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云梦泽”到武汉宣言,一场在湿地之城召开的大会
全文共4012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
文 | 麦纷
▲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于琳摄)
阳光洒进澄澈的东湖,鸭子身上白色栗色相间的羽毛与青绿的湖水相映,时而潜水觅食,时而振翅高飞,激起一层层涟漪。
它们可不是普通的鸭子,标志性的一抹绚烂绿色金属光泽在它黝黑的颈部闪耀,因此得名“青头潜鸭”,因为稀少,它们的名字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在武汉,想睹其芳容便容易得多,这里是它全球已知最靠南的繁殖地,东西湖、黄陂、江夏等多个地方的湖泊湿地都有它的身影。
▲ 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青头潜鸭(魏斌摄)
而且,因为青头潜鸭对环境要求很高,素有“环境测评师”美誉,这些年它们把武汉湿地当成了栖息的家园——这正是武汉湿地资源丰富、生态持续改善的真实写照,也诠释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为何选择在武汉举办。
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国际湿地城市”湖北武汉主会场举行。本次大会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2022年11月6日,《武汉宣言》通过,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今年也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我觉得从中国过去30年所取得的湿地保护成就以及所设立的宏大目标和湿地保护管理方式,我们可以学习的有很多。”《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如此评价。
▲ 30周年成就展展馆场景
举办地选择在武汉,既是看重武汉得天独厚的湿地条件,也是肯定近些年来武汉湿地保护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武汉在内,湖北全省先后实施长江大保护系列保护修复工程,湿地功能加速恢复,湿地生态持续向好。
COP14期间,武汉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一座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堪称全球最高荣誉,对于“百湖之城”武汉,这一美誉实至名归。
武汉宣言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COP14开幕式致辞中说到。
▲ 武汉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秦炎摄)
在武汉主会场展区,许多元素都体现着人与湿地和谐共处的景象。
大美湖北展区内,黄鹤楼镂空雕塑、湿地影像巨幕展示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江豚潜水、万鸟齐飞等壮美的湿地景象,领略武汉的湿地保护成果。
“中国目前有64个国际重要湿地,超过55%的湿地都不同形式地受到了法律保护,这是非常卓越的成就,为其他缔约方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在视频连线中也称赞中国的湿地保护情况。
然而,湿地保护的挑战一直都在。
11月6日COP14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的《武汉宣言》鲜明指出,《湿地公约》缔结51年以来,尽管已指定2466个国际重要湿地,认定了43个湿地城市,发起了19项区域倡议,各方为实现湿地持续保护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全球自然湿地面积仍然减少了35%。
为此,《武汉宣言》迫切宣告,在公约缔结51周年之际,为避免全球湿地持续退化和丧失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必须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并呼吁“采取适当和紧急的措施,实现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丧失的目标”。
作为COP14的重要成果之一,《武汉宣言》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展示全球意愿,对起草宣言的主席国而言是一个挑战。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介绍,从今年8月初以来,中方牵头就起草的宣言草案在172个缔约方中进行了3轮磋商,认真研读了各方在磋商过程中提出的所有修改建议,对建设性意见予以了采纳,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最终文本得到缔约方普遍认可。
“除了湿地公约内容之外,我看到《武汉宣言》强调了湿地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灾和风险预防、滨海保护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穆松达·蒙巴在祝贺的同时也表示,《武汉宣言》强调的核心和重点是全面参与的重要性——包括青年人、非政府组织、女性、土著人民、各个社区,真正的社会所有行业的全面参与。
“湿地之城”
从数字上看,武汉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湿地面积约为1624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的18.9%,被誉为“百湖之城”。同时,武汉也是国内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
前来武汉的游客,自然少不了在东湖划船、骑行,在102公里的世界级绿道上纵情山水、赏花游湖,感受浓郁楚风。
▲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黄文瑞摄)
其实,东湖不仅是旅游景区,浩渺的湖山更是成为无数动植物的家园。10个湖泊、3300公顷的水域面积,34座山峰环湖而立,120个岛渚星罗棋布,近2万亩山林郁郁葱葱,共同组成了东湖多样的生态类型。
为了更好保护这片青山绿水,东湖开展了退渔还湖、截污治污、水系连通、湖底清淤等综合生态治水,并种植各类水生植物,进行水位和鱼类调控,通过微生物平衡水生态,实现水质自净。近年来,东湖整体水质为Ⅲ类,为近40年来最好水平。
加冕“国际湿地城市”,对于武汉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标准十分严苛,其中包括必须至少拥有一处国际重要湿地,且行政区域内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作为人口数量超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不仅国外绝无仅有,就连国内,也只有合肥和南昌人口接近千万。
“国际湿地城市”既是荣誉,更是挑战,先天条件好仅仅是基础,后天努力同样重要,为了守好绿水青山,近些年来,武汉持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之城”的美誉离不开武汉人的守护。
武汉立法在先,全局规划,退渔还湿、生态移民。2010年,《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出台,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内实施以挖塘、填埋等方式破坏湿地等行为。2013年,《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出台,每年安排1500万元,对因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和单位实行分类补偿。
从大东湖治理到长江大保护,从六湖联通、四水共治,到海绵城市等工程,武汉大力度推进了湿地的系统保护和生态修复。
▲ 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东方白鹳(魏斌摄)
在府河河滩,世界仅存1000多只的青头潜鸭选择在此繁育后代,武汉是这种世界级极危鸟类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在天兴洲,每年黑鹳都会飞来越冬,它们在城市的岸边觅食,以待春暖北归。在沉湖,白鹤起舞欢愉,这片国际重要湿地,是它们驻足的故里……在武汉栖息着的432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有96种。
这些景象见证了武汉湿地保护的成效,也成为大自然的回报例证。“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恩格斯的话语,始终提醒着享受这片湿地的武汉人民。
让湿地融入生活
▲ 12位“湿地小卫士”手捧从12处有地域代表性的国际重要湿地取来的水
COP14召开之际,一场“取水汇水”活动也在进行。COP14执委会选择鄱阳湖、洞庭湖、辽河口等全国12处有地域代表性的国际重要湿地取水,在30周年成就展揭幕仪式上,12位武汉青少年作为“湿地小卫士”将其汇入武汉东湖湿地。
其实,对于武汉青少年来说,生活在伴水而生的城市,早已在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人与自然,听取蛙声一片。
湿地公园之外,武汉也一直推进小微湿地改造,让湿地元素长期融入市民生活,推开家门就能感受到湿地之美。位于汉口闹市的解放公园里,一批新品种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花卉在公园生根。树木参天、溪流蜿蜒,不少市民在其中感悟自然,乘荫纳凉。
目前,武汉市已建设小微湿地23处,2022年底,武汉市的小微湿地将达到32处。湿地生态服务范围由传统的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向城市中心区域不断辐射。
湿地滋养着武汉,人们呵护着湿地,鼓励社会多元参与湿地保护的共建共治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 华侨城小学的学生们在东湖巡湖测水质
近十年来,武汉联动全市12处宣教场馆、69处科普基地和30余个NGO,坚持开展湿地保护和科普宣教活动,20余万志愿者参与其中,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湿地保护工作机制,汇聚起湿地保护强大合力。“呼吁鼓励支持社会更多实体、资金、技术参与到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全过程,努力探索湿地保护和发展的新路子、新模板。”湖北省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石道良表示。
2022年10月,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保护湿地的目标任务,并提出将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就包括实施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介绍,湿地生态修复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系统治理、统筹科学施策。
“科技支撑是保障我们国家湿地保护修复顺利往前走的一个很重要的决策性条件。”鲍达明说。武汉湿地保护工作中,科技始终占据重要位置,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湿地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建起了“智慧湿地”。在武汉的湿地自然保护地,安装微气象、水温、水质、土壤、野生动植物等162个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实现湿地资源监测全要素、全周期、全覆盖。
武汉也将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更好发挥湿地的生态、碳汇、文化等多重功能,做足做优湿地这篇“大文章”,让湿地资源成为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成为城市魅力的特色亮点、成为城市形象的鲜明特质,全面提升城市的宜居性、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彰显武汉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形象。
(专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