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开播,看古装谍战赋能三国题材的叙事新解
主编温静导读:烽火连天,天下三分,聚焦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风起陇西》的讲述视角是十分巧妙的。《风起陇西》将古装与谍战进行类型融合,扩展线性叙事转向多维交叉的叙事结构,从三国背景、战争谋略、兄弟情义等多方面来生动形象地表达故事情感,充分挖掘人性深度,赋予三国故事崭新的面貌。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JY
谍战题材在影视剧市场一直有着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回溯此类国产剧的发展,从“反特片”到“谍战剧”,它的方兴未艾与其强故事属性是密不可分的。另一边,作为市场流量“吸睛大户”的古装剧,在“大IP+流量”模式跌落神坛后,亟待推陈出新。由此,古装与谍战元素的互通,在带来类型融合同时似乎成为一种必然。但此类作品对于剧本要求之高,拍摄难度之大,注定在精品化制作路径中,会是一次艰难的创新。
今日,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正式开播,该剧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原著,24集相对较小的体量,可以想象其叙事节奏的紧密。此次该剧开播迅速引发讨论热潮,类型创新与匠心制作之下,有望成为二季度剧集爆款。
后三国文化热潮,《风起陇西》挑战
古装谍战题材的孤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为基础,电视界掀起了一股改编三国题材故事的潮流。然而,三国历史本身具有的演义属性在带来想象空间同时,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为剧本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此类作品往往需要大量战争场面的营造,“低性价比”导致后来挑战拍摄三国题材的人并不多,此类内容甚至逐步淡出大众视野,当代年轻人接触三国文化的机会逐渐减少,市场亟待出现更新颖、更为年轻化的创作。
烽火连天,天下三分,聚焦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风起陇西》的讲述视角是十分巧妙的。该剧聚焦陈恭(陈坤饰)与荀诩(白宇饰)两个秘密情报线上的“小人物”,打破了观众印象中间谍炫酷的现代特工形象后,在跌宕起伏的谍战权衡、战争变迁之下,展开对战火之中的人性、生死相依的兄弟情的探讨,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思考。
说到三国,自然离不开英雄与战役,而谍战剧类型往往是对正、反两派人物的矛盾斗争、互相潜伏进行描绘。由此来看《风起陇西》无论是在时代背景的选择上,还是叙事模式方面,都具有天然的贴近性,古装与谍战类型的深度融合,使人耳目一新。
首先,《风起陇西》在惊心动魄的谍战叙事中,借用观众对于三国文化的熟悉感、以及一些人对谍战剧作的热衷,先俘获一部分圈层观众。
其次,在年代谍战剧扎堆的市场背景之下,《风起陇西》开篇基于诸葛亮北伐的大背景,讲述蜀汉与曹魏互相安插间谍的故事,这一古装版碟中谍达成的新观感、强叙事,有望进一步达成剧集破圈传播。
在题材创新上,《风起陇西》将古装与谍战进行类型融合,扩展线性叙事转向多维交叉的叙事结构,从三国背景、战争谋略、兄弟情义等多方面来生动形象地表达故事情感,充分挖掘人性深度,赋予三国故事崭新的面貌。
摹写旧貌,传递新识
平衡功能与韵味的朴拙审美意趣
在中国观众心中,三国故事经过生生不息的演绎与表达,已经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三国文化。越是经典的内容,越难创新,而此次《风起陇西》敢于挑战拍摄三国题材,与其足够强大的班底不无关系。
该剧集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马伯庸的同名小说,原著作品在豆瓣平台评分达8.1分,归属于热门中国推理图书TOP10之一。在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战争时代,这样一个足够有想象力和高能反转的谍战故事,为《风起陇西》提供了最新颖的表达视角与最有力的叙事基础。
讲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由擅长拍摄男性群像戏的导演路阳来执导再适合不过。他的作品《绣春刀》系列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锦衣卫的情义与无奈,其与《风起陇西》中的小人物间谍存在明显共通点,多年来一直备受好评。
除此之外,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由金海曙、金昱担任编剧;造型指导由获得第51届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奖的梁婷婷担任;美术指导韩忠凭借《罗曼蒂克消亡史》获得第31届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凭《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获得第24届白玉兰最佳美术奖。金牌班底加持为剧作品质带来保证。
在演员选择方面,陈坤、白宇领衔主演,在剧中饰演一对结义兄弟,聂远、尹铸胜、常远、杨颖、孙怡、俞灏明、王骁、杨轶、张晓晨主演,董子健、郭京飞、李光洁特别出演。一众实力派中生代演员,塑造的三国背景下人物群像,早在剧集开播之前便引发不小的热度。
对于古装作品来说,国风音乐、服饰、造型和道具等,都可以为观众带来观剧沉浸感,塑造中式审美韵味。《风起陇西》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蜀汉与曹魏,主创团队根据环境方面蜀、魏两地湿润与干燥的不同气候,营造出蜀地相对湿润、植被茂盛的景象,与黄沙漫天飞舞的魏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国拥有悠久历史文明与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因此精心的服化道设计对提升影视剧艺术与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在演员形象与服饰方面,《风起陇西》用男性多留胡子的细节迎合时代礼仪背景,女性角色的衣着也十分朴素,符合三国时代的简朴理念,为观众呈现出高度追求时代感的视听享受和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剧中生活化的台词与表达,一方面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消解了部分年轻观众对三国题材的陌生感。剧中,如陈恭与荀诩之间兄弟反目的经典对白,一下就把人带入了紧张的气氛:“你信我是叛徒吗?”“司里可没有让我测试你,命令是锄奸。”其与原著保持一致,更容易触达书粉的内心、也更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剧口味与习惯。
自信、热爱、正传播
三国文化再迎年轻化、大众化发轫
在三国时期历史中,三国鼎立之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期”,战争相对较少,各国之间谍战攻守,精彩不断。利用熟悉的历史背景、建立跌宕起伏的情节,融合符合大众审美格调的中式视觉,构成《风起陇西》的叙事特点。
从行业价值层面来看,主要有三点创新:
首先,该剧将中国古典美学与三国背景的谍战故事相结合,达成优质的视听语言,耐人寻味。
其次,谍战与古装类型的融合,达成强叙事、暗线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历史的框架内展开合理想象,以全新谍战视角打开三国故事。
最后,该剧的斗争场面,着眼于人物的内心斗争、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战争暗面,是个值得观众细细品味的故事。
好的影视剧,总能建立起自身独树一帜的观念和范式。对于不少人来说,三国题材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是一种心向往之的英雄情怀。若从这样的视角来看,《风起陇西》的故事不像是一次创新,更像是一种回看。它努力将战争时代中的人物,先回归于人本身,未把大部分目光锁定在大家最熟悉的历史人物身上,而是靠与观众距离更近的小人物、及他们的命运变化去做反衬,这样的讲述方式,是聪明的、也是大胆的。
在社会价值方面,《风起陇西》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择选出既有温度又有质感的素材,该剧展现英雄人物更接近于普通人的一面,以更易共情的普通人情怀,让年轻人再次热爱和“上头”,让文化自信在当代年轻人的心中再次萌芽。
此外,三国题材的电视作品以电子手段带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流行,并且扩大了历史与文学文本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渗透出的自信、积极、阳光的正向品质,取得了良性的传播效果。
三国时期惊心动魄的间谍与反谍计谋、隐秘人员于战争暗处的较量,利益与情谊的两难……构成了《风起陇西》古装谍战类型剧的鲜明风格。
街亭失守,北伐失败,幕后究竟何人布局?到底谁才是“烛龙”?在诸多“谍中谍”中,谍者们的命运走向何方?这一题材够新、细节够质感的故事大幕已拉开,让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