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友、冰岛前驻华公使拉格纳尔·鲍德松:我在中国看到了“言必信,行必果”
他是第一个将《论语》翻译成冰岛语
并完成出版的译者
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首批到北京大学留学的学生
他用近五十年的时间
品悟中国传统文化
见证中国社会变革
被人们赞誉为“中国通”
他用“中国思维”感悟当今变革中世界
他说自己看到了
中国一直在践行“言必信,行必果”的承诺
不遗余力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不断为世界的发展贡献独具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他就是北大校友、冰岛前驻华全权公使
拉格纳尔·鲍德松(Ragnar Baldursson)先生
拉格拉尔·鲍德松
四年前,鲍德松从冰岛外交部退休后,选择定居北京,并回到母校北京大学继续学习比较政治学。日前,鲍德松接受了《北京日报》记者的采访,谈起在中国的往事,他把记忆拉回到1975年。
“红色青年”的来华之路
1975年,19岁的“红色青年”鲍德松怀着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强烈好奇,跨越八千多公里,从冰火之岛来到古都北京求学。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鲍德松少时便十分关注政治。他不仅仔细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著作,还参加过马列共产主义组织,创建了“冰岛红色青年团”。
20世纪70年代,随着法国“五月风暴”思潮在冰岛的广泛传播,还是高中生的鲍德松接触到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从此,他便对这个进行过无产阶级革命的古老东方大国充满遐想,憧憬着有一天能够亲自去看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
1975年,在得知冰岛政府要派两名学生去中国留学后,鲍德松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材料,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综合能力成功通过中国政府的选拔,成为了冰岛第一批赴中国留学的学生。自此,这个来自冰岛的年轻人便与中国、与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北京后,鲍德松先是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一年汉语。当时中国提倡“开门办学”,因此鲍德松每周都要去工厂或者农村进行义务劳动和接受再教育。这些学习内容虽然单调,却增加了鲍德松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的机会。
1977年,鲍德松参观工厂
未名湖畔的求学之路
从北京语言学院毕业后,鲍德松被直接分配到北京大学学习。为了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制度,鲍德松选择了深奥的哲学作为专业。
在鲍德松看来,中国传统哲学是探视中国社会的独特窗口。在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毛泽东思想系统学习的初期,鲍德松发现中国人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和西方不太一样,他认为这种对马列主义的“中国式阐释”离不开中国传统。
于是,鲍德松渐渐对中国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兴趣,并在其中发现了真正的快乐。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传统经典《论语》、《道德经》。“他彻夜读这些古书的热情,堪比当年别的男生读武侠小说的那股劲儿”,鲍德松的好友回忆道。《论语》、《道德经》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尚难以读懂,但是这位充满激情和好奇心的冰岛人却充满了信心,他不断地查字典、询问同学老师,终于逐字逐句地读懂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在他看来,这些传统哲学,正是理解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人们复杂的行为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寻源头。于是,鲍德松开始把《论语》翻译成冰岛文,先介绍基本概念,然后翻译全文,把古老中国的文明传向了遥远的冰火之岛。“我翻译《论语》、《道德经》,不仅是为了向冰岛人民介绍中国的传统思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增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翻译着这些古老而睿智的文字,鲍德松觉得,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滋润着自己的心灵,增强了自己内心的力量。
当时的北大哲学系群星璀璨,朱德生、朱伯昆、冯友兰、任继愈等学界泰斗都相继给鲍德松授过课。大师身边宜聆教,勤奋刻苦的鲍德松从辩证逻辑中理解中式思维,从《论语》《道德经》中感受中国智慧。至今,鲍德松仍然对自己当时做出的正确选择所自豪,“推开北大的这扇哲学门,便展开了一个更深远、更广阔的新世界。”
1979年北大哲学系1976级二班春游,
最后一排左起第六位是鲍德松
除了哲学,鲍德松对当代中国文学亦充满热情。他热爱诗歌,并一直在创作诗歌。他曾经对莫言获奖而掀起的“中国文学热”提出自己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变化,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国际化了。但是,它仍然脱离不了浓重的中国色彩。我想,日后中国文学决不会完全西化,作家们会更加重视、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虽然文学会不断地变化,但其核心的中国特色是不会丢失的。”
在北大,鲍德松还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在1978年至1979年的冬季学期开设了“世界语”课程。鲍德松回忆道:“来自哲学系、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大约20位同学选修了我的课程,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学生是黄怒波。”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共同爱好中国文学,鲍德松与中文系的黄怒波更是成为了一生挚友。黄怒波回忆道:“每次鲍德松的母亲给他织毛衣时,也会给我织一件,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当时热情、正直的鲍德松与中国同学相处得极好,也正是这份同学间的深厚友谊,增添了他对北大深深的牵绊。
虽然鲍德松求学北大之时正值中国“文革”后期,但北大留学生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当时中国政府给留学生的奖学金是本科生100块,研究生120块。而中国老师的工资应该是56块,教授可能是一百多,普通人会更低。所以我们的生活费是足够的,想吃什么都可以买,想买自行车很快也可以买到。”鲍德松满足地说道。
学习之余,“文艺青年”鲍德松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内游玩。“夏天的时候我常去颐和园看书,下午过后会去吃晚饭,经常在外面喝一点啤酒,吃宫保鸡丁、回锅肉之类的菜。”此外,为了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大好河山,北京大学还会自费定期组织留学生去十三陵、十渡、灵山等京郊游玩。回忆在北大的大学生活,鲍德松觉得不论是月下未名湖边的野餐,还是同学们三两结伴的郊外踏青,都是十分快乐和浪漫的记忆。
在北京大学动人的湖光塔影下,鲍德松品悟着中国传统文化,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北大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滋养了这位异乡学子对中国的绵绵情意,更是对其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大甚至改变了我这个人。”鲍德松曾如是说道。
1976年,鲍德松在北大宿舍学习
用中国思维感悟当今世界
鲍德松在北大求学时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政治的变化。他仍记得宣布毛主席离世后,北大餐厅里人们脸上的迷茫和沮丧;记得“四人帮”粉碎后,庆祝的人们将饭店和商店里的啤酒抢购一空的场面。
1976年10月24日,鲍德松参加天安门广场粉碎“四人帮”百万军民大会
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北大的学习,鲍德松得以了解整个中国文化,“从此我更喜欢上了思考中国问题和用中国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鲍德松说。
在鲍德松看来,“中国和西方的很多不一致,并不是源自国家利益或者意识形态,而是源自它们的文化差异”。他进一步举例解释道:“耶稣有一句话,你喜欢别人对你怎么样,你就应当对他们怎么样,所以西方人向其他国家推行民主和人权的概念。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更注重‘己之所好,也勿施于人’,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体现。”
随着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深入学习,鲍德松发现“中国式阐释”的马列主义,离不开中国的传统。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造福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他的父母和祖父都是世界语推广者,他们认为在国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鲍德松非常注重公正和平等,当他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社会充斥着强烈的要求公平、平等的气氛。70年代的中国,在鲍德松的记忆里依然清晰而深刻,再看中国现在的发展,他觉得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他认为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领导能力和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鲍德松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就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是理想主义者,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民,其实这些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历史。在儒家思想里,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民,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分不开,所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人民的利益和取信于民,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为人民服务,来造福人民。话语间能体会到这位“中国通”对中国的绵绵情意,他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学习用中国思维感悟当今世界,用双手架起联结中冰两国友谊的坚固桥梁。
鲍德松在中国所学的思维模式和辩证法也改变了他的职业规划,使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职业外交官。鲍德松回忆说:“我在中国的学习经历使我能够做好外交工作。记得2012年12月,中国和冰岛就自由贸易协议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当时冰岛方面不理解中国为何坚持要把中国厨师、中国武术运动员、中医等从业人员的自由流动纳入谈判条款。冰岛工会担心这会影响本国就业,施压于政府,使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我私下问中方谈判人员为何如此坚持,中方人员回答说,中国无意去冲击冰岛的劳动力市场,只是想在自由贸易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我向冰岛政府汇报了中方立场,最终双方顺利完成了谈判。”
可见,在国际交往中,要减少双方误解,外国人需要用中国思维理解中国,中国人也要学着用外国人的思维理解外国。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是谓大同”的精髓。
2019年,鲍德松(左一)参与
冰岛驻华大使馆向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赠书活动
鲍德松本人还十分热衷于公益事业,致力于推动中冰在公益领域的合作交流。鲍德松用儒家学说对公益事业做出进一步阐释:“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里仁》篇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公益事业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君子,让更多的人以道德为其价值判断的准则。”
2010年,在鲍德松及其夫人的倡议下,冰岛驻华使馆在四川凉山援建了“冰华希望小学”,鲍德松也时常去凉山看望小学里可爱的孩子们,希望他们“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机会来冰岛看看。”
2012年,北京大学第九届国际文化节以“公益前行——世界梦想传递”为主题,鲍德松先生以校友的身份受邀回到北大参加活动。接受采访时,鲍德松对这一主题大为赞赏,“公益,它与北京大学所秉承的‘理想’传统相吻合。我非常欣赏北大人为追求理想而生活,他们的奋斗以自己的理想为准则。”
2012年,拉格拉尔·鲍德松校友回母校参加国际文化节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鲍德松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感慨道,“作为一名研究中国文化和发展近五十年的学生和北京居民,我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改革。中国政府在倡导人民追求并实现中国梦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遵循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回忆起当年参与的一项开创性的地热供暖工作,鲍德松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政府建立了7个省区的供暖公司,为大约30万户人家供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300万吨,当时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重点转向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实实在在为人民谋福利,提高人民生活。”
作为亲历者,更作为见证者,鲍德松坦言他看见了中国一直践行“言必信,行必果”的承诺,并坚定地认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确定方向”。
从北大学子到冰岛驻华全权公使,鲍德松人生的大半时光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位满头银发的“中国通”,正如媒体所言“好像一个技艺精湛的裁缝,不知疲倦地用一根根丝线,把冰雪与黄土的国度拉得更紧、更亲密……”
资料来源:《从“红色青年”到职业外交官》、《鲍德松参与冰岛驻华大使馆向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赠书活动》、《冰岛前外交官:中共二十大将为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确定方向》、《来自冰岛的“中国通”——记冰岛驻华全权公使鲍德松》
编辑:薛刚、邵吉祺
责编:陈韩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