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父母有这种心态,孩子容易“生病”

父母有这种心态,孩子容易“生病”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主创团·猪妈妈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
ID | xdfjtjy


前几天,一朋友在群里大吐苦水,说家里的“父子大战”,让她忧心不已。

原来她丈夫是个暴脾气,儿子犯一点错,经常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有时甚至会动手。

以前儿子小,不会对着干,做事也顺着父母。

现在青春期,有自己想法,就跟他爸闹矛盾。

朋友想劝丈夫别总对孩子这么严厉,没想到反被丈夫数落:“男孩不管行吗?像你这样娇惯,只会把他养坏!”

还对儿子说:“这点挫折算什么,老子当年被你爷爷打得爬都爬不起来……”

儿子一听更委屈,顶嘴道:“你就是自己过得不好,才想让我也不好过!”

朋友丈夫一听更窝火,又继续跟儿子对骂……

朋友左右为难:

“劝吧,觉得自己跟丈夫闹出问题;不劝吧,又怕他爸的行为真的给他造成心理伤害。”

朋友的诉苦,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说: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


报道说,00后老师为防止学生作弊,“挖空心思”。

有要求把书放到过道的,有要求把课本顶在头上的,还有让学生直接上黑板默写的……

大家可能会纳闷,这跟“伞”有什么关系?


原来“撕伞”是指,“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把别人的伞撕烂”。

老师们的这种行为,是把自己在学生时代受过的“磨难”,复制到自己学生身上。

“撕伞”梗出来后,有两种声音:

一些人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确实不该用这种折磨人的方式对待孩子;

但另一些人认为,老师严厉些,难道不是可以让孩子接受外界的挫折吗?

那倒底是给孩子带来磨练,还是带来伤害呢?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科恩说:

我们惩罚孩子,是想让孩子吃苦头,给他们一个教训,以此改变他们未来的不良行为。

但遗憾的是,研究数据压倒性地证明,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不但无效,还会造成破坏性结果。

我们小时候也曾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达过反感,但换到教育孩子时,很多人就变得健忘。

有时说出的话、表现出的行为,竟和当年父母一摸一样。

这种不自觉对孩子重复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行为,就是在“撕伞”。


做父母,很容易陷入“撕伞”的循环


当然,科恩说的“惩罚”,不仅仅指体罚。它包括,给孩子制造不愉快,阻止孩子体验愉快的一切“教训”行为,比如,讽刺、挖苦、打压、控制、忽视等。

“父母撕孩子的伞”,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

在一档亲子综艺节目中,节目组让孩子们在高原挑一个房子作为目标,然后亲子一起走较远的路,抵达房屋。

其中一对亲子,爸爸想选1号;但儿子挑了5号,因为这是他的幸运数字。

这时,父亲对儿子的选择感到不爽,便开始“撕伞”。

下车后,儿子包还没背好,爸爸就开始大声催促:“快点!”

爸爸看见儿子走路有点内八,当众呵斥:“脚尖伸直!”让儿子按照正确的姿势走回来; 

工作人员提醒爸爸,这里是高原,孩子可能会身体不适,5号房很远,待会儿可以抱下孩子。

爸爸不但没抱,路上对儿子说:“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你不是要选5号房吗?”

他还指着距离最近的1号房,让儿子看,自己的“决策”本来有多英明。

当儿子体力明显跟不上时,他也不停严厉地催促:

“快点,不然我让你重新跑回村口,再走回来!”
“要是让我先踏进门口,你就给我重走一遍!”

最后,当父子俩终于登上5号房天台,看到开阔的景致时,爸爸问:“美吗?值不值?”

我们以为他终于要肯定儿子了;没想到,当儿子怯生生地回答“值”的时候,他却说:“那你再跑更远点,更值!”

这让一直紧绷、疲累的儿子彻底崩溃。

可以说,爸爸全程没动一下手,也没带一个脏字,但是让人隔着屏幕,都感到压抑、窒息!

节目播出后,爸爸在采访中表示:

“自家的孩子我能不心疼吗?我特别心疼。但是他是个男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男子汉。只有自己体验后,才知道有多难。”

咋一听,也算“用心良苦”对不对?

但那不是在陪孩子体验“难”,是人为地在给孩子制造“难”啊!

我们期待改变孩子的行为,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那为什么父母爱孩子,却又用伤害过自己的方式,在伤害孩子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投射」。

意思是,个体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情绪,将自己身上存在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

爸爸之所以会对儿子这么凶,其实是把儿子投射成小时候的自己。

他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小时候是被父亲打大的,他为了避免挨打,给自己设立了很多条条框框,用来时刻提醒自己,要听话、要阳刚。

所以,面对儿子,他很害怕儿子变成小时候被打的自己,便提前按照内心的标准,无孔不入地要求、锤炼儿子。

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说,在这个爸爸身上,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甚至说,看到了生活中,某一时刻的自己。

这侧面说明,很多父母都陷入了“撕伞”的循环。

我们在看别人案例时,很容易发现问题;但也别忘了,多用第三方视角反观自己。



父母“撕伞”,孩子的人生真的会淋雨


《无条件养育》中有句话是:

“如果惩罚真的有效,为何我们不得不再三再四地惩罚孩子?”

回到文章开头谈论的话题——

“惩罚”的目的,是想用“吃苦头”的方式,改变孩子未来的行为。

那“撕伞型”父母的目的,真达到了吗?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可能短期有效,但长期来看,父母越用这种方式逼孩子,孩子越容易感到“无助”、“无能”。

1、童年“无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长期处于父母“高压”下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恍惚、木然的神情。

就如前文中提到的那个儿子。

在节目里,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非常开朗、热心,但在爸爸身边,就立马变得紧张、木讷。

表面上,那位爸爸担忧儿子成为小时候的自己,总被欺负、被打。所以他“撕伞”,让儿子在风雨中受到磨练。

但其实,他的行为,恰恰让儿子成为了当年的自己……只是他没“动手”而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在一个人面前感到紧张,他其实很难专注自身或眼前的事。

他们习惯不断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时刻提防突如其来的愤怒和惩罚;

一但猜不透对方在想什么,就会焦虑、惶恐、迟钝……做什么事都如履薄冰。

这样的孩子,如惊弓之鸟一般,他们哪里有足够的精力,去好好发展自己?

2、长大“无能”

青春期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发展自我认同。

心理学上说,

只有发展出自我认同的孩子,才能理智看待自己和外界;才能有充沛的精力,热爱生活,奋发向上;才能积极独立探寻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成长中,如果父母过于严苛,总批评,总频繁纠错,总冷嘲热讽,总用人为制造挫折、打压控制的方式教育孩子,就很容易打破自我认同的形成。

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会不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价值”、“是否值得被爱”;

哪怕成年了,事业有成了,也反复挣扎在悲叹、抱怨、内疚、悔恨等负面情绪之中。

自己认为自己“无能”。

苏珊·福沃德说: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语言、行为,十分“灵验”,它将直指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如果父母“撕伞”,孩子的人生真的会淋雨!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自己淋过雨,会为孩子撑一把伞”


有句话让人动容,说的是:“你能伤害孩子,是因为孩子足够爱你。”

正因为孩子小时候总无条件信任、依赖父母,才给了我们伤害他的机会。

父母能做的,是:“即使自己淋过雨,也要为他们撑一把伞。”

具体怎么做呢?

1、忍一忍,先别急着人为干预

我的邻居是个比较谨慎的妈妈,每次孩子们在一边玩,她都忍不住在一旁紧张提醒:

“东东,你慢点!”
“你是哥哥,要让着点!”
“诶,你看着点妹妹!”

然后提醒着、提醒着,就转化为责骂、怒吼:

“你干什么呢!”
“你没长耳朵吗!”
“你给我过来!”……

最后,气急败坏地把哭哭唧唧的孩子拎回家。

可见,父母这种人为的干预,往往并不能让孩子接受,最后反而还破坏了亲子关系。

父母比孩子看得多,见得广,所以在教育上一定要切记,凡事忍一忍,既不能太多引导,也不能总是历练他。

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自主尝试,承担自然后果,反而比不断“撕伞”、人为制造风雨更有教育意义。

而当你的情绪、行为都很稳定、可预测时,孩子才有了安全、自信的基石。

2、停一停,去看见孩子的本身

朋友说,她现在回头看,孩子“叛逆”也不是没原因。

“儿子筷子没拿对,一言未发就打手;儿子刚踢球回来休息一会,就说他贪玩不上进;儿子周末宅家里,又怪他不出门不运动……”

以前她觉得是丈夫尽责,现在才意识到,这样严丝合缝的“管教”,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感”。

如果你对孩子也是挑刺比赞美多,总带着莫名的情绪,看哪哪都不顺眼……那请一定要停一停,关照自己的内心:

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是不是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孩子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你是在挑剔孩子,还是挑剔你自己?

当你停下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你会发现:

所有的“问题”,也许只源于心中的“恐惧”。

然后,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孩子,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有意思的人去欣赏、去发掘,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棒的孩子。

3、放一放,孩子有自己的磨难

演员杨迪曾在一档节目中,向父母深情地表达感谢,他说:


“我完成我的梦想了。爸爸妈妈,你们从来没有阻碍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

杨迪认为,是父母一直以来对他的肯定、鼓励,给了他充足的自信,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

长大后,他有了自己的梦想,并且屡次遭遇失败不气馁,背后多是父母在童年时的鼓励所支撑着的。

而正是这种骨子里透出的自信,让相貌平平、没有背景的他,拥有了现在的成就。

很多父母觉得,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容易不思进取,缺乏抗挫能力,总想严一点,或制造一些“磨难”,锤炼孩子。

但事实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难。

我们放一放所谓的“导演”角色,只须让孩子安全成长;而苦难,由他自己去经历。最后,他才能成长为自己满意的样子。

成为“撕伞型”父母,真的很容易;

我们只需要跟随潜意识,复制上一代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就可以。

但真正爱孩子,请为孩子撑一把伞,让他更能自信满满地向自己的梦想走去!


文章转载自: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作者:猪妈妈,爱折腾、不将就的学习型妈妈,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深度爱好者。


  - 预约今晚18点直播 -  

经常自我怀疑、批评、贬低……

可能是内在的心理资源耗竭了

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整合自己

内在的心理能量,变得平稳自在


今晚18点,咨询师邬雨洲直播分享: 

如何停止心理内耗,提升内在能量

💎现场答疑+多轮福袋抽奖💎

📣直播无.回.放!不可错过🔥

马上点击下方【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畅游法国(24)-罗纳河谷颂积极调整心态,迅速平复焦虑,心理医生送你6个小贴士可歌可泣的网球人生 --— 记John Brennan 教练同学群、亲戚群很少说话,但也不退群的人,往往是这几种心态吃柿子容易得结石,是真的吗?情感麻木、感觉带着“人格面具”生活?警惕越来越普遍的这种心理问题——“华为救了德国徕卡”:救世主心态,对国人的危害有多大?专家回应|哪些人群容易“复阳”和“二次感染”?“阳康”后两周内容易感染吗?成功的秘诀:从「固定型心态」到「成长型心态」孕期吃兔肉,孩子容易有兔唇?张慈:小米改变了我女性要独立、自由的心态,我只想做个好妈妈 | 二湘空间知名女星自曝生病,症状只有老公能发现,孩子也容易中招!1个办法快速自查国庆乎?国殇也 !5岁以下能喝的只有这4种,否则娃容易生病还长不高!新冠冲击下的产科:“病毒不会管产妇和医生有没有生病”娃生病不能吃鸡蛋?错!娃生病最怕的“发物”是这些!分手2年,还想着前任?你早就不爱他了,只是这种心理在作怪年龄焦虑:你什么心态,就什么命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王乙康:好的心态,以及向前看的人生态度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父母除了教孩子要维护自我,孩子学会原谅对方也同样重要。China will never fall一个人突然不发朋友圈了,往往是这几种心态你越骂,越吼,孩子越没出息!用这几招,孩子想不优秀都难!从北邮-多伦多大学 放弃保研,放平心态,收获梦校!好心态,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深度)荐号丨一个人突然不发朋友圈了,往往是这几种心态!“我家庭事业都很好,却感觉不到快乐”:这种心病,比抑郁症更隐秘好可爱!看到这种心控制不住地变软软!中国新奋斗:卷是常态,熬是心态每个人和父母都有一场斗争,孩子赢了是喜剧,父母赢了是悲剧谢谢你,陪我一起看草原!为什么领导不发朋友圈?这3种心态,才是真正原因你会选择和哪种人恋爱结婚,和这种心理特质有关白喉病疑似在英国爆发:各地出现长期生病不康复者!英国长期生病人数量骤增:对英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又发现新毒株!家里这类人最容易“二次感染”,千万警惕这2个危险信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