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小时侯总吃的樱桃越来越少见了?
5月初夏,谢尽春花的桃、杏、李,果实才刚如豆大。却有一种树,早在浓绿枝叶间挂满了小红果子——你肯定猜到了,我说的是樱桃。
现在一说起樱桃,好多人都觉得樱桃就是个大味甜、红到发黑的“进口车厘子”,贵得很。那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常吃的那种皮薄汁多、橙红透亮的“小樱桃”吗?
它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为啥小时候最常吃到的那种樱桃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谁馋了 哦我馋了
中国樱桃,百果之先
咱们小时候街边总能买到的樱桃,个头小小,只有食指肚大,甜美微酸,薄薄的皮一抿即破,果肉不算肥厚,汁水却很充盈。舌尖打个转儿,就只剩光溜溜的核了。
这种娇嫩水灵的樱桃,可不是进口“车厘子”,而是我国原产的、古诗文中描写的、植物学上中文正式名就叫“樱桃”的植物。
樱桃果实直径1厘米多,小巧如珠,也叫“樱珠”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吃它,《吕氏春秋》提到:仲夏之月,天子品尝应时的雏鸡、黍米、含桃——这“含桃”就是樱桃,可见它在古代,是堪登庙堂的好水果。古人认为樱桃是百果中最早成熟的,是暮春初夏时令的代表风物,唐人笔记中,就将春末的宴席通称为“樱笋厨”。
从先秦开始,樱桃便一直为古人所爱。樱桃树比大多果树低矮,果实好吃,伸手可得。树形舒展,叶片浓密遮阴。所以魏晋后,人们常在庭院里栽种樱桃树。时及唐代,樱桃成为长安贵人们初夏最推崇之果,或清供玩赏、或被做成甜品美食,还会举办“樱桃宴”进行交际。
《吕氏春秋》中解释樱桃之名:“为莺鸟所含,故曰含桃。”樱桃果实小巧,古人发现鸟类吃它时,经常整颗囫囵吞下,便给樱桃取了“含桃”的雅称。图为南宋的《樱桃黄鹂图》。
然而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树长得快、结果快,寿命却短。古人将野生樱桃引种到房前屋后,精心栽植,它也只能活四五十年。而且樱桃不耐寒也不耐热,主要在长江流域生长,无法广泛栽培。樱桃果实也因皮薄多汁而不耐储运,上市时间很短。
樱桃这些属性,注定了它无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全面普及。如今,它只在川渝、江浙、山东等地,有小范围栽培,基本也只在这些产区附近,人们才能吃到樱桃鲜果。
四川人亲切地把樱桃叫做“恩桃儿”,每年四五月都要买些尝鲜。但“恩桃儿”的季节只有短短一个月,想吃就得抓紧。在产地尚且如此,别处就更难觅踪影了。现在物流这么发达,它依然无法长时间储运,所以栽培得也越来越少了。
樱桃如今栽培不广,但有不少品种,比如四川玛瑙红樱桃(上图)、安徽金红樱桃、山东黄樱桃和浙江短柄樱桃等,各产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图片来自:sctyzx.gov.cn
欧洲甜樱桃,后来居上
既然真正的樱桃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各地超市里都有、红红紫紫的“樱桃”,又是何方神圣?
如今,全国各地最常见的那些“樱桃”,都来自一个正式名叫“欧洲甜樱桃”的物种。它也是樱亚属的植物,原产欧洲,清代晚期才引种到中国。在中国本土樱桃作为水果日渐式微时,欧洲甜樱桃逐渐顶替了“樱桃”这个名号,在水果界大放异彩。
现在市场上更常见到车厘子而非本土樱桃
比起本土樱桃,欧洲甜樱桃果实大、甜度高,果皮硬、果肉紧实不易化浆,非常适合运输。
而且它跟樱桃一样,也是优秀的早熟水果,在我国北方栽种的话,4月上旬开花,6月初便有果实上市。
欧洲甜樱桃的果柄通常光滑无毛
图片来自:wiki
人们也叫它“大樱桃”“甜樱桃”,或是用英文“cherry”的音译——“车厘子”。
本土樱桃和车厘子,你更爱吃哪个?
欧洲甜樱桃的个头比本土樱桃大,颜色深,甜度高,最重要的是果实比樱桃“坚挺”,十分耐运输。
全球四季不断供
大樱桃和我们本土樱桃习性有别,喜欢偏干燥冷凉的气候,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栽培较少。近三十年才开始大量引种。
因为它习性与苹果接近,所以山东胶州半岛、山西运城地区、陕西中部是主要产区。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北京西郊、辽宁南部,如今也成为大樱桃的优良产区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人们发现川西也很适合栽植大樱桃,它作为优秀的扶贫果树品种,成了当地恢复经济的重要助力。如今在我国,大樱桃的栽培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土樱桃。
蛋糕甜品上经常用一种染色樱桃点缀,吃起来几乎没有樱桃味。这种加工过的罐头樱桃是欧洲甜樱桃的近亲“欧洲酸樱桃”。直接吃味道太酸,只能用来做罐头果酱等。
大樱桃虽然果肉紧实,耐运输,但它跟樱桃一样,水分多,不耐储藏。因此在成熟采摘后,只能短期冷藏保鲜。
但今天,我们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大樱桃,这就要靠进口了。国产大樱桃在夏季过后,就没有鲜果供应市场了。但地球是圆的,我们冬天吃到的大樱桃,产于南半球智利、澳大利亚等国。
冬天供应国内市场的大樱桃,主要产自南半球,常见的果皮深红发紫的品种有桑缇娜、拉宾斯等,味甜,果肉脆硬。
这些大樱桃通过海运全程冷链的方式来到中国,在这样的运输成本下,价格当然也是不够亲民。
啥也不说了,就祝愿在座的各位都能实现“车厘子自由”吧!
按这个价格我很难实现自由啊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回顾
撰文 | 阿蒙
部分图片来自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高兴
本文原载于《博物》2022年5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