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在疫情政策、国际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香港成了留学生间的“香饽饽”。
据QS2023年最佳留学城市排名,中国香港位列第12位,位居新加坡之前。《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中国香港在意向留学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三。华尔街日报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从美国逐渐流向香港、英国等地。
按照增速曲线,今年获批人数预计能够突破4万
大数据之外,身边关注香港的人确实又多了起来,离家近,往来方便,环境相对安全,就大学本身来说,排名也在上升,2023年QS榜单中有5所港校跻身世界TOP100。
并且与申请工作量巨大的美国大学不同,港校的录取依然以分数为主导,奖学金也不用费劲额外申请,以香港大学为例,如果IB 44分,学校便会发第一年的全奖,如果是满分45分,则生活费也能被学校承包。
2023 QS世界大学排名中TOP100的港校
这会意味着申请港校也要开始卷了么?我们了解到,在本科申请中,香港更多起到的依然是“保底”作用。
如果一个学生同时拿到美国、英国、香港大学的offer,大概率还是会选择英美大学。而如果英美大学的申请结果不太理想,匆匆忙忙申请港校,在申请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则更易遭遇滑铁卢。
港校是滚动式录取,越早提交越早拿到offer,这导致有些同学尽管分数足够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但因为申请提交得太晚,便与offer失之交臂。
去年,H同学从上海某国际学校毕业,拿到美国某TOP30大学offer的同时,以IB 44分拿下了香港大学全奖offer,再三斟酌后,她选择了后者。我们也与她聊了聊香港大学的优势、氛围,以及那些只有实际体验后才知道的事情。
不少人觉得,从国际化学校出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英语教学环境、国际课程模式、用英语来完成作业,进入美国大学后还会环境不适应么?H同学曾在夏校体验过美式课堂,体感按自己的性格来说,如果去了美国大学,有可能因为课堂表现而拉低GPA。真正面对美国大学高密度讨论式、要求学生高度活跃的课堂,国内孩子会产生的无措往往不是因为能力,而是从小所浸润的文化的差异。在与以前的高中同学聊天时,H同学也听去了美国大学的同学吐槽,如果课上没有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没法融入讨论的话,会非常尴尬。再说衣食住行,如果去了一些地理位置很村的美国大学,课余生活乏善可陈,当地食物不合口味,对于习惯了上海的孩子是不小的落差。而适应香港则要容易得多,尤其是香港大学,离中环只有两站地铁,生活便利,美食遍地,课业之余,都市生活和资源同样丰富。在香港大学,看到的大都是亚洲面孔,日常听到最多的三种语言是普通话、粤语、韩语。(没错,在香港留学的韩国人意外得多)在以前的刻板印象里,在香港留学如果不会粤语或英语会寸步难行,实际情况是也不是。上课无疑是全英语,而在日常生活中,香港大学内会分出两批人——说普通话的和说粤语的,各自安好,甚至大陆学生组织的社团和香港本地生组织的社团,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界线划分感。就H同学的体验来说,她遇到的同学都很友好,并没有所谓的“排外”。只是语言的隔阂难免会产生抱团现象,香港人之间聊天会自动开启粤语模式,不太会因为照顾大陆学生而时刻说普通话,除非主动把粤语学起来,否则很难真正融入本地社区。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H同学已经深刻感到香港大学的卷,除了课业压力本身,学生间还会互相比较,环境推动下,无论平时还是周末,图书馆和自习室基本没有空位。刚开学时,新生们都雄心勃勃,想着自己的GPA怎么着也要拿A range(A+, A, A-),但当第一学期成绩下来后,往往发现真的太难了。更玄的是,高GPA并不是光靠认真努力就可以得来,有时还要靠运气加持。比如教授给分的手松手紧,你或许选了一门学长学姐口中“很好拿分”的课,但说不定这名教授今年突然拔高给分要求,那只能苦水往肚里咽。再比如某些课,老师会布置小组项目,你会不会遇到猪队友,你最后呈现的项目是不是教授想要的,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左右GPA的高低。而如果要评比香港最卷,还得是香港科技大学,它的民间别名甚至是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是数一数二的牛,专业课的质量甚至比香港大学更好,但相对应的是学习压力巨大,埋头读书的氛围很浓郁,图书馆24小时都有人,有学生直接带上睡袋,晚上12点走甚至算早的。有些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进了大学还要拼GPA?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拔尖的学生才能得到更丰富的资源。就比如说海外交换,香港大学的官网上所罗列的交换项目很丰富,但观察下来,H同学觉得如果想拿到美国TOP30大学级别的交换,实际难度不小。有些在本科申请时觉得没那么难以企及的学校,例如纽约大学,现在可能要在香港大学内成为很优秀的那一撮人,才能为自己争取到交换机会。金融是香港支柱型产业,每年都有不小的人才缺口,然而想要毕业后进九大投行,竞争尤为激烈。(注:即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美银美林、瑞士信贷、花旗)对于学习商科专业的H同学来说,虽然才大一,但已经有了足够的危机意识。她设想毕业后先在香港工作几年,再申请英美大学的研究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把GPA拼到A range之余,找实习的事情已经在规划中,理想的情况下,从大一暑假的实习起,打造出一份足够有含金量的简历,在大三时敲开九大行实习的大门,最后顺利入职。为了吸引人才留港,香港也是动作频频,加入全球人才抢夺大战,新特首发布第一份《施政报告》,其中有几条针对留学生的红利:3、暂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年度配额(暂时为期2年)4、针对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雇主可直接申请通行证根据香港的大型招聘网站jobsDB正式发布的《2021年的香港行业薪资报告》和人才招聘顾问公司华德士及Walters People发表的《薪酬调查2021》报告。香港在疫情影响下,有几个行业仍对人手非常渴求,包括金融服务、IT行业、建筑、法律服务、会计、医疗人才、人力资源等。此外,香港更拨款300亿港币成立共同投资基金,引进和投资落港企业,主攻金融科技、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领域。新政刚出,实际影响还尚未可知。某些时刻,H同学也会有“当时选择去美国大学或许会更好”的念头,但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无论红利期与未来如何,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把握当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本文授权转载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上海国际教育和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带你了解沪上所有国际、双语学校,汇集各类好玩的休闲活动,还有亲子度假、国际教育动态等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的国际教育资讯。
11月30日 (周三)19:30
#对话顶尖美高“圈内人”:
“今年去美高,是收益大于风险,还是风险大于收益?
🔺点击预约,开播提醒🔺
1.今年美高录取会有意外惊喜or大跌眼镜?美高录取大胆预测
2.作为家长,我如何判断孩子适不适合美高?如何帮他选择合适的学校?
3.赶不上美高末班车,明年申请之前该如何准备?
4.目前美国情况如何?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
11月28日 (今晚)19:30
#英国低龄留学无长线规划,如何分几步帮娃进入顶尖私校?
长按海报,扫码预约👇
(已是好友无需重复添加)
直播看点:
1.无论小初高,不同年龄段想立刻去英国,首先该考虑哪些重要因素?
2.临门一脚想送娃去英国学习,缺少长期规划该如何补救?
3.不同背景,公立或者国际体系的学生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4.如何帮助孩子在短期内过渡英国生活?
5.英美高中如何双申?
留学全知道家长群,准留学家庭聚集地,定期分享留学讲座、专题直播、资讯干货、课程资源、线下沙龙,扫码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