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向美国“开战”!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355-美伊大战
作者:无梦
制图:果果 / 校稿:辜汉膺 / 编辑:蛾
作为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阶段受关注度最高的几场比赛之一,伊朗队与美国队的正面碰撞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由于此前英格兰队和美国队的一场0-0闷平,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胜者将会有很大概率以小组第二出线。
冤家路窄,会上演怎样的对决?
(图:shutterstock & 壹图网)▼
因此,即便单从足球立场上来看,这都注定是一场火星撞地球式的激烈交锋,而要是再考虑到绿茵场后的风云变幻,那么情况就显得更耐人寻味一些了。毕竟,大家都知道,美伊两国在外交层面上都视彼此为仇敌,巴不得下一秒就把对方从地球上抹去。
尤其是被美国打压霸凌多年的伊朗
真是憋着一口恶气(图:shutterstock)▼
不过,其实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都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直到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两国的关系才迅速转冷,直至如今这般势同水火的状态。
而更离谱的是,纵观伊斯兰革命的始终,美国都堪称这场大戏的幕后操盘手,正是在当时美国政府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之下,伊朗才成了如今美国的中东头号心腹大患……
伊朗,美国所在▼
百年耻辱,四战之地
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伊朗那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近代史也堪称耻辱。当以英法为首的欧洲国家靠着蒸汽机大步踏入工业革命时代时,伊朗正处于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之下。
卡扎尔统治者起源于突厥人的卡扎尔族支▼
19世纪初,沙皇俄国两次入侵伊朗并均大获全胜。靠着两次俄伊战争的胜利,俄国人割走了几乎整个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达吉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一带),将两国的边界一下推到了阿拉斯河一带。
广义的高加索地区没有明确的边界
其内部以大高加索山脉为界分为南北高加索
北高加索曾有众多小王国,如今是俄罗斯领土▼
眼见自己完全不是俄国人的对手,卡扎尔王朝当时的统治者纳赛尔·埃丁试图引入英国势力以对抗沙俄,试图在两大帝国之间玩制衡,但这饮鸩止渴般的一招并没起到作用,反倒加速了英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伊朗的进程。
1907年,在中亚地区争的头破血流的英国人和俄国人签订了《英俄条约》。在条约中,双方将整个伊朗一分为二,北部由俄国人控制,而包括波斯湾在内的南部则沦为了英国人的地盘。
这片诞生过古老文明的土地
此刻被列强踩在脚下,动弹不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政府第一时间宣布中立,但力量弱小的波斯人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盟国一方的德国、奥斯曼与协约国一方的英俄在本国的领土上大打出手。据统计,在1914年12月到1918年10月的这近四年间,共有超过200万伊朗平民丧生。
一战期间,列强在伊朗制造了死亡、饥荒、眼泪
(图:wiki & nam.ac.uk)▼
一战结束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摆脱外交孤立的局面,宣布放弃沙俄在伊朗的全部特权以换取两国友好,英国人见状立刻跟上,几乎是无缝地填补了俄国人撤出后的势力空白。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英国不仅逼迫伊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英伊协定》,攫取了对伊朗军队、公路、铁路、关税乃至政府的控制权,还扶持了代表大地主阶级利益的礼萨汗上位,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巴列维王朝。
此前,礼萨曾在卡扎尔军队中担任要职
直到他发动军事政变,黄袍加身(图:wiki)▼
应该说,礼萨汗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其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外,他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大量解聘政府内的外籍雇员,拒绝支付不合理的外国债务,还从英国手里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和不少租界。
同时,礼萨很注意结交区域内的大国
比如此时正进行世俗化改革的土耳其
(礼萨与凯末尔,图:wiki)▼
对内,他保护民族工商业,大力限制教士阶层的权力,并推广世俗教育,还采取了不少能够有效提高妇女地位的政策,例如下令废除妇女必须戴面纱的规定。
礼萨兴办教育,修建铁路,看似开明
但他这些措施并没有在伊朗广泛普及▼
尽管在殖民者手中夺回了不少国家利益,但礼萨汗明白,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将英国势力驱逐出伊朗的。于是,礼萨汗再一次想起了前人用过的“驱虎吞狼”之计。这一次,他找上了正在积极扩军备战的德国。
投桃报李,美伊蜜月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德伊两国的合作都显得顺理成章——两国的主体民族均为雅利安人种,都与英国为敌,且德国有工业技术而伊朗有石油。于是,礼萨汗很快和德国牵上了线,直至二战爆发前,两国之间的合作已经非常亲密。
这时候跟德国勾肩搭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图:wikimedia)▼
礼萨汗的算盘打得不错,但随着苏德战争爆发以及德军的节节胜利,盟军向苏联输送补给的两条重要线路“北海-巴伦支海”和“地中海-黑海”均被切断,剩下的就只有从波斯湾海运,到了伊朗后再转火车送至高加索地区这一条路了。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盟军对德伊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
如果这条补给线落到德国人手里,不堪设想
(仅作示意,横屏)▼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军多次要求礼萨汗驱逐境内的德国人,但被后者以自己“严守中立”的理由拒绝。
为了保障自身补给线的安全,英苏两国于1941年8月25日从南北两个方向出兵入侵伊朗,很快就占领了伊朗全境,礼萨汗因支持希特勒也不得不黯然下台,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小巴列维。
英苏驱逐伊朗的德国人,稳住了这条线路
此后,军需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苏联
(图:wikimedia)▼
二战结束后,盟军陆续撤出伊朗,但苏联人却赖着不走,还扶持了两个名为“阿塞拜疆人民政府”和“马哈巴德共和国”的分裂政权,意图从伊朗独立出去,这就极大地激起了伊朗人民的不满。
随后,在英美的压力下,苏联不得不从伊朗撤军,而小巴列维也因此坚定地倒向了英美一方。尽管此时的伊朗名义上已经获得了独立,但石油行业这一至关重要的国家命脉还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巴列维(右一)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亲英美的立场
1949年巴列维访美,与杜鲁门夫妇(图:wiki)▼
1959年,巴列维访英,与伊丽莎白二世
(图:壹图网)▼
为此,深感不满的伊朗人推举民族斗士默罕默德·摩萨台担任总理,而后者任内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解散英伊石油公司,将伊朗的石油产业国有化。为此,他不惜解散由保皇党人占据的参议院和最高法院,还软禁了反对石油国有化的国王巴列维。
石油产业国有化,受到许多伊朗人的支持
只有把握住了能源命脉,才不会受制于人
(20世纪50年代,英伊石油的炼油厂)▼
摩萨台的态度令英国十分不快,而担忧伊朗施行国有化政策后会倒向苏联的美国更是十分恐慌。不久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六处联合起来,共同策动了一场名为“阿贾克斯”的倒摩行动,在推翻摩萨台政权的同时还释放了国王巴列维。
而后者也很识时务地投桃报李,将伊朗的石油产业重新向外国资本开放。另外,由于美国在这场行动中出力甚多,巴列维特意限制了英国资本的持股比例,以便来自美国的九家石油巨头能吃到最大份额的红利。
看这中东地区的油气分布,伊朗占了多少
就知道英美跟巴列维做的这笔交易有多赚▼
就这样,在对苏联的恐惧厌恶和对美国的千恩万谢之下,巴列维迅速成为了美国人在中东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在购置大量美式武器的同时还在外交场合唯美国马首是瞻。
例如,在旷日持久的越战中,巴列维统治下的伊朗就是少数就始终坚定地站在美国一方的几个第三世界国家之一。
越战期间,巴列维高调迎接尼克松访伊
(图:nixonfoundation)▼
假戏真做,反目成仇
按理来说,有美国的关系在,巴列维做的哪怕再差也能保得江山无忧,但偏偏在上世纪70年代,与巴列维关系很铁的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弹劾,有“好人总统”之称吉米·卡特当选执政。
这位真心关切各国人权(而不是以此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总统,一上台就把这把名为人权的刀砍向了自己的各位老牌盟友,其中就就包括伊朗的巴列维。
1977年,巴列维访问美国期间
他送给卡特一席手工缝制的华盛顿画像挂毯
(图:壹图网)▼
由于巴列维生怕其他人会推翻自己的政权,其在国内一直执行高压统治,包括但不仅限于逮捕大量政治犯,在美国的帮助下成立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镇压反对者等。
在卡特眼里,巴列维的这些举措无疑是有悖人权的,而一向只会看美国脸色行事的巴列维立刻开始解禁国内的言论管制,并释放了一些政治犯,而被钳制了几十年的伊朗人一得到发声的机会,就开始立刻进行反国王的相关宣传。
彼时,一贯亲美的巴列维还不知道
跟他碰杯的卡特,会给他带来什么
(图:wikimedia)▼
1978年1月,由于伊朗政府在报纸上诋毁宗教领袖霍梅尼,伊朗第七大城市库姆发生了小规模的抗议活动,神学院的学生与军警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亡。
根据什叶派的习俗,一个人死后的第40天要举行追悼活动,而这次追悼人群又和政府发生了冲突。结果在霍梅尼的指引下,以40天为一个周期,追悼和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爆发,雪球越滚越大。
这一系列的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非常之大
将对后来的伊朗和中东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图:wikimedia)▼
在声势逐渐浩大的抗议者面前,巴列维慌了神,并立刻向美国人求助,然而卡特认为镇压抗议者同样是“不民主”和“反人权”的,因此不仅拒绝向伊朗出售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还要求巴列维严惩那些镇压抗议示威的军警宪特,优柔寡断的巴列维也只得照做。
在白宫,时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和美国驻伊朗大使沙利文出现了意见分歧,前者要求卡特铁腕镇压伊斯兰革命,而后者则认为镇压行动与卡特政府坚持的“人权外交”原则相悖,会导致美国形象受挫,卡特也很有可能输掉下次大选。
布热津斯基就伊朗形势向卡特(左一)作报告
不过,卡特没采纳他的意见(图:Flickr)▼
在手下官僚的争吵中,卡特一直举棋不定,而一直准备听候美国“圣旨”的巴列维就更是手足无措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央情报局出现了严重战略误判。在一份出具于1978年8月的报告当中,中情局认为“伊朗不是处在革命前夕的国家”(此时距离巴列维逃离伊朗只剩下4个月了),而这也让卡特政府低估了巴列维王朝倒台的可能性。
真实情况是,伊朗的矛盾已经严重激化
(伊朗人推倒国王雕像,图:wiki)▼
最后,美国和霍梅尼方面同样有着很多接触,以国务卿万斯和驻伊大使沙利文为代表的官员坚持认为霍梅尼回国后会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他本人则会充当甘地式的精神领袖,美国同样可以和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合作,而不必“继续支持落后的君主制”。
于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巴列维政权被推翻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1979年1月6日,巴列维搭乘飞机逃离伊朗,大获全胜的霍梅尼回国建立了如今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卡特处置失当,使美伊关系来了个大转弯
(图:wikimedia)▼
而即便到了这时,美伊两国之间的关系还不算太差,仍存在继续合作的可能性,但卡特政府后续允许身患癌症的巴列维赴美治病却实实在在地激怒了伊朗人。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500余名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将大使馆内的52名美国人扣为人质,这一事件也被后世称之为“伊朗人质危机”。
紧接着,谈判和营救行动都没奏效
这场危机,让卡特政府丢了更大的脸▼
在人质危机事件后,美伊两国的关系终于恶化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此后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再也没有停过,伊朗则在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上走走停停,直至成了今日这般的“隐形拥核国家”。
最后:
参考资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Qajar_Iran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za_Shah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hammad_Mosaddegh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hlavi_Iran
5.《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王新中、冀开运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hammad_Reza_Pahlavi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扩展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