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不要无知地走进那个良夜

请不要无知地走进那个良夜

社会

文 | 天书


昨天新出来的二十条让很多人感到忧心,当然也有很多人在狂欢。不少读者让我们聊聊这个事。后面我们会看情况组织相关领域的作者来写些什么,今天先聊聊笔者自己的感想。



对于新的优化措施,笔者没能力去做后续变动趋势之类的预测。导致目前调整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在下半年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的情况下,很多地方的人力财力都已经捉襟见肘。尤其是在退税惠企稳市场主体的大背景下,一些地区的地方财政困难较为突出。


之前很多人设想的一个比较好的情况是,导致境外输入无法有效阻断的7+3政策尽快得到调整,在本轮各地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着手优化内部的防控措施,给各地恢复的时间。尤其在这个很大概率全球新一轮爆发叠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大流行的冬季,保持稳妥方案渡过冬天是一个最保险的选择。


目前看起来,新措施在这个时间点出台,说明人力财力上的压力可能比普通人感知到的还要大得多。在各地疲于应付,而疫情爆发区又无法像以前一样快速压制的情况下,调整措施减轻压力,如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严禁随意封控,疏解滞留人员等。如果这次的内部措施是在加强境外输入管控的前提下出台,不确定性显然会降低很多。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重要原因。


就在笔者下午写文时,看到了疾控局回应为何将“7+3”改为"5+3“,以及取消密接的密接等的原因。


据国家疾控局发布的信息。经过第九版的实践及7、8月间的评估,发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次密接是3.1/10万;高风险区外溢人员4.9/10万。这是取消中风险区及次密接人员管控,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的集中隔离改为居家隔离的数据支撑。


该变化好的一方面是能集中人力针对感染和密接进行流调和处置,尽量减轻压力和减少民生影响。坏的方面是对于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一线城市,疫情防控处置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可能在一时间难以遏制外溢扩散和高位感染风险。


”7+3“变成”5+3”是舆论争议重点。按下午看到的官方数据,当时我国几个主要变种7天出阳率达到99.7%,这是调整的主要依据。


新措施有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参差不齐,按官方数据推导,集中隔离5天漏阳率为5.5%,并不算低,那么后续居家隔离可能造成的家庭和楼区传播如何避免?居家隔离仅采取赋码管理,对于一些社会管理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否能真的能保证足不出户?


另一个问题,之前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忽视的另一个病毒入境渠道就是非法出入境。


近期的疫情热点地区多为边远地区,疫情源头及传播扩散途径,隐隐约约提示非法出入境问题涉及一个庞大的前现代群体的影子。非法出入境人员往往由于经济原因和民族信仰因素,得到“亲亲相隐”。不管是14+7还是5+3,他们都游离在管控之外。前现代群体由于生活方式和某些特殊的感情因素,抵制现代化,包括了核酸检测与查验健康码等疫情防控成熟手段,对疫情及防疫缺少概念。


变异毒株加大了防疫难度,让影子群体浮出水面。导致最后地方无法应付一封了之又无法迅速解决问题。前现代对防疫的冲击远大于后现代。后现代有动员能力而不做,前现代根本没有动员能力。


非法出入境问题和边远省份疫情管理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亟须给出明确方案。


如果这两点做的都不好,新措施之后必然出现疫情烈度提高。从我们熟悉的“打地鼠”强度上升至“低烈度山火”甚至更糟糕,破坏各地的防疫努力及三年来辛苦形成的安全发展大好形势。而这两条短板也是我们追求发展的原因。社会发展必须顾及各地、各阶层、各民族,解决各类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


而且,面对国外层出不穷的新变种,我们的评估速度能否一直跟上,有没有在更新的变种潜伏期突破隔离时间的可能下迅速识别并调整政策的准备?目前的科学也无法预测后面会有什么样的新变种出现,只能看命。如果真的在目前强传染性和免疫逃离基础上出现致死率更高的病毒,我们能不能在基层财政问题及社会动员力的问题还没理顺的“痛苦期”及时处置?


新措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素和考量,但最根本的考量必须是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安全。经济上,首先是基层财政及各层级组织间的财政关系。长期透支的社会动员力与基层管控力量,必须靠经济支撑加以维持和修复。这一切最顺利也会面临一年左右的调整过程。


然后是我们的工业生产安全。中国过去两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优秀的增长速度,外资投入增加幅度以及今年突破新高的外贸顺差,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防疫体系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社会和工业生产的平稳运转。


因为现在西方各国的高通胀和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造成的需求萎缩,导致整体外贸量处于下降趋势,但因为其他国家产能削减更厉害,需求进一步集中到中国,所以今年中国外贸顺差又创历史新高。明年的外贸情况确实不乐观,缩短入境时间可能是想最大程度减小对贸易和投资热度的影响。



但不管对外贸易也好,投资热度也好,根本上取决于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稳定环境。如果两个优势遭到冲击,导致外贸和投资不好反坏,那放松带来的文化交流回暖,航班旅游复苏等等根本就不足以弥补损失,而友邦会从惊诧你关紧国门,变成转换个调调继续惊诧。


在二十条新措施出台后,实际上对小地方的治理水平要求更高了。在当下人力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小地方容易成为短板,导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么为了实现防疫目标一刀切。然而从一些边远省区的情况看,一刀切也无法有效控制变异毒株,导致当地居民同时承受防疫与疫情的双重成本,生活遭影响,信心受挫折。


所以,面对新措施可能导致的疫情风险高不确定性,如何保证工业生产体系能免受疫情影响?这是必须坚持的底线。前段时间的富士康乱象,已经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通过加钱让工人顶着感染风险上工根本就不是办法。中国经济稳定的根本说到底是工业生产能力,而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又是当下世界经济不至于迅速失序的压舱石,三产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虽然相当影响民生,社会舆论声音大,但只要经济基本面没问题,疫情有效控制,恢复起来也会很迅速。但如果工业生产能力遭受疫情冲击,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恢复了。


我们看台湾省的情况,台湾省在前两年的实际行动上,等同于效果差一些的清零策略,但大体上控制住了疫情。今年被奥密克戎破防之后才放弃。但即便如此,台积电等核心企业的防疫也一直按最高标准进行。台湾省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得益于疫情导致的全球芯片短缺,其中保住了台积电等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根本原因。对岸毕竟是弹丸之地企业数量有限,中国的工业产值却占世界30%以上。西方能承受一段时间生产能力被创,是因为放水转嫁和有中国工业保底,我们的生产能力如果被严重冲击,那没人能来帮助我们。


然后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医疗问题。疫情失控的各国,无一不经历了短时间内医疗挤兑严重,超额死亡激增的过程。即使疫情波谷后,公共医疗也面临长时间的过载,动辄长达半年一年的就医延误,典型如英国。近期经历了第七波,即将进入第八波的日本,这几个月来的医疗挤兑和求医无门情况在日本网络上也比比皆是。



参照年初香港的情况,同样在之前基本清零,有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和大陆情况相似。年初奥密克戎爆发,短时间内至少因为疫情死亡一万人,后续大部分人感染,部分人群反复感染。按这个比例来算,如果我们的疫情失控,这个死亡数字会是多少?国家和民众有承受这个数字的心理准备吗?


西方国家压制医疗挤兑的方法不外乎是所谓的分级诊疗,但过程中已经一再证明了在庞大感染数量下,所谓的分级诊疗就是拦着轻中症的人不去医院,重症也很可能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且院感造成的医护力量杀伤也依然防不住。这又会导致各种其他疾病临床高危患者也跟着出现大量超额死亡,比如透析患者。儿科严重挤兑也必然出现。



我国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人均医疗资源比西方,比日本如何?我们每十万人仅有4.5张ICU床位。美国是29.4,德国38.7,日本13.5。不要觉得重症床位之类的东西可以短时间变出很多,医院可以建设备可以产,但大量医护人员从哪变出来?一个医学本科生的培养就需要五年时间了,没有哪个国家是能靠足够的重症床位把高峰扛过去的。


这些国家多数之前就有分级诊疗制度,民众也比较认命,顶多在网上抱怨下,不会医闹不会小作文。我国在此前基本没有强制运行的分级诊疗,普通民众看病有条件的都会上三甲。以我们现在一因为疫情导致医疗延误就会引爆网络舆论的情况,民众和舆论能接受因为医疗挤兑和分级分流导致大规模出现普通人,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无法及时看病,无法去大医院看病的现实吗?我国政府是无限责任政府,我国民众对政府的责任要求也远比西方民众高,到了这一步,就会谁都受不了这样的局面,民众心理和政策又会转向对防疫的高要求,但那时候的难度又如何?



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的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运行会面临何种风险,不光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更需要尽最大可能避免走到那一步。


疫情以来,沉思录很多文章都分析过抗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基层问题,面对疫情风险,很多准备和体制的建立一直没有完善,很多固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在疫情持续三年后,人力财力的困境加上新变种极高的传染率,让这两个月的情况确实已经超过基层所能负担,很多地方基层在处理疫情过程中的操作让人很有怨气,很多民众遇到困难,但基层面临的实际情况又使我感慨其中难处。


病毒不讲人性不讲政治,不会因为你是“一刀切”还是“科学人性”就改变自己的传播规律,只要有漏洞就是指数扩散。而什么样的科学政策终究都是由人,是需要钱来执行的,人都不是铁打的,钱也不是无水之源。


还有没有更科学,更兼顾的办法?我想一定有,这三年来有很多表现很好的城市,但中国是一个地域间资源差异巨大的整体。头两年各大入境城市坚定履行了将病毒挡在国门外的职责。但在新变种奇高的传染性下,特大城市管理成本太高的弱点就充分暴露了出来。这不只是面对疫情才会暴露的问题,我们以前就从各方面讨论过特大城市畸形发展的问题。在次一级城市中,宁波在处理北仑港疫情过程中的操作是一个典范,但这也是建立在宁波的财力和相对次一级的城市体量上。而且我们不只有航空和港口入境,还有特区,还有漫长的边境线。


世界上没有没代价的东西。西方各国面对疫情的投入,靠的是开印钞机和加税,中国靠的是工业生产,财政投入和组织动员力,来保障一套免费的治疗,检测,隔离系统,以世界唯一的组织能力硬顶三年,赢得了保贵的空间和时间和生命。但世界疫情得不到根本好转,技术迟迟没有决定突破,而不论内外又有大量人鼓吹共存。如果我们最终被拖下水,那不光是对每个人,对整个现代文明史来说,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该清楚认识一些事件,该有一些风险准备了。


实际上,网络上以各种观点深度参与清零还是共存讨论的,说到底都还是人群中的少数。现实中沉默的大多数实际上对新冠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说到底我国并没有在整体范围内体验过新冠大流行的破坏力,大家的危害认知都来源于疫情初期武汉以及后来新闻,网络上展现的国外情况,官方的宣传。而我们的宣传科普工作又是严重不足的。民众们对抗疫的配合,既因为这种对危害的模糊认识,也是自觉配合国家政策的义务履行。所以在三年之后进入疲劳期,这种共识就会变得很脆弱,也让“就是个感冒”的可笑言论广为传播。



笔者今年累计被封控将近一个月,因为自己清楚疫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也知道防疫工作如何不易,而且两次封控所在地对生活保障处理的都还可以,所以我并不会抱怨,也会跟身边的人去解释这种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封控对我的生活确实影响不大。对于影响到生活生计的人来说,产生什么样的心态都是正常的。


其实沉默的大多数心态很简单,既不想因为频繁封控造成长时间生活和工作影响,肯定也不想没事一年感染几次病毒甚至无法上医院。虽然现在在网络影响下,很多人真信了“就是个感冒”,但一旦疫情失控,在大量事实的教育下,普通人很快就会丢掉这种认知。由服务业损失引发的防疫疲劳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人单纯觉得不用防疫了服务业就好了。但想想放松疫情管控之后,服务业会回到20年下半年和21年的状态么?


所以普通群众要求的其实是最高标准的清零,即把病毒完全挡在国门之外。只要对经济影响不大,普通人对入境管控造成的所谓文化交流障碍,旅游留学限制等根本就不会关心,毕竟90%以上的中国人都没出国经历。但恰恰是有这种强烈需求的小部分人,主导了互联网上一大部分的声量。等到普通人中的大多数对这种灾难有深切感受之后,共识会再一次建立起来,但如果真的要走到这个过程,每个普通人都会承受相当的代价。


所以,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之前对新冠大规模爆发会造成的危害还处于模糊认知,那么现在起码真的要认识到自己是自己和家人的第一健康责任人的重要性,我们不可能总是在被保护。多提醒家人注意防护,常备感冒发烧药物和慢性病药物总没有错。能打第三针疫苗尽量打,三针灭活的降死率有坚实的数据支撑,然后等待国家后续的疫苗政策。


对大爆发危害有清醒认识的朋友,在必要的防护准备之外,请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焦虑悲观emo之中,这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觉得互联网信息让你无法摆脱负面情绪,就尽量减少无效信息的摄入,把无效互联网时间用在锻炼睡眠提升抵抗力,抗风险能力和保持好心情上。


觉得放开了就好,新冠就是感冒的朋友,我可能没办法改变你的认知,但多点预防,少生点病总没错不是么?


对于还在用“我自己得了没事”,“我身边”,“我国外朋友”这些话来复读新冠就是个屁,后遗症根本没有的朋友,我只能说作为疫情时代的社会一员,真的该了解些基本的概率和统计和社会学常识了。整个世界都已经站在衰退的悬崖边了,你个人的幸运对其他人有意义么?



总之,在国家硬扛了三年之后,面对可能到来的大流行,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准备。请记住,即便在新疫苗、新药物普及,奥米克戎更加“温和”的2022年,新冠在美国当地居民死亡原因当中也是排第二位,超过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总合。我们每十万人仅有4.5张ICU床位,美国的这一数据是29.4,美国坐拥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拥有更加强大的危重救治能力。如果中国发生了美式“大流行”,我们承受的苦难绝对会比美国更糟糕。



如果你最终发现大流行将面对的后果和你的美好预期完全相反,那会给自己和其他人都带来痛苦。当然,当巨婴也是个人自由,但也先想清楚为什么其他处于大流行的国家的人为什么无法选择当巨婴。


对于沉思录的读者,对于一直以为本着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和我们讨论各种问题的大家来说,这里也有我个人的一些提议。


不论以后如何,不要忘记中国这三年来的努力成果,不要忘记三年来我们成功阻止了大量生命的逝去,以及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经济的发展,每一位努力参与和配合防疫的人都值得感激。岁月史书和篡改记忆会只增不减,但我们应该站出来讲述到底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对的。



请坚持鄙视各种“老人该死”,“基础病该死”,”减少养老金能减轻社会负担“等社达言论拥护者,不要因为他们的一时得意而改变自己的内心。



请不要无知地走进那个良夜。要记住历史唯物主义,要保持希望。



 近斯文章导读:


双十一怎样偷走了光棍节?一场无力阻挡的阳谋

主旋律太多,让中国电影完蛋了?

供销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巴黎凡尔赛游记 (九)吃喝玩乐在阳性“遍地走”的美国,我们一家是如何保持全阴性的?请不要连一个特立独行的饶毅都容不下……2022年的最后一天,请不要忘了那些依然在苦苦坚持的中国医务人员!百万粉丝女网红“吃播”后被封杀,网友怒了:别让孩子毁于无知!不要无脑乱屯药了请不要败给岁月史书南非2022(13)開普敦:彩虹街道,植物園,直升飛機季节的错董宇辉:请不要用你的三观,来要求整个世界22岁名校研究生嫁乡下理发师,相识3个月怀孕2个月后休学:女儿,请不要学她请不要把所有的空隙填满寒门学子从教育洼地走向藤校:一路坎坷却未磨平他的人格魅力一只网红动物的真情讣告,一个良心动物园的穷苦坚持观众短评|“手牵手堕入梦之暗面,血淋淋地走向万劫不复”这个省职称评审要求必须是发明专利,但请不要忽略发明专利下证是需要时间的!如果看到这张表情包,请不要传播,谢谢了!民科的勇气来自无知 | 科技袁人医院已经扛不住了,非必要,请不要来医院!“无知少女” 凉凉:52岁的女局长搞权色交易 被开除还能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吗?(1)哭着吃过饭的人,是可以坚强地走下去的CCF-NLP走进高校之“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入选联合国安理会!马耳他请不要再低调了叼盘看了要无地自容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可以给孩子们“送温暖”,但请不要逼着他们拍合照做有价值的事:可以To B,可以To C,但请不要To VC科学看待“人民经济”的争论,知名经济学家请不要对温教授“爆粗口”这几个已经淘汰的 Java 技术,请不要再继续学了!!!友情建议:千万不要无效备考CFA!在阳性“遍地走”的美国,我们一家是如何保持三年全阴性的?栓好安全带:美中关系或要天崩地裂了[日签] ​当你用手指指着别人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夏末秋初,约上三五知己,去达拉斯八个人少景美的观湖圣地走走才是正经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