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小鸟羽毛上的精美图案,是怎么画出来的?

小鸟羽毛上的精美图案,是怎么画出来的?

科学

物身上的图案通常很复杂,它既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几何规律,又具备极高的多样性。是哪些规则支配着自然界,创造了这些图案?近年来,原本互斥的两种理论逐渐走向融合。科学家发现,这不仅能解释鸟类羽毛分布和颜色,或许还能解释自然万物如何演化出这样多彩的形态。

在这篇节选自《环球科学》11月新刊的文章中,玛丽·芒索将带着我们看看,在自然界,两条基本的规则共同作用,就能造就鸟类多彩的羽色,甚至塑造了自然万物的样貌。


《环球科学》11月新刊销售中


撰文|玛丽·芒索(Marie Manceau)
翻译|戚译引

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曾这样描述大草原的动物:“它们一半被树荫笼罩,一半没被树荫笼罩;树影舞动着,滑行着,跳跃着,于是长颈鹿长出了斑块,斑马长出了条纹。”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魔法,但它至少说明了人们对这些自然图案的着迷。


色彩、毛发或羽毛的排列,触角、角和喙的轮廓,指纹、牙齿和贝壳的纹路……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图案通常对动物至关重要。在数学上,动物身上这些具有某种规律的图案被称为“斑图”(pattern)。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类一直在观察它们,描绘它们,并试图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没有规律,却有限制


在一个斑图系统中,元素会在空间或时间上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排布。在动物学中,它可以用于描述身体特征、种群中的个体分布,或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在栖息地中的分布……动物斑图的形状和颜色能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态,并且会出现在不同尺度中。


一种常见的斑图是由相同元素重复排列形成的周期性图案——我们的手指、脊椎和牙齿都是这样,排成整齐的一列。另一些斑图则具有分形的特征,例如神经元或肺泡组成的树形结构。长颈鹿的毛皮或海龟的壳上,是规则的几何形状镶嵌,这种斑图又叫沃罗诺伊图(Voronoidiagram)……这些几何形状还能组合成更加复杂的斑图。然而还有一些图案似乎是随机排列的,没有明显的几何规律。


动物斑图几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但我们也能注意到某些趋势:在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的斑图总会具有相同的方向或几何特征。例如,鸡崽背部的黑色和黄色条纹数量和宽度各不相同,但始终是纵向的。不同动物的前肢可能是一条手臂、一扇翅膀或一片鳍,但无论是怎样的形态,总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中间存在一个惊人的悖论:动物身上的斑图通常很复杂,它既遵循着一些基本规则,又具备极高的多样性。是哪些规则支配着自然界,塑造了这些斑图? 


蓝孔雀的羽毛所呈现的斑图。



从混沌到班图


们可以认为,一个系统在形成斑图之前是“单纯”的,这是指构成它的元素(无论是个体还是细胞)在空间中呈均匀分布的同质整体。形成斑图的过程则始于获得一个空间参照系,或者更简单地说,始于左右、前后等方位的出现。接下来,系统中的元素就将走向不同的命运,基于它们在参考系中的位置采取不同的行为,从而将整个系统分割为不同的区域。到这时,系统就不再是同质的,而是由多个区域组成。这些区域的内部仍可以被视为一个“单纯”的初始系统,因此可以再度细分……就这样,系统经过一系列越来越精细的空间分割,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时,斑图就产生了。


这个过程的逐渐展开受到基因的逐级激活控制。如今,我们对相关基因的了解越来越多,但这个过程的触发机制仍然是一个谜——如果没有参考点,又要怎么确定方向和坐标呢?


第一批线索来自几位数学家的开创性工作,其代表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52年,图灵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描述了系统中至少两种元素的扩散和相互抑制。图灵模型假设,系统内元素的局部相互作用可以自发地放大随机波动,并形成一种稳定的模式。这被称为“自组织”理论。


如今,自组织被认为是斑图形成的主要过程之一。无论是蚂蚁或行人的轨迹优化,还是潮涨潮落间软体动物在岩石上的聚集模式……许多生物斑图的形成机制都可以基于图灵模型进行解释。


但问题在于,我们很难想象这种随机系统会产生自然界中可重复的斑图。此外,只有一小部分图灵动力学模型会产生斑图,许多起始参数只会产生均匀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以解释是什么引导着自组织的过程。



外部信号源理论


由于仅靠自组织无法保证自然斑图足够准确,发育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无视这一理论,而支持另一种理论,那就是南非裔英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沃尔珀特(Lewis Wolpert)于1976年提出并命名的指令理论(instruction)。在这个模型中,外部信号源产生了位置信息梯度,供系统的各个元素(例如细胞)破译。元素根据自身在这个梯度的位置,走向特定的命运。


果蝇,作为一个经典的遗传模型,是指令理论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从受精时起,果蝇的卵迅速分裂并开始发育,其标志是胚胎被分割成多个区域,这些区域将成为果蝇头、胸、腹的不同部分,这与bicoid基因的信使RNA沿头尾轴产生的浓度变化有关。根据沃尔珀特的描述,不同的浓度“指导”下游基因的级联表达,包括形成横向条纹的对控基因(pair-rule genes),这些条纹将来会形成体节。


和图灵的自组织模型相比,沃尔珀特的指导模型有一个关键优势:遗传程序的逐级启动有着严格的固定顺序,这有助于解释自然界中许多斑图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但它也有一个局限:指令不适用于描述太大或太小的尺度。此外,仅借助这种策略无法解释斑图的快速演化,也不会产生复杂的周期性斑图模式……




两种理论的调和


长期以来,自组织理论和指令理论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但事实上,这两种策略有可能共同调控了斑图的形成。例如,分子浓度梯度提供的指令信号可以指导自组织过程。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手指的形成过程,手指的规律结构是经自组织形成的,但其径向排列受一种名为FGF的蛋白质的浓度控制,该蛋白质激活了某些细胞的迁移。


因此,近年来科学家经常将自组织和时间或空间指令相结合,以解释斑图的形成。然而他们仍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这种协同作用如何既保持自然斑图的准确性,又允许出现多样性。


当研究演化机制时,其中一种斑图最为理想,那就是鸟类羽色。鸟类羽色由两个元素组成。首先是羽毛的分布:鸟类体表其实并非完全被羽毛覆盖,羽毛仅生长在特定区域。在这些区域内,羽毛以能够覆盖身体的朝向生长。这种特殊的分布方式确保羽毛既能适应飞行,又能调节体温。


羽毛生长在毛囊中,与竖直肌相连并受神经支配。我们的团队已经描述了鸟类毛囊的几何排列规律。在鹌鹑、家鸡或斑胸草雀(又名珍珠鸟,常用于现代行为学研究)中,毛囊都排列成六边形,但六边形的大小和间距各不相同。但在鸸鹋和鸵鸟这些不会飞的鸟类中,毛囊是随机分布的。然而这种不规则特征并不总是与飞行能力丧失有关,因为在同样无法飞行的企鹅身上,毛囊组成了一个极其密集的网络,似乎也具备某种几何规律。


鸟类羽色的第二个元素是颜色的分布,这部分源自羽毛上分布的色素。羽毛就像一块调色板,可以呈现整个可见光谱以及紫外线波段。最近,经过50多年的研究,几个团队已经证明,鸟类羽色图案也来自于指令和自组织的结合。



羽毛生长:确定的还是随机的?


导向这个观点的第一条线索,涉及覆盖羽毛区域的形成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法国约瑟夫·傅里叶大学(Université Joseph-Fourier)的达妮埃尔·杜瓦伊(Danielle Dhouailly)团队就在研究胚胎中这些结构的谱系。该团队的工作一直持续到21世纪00年代末,结果表明这些区域能够响应来自中胚层(胚胎中产生肌肉、骨骼、软骨和真皮的胚层)两个组织的信号,从而形成毛囊。背侧区域的分化遵循来自体节的信号,体节组织包裹着未来的脊髓,将分化为脊柱、骨骼肌和真皮。腹侧区域的分化则由中胚层的侧面部分指示。


在每个分化区域内,局部聚集的表皮和真皮细胞会形成覆盖皮肤表面的突起,这就是羽毛毛囊的前体。达妮埃尔·杜瓦伊和后来的其他研究人员,包括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钟正明,通过研究毛囊形成证明了生长因子(例如FGF和BMP两个蛋白质家族)的关键作用。实际上,这些蛋白质在局部相互作用,同时形成浓度梯度,这同时满足了指令和自组织的先决条件。


此外,由于遗传学和数学建模的进步,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将分子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获得的结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对皮肤发育过程中表达分子的自组织进行数字模拟,可以获得类似于皮肤表面羽毛毛囊的圆点图案。因此,羽毛斑图也意味着局部的自组织。


在不同鸟类中,毛囊在皮肤表面的几何排列各不相同。鹌鹑、鸡和斑胸草雀的毛囊呈六边形排列,而鸸鹋和鸵鸟的毛囊是随机分布的。然而,缺乏规律并不总是与飞行能力丧失有关,企鹅的毛囊就构成了一个规则的高密度网络。



羽毛生长:确定的还是随机的?


关于色素图案,两种斑图的形成策略都与观察结果相符。家禽(包括家鸡、火鸡、珍珠鸡、鹌鹑、环颈雉)的雏鸟背部饰有纵向条纹,这可能是保护它们在灌木丛中生活的一种伪装策略,因为它们在地面筑巢,更容易被捕食。这些条纹是黑色和黄色的,产生于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周期分布。通过研究这些条纹,我们的团队确定了一种胚胎印记,这个印记是条纹排布真正的幕后操纵者,由胚胎背侧名为Agouti的基因沿纵向条带表达形成。


学界几十年前就知道,Agouti基因可以控制哺乳动物毛发和鸟类羽毛中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分布。首先,我们证明在该基因表达的区域,黑素细胞在几个小时后合成了褐黑素,产生了黄色条纹,而没有Agouti基因表达的区域,黑素细胞合成了真黑素,产生了黑色条纹。


为了理解Agouti基因印记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再次使用了妮可·勒杜阿兰的种间移植技术。我们将鹌鹑胚胎的组织移植到环颈雉胚胎中,并研究了嵌合体的色素斑图。这些胚胎是否出现了与鹌鹑供体相似的条纹?是的,但只有当体节被移植时才会出现。换言之,色素斑图的形成就像毛囊的前体一样,体节提供指令,用指令控制Agouti基因的表达。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探索是什么机制决定了条纹的宽度和间距。我们对Agouti基因进行了功能增益和丧失实验,证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控制了条纹的宽度。随后在 2019 年,钟正明团队证明了一种可能的自组织模式:该研究进一步确认了黑素细胞的作用,表明在Agouti基因的控制下,黑素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相互交流,并且这种机制在每道条纹之间划分出清晰程度不一的边界。因此,家禽雏鸟的条纹也是通过早期指令和局部自组织的结合产生的。



多样性的产生


完成这一步之后,我们终于有可能探索鸟类不同物种身上指令和自组织是如何结合的,从而了解这一机制如何影响羽色演化。我们比较了10种家禽的条纹,证明它们的分布取决于早期指令。条纹的间距和宽度则因物种而异,这可能反映了黑素细胞的局部自组织差异。


因此,指令可以建立一个基础,约束羽色的共同模式,而较晚出现的自组织作用将造成差异,产生多样性。同样,在产生类似于毛囊几何形状的斑点的自组织数值模拟中,如果添加更严格的初始条件,如限定前后方向或将模拟区域调整为对应物种羽毛区域的大小,就能再现每个特定物种的几何特征。


或许大多数自然斑图都受到这种机制的支配,这一假设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因此,我们在实验室中记录多样性,以寻找共同点,从而找到演化上保守的起源。最近,我们还描述了约40种雀形目梅花雀科(Estrildidae)鸟类的色素模式。尽管它们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但我们仍然确定了其中一些共同的规律。利用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我们创建了一个分子分布图,可视化了每个颜色域对应的胚胎区域。结果表明,皮肤就像一幅数字油画:每个区域的颜色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但仍然受到其位置的限制。


此外,分子信号并不是斑图变化的唯一建造者:事实上,我们已经证明皮肤细胞的形状能够限制毛囊几何形状,尤其是它们沿某个轴的延伸长度。接下来要做的仍旧是了解分子和细胞信号如何相互作用,并将这些观察结果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多样性。或许我们会发现,所有生物都只是同一主题下的变体,那可怎么办呢?


本文节选自《环球科学》11月刊封面文章:羽毛上的数学奇迹


封面图片来源:Unsplash


《环球科学》11月新刊正在热卖

各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点击【在看】,及时接收我们的内容更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真正的高情商,是假装不出来的,也练不出来闲下来继续讨论一下退休以后以及再往后年老的生活中的健康因素。钱理群:​人才是熏陶出来的,不是故意培养出来的朝鲜是怎么用五个电视台满足全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的?瑞幸,是怎么活过来的?女生冬天穿那么少,是怎么熬过来的?你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1分钟看懂!​CDC网上的新冠后遗症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看佩尼的文章美国制造业占经济总量60%?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 袁岚峰「羊驼打篮球」怎么画?有人花了13美元逼DALL·E 2亮出真本事DK终于出了小孩也拿得动的书,纸上博物馆竟是画出来的,妙!执行力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分析图一共有十多类,还叫人怎么画!1个好文案=10个传统销售,那些卖货无数的营销文案是怎么写出来的?1.2万美元一串的葡萄是怎么长出来的?最美法官检察官是怎么选出来的哆啦A梦宇航员手机支架,超实用的精美手办,带你游太空!好团队,是选出来的,打出来的,剩下来的肠镜实拍:亲眼看看肠癌是怎么长出来的“老师” 在4岁女儿手背画图案,女儿很得意,爸爸却立刻报警了!爆笑!“他们都叫我蓝精灵!”妹子身穿蓝色羽毛上衣去派对,结果腋窝全被染成了蓝色....那些惊人的债基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场北约内部唯一一次的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劳动节愉快 钓鱼畅游法国(14)-法语的摇篮哥哥们同款“像素包”,随心编辑DIY图案,简直炸街神器!14岁初中男孩录取清华丘成桐数学班:天才是生出来的,学霸是逼出来的,学渣是惯出来的西行漫记 --- Monument Valley海外同行热议:那些收入不高的独立游戏小团队,是怎么活下来的?996的工作待了5年,我是怎么走出来的?|转变故事“七山一水二分田”,这个缺地的省份,是怎么富起来的?这内娱第一刻薄女,怎么画大烟熏还这么小白花啊...迷茫的时候看看:熬出来的刘玄德,忍出来的司马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