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爷说的这条金科玉律,10年前就从我的育儿观里删除了
最近,爷爷奶奶带二宝去公园玩回来后,好几次跟我提起同一件事。
二宝性格外向随和,很容易就和小朋友玩到一起,很融洽也很开心。只是有一点,她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比较抠门。
我明白,他们三番五次跟我说的目的,是想我教育二宝要学会分享,不能护食。
但是,我并没有马上转身去教育二宝,更不会“批评”她的自私。
我知道,她不是那样的孩子,她懂得也善于分享。无论吃到什么好东西,她自己还没吃到嘴里,先给哥哥拿一块,送到哥哥手里甚至直接塞到嘴里。除了哥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经常是她投喂的对象。
她不是不会分享,而是在某些时候不愿意分享。我当然会引导她学会和更多的人分享玩具,但是在此之前,我更想尊重她的意愿和选择。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我不想让她以为,她必须分享,不然就不是好孩子。分享固然是好事,可以促进感情交流,增加公共利益。但是,在此之前,她的东西,她拥有决定是否分享的权力首先应该被认可且尊重。
换个角度,从我们常说的规则的角度看,“分享”和遵守交通规则、法律法规不一样,它没有“非黑即白”的简单明了和绝对,它更像是处在一个灰色地带。懂得分享、善于分享,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情愿、甚至压力之下的分享,就失去了互惠共赢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不甘愿的牺牲或是奉献。
类似“分享”的情况不少,我们该怎么说给孩子听?
如果不明确地立规则,孩子做事就会毫无原则,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危险的行为;但如果条条框框太多、规则简单粗暴,孩子又会被限制太多,死板缺乏自主性。
到底该如何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呢?不妨先从界定规则的类别开始~
三种规则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我要培养一个“不守规则”的孩子?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中国人”三分法”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的思维中,世界不只是黑白的,还有形形色色的灰。也就是除了是和非之外,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沿着“三分法”的思路,也会有三种规则状态摆在我们面前,分别是黑、白、灰。
黑色:代表绝对禁止的行为,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比如,偷拿别人的东西,随意打骂、侮辱他人,毁坏公共、他人财物,这是法律不允许的,绝对不可以去做。
再比如,过马路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随意玩火、玩电,这是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行为,同样不可以去做。
而且,每个公共场所也会有自己的规则:上课时不可以随意走动、吵闹,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孩子不应该违反这些规定,轻则被批评指责,严重的还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白色:代表不受限制,和被鼓励、称赞的行为。
与“黑”相反,它是我们提倡、可以让我们获利的规则。
比如,按时刷牙、洗澡,可以让我们保持卫生健康;
比如,有规划地学习、阅读,掌握实用的生活技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
再比如,尊重他人、遵守秩序,可以让社会关系更融洽,等等。
灰色,则意味着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形下,规则是可以变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行为孩子可做可不做,即使没有遵守规则,也不一定会造成什么损失。比如,孩子要不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见了人要不要打招呼等。
在跟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时,可以先做一件事情,和他一起来辨别这个规则的性质,黑色、白色还是灰色?
同样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是玩公园的滑梯,插队就错误、不被允许的行为,属于黑色类别。注意,公园的滑梯是公共财产,轮流玩是公共秩序,不是可做可不做的灰色。
所以,我会告诉二宝,如果想玩的话必须要排队,还想玩就要重新排队。
一开始二宝也会抢着去插队,但我的态度比较坚决,会把她拉出来重新排队。坚持的次数多了,二宝慢慢get到这个规则的必要性,可以自觉遵守了。
和小朋友一起玩时,独占玩具不拿出来分享,就不属于黑色,而是可做可不做的灰色了。
当然,我会告诉二宝“分享”的意义,大家一起玩、交换玩更开心。但当她不愿意分享时,不会批评她的自私、不会强迫她分享。
我一直认为,与其强制要求孩子分享,不如由他来决定要不要分享,特别是真正认识到分享的价值、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后,他会心甘情愿地拿出玩具,开心地和朋友一起玩。
除了注意基本的人身安全之外,在我家,玩是超级自由的事。玩具可以随便玩、想方设法地玩,不用担心玩具弄乱、弄坏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白色”规则(也可以说是“无规则”)。
如此培养孩子的规则大格局
不过,虽然我说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能“一刀切”,要划分“黑白灰”三区,但变通的基础是孩子要有基本的规则意识。换句话说,我们得先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首先,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孩子,规则就是规则,每个人必须遵守。年纪小听话的孩子,也许就照做了。年纪大的孩子,也许会思考,做核酸检测时,插队可以节省时间,为什么我要排队、不插队?
这时,我们可以跟他讲讲“公地悲剧”的故事。1968年,经济学家哈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块无人耕种草地向一群牧民无偿开放,他们都可以在那里放牧牛羊。因为是免费开放,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牛羊,因为多养牛羊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但所有牧民都这么做,草地被过度放牧,草量减少不能满足牛羊吃的,致使所有牧民的牛羊最后都饿死了。
这时,就需要制定规则来防止“公地悲剧”的出现。要么,明确草地的所有权,私有化或者公有化,禁止或只允许所有者放牧,相应权利受法律保护。要么,就是从社会规范、道德上约束牧民的行为,每家只能在草地上放养一头牛或羊,放多的人会被其他牧民指责唾弃。
排队,类似第二种情况。虽然没有法律强制要求排队,但是社会规范以道德约束的方式要求我们排队,否则会收到其他遵守排队规则的人的指责或其他惩罚。当然,如果大家都不排队,我们会因为场面混乱而多花更多时间完核酸检测。
等孩子再大一点,他就会明白,制度的内涵:“能约束行动并提供秩序的共享规则体系”。在这些规则之下,我们常常无法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比如插队),但长久来看,这是对所有人最好的选择(有序排队)。
其次,告诉孩子遵守规则,才能走的更远。
葛优在接受某采访时被问到:“您对刚入行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呢?”
葛优是这样回答的:“遵守纪律!要不然都白干了!”
不得不说,葛优的这个建议简单直白,但很实用!
制度理论有个核心概念——“合法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有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才能获得法律、社会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否则会被指责、禁止行为甚至收到相应的惩罚。
比如,明星的偷税漏税行为,短时间好像少交了税款占了便宜,但纸包不住火,当被发现的时候,真的就如葛优说的,很长时间都白干了!
当孩子树立了基本的规则意识,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中间规则,帮助他们认识灰色地带了。
此时再告诉他们,我们并不需要刻板遵守所有所谓的规则。
注意!这里的重点不是不遵守规则,而是不刻板遵守。
规则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是白纸黑字正式规定并强制要求遵守的,比如法律法规,这些没什么商量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否则,是不可承担的严重后果。属于不容质疑的黑色区域。
有些则没有白纸黑字的正式规定,而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比如,排队、男生不穿裙子、过年初二回娘家、鼓励节俭、赞美奉献精神......
其中,有些规则虽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我们遵守,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自觉遵守,以获得他人、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比如,排队、男生不穿裙子等等,不遵守造成的公共损失或者需要承担的后果很严重,也属于黑色区域、尽量不去破坏它。
但有些规则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还是以“分享”为例,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很多大人认为分享是一种美德,就一定要让孩子分享),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他如果不愿意分享,可以说不。
直接的短期后果就是可能会被人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但一般来说,大人和孩子都能承受这样的后果。但从长期看,当一个孩子拥有足够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后,他会心甘情愿乐于分享的。
更为重要的是,伴随时代的发展,规则本身也是变化的。规则是人制定的,也一直被人破坏和重建。比如,女性的家庭定位,早就抛弃了三从四德的腐朽价值观,女性在家必须带孩子、做家务等等陈旧观念,也正在被一点点打破。
而这些更好的变化,起源是对规则不合理、不合时宜的发现,进而打破它、重建它。
所以,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应该是,我们的孩子既要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素养,更要有打破不合理、不合时宜规则的勇气和智慧。
怪孩子屡教不改前,先想清楚这8个问题
别再惩罚孩子了,因为根本没有用!你需要的是这5步行动指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