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星医疗在创业板上市
今日,东星医疗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4.09元/股,发行约2504.33万股,发行后总股本约1亿股。
▲来源:招股书
江苏东星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星医疗”)主要从事以吻合器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长期深耕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东星医疗已发展为以吻合器及其组件为代表,覆盖多品类手术设备和医疗耗材的平台型集团化公司。此外,东星医疗从事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医疗器械代理业务超过20年,代理品牌包括明基三丰、迈瑞、碧迪、百合等,涉及外科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耗材。
2020-2022年上半年,东星医疗总营收分别为3.55亿元、4.43亿元和2.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28万元、1.11亿元和5227.53万元。
其中,2021年,东星医疗自产业务收入3.56亿元,占总营收的80.41%;代理业务收入8668.84万元,占19.59%。细分产品中,吻合器及零配件为收入大头,2021年收入3.19亿元,占总营收的72%。
▲东星医疗近年营业收入组成
来源:招股书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医疗器械,通过向组织内击发并植入相互交错的钛钉进行交叉缝合,实现钛钉对组织的离断或吻合,原理与订书机相似。相对于传统手工缝合,吻合器缝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手术效率等优势。
东星医疗的吻合器产品主要分为腔镜吻合器和开放式吻合器两个大类。腔镜吻合器主要包括一次性腔镜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系列产品,以及腹腔用穿刺器,可用于胃肠外科、心胸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外科等微创外科手术,具有组织闭合、切除或器官功能重建的作用;开放式吻合器产品主要包括直线切割吻合器、管型吻合器、直线形吻合器、痔吻合器等。
东星医疗代理销售的医疗器械产品,按照类别可分为医疗设备类和低值耗材类。医疗设备类主要代理明基三丰、迈瑞医疗、凯斯普等品牌的医疗设备,包括手术无影灯、手术床、监护仪、呼吸机等;低值耗材类主要代理碧迪、英特赛克、维力医疗、苏嘉医疗、百合医疗等国内外品牌的低值耗材,包括采血管、呼吸过滤器、喉罩等产品。
通过对发展历史的梳理,东星医疗设立以来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代理业务阶段(2001-2014年):东星医疗以医疗器械代理业务起步,主要代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医疗设备和低值耗材。
生产转型阶段(2015-2016年):2015年东星医疗在原有医疗器械代理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合资引入成熟技术和并购重组的方式向医疗器械制造商转型,并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产业并购阶段(2017-2018年):2017年,东星医疗收购威克医疗100%股权,实现向吻合器等外科医疗器械的延伸。
全产业链阶段(2019-至今):东星医疗收购孜航精密100%股权,实现了将吻合器产品向上游零部件、组件的延伸,具备了从吻合器产品设计、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产品组装至最终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IPO前,东星医疗控股股东为万世平,实际控制人为万世平、万正元父子。其中,万世平直接持股33.35%,通过凯洲投资间接持股5.99%;万正元直接持股2.18%。父子二人合计共控制东星医疗41.51%的股份。
吻合器是个细分的医疗器械,其市场前景如何呢?
吻合器是替代手工切除与缝合的医疗器械,由于安全及操作便捷等性质,在外科手术领域中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现代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微创手术医疗器械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吻合器可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吻合器市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据统计,2019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为90.18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15.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2019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94.79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一倍,2015年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预计2024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90.58亿元,较全球吻合器市场同期年复合增长率高10个百分点。
细分产品的竞争方面,开放式吻合器市场竞争激烈。
进口品牌强生和美敦力旗下的柯惠由于技术成熟、进入中国市场早,在国内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吻合器厂商经过多年发展,在开放式吻合器领域逐渐提高市场占有率,与进口品牌各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开放式吻合器市场格局相对稳定,进口和国产价格趋近,市场竞争激烈。
腔镜吻合器市场需求增长较快,进口替代潜力较大。
腔镜吻合器在微创手术的普及过程中有较大发展空间,在降低手术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因此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远超同期开放式吻合器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
不同于进口与国产各占一席之地的开放式吻合器市场,腔镜吻合器由于技术门槛高等因素,目前呈现外资垄断的局面,大部分市场被进口的强生与柯惠垄断,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60%和25%。国内生产企业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头部企业,国产品牌仅有15%的市场占有率。国内政策对国产品牌的支持,腔镜吻合器的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对于国产品牌,腔镜吻合器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东星医疗集中资源在技术含量较高、由海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腔镜吻合器领域进行技术研发突破,是国内较早成熟应用“不等高钉”技术的吻合器厂商,并作为生产企业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国家腔镜吻合器及组件相关行业标准的起草。
不过,在东星医疗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硬伤。
瑕疵和隐忧
东星医疗在2017年12月完成了对威克医疗的收购,进入了吻合器产业;2019年11月,东星医疗又完成了对孜航精密的收购,实现了向吻合器上游零部件延伸。接连收购的两家公司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合计占东星医疗营业收入的87.24%,几乎创造了近九成的营业收入。而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合计占东星医疗净利润的105.22%,对净利润的贡献比率超过100%。
可以说,这两起收购是成功的,物超所值的。但并购的同时也不断推高东星医疗的商誉。截至2022年6月30日,东星医疗商誉账面价值为5.3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是41.43%,占比已经超过四成。其中,因收购威克医疗与孜航精密产生的商誉分别为3.07亿元和2.24亿元。
另外,东星医疗在研发上的投入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东星医疗2019-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8.06万元、1832.42万元、2067.4万元和11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8%、4.89%、5.06%和5.41%;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为7.91%、7.68%、9.7%和9.51%。
从市场格局来看,近年来随着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的政策不断发布,倒逼国产器械企业创新布局,目前国内吻合器厂商包括天臣医疗、戴维医疗等,市场竞争越趋激烈,纷纷争夺市场“蛋糕”。
东星医疗的低研发投入对未来公司业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结语
近两年来关于医疗器械的集采,对整个行业造成“核弹级”的影响。从短期内看,对国内参与者来说,会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阵痛过程。而且政策的变化也无法预测,从原来国产竞争激烈的冠脉支架,到最近的口腔正畸集采,在“应采尽采”的指导下,医疗器械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灰暗时期。东星医疗作为国内不算最出色的吻合器厂商,此番上市能否为其带来大跨越发展,还有待观察。后续发展如何,美柏医健还将持续关注。
1、东星医疗招股书
2、《东星医疗冲刺创业板IPO,研发投入低于同行,购销模式亟待优化》,格隆汇新股,2021-9-16
3、《“商誉之痛”下,东星医疗踏上创业板IPO之路》,投研观察,2021-11-09
【声明】
▲点击小程序,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 呼吸用药领域又一匹“黑马”诞生,健康元、中生制药、恒瑞直追外资龙头
◇ 红杉、高瓴加持的合成生物学赛道,华东医药、巨子生物、华恒生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