作他们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内心有澎湃的情感,他们可以把这些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呈现出来,让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体会到“戳心”。而AI没有感受,它并非是因为自己有孤寂、悲伤等的感受,才去创作。
AI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
本质差别在哪里?
曾毅:
人从母体内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一切是以自我视角展开的学习,有一个自我的模型,通过多感觉的融合来学习和获取世界的知识,并不断修正。
目前,人工智能是对世界建模的工具,只有信息处理的过程,没有自我的感受,也没有基于自我视角对世界的理解。如果按此发展,人工智能最多是建造一个智能的信息处理工具。
虽然人工智能构造出来的结果“似乎”在某些方面超过人,但是当环境变化,它犯的错误是人类绝不会犯的。比如把一张青蛙的照片其中一个像素的颜色进行修改,人工智能或许就会认为它是一辆卡车,但人类不会如此颠覆认知。
所以人工智能现在还没有做很好,而且犯的错误是人类不可接受的,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尚处在非常萌芽的阶段。
郝景芳:
曾老师提到非常关键的一点,人工智能学习数据然后输出,人类会把知识不断和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做对比,去分析知识是否与真实世界相符,去理解真实世界。
理解真实世界是人类相比人工智能的优势吗?还是人工智能会比人类做得好?
曾毅:
这取决于我们未来构造的人工智能什么样。如果只是对世界建模的工具,最多变成辅助人类的工具,没有办法替代人类;如果人工智能像人类的智慧一样,人类绝大多数工作都可能会被替代。
近期有一个研究,由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和老鼠大脑的神经元培养的生物组织,放在培养皿中生产出来的连接,居然可以玩简单的游戏,学习的速度比人工神经网络快。人工智能可以帮人类看清,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做,人类可以把时间花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我不担心人类与人工智能相比是不是有优势,优势是指在“同一任务”上是否做得更好,但未来,人工智能做的可能是人不需要、不乐意做的事情。
郝景芳:
这是非常理想的体验,我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是,人工智能可以输出很多结果,但没办法评判和思考,还是得人类判断。这种情况下,人像指挥官,人工智能服务于我们。
类脑神经网络是什么?
曾毅:
类脑人工智能不是以学习大量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的方式学习,是希望让人工智能真正具有一个身体,像婴儿一样学习,采用人类大脑、生物神经网络去学习,并且基于人类认知的机制学习,并且去发育、演化,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人类的智能是通过数亿年的演化才得到先进的形态、机制、水平。我们希望把人类数亿年的成果有机融合在同一模型中,这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
郝景芳:
据我所知现在“学习科学”领域使用的一种技术是用计算机学习的方式与人类学习做对比。您觉得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哪些是和计算机很不一样的?
曾毅:
人类的智慧不仅仅是关于学习,还有选择、放弃,人会因兴趣而学习,人工智能却不能,更不会选择、放弃。放弃是高等智能体现的形式。
在心理学中,多元智能理论讲的就是不能从单一视角衡量孩子的智慧,他在这方面展现不高,不影响在其他方面的智能。
郝景芳:
人工智能没有学习的意义和动机,很多家长恰恰希望有一个像人工智能的孩子。曾老师用小鼠、猴子大脑切片和扫描,去构建数字大脑,操控小机器人,小机器人照镜子会认出自己。在心理学中,把动物能不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作为是否拥有自我意识的衡量。您做的研究是否可以认为人工智能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
曾毅:
实际上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也能通过镜子测试,是否具有自我意识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测试项目综合判断。
人工智能是一种帮我们认识人类自身的工具,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构建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也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固化到了人工智能中。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现在人工智能不够好,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本身有限。
人类的自我意识体现在哪里?
到底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
曾毅:
镜像实验是自我感知能力的其中一个判别实验,如果一个智能体真正有自我意识,它一定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比如“灵魂出窍”实验。如果它通过了所有的测试,那我们就至少拥有了一个在行为上比较全面的、看上去能更接近人类自我意识水平的人工智能。但你仍然不能说它已经拥有了自我意识。
这很简单,就像我能说“我思故我在”,但我不能说“你思故你在”。就像我刚才在直播中说,“我假设大家能听到我说的”,实际上我不是你,我怎么知道你能听见呢?但是如果我不假设,我可能得不断地确认大家是不是能听到。所以除非一个人工智能有了自我的视角,真正具有了自我模型,在这个基础之上你再做到它的自我意识,这样的人工智能向自我意识的迈进似乎更扎实一些。
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揣测其他人的思维,这是自我意识高级阶段,叫认知共情。但我们有可以思考的点,比如,小朋友摔倒了,大人就说一定很疼,赶快过去扶他,但可能很多努力都是白费的。很多爸爸妈妈觉得孩子一定需要帮助,就像“teach the bird how to fly”,人教鸟怎么飞。
所以我也有反思,未来的人工智即使获得了认知共情、思维揣测的能力,做出一些帮助人类的行为,但可能人类并不需要帮助。
郝景芳:
一般小孩子四五岁左右会有认知共情的能力,先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再猜测别人怎么想的。这对他将来在学校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交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曾毅:
对父母来讲,我们的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不能过度,不是你觉得对孩子好,就真正对孩子好。另一方面,也确实要知道认知共情是发展中必要的。我女儿今年上一年级,他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很有趣,不太和同学沟通。但他跟父母交流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我跟他交流时他跟我说,我不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你说的不用回答,因为这些事情你知道了。比如你和我打招呼,你知道我已经看到你了,你也知道我们也是朋友,所以我不需要跟你再打招呼。
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他跟别人的交流更积极,但我们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想当然地认为。要善用认知共情来与孩子相处、帮助孩子成长。
说“不”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郝景芳:
如果造出一个非常类人的人工智能,可能蛮危险的,如果人工智能可能带有我们人类很多敌视性的成分,跟我们人类反而为敌,这种说不的能力从哪来?比如在家里,跟小孩说写作业,他说不不我想躺着。为什么人类有这种能力而人工智能没有?
曾毅:
高等的智能可能从否定开始。我闺女四岁的时候问我,为什么家里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们决定,为什么我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事情。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时候,马上会给她很多参与感,让她按照她的方式去做事。这就是“自我”,“自我”是否定的前提。
我认为,再低等的动物它都可能有自我,比如海兔当遇到攻击时,它有很多抵御措施都能表现出自我的行为。
所以孩子说不的时候,不是去教他“不是这样的”,首先要思考他为什么说不。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全站在他的角度去想问题?所以他才否定。比如让四岁的小孩坐在那里学两小时数学。是否迎合他的自我视角、自我感受,是否真正把孩子当做一个个体去看待,特别关键。
人工智能显然没有自我和否定能力。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有了情绪、情感,我们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和它相处。比如刚才我接不上景芳的信号,我就敲了一下手机,但我绝对不会因为手机被磕了一下,而向它说抱歉。
否定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有自我,大脑中有自我的表达,有了自我感受才能够推己及人地去换位思考。所以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与孩子相处。所以我们应该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子?很多家长都是压抑孩子的自我,比如让孩子把奥数每一个题都要过一遍,把孩子弄成一个信息处理工具塑造他的自我,怎么去发挥他的自我?数学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走一遍奥数。
郝景芳:
看见孩子的自我。孩子每一次说“不”隐含背后的“yes”,才是他自己内心里真正希望的。你想让他去读英文,但他想画画,你觉得画画浪费时间,但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是他那个yes的事情,他的自我表达。
怎样唤起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先得让他有自我意识,明确自己内心所思所想,能为自己思考、决策,他才能有自驱力。重视孩子的自我主张,把自我意识培养起来,才有所谓的内驱力。父母不要越俎代庖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孩子身上。
曾毅:
除了自我意识,在更高的阶段,孩子们有需要建立认知共情。因为如果过于最大化自我表达,可能会忽略他人的感受,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相对平衡的方式是,既要发挥自我表达,又合理建立认知共情。
人工智能有可能理解我们人类的情感吗?
人类的情感又从哪来?
曾毅:
根源还是在自我。虽然人工智能够做一些模式分类,但这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理解了人类情感,实际上是程序员把自己的情感映射到这些类别中,然后再针对这些类别作出处理。有没有自身的感受,才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人工智能具备某种程度上初步的情感,才能够真正谈到理解。
人类有100多种情绪,如果人工智能不能理解人类情感,就不能理解别人,就不很好地提供服务。心理学家认为,沟通无效的时候,不一定发挥作用,有时候会形成伤害。
郝景芳:
有一位妈妈说孩子上了小学后,经常叫她坏妈妈,对她有很多言语攻击。我说你试着把攻击翻译成“妈妈,我希望你哄哄我,抱抱我,亲亲我”。
如果善于翻译孩子的话,你会意识到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总是抱抱亲亲,上了小学,因为妈妈非常急着让他写作业,失去了抱抱和亲亲,他就会用一个愤怒的方式,进行非常强烈的情感表达。
妈妈听完了以后晚上回去就亲亲抱抱孩子,发现那个乖宝宝就又回来了。
父母要理解情绪背后表达的需求。在找到解决方案之前,先要知道在孩子心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给孩子们非常好的情感学习和情感锻炼,比如悲伤是对于某种失去、逝去的哀悼,很多时候我们会沉溺于悲伤,但没学会怎样表达悲伤,长大之后对于跟他人情感沟通和交流就有所恐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宁可找一个“纸片人”的男女朋友。
怎么和小朋友解释人工智能?
曾毅:
我的观点是,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可以进行了解,但站在一个塑造人格、塑造素养的角度,千万要告诉小朋友们,人工智能是一个工具,不是真正的智能;千万不要告诉小朋友,人工智能有多聪明。
有人问我小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教学生人工智能?我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教。让孩子学习心理学,更好地了解人是怎么回事,大脑怎么处理信息、认知世界,怎么跟我们周围的人相处、说服别人,怎么去从众、表达自己。当你学到了这些东西,小朋友们自然有分辨能力会告诉你,现在的人工智能一点也不聪明。
在本场直播中,曾老师给父母提了很重要的预期和任务,在他看来,带孩子这件事情本身很有历史责任感。
每一代孩子都是从父母身上去理解情感、自我和他人,迸发出内心一百多种丰富的情感。如果下一代的孩子有这些情感,有很好的自我认知和意识,能和他人进行共情交流,这样的孩子是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因为这恰恰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这样的孩子也一定会有很丰富的精神世界、自己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独立决策和判断。
虽然聊的是AI,但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
人是复杂的,那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呢——
帮助打开眼界、培养底层思维逻辑
让孩子热爱学习,善于观察,愿意思考,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父母不应该是孩子的天花板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更大的世界
外部,让孩子跨学科发展
内部,让孩子更好的自我认知、自我成长
那么他们就不会被任何人、物所取代
这就是通识教育,也是童行书院的核心理念
如果您想切实了解这种教育方式
下方扫码,1元即可体验
互动话题
你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是什么?本场直播有没有让你对人工智能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