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黄石松:老人需要家的氛围和专业化的服务
北京市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已启动一个月,吸引体验服务老人200余人次,实现“零差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向记者介绍了他眼中应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和体系。
黄石松认为,从全球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来看,老人需要家的氛围、专业化的服务,要构建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要质量更可靠、价格可承受
新京报:你认为新时代首都老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
黄石松:从全球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普遍规律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家的氛围,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具体解释为,强调服务对象的普遍性、服务供给的可及性、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服务价格的可承受性。
新京报:能展开说说吗?
黄石松:首先,从对象上讲,养老服务要覆盖全体老年人,而不仅是特定困难老年群体的福利事业;其次,在服务内容上,需要的是整合式、一站式服务,而不是碎片化的;在服务的送达上,希望及时、便捷、就近就便,最好(或者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离开自己的家和熟悉的环境。
另外,服务质量要可靠、可追溯;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价格可承受。中国老年人消费水平低、比较节俭,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育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房屋、土地、人工、能源、交通等成本高,服务供给价格与消费能力出现倒挂。
一个好的居家养老模式,要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有生命力,必须解决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在北京等超大型城市尤其具有挑战性。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北京市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黄石松:2015年北京市人大在全国率先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第一次将养老服务的重点从机构转向居家,这是对老龄化加速背景下,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
随后,北京市政府制定实施细则,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连续实施多个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机构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居家,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驿站;推进街乡镇社会治理改革,强化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支撑作用,增强家庭养老的功能;鼓励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智慧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签约,发展社区护理站,多措并举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目前取得了重要进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实现了“从无到有”。
新京报:“从无到有”之后,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遇到了哪些问题?
黄石松:随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的水平。随着老年人口结构和需求的变化,又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问题,比如机构延伸到居家的积极性不高、居家养老服务技术含量低、可持续经营困难等。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从有到优”
新京报:如何应对居家养老遇到的挑战?
黄石松: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必须实现“从有到优”的突破。这个突破要着力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
新京报:具体来说,可以朝哪些方面探索?
黄石松:首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市场机制与福利机制的有机统一。要通过科技赋能,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共建共治共享,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康复辅具等智能技术和智能工具,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大幅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平均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统筹,发挥整体带动效应。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推广,加大医养结合政策实施力度,探索构建适合首都市情的长期照护制度。
新京报:新时代首都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养老服务体系?
黄石松: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构建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文稿来源:新京报
微信编辑:马晓琴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